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开放空间的重塑探讨——以西北师范大学老校园为例

2015-12-29姜炎峰千庆兰

关键词:重塑有机校园

姜炎峰,千庆兰,冯 斌

(1.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2.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高校校园开放空间是承载学习、交流、休闲、交通等功能的物质空间,是赋予各种心理感受的精神空间,也是反映高校校园文化和学生精神面貌的窗口[1].以往对高校校园空间的研究,从行为心理[2-3]、人地协调[4-5]、功能分区[6]、环境设计[7]以及整体设计[8-9]等角度展开,其研究对象多为新建的高校或者老校的新校区,对于具有历史底蕴的老校园的研究不多.“老校园”指在“某一高校校园发展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一定规模、格局、风格,并能代表校园历史发展规律脉络,集中反映校园特色的区域”[10].老校园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浓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其部分老建筑还承担着日常教学及科研的任务,是校园文脉的形成过程中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针对目前老校园空间的失落、历史建筑凋零以及文脉传承缺失等问题,笔者以百年老校西北师范大学为例,通过对其进行历史脉络梳理、现状问题剖析,结合“有机更新”理论,探求老校园开放空间的重塑要点,为改善高校环境以及促进老校园的有机生长提供参考借鉴[11].

“有机更新”理论认为城市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需要进行像细胞更新一样的新陈代谢,这是一种有别于单纯替换的“有机”更新.城市建设必须顺应原有的城市结构,从原有的肌理进行有机更新,使得从城市到建筑,从整体到局部,都是有机关联、和谐共处的,实现在发展中保护“旧城”格局的完整性[12-13].高校校园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其校园环境近似地可看作一个城市缩影,正如约瑟·路易斯·塞特所说,大学校园是城市设计的实验室.老校园对于高校如同旧城之于城市,它们不仅拥有良好的肌理,更是文化的载体,构成了时间记忆在空间和实体里的体现,这种记忆反过来会影响对未来校园形象的塑造[14].因此,城市设计中“有机更新”的相关理论研究和探索对老校园的有机更新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将其运用于老校园开放空间的重塑是合理的.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西北师范大学(后简称师大)起源于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与北京师范大学同根同源.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正式创立并开学,使中国的师范教育从初级师范、中等师范到高等师范形成了完整的体系.1937年,因日军入侵,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被迫西迁,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后又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以“公诚勤朴”为校训.1939年,西北联大改组,师范学院独立设置,称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并于1941年迁向兰州,定址在如今的兰州市安宁区[15].1944年迁校完毕,成为“抗战以来,国立大学迁甘之第一个”[16].1946年,校训改为“知术欲圆,行旨须直”,1988 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15].

本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老校园的开放空间作为对象,该校区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坐落在黄河畔,老校园西侧一街之隔便是学生公寓,东侧是十里店居住区,北面与之相邻的是安宁区主干道之一的安宁路,南面是健康路.

1.2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专著、论文、校史与浏览互联网等方式,广泛收集整理与西北师大校园相关联的资料,并对它们进行归类、分析和总结;对师大的校园开放空间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拍照、进入空间内部、与空间活动者(包括师生以及周边居民)交谈以及观察记录等方式,获取对于研究对象的直观感受和使用情况,从校园空间的发展脉络和空间现状来对老校园开放空间进行感性和理性的认知.考虑到老校园的有机生长,结合“有机更新”理论,提出老校园开放空间的重塑原则,从细胞生长模式出发实现空间的整体布局,并对不同类型的个例制定相对应的改进方案,为老校园注入新的内容,从而实现师大老校园开放空间的重塑,令它焕发新的活力.

