“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纪实与反思
2015-12-30孔庆娜
孔庆娜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2.借助实物或图形理解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3.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数感;体会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并能借助实物或图形理解分数的意义。对“几分之一”内涵的认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手工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互动
师: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手工纸,把同桌两个人的装在一起了,请你们自己分开。(每种图形正好能平均分。)
师: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生:我分的是圆形,我分两个,我同桌分两个。我是平均分的。
师:为什么这样分?
生:这样分我们就同样多,很公平。
师: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中我们称为“平均分”,这样分才公平。其他同学是这样分的吗?
二、情境创设
1.认识二分之一。
师: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数?
生:0、1、2、3、4、5、6……有无数个。
师:我们做个游戏,好吗?拍手游戏。
师:如果把6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我们用拍手表示好吗?
(拍3下手。)
师:如果把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又分几个呢?
(拍两下手。)
师:如果把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又分几个呢?
(拍一下手。)
师:现在只剩下1个月饼,也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月饼?
生:拍半下。
师:半个怎么表示呢?你能用图形画一下或者用别的符号、方式表示一下吗?
生:画一个圆形,取一半,表示半个。
师:画图可以。
生:半个可以用 表示。表示把1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月饼的 。
师:这个数就是分数,是数家族中的一个新朋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它。(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说明:用拍手的方式表示分得的月饼数量。运用拍手的方式,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半个怎么表示呢?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画图形或者用符号、数字等方式表示半个,来激发孩子创新思维。)
2.读写二分之一。
师:现在我们就来分这个月饼。我们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都是这个月饼的 。
师:我们来读读这个分数。读作:二分之一。
师:我们来写这个分数。先写一条短横线,表示把月饼平均分 ,把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就在这条短横线的下面写2。每人分到的都是2份中的1份,就在短横线的上面写1。左边的小朋友分到了这个月饼的 。右边的小朋友也分到了这个月饼的 。
三、动手操作
1.折一折二分之一。
师:请同学们选一张你喜欢的手工纸,折出它的 ,并表示出来。表示方法是:我们在折痕上画上线,把表示的1份画上斜线。(师示范)
生1:我把1个圆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这个圆的 。
生2:我把1个三角形平均分成了2分,每份是它的 。
生3:我把1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它的 。
…………
师:我们来看这两个长方形,都折的是它的 ,折法不同。
(设计说明:学生按要求动手操作,用喜欢的手工纸折一折二分之一。长方形折法具有多样性,学生可以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教师设计从实物的形状——几何图形——分数表示,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2.想象创造分数。
师:(展示长方形纸,并向学生提问。)老师也折了一个 ,你们看对吗 ?
生:不对,这个表示的是 ,因为您是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3份,所以一份是 。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你说的对不对。老师折一折,你们观察。(师展示长方形纸得到三分之一的过程。)谁能来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得到 的?
生:我们是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3份,其中的一份涂上了阴影,这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 。
师:我们刚才学习了 、 ,接下来继续学习……
生: 、 、 、 ……有无数个。
师:能说完吗?分数真是太多了,也有无数个。大家说的这些都是分数。
(板书:像 、 、 、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师:分数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我们以 为例。这条短线,表示平均分,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它叫分数线;在分数线下的3,表示平均分成了3份。3就是分母。表示其中的1份,分子就是1。
3.折一折四分之一。
师:自主探究,拿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表示出它的 。小组交流,你们小组共会几种折法。
(学生动手操作,用正方形纸折出它的 。先自己折一折,再小组交流,看哪组的方法最多,并进行汇报展示。展示正方形纸不同折法。)
师:同样的正方形,由于折法不同,折后的形状也不同,但表示的都是这张正方形纸的 。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到这么多种折法虽然不同,折后形状不同,但每份表示的都是这张正方形纸的 。发散学生思维,学会在动手操作、实践活动中理解分数。)
四、生活应用
1.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2. 联想分数。
3.判断下面的表示方法对吗?
4.这是一种消炎药的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1~2片,2~5岁儿童每次 片,6岁以上儿童每次 片。
(1)如果是你生病了,须要吃这种药,怎么吃?(用圆形纸代替药片,折出用药量。)
(2)如果是幼儿园的小朋友生病了,又怎么吃?
5. 教师操作。
喝掉饮料中的100毫升,是这瓶饮料的 。这瓶饮料原来有多少毫升?
五、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咱们初步认识了分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分数的知识。
六、测试反馈
反思:
1.多种方法,发展数感。
本课通过生活体验、操作活动、应用发展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数感。首先,创设情境,在生活体验中建立数感。其次,在操作活动中积累数感。如:发散学生思维,多种折法表示四分之一。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数感。再次,在应用中增强数感。教学时开放时空,为学生设置各种生活情境,学生运用“移补法”“想象法”感知分数,用“吃药”“看报纸”“喝饮料”等生活情境体验分数,使学生在应用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数感。
2.异中求同,揭示本质。
教材例2是这样呈现的:“拿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这是一道很有意思的题目,在新旧两个版本教材中都是让学生用实物模型表示给定分数,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地去体验和感知折出正方形纸四分之一的乐趣,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教材呈现了3种基本折法,充分发散学生思维,此外还有其他折法。我想:多样化的折法很重要,但我们在教学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有多少种不同折法,而是应异中求同,揭示分数的本质才是这个活动的目的。我们应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到:这么多种折法虽然不同,折后形状不同,但每份表示的都是这张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四分之一大小都是相等的。我们在教授这个环节时,还可以追问:“如果不局限于一张正方形纸,你会用其他方式表示四分之一吗?”可以是:一条线段的四分之一,钟表的四分之一,一个桔子的四分之一等。为五年级的学习打好基础,做好拓展。
3.数学思想,逐步渗透。
在本课开始,“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和“我们学习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还要学习的分数”中,都渗透了“数无穷”思想。本课设计从实物的形状——几何图形——分数表示,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不足:
本课的“实际应用”环节,只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分析、去解决新问题,学会把新知识和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着学习,学会在动手操作,实践活动中认识理解知识,并学会举一反三,才会有所创新。我在这里创设的情境很多,可以看出生活中处处都有分数,但学生生活中遇到需要分数解决的问题不多,发散的不太满意。
编辑/魏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