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联合碘伏双氧水灌洗在糖尿病足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2015-12-30缪旭,宫涌馨,刘岩等
VSD联合碘伏双氧水灌洗在糖尿病足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缪旭1,宫涌馨2,刘岩3,耿艳侠3
(1.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医院,河北围场068450
2.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银窝沟乡中心卫生院,河北围场068450
3.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联合碘伏、双氧水灌洗对糖尿病足感染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4 年2月手足外科糖尿病足实施VSD治疗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28例,仅在常规清创后,实施VSD封闭负压引流;实验组30例,在实行VSD封闭负压引流的同时,联合碘伏、双氧水进行创面灌洗。比较两组引流管堵塞率,创面细菌感染率、VSD敷料更换次数。结果:58例糖尿病足感染创面均完全愈合,常规组与实验组的引流管堵塞率分别为32.14%和3.33%,(P<0.05);创面细菌感染率分别为21.43%和6.67%,(P<0.05);负压敷料更换平均次数分别为4.5次和2.1次,以上指标实验组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在VSD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的同时,加用碘伏双氧水联合灌洗比单纯的应用VSD封闭负压引流,能够减少引流管堵塞,降低创面细菌的感染率,减少负压敷料更换次数,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糖尿病足;灌洗;感染
文章编号:1006-6233(2015)11-1856-04
基金项目:*河北省承德市2012年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3133)
通讯作者:*E-mail:765504470@qq.com
文献标识码:B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1],由于常合并感染,造成创面难愈合,是非创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是一种处理复杂难愈合创面的新技术[2],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足感染创面的治疗中[3~6],取得了很好地效果,但在此技术单独应用时出现了较多的并发症[7,8],容易造成引流管堵塞,创面封闭形成的无氧环境,易造成厌氧菌感染,导致重新更换负压敷料次数增加,影响了治疗效果。笔者自2012年12月起,尝试应用VSD治疗糖尿病足的同时,加用碘伏、双氧水灌洗创面,取得的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所有糖尿病足患者诊断标准为1999年WHO制定的DM诊断标准,糖尿病足创面按照Wagner分级标准[9](表1)进行分级。将糖尿病足患者58例,随机分为常规VSD治疗组28例,实验组30例。常规组: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42~70岁,平均(54±12.9)岁,糖尿病足病程1.2~3.5年,平均3.3±1.8年,Wagner分级:3级5例,4级15例,5级8例。实验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8~69岁,平均52.4±3.7岁。糖尿病足病程1.3~4.3年,平均3.9±2.1年,Wagner分级:3级4例,4级20例,5级6例(表2)。
1.2材料与方法:所有病例均进行降糖治疗,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结合饮食治疗控制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5.6~9.7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7.0~11.9mmoL/L。两组病例常规做创面分泌物培养及药敏实验,根据结果使用抗生素。
1.2.1材料:选用武汉维斯第医用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VSD敷料套装,内含一次性乙烯乙醇水化海藻岩泡沫材料、生物半透膜、三通接头、医用硅胶管,附带专用冲洗管,中心负压引流装置。
1.2.2方法:在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时,彻底将创面坏死组织清除,开放所有腔隙,用双氧水、生理盐水、碘伏溶液反复冲洗。将VSD泡沫敷料剪至与创面形状相似,面积要稍大于创面,覆盖于创面上,如创面较深,须将VSD敷料填充至底部,清洁消毒创面及周围,将敷料用缝线固定于周围皮肤上,用生物半透膜封闭覆盖整个创面,半透膜边缘超出敷料范围5cm左右,用带三通的引流管连接中心负压,根据创面大小,坏死程度年龄等调节负压为O.02~0.06Mpa(-150~-450mmHg)[10],老年、消瘦、凝血功能差的患者负压值应偏低,创面较大时,负压值应偏高。敷料在负压作用下收缩紧密,触之坚硬,管型凸现,无漏气声音,引流管内有液体流动为有效,持续负压并保持通畅。给予每日更换引流瓶,密切观察引流液颜色及引流量,若引流出大量新鲜血液,则为小动脉或静脉破裂,应立即拆除VSD,对血管进行结扎,重新安装。若塌陷的VSD敷料鼓起或见半透膜下有分泌物积聚,则提示密封失效、或负压压力不够、消失,或引流管受压,或三通未打开,需认真检查并立即予以处理[11]。常规组给予日常护理,实验组每日更换引流瓶后,从泡沫敷料侧孔,用注射器给予0.3%的碘伏溶液和双氧水依次灌洗,灌洗量碘伏和双氧水均50mL/次,1次/d。
表1 糖尿病足wagner分级
*本研究所有病例创面均为wagner3级~5级
1.2.3评价标准:自VSD敷料成功植入后开始观察记录,内容包括引流管堵塞情况、敷料干瘪情况、创面细菌感染情况及敷料更换次数。评价标准:①引流管堵塞指标:无引流液流出,肉眼可见引流管中有引流物堵塞其中,VSD敷料鼓起,薄膜或有积液,管型消失。患者不同程度的感觉创面胀痛,则说明引流管堵塞。②创面细菌感染指标:创面颜色发暗、苍白或暗绿、引流液有异味,患者体温或升高,去除VSD刮取创面黏附物行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则说明创面细菌感染。③负压敷料更换次数:从第1次使用VSD到疗程结束,记录更换次数。
2结果
2.1两组基础数据比较:性别、年龄、糖尿病足病程,糖尿病足创面Wagner分级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治疗效果:据结果可见,VSD联合碘伏双氧水灌洗治疗效果与VSD常规治疗相比,碘伏灌洗时间6~34d,平均(14.4±5.5)d,引流管堵塞降低(表3)、创面细菌感染率降低及敷料更换次数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糖尿病足患者基础资料比较 ±s,n(%)]
两组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引流管阻塞率比较
