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产品流通效率与流通成本的关系研究

2015-12-30彭海红王海波副教授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南昌33000中南大学长沙40083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24期
关键词:流通环节农产品

■ 彭海红 王海波、2 副教授(、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南昌33000 2、中南大学 长沙 40083)

我国农业的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除了在生产商转型之外,流通环节的转型也是重要的一方面。自2008年我国农产品价格变动频繁以来,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经过许多媒体调查发现,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不是农产品生产的上升,而与流通成本有很大的关系。农产品经过多个销售环节后流通成本被逐级放大,并且流通成本容易受到消费价格水平的影响,因此流通成本成为农产品零售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表层分析是流通环节多引起的流通成本高,从根本上分析流通效率对流通成本产生的影响巨大。深入分析也可以发现,流通效率和流通成本之间存在多种影响关系。在此将深入分析农产品流通效率与流通成本的关系,并提出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的改善路径。

我国农产品流通的现状分析

(一)农产品流通业已经初具规模

由于技术、农产品生产模式的不断改进,农产品的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批发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因此可以反映出农产品流通业已经初具规模,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农畜产品批发企业数量2013年已经将近4500个,较上年增长了52%,食品、饮料、烟草制品批发企业数量达到了8900个,较上年增长了40%,米面油企业个数达到了1500个,较上年增长了24%。农产品批发企业数量也保持较快的增长率,这反映出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较高。就从业人数而言,2013年三类农产品从业人数达到了124万人,较2012年增长了25.72%,增速非常快。从购进额看,三类农产品购进额为4.1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26.63%,增速较快。从销售总额看,2013年农产品总销售额为4.75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26.23%,增速较快。

(二)传统市场流通环节复杂且流通成本居高不下

农产品市场是农产品流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和环节,也是影响流通成本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同时其市场主体也是既得利益者。据统计,在蔬菜环节,市场管理费用、摊位费用所占流通成本在45%以上,如果加上中间商的利润,菜价中流通环节占比70%。实际上,流通中间环节成本高已经成为农产品流通领域公认的现象。根据媒体调查显示,农产品从田间到百姓餐桌,至少要经过六个环节,成本也将成倍的增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陈章良2015年在《国际商报》记者提问中表示,从澳大利亚进口一吨糖运送到中国港口大约只要3750元,而在中国生产一吨糖的成本却要5200元。这是引起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大量从国际市场进口的重要原因。业内人士也认为,农产品零售价格中,只有小部分源于生产,大部分来源于流通领域产生的费用和利润。

(三)农产品电商对传统的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

与传统批发零售平台不同,农产品电商平台相对较轻,呈现模块化发展趋势,社会化程度较高。2014年我国80%以上的农产品在约4200个农产品电子批发零售市场进行流通。据报道,目前我国涉农电商平台有3万家,农产品电商平台超过了3000家。虽然媒体报道的数据真实性有待重新估计,但可以证明的是农产品电商发展的速度和热度,亚马逊等许多网络巨头开始引导农产品电商市场。从某个角度来说,从实体市场的平台到电商平台,是取代的过程。另外,传统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与电商也相互渗透。从目前涉农平台的电商参与者来说,80%来源于原来传统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的市场主体。实际上相比其他主体,农产品传统批发零售市场的主体设计电商更有优势,如销售渠道优势、资源优势、物流优势和专业优势。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传统市场主体在各种优势下,开始不拘于传统的销售模式,而大量开始尝试电商平台。

影响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成本的主要因素

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成本的影响因素存在共性,并且影响的方向相同。在降低流通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成本,在改善流通效率时也降低了成本。但有些因素对于流通效率和流通成本的影响是反方向的,即在提高流通效率的同时却提高了流通成本。具体分析,影响流通效率和成本的因素如下:

(一)同向影响因素

流通主体结构复杂,组织化程度较低。我国农产品流通主体较为分散,个体类型较多,有个体贩子、农产品经纪人或个体户、农村合作社、加工企业、批发商、龙头企业等。大部分流通主体参与的规模较小,市场较为分散,流通主体之间竞争较为混乱。此外,流通主体的素质层次不齐,许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因此其对流通效率的改进能力较低。并且大部分个体从业人员、农产品大小贩子都处于无组织状态,也很难管制。

流通设施水平较低。我国许多工业品市场已经较为完善,但农产品流通市场依然非常不完善,政府、企业在农产品流通市场的投入不足。实际上,农产品由于具有自身特征,对流通设施的要求较高,如有的农产品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才能进入流通,有的农产品需要冷藏条件才能进入流通。目前我国物流技术落后,农产品流通保鲜技术较低。同时,我国仅有10%的肉类、20%的水产品通过冷藏保鲜技术进行流通,发展国家已经达到了85%的比例。冷藏保鲜设备不足,流通过程的损耗很大,流通效率也整体降低。