3讨论
糖尿病足创面属于“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所谓难愈合创面,指临床上创面经1个月以上治疗未能愈合,也无愈合倾向者[12]。糖尿病足难愈合创面因发病机制复杂、病程长、治疗难度大。表现为患者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受损,缺乏疼痛保护,造成肌肉萎缩,压力失衡,溃疡感染,由于周围血管病变,组织灌流减少,造成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组织的持续存在,是细菌滋生的良好培养基,因此,控制血糖的前提下,保持有效清除坏死组织,改善缺血缺氧状况,控制感染,是治疗糖尿足感染的关键。
VSD封闭负压引流最先由1993年德国外科医师Fleischmann[13]提出,并用于四肢感染性创面的治疗,具有控制并消除感染、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为创面修复和后期手术创造良好的环境,在糖尿病足感染的治疗上,取得了明显效果[14]。其优势在于:①VSD持续负压引流能将创面坏死组织及渗液通过引流管排出体外,清除了影响氧气和营养物质有效利用的障碍,减轻组织水肿,促进坏死组织和细菌清除[15]。②持续负压状态下刺激毛细血管再生,试验研究发现,施加负压后创面血流量较负压前有明显增加[16],能有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③VSD技术变开放性创面为闭合性创面,半透膜能阻止外部细菌进入创面,保证了创面内和皮肤的水蒸气正常透出,有效预防了常规换药和引流导致的感染及院内交叉感染。④VSD治疗还可产生压迫作用,因真空状态下敷料塌陷,压力均匀作用于创面,故其压力可对抗负压吸引力引起的创面渗出过多。⑤无需天天换药,减少了换药频率,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一次负压封闭成功后可保持3~7d有效,既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又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
然而临床应用中,由于糖尿病足感染创面含有大量蛋白质,胶体含量高,粘滞系数大,加之引流管管径细,引流物不仅仅是液体,还可能是坏死组织,因此单用VSD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引流管堵塞,本研究显示单用VSD组,引流管堵塞率33.14%,姚占川等研究报道,单用VSD引流管堵塞率高达37.5%,从而降低了治疗作用。同时由于VSD密闭的环境,加之本身糖尿病足血管病变,组织缺血缺氧,会加重厌氧菌感染。VSD配合碘伏双氧水灌洗很好地解决此问题。
碘伏、双氧水为晶体溶液,粘度系数小,通过灌洗可使分泌物处于湿润状态,且能把黏在引流管壁上的渗出物冲洗出来,保证了引流的通畅。碘伏、双氧水均为杀菌溶液,双氧水对厌氧菌有明显的杀菌作用。两种溶液通过灌洗后,在组织表面形成一层有效地杀菌膜,对细菌、真菌都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了厌氧菌感染的几率。有研究表明,碘伏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常见医院感染菌的最低有效抑菌浓度为有效碘1500~2500mg/L较为合适。本研究所用碘伏溶液1500mg/L,为最理想的浓度。双氧水对于堵管的血痂有良好的溶解作用,但是对于引流液干燥、脂肪组织效果不佳。实验组出现1例反复灌洗仍然堵管的患者,是一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VSD引流管内油脂物质较多,双氧水冲洗效果欠佳,导致堵管。
参考文献:
[1]王叶武,陈南,金玉梅,等.VSD负压密封引流技术在四肢难治性感染创面治疗中的I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1~3.
[2]付小兵.糖尿病足及其相关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处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9.
[3]李子明,徐靖.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及其足部护理情况[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879~881.
[4]喻自峰,方志辉.封闭式负压引流在糖尿病足治疗中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3):309~310.
[5]Orgill D P,Mander E K,Sumpio B E,et al.The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vacuum assisted closuer:more to learn[J].Surgery,2009,146(1):40~51.
[6]Wagner FW Jr. Treatment of the diabetic foot[J].Compr Ther,1984, 10(4): 29~38.
[7]裘华德,宋九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31.
[8]杨宗城.中华烧伤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6~277.
[9]王春喜,卢怡,王晓勇.负压封闭引流促进创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09,11(2):184~186.
[10]李靖,陈绍宗,许龙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兔耳创面毛细血管密度及创面愈合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5):904.
[11]刘江涛,段玮,黄彬,等.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大面积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9,4(6):23~25.
[12]周维俊,贾静.应用冲洗防止VSD负压引流管堵管的观察及护理[J].四川医学,2011,32(52):2025~2026.
[13]王金艳,李俊,朱文婧.应用导管冲洗防止封闭式负压引流管堵塞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1,00(4):80~81.
[14]姚占川,凌坤,马克,等.VSD复合对流冲洗治疗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实验研究[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4):554~557.
[15]陶宗飞,陶圣祥,余国荣,等.封闭负压引流对创面组织氧含量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4):538`540.
[16]刘全离.聚维酮碘体外抑菌效果试验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25(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