表1 2009-2013年我国农产品批发发展情况

流通环节较多,行政管理分散。我国农产品从田地到餐桌至少要经过6个环节,有的甚至10来个环节。每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不仅需要时间,也需要卸货、上货和运输等,都需要耗费一定时间。除了直接流通环节较多外,管理体系与流通效率也具有很大关系。流通环节管理涉及的行政单位有农业部、商务部、发改委、铁道部、交通运输部、质监局、卫生部和工商局等。每个单位对农产品的流通过程都有一定的管辖权。因此其对产品能够进行直接监督。这种多部门的管理结构,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耗费了时间降低了效率。

信息化程度较低。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电商平台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产品进入电商平台交易。但从供应链角度,从供应链的上端到下端,我国农产品的流通还缺乏一个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这导致流通主体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换与沟通。因此,流通主体耗费在交易与沟通的时间较长,流通效率较慢。实际上信息化程度较低还表现在信息的不足会导致供求信息的失真。流通主体对信息了解的失真会影响其行为,导致其行为失误,也会引起效率下降,成本上升。实际上我国中央农业部以及省、市、县都在不断公布农产品供求与价格信息,但数据过于宏观,与市场主体的需求无法有效对接,指导作用不强。

流通标准化程度低。美国管理学家泰勒认为将工厂的工作进行标准化科学化处理可以提高生产率。这在流通领域也适应。德国的物流效率较高就在于物流的路线和货物的流通过程都实行标准化处理。从我国农产品流通过程以及流通的交易过程看,我国交易的方式、流程以及物流的转运等等缺乏一个标准化的、达到市场共识的市场交易规则。标准化缺失,不仅导致流通成本上升,也导致流通时间上升,效率下降。

(二)反向影响因素

物流方式的选择。不同运输方式价格不一样,成本和效率会呈现很大变化。在我国的运输方式中,铁路、水路运输的成本较低,但是效率较低,因此由于农产品对效率的要求较高,因此很少有农产品采取效率较慢的水路、铁路运输的方式。航空运输是最为快捷的运输方式,但是成本太高。公路运输是当前农产品运输的主要方式,效率较高,成本也相对较低。

业务人员文化水平。学术界许多人认为流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加大投入并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素质水平等。但实际上,近年来我国教育的成本越来越高,而流通行业从业人员大都为体力劳动,并且待遇较低,福利制度也非常不完善。实际上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的从业人员大都是个体从业人员,组织化程度,并且文化水平低,在繁忙的工作中没有时间去专门学习专业的、高水平的流通知识。并且我国教育大多为应试教育,在教育中获得的实践能力较低,许多大学生出来工作在技术、信息获取上不如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因此,从多个方面来说,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虽然可以提高从业素质,在一定程度内可以提高效率,但其要求的待遇也较高、要求的福利制度也较高,因此流通成本也会上升。

短期投资的长期效应。我国农产品市场设施不足、信息平台发展不足、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这些限制效率和成本因素要改善必须依赖于投资。从短期来说,大量的投入会改善市场设置不足的问题,会改变信息平台的建设,也能够提高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但其短期的成本也会飞速上升。虽然这些成本长期来说会被淡化,但短期的高投入不是所有的基层政府、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可以负载的。并且农村经济在转型时期,市场完善带来的机遇很大,但是风险也同样存在,短期大量投入能够在长期获得回报也难以估计,更无法肯定。这在农村区域经验有显示的例子,如我国部分县域建设了县机场、村市场、村汽车站,但实际应用率却不足30%,而价格却非常高。

农产品流通效率与流通成本的关系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流通效率和流通成本之间具有较为复杂的关系,既不是完全的相互促进,也不是完全的相互抑制。但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高必然会对流通成本产生影响,流通成本的降低也必然会对流通效率产生作用。

第一,为提高流通效率,不同的措施会对流通成本产生不同的影响。目前我国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通过简化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简化流通环节的过程必然会形成大量的成本,因此短期内会增加流通成本。但长期而言,一旦流通环节被简化,流通成本也会缩小。比如减除中间商时,上游生产者和下游零售商之间建立沟通渠道会增加成本,但一旦渠道建立会降低成本。二是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改变传统销售模式提高流通效率。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完善和维护会增加成本。但这是短期的,这是因为一旦建立互联网农产品销售平台,电子商务模式下会大幅度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但信息化平台的建立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因此短期内也会导致成本上升。长期而言则对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和成本都有积极的作用。三是改变流通设施,提高流通效率。不同的交通工具,流通效率不同,成本也有很大区别。水路运输效率最低成本也最低,铁路运输效率较高成本也较低,公路运输效率较高成本也较高,而航空运输效率最高成本最高。因此当采取不同的流通工具,流通成本会形成很大的差别。四是通过改善物流体系,加速物流速度,提高流通效率。实际上我国物流体系正处于转型中,主要方向是:整合中小物流企业,科学规划物流网络。物流体系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并且在短期内不会取得效果,短期成本会增加,且长期而言成本会降低。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整体而言,提高流通效率的措施大都会在短期内提高流通成本,但长期而言会降低流通成本。

第二,流通成本的降低,不同的措施对流通效率的影响不同。目前我国降低流通成本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机械化水平。目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这对流通成本形成很大的压力,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考虑研究开发机器人,以机器取代人工劳动。湖南长沙一家企业就通过出租机器人来实现生产和运输,月出租单价为3000元,大幅度低于人工成本,并且提高了劳动效率。我国工业品的流通业很多采用运输机等多种机器参与到流通过程,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效率,但农产品流通的机械化水平较低,从货物的装卸到分拣、运输都需要依靠人力完成,而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流通成本越来越高。二是通过缩短中间环节完成,其不仅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提高流通效率。三是通过改变流通设施,如交通工具,尽可能多地利用水路、铁路等成本较低的交通工具取代公路、航空等成本较高的工具。因此这时成本下降,流通效率也下降了。四是通过完善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比如科学规划线路,创新配送方式等。物流是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改善物流体系会降低物流成本,同时也会提高物流效率。综合分析,可以看出,降低成本不一定能够同时达到提高物流效率的目标,二者具有相关性,但是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包含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这就要求我国在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的同时,要考虑物流效率。农产品具有很强的保鲜期,物流效率对其质量具有很大影响,而物流成本作为影响其竞争力的另一个关键要素,降低成本也非常必要。

综上所述,根据农产品流通的现状可知,农产品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传统流通与交易模式中,并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但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还存在众多问题,且改善需要的投入非常大。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但是短期而言,其投入也非常大,导致成本增大。目前来说,无论是政府建立的平台还是企业建立的平台,其信息只能成为一点参考,不能作为下决定的根据。这是由于电子商务平台不只是要建立和更新数据,更需要规范化、法制化,充分保障平台参与者的利益,保障信息的可靠性和交易的公平性。单从目的来说,完善信息交易平台,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促进流通效率,但短期而言,也许会因为此类做法导致很多的纠纷而降低流通效率,提高流通成本。因此,在全力追求降低流通成本时不一定能够真正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且流通效率过低会反过来提高流通成本,因此可能导致只是短期流通成本下降,长期而言流通成本会上升而流通效率也会降低。

改善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追求高效率还是追求低成本,其必须基于市场需求为基础,必须根据时代和区域发展的需求来进行改善。具体策略包含以下几个方向:

第一,逐步推进电子商务,完善信息化平台,服务于农产品流通环节主体。农产品是人们生活的基础性产品,其成本与价格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保持长期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是国计民生的基础。因此,对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完善,政府应该加强投入、完善鼓励政策,防止企业过度投入并在短时间内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引起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升。信息化平台的完善应该针对于各个主体。农产品流通主体结构复杂,组织化程度较低,这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但信息平台的建设却是可以在短期完成。这二者的时间矛盾要求信息平台的使用必须基于这种复杂主体的需求,满足各类主体的需要,即包括了农村的农户、大小农产品贩子、个体经营户、龙头企业等。政府对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不仅要表现在直接投资与政策鼓励,更要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法律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维护电子交易的公平公正,及时合理的处理交易纠纷。

第二,整合交易主体,完善交易市场,建立中介服务体系。零散而结构复杂的交易主体,资金实力弱,管理难度大,应该在政策引导下进行整合。但是整合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能够强迫个人意愿,勉强整合,因此零散的流通主体始终会存在。基于此,要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成本,应该通过一种间接的方式,即中介服务模式。中介服务结构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也有良好的人才水平支撑,最关键是其可以为广大零散流通主体提供设备、技术和人力服务。这就弥补了个体经营户的资金缺陷、设备缺陷、技术缺陷和劳动力水平与数量缺陷。完善交易市场也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策略,但市场的完善必须基于市场需求,以供求为基础。完善交易市场不是简单的在每村每镇每乡建一个交易市场,而是根据市场要求的基本市场容量,根据区域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需求规模在一定范围内建立市场,完善市场结构。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其人才结构、人才技术结构依然存在很大缺陷。这种缺陷严重影响市场的运行。因此,建议对于每一个农产品交易市场建立一个政府免费提供各类信息与交易服务的部门,以补充农产品交易主体文化水平、技能水平的不足。

第三,丰富融资方式、融资途径和融资渠道,降低流通主体的个体投资风险。这不是直接的降低成本,但是资金的多元化可以减少个体风险,也能够弥补个体资金不足。政府支持和流通主体投资的实力有限,也需要依赖于其他资金。近年来,众筹成为融资和经营的重要方式,但主要应用于服装、酒店等贸易活动。这种筹资模式可以应用到农产品的融资中来。实际上农村的闲余资金很多,如果能够通过这种筹资模式,那么既可以解决农村个体户资金不足的问题,也可以成为许多农户重要的投资渠道。实际上建立丰富渠道,创新融资方式,改善融资渠道,简单只是依靠农村的人力水平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建议建立和完善农村融资中介结构,以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实现投资与融资的规范化,也便于政府的监督管理。民间自主融资和投资,过于分散,组织化程度低,政府的监管难度较大。

1.杨宜苗,肖庆功.不同流通渠道下农产品流通成本和效率比较研究—基于锦州市葡萄流通的案例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1(2)

2.乐婷.农产品物流能力与流通效率关联性的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3.宋则.对农产品流通成本真相剖析[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1(31)

4.李晓青.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区域性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流通环节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商贸流通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