2 西北师范大学老校区校园开放空间的认知

2.1 高校校园开放空间概念及类型

对于高校校园开放空间,可分为外部开放空间和建筑开放空间,本文所指的“开放空间”只针对外部开放空间.对于校园开放空间的分类,从空间属性上来看,可分为主要广场空间,如校园广场、运动场地、校园中心绿地等;入口空间,可称为一个校园的门户空间,有一定的集散功能,具有某种标志性[17];院落空间,如建筑前院空间和内庭空间;道路空间,高校内的道路不仅有交通的功能,还是其他开放空间相互联系的通道,以及产生交流的高频率空间.从空间形态来看,校园开放空间可分为线状开放空间,即交通空间;点状开放空间,即线状开放空间以外的其他形态的开放空间,是不同类型功能空间的交汇区域和不同意向流线的交叉点,如广场、公共绿地等[18].

2.2 师大老校区校园空间发展的历史脉络

高校的校园空间具有动态性,既不是在建校之初由规划者规划设计后就一成不变,也不是在某一时段被某一模式永远定型下来,其发展有其历史印记和文化脉络.

从京师大学堂中对称的四方院落,到抗战时期庙宇前的空地再到黄河畔的荒地,从“诚实、勇敢、勤勉、亲爱”到“公诚勤朴”再到“知术欲圆,行旨须直”,在动荡漂泊的岁月中,师大人坚守师范院校“教书育人”的宗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定址兰州后,从解放前仅依靠几栋单薄的建筑拼凑成的活动空间,到改革开放前由建筑体合成的方形校园空间的雏形,再到20世纪80年代呈现的四周向中心靠拢的空间发展,直到如今逐渐在物理、功能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体现出现代高校复杂性的开放空间,虽然岁月沧桑,时空已变,但是师大人的“養正”精神却始终凝聚在这片土地上,反映在这独特的文化中.师大老校园的发展演绎的不仅是空间形态的改变,同时还表现出其蓬勃发展和自我完善,更重要的是用空间的发展去记录历史、承载文化,除了在书本上,同样可在外部空间中领略校园文化、感受师大精神.

2.3 师大老校区校园空间的现状特征

线状开放空间具有方向性,是实现校园各空间之间联系的关键;点状开放空间反映的是校园空间布局的总体特征、空间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师大老校园的建设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空间布局规整、对称,在以线状开放空间为框架的空间内嵌入块状开放空间,共同构成近似长方形的校园空间.因此,从空间形态来分析师大老校园开放空间现状具有直观性和可行性.

师大老校园线状开放空间布局特征:线状开放空间主要分布在校园东部和中部,西部较少;东侧的线状开放空间以格网式布局为主,中部的与建筑相结合显得较为自由,西部则是以南北向为主的简单布局;南北向的线状开放空间以东苑路、中苑路以及西苑路为主,东西向的主要是南苑路与北苑路,构成校园环路,从主要的道路中延伸出组团级的线状空间深入各个组团内部(图1).

师大老校园点状开放空间布局特征:大尺度的东、西操场很难视为点状空间,它在这个过程中是作为一种必要的体验空间融合在校园的空间布局里;点状开放空间主要分布在校园西部和中部,东部的主要集中在东北角;中部的开放空间数量多、尺度小,多为院落空间,校园东部开放空间数量较少尺度大,多为运动、活动场地,西部则是空间分布较为均质,小尺度活动空间为主,存在个别较大尺度的开放空间;从正门到南门之间的点状开放空间依托于东、西操场以及中苑路呈现出中轴对称的发展模式,中部的院落空间或作为建筑体内部空间的延伸或由多个建筑体围合而成,东部的开放空间趋向于组团式的布局.

图1 西北师范大学老校园空间布局现状Fig.1 The pressent situation of the old campus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从整体上来说,师大老校园的开放空间呈现出东侧以线状开放为主、西侧以块状开放空间为主的格局;从尺度来看,东侧的多以小尺度的休闲空间为主,西侧多以大尺度的活动场地为主;从空间密度来看,东侧开放空间虽因路网的紧凑排列凸显出空间数量多,但因单体面积小而显得占比例小,北侧虽然空间数量不多,但因单体面积大而呈现出开放空间所占比重较高.

2.4 师大老校区开放空间存在的问题

2.4.1 空间布局问题

师大老校园由于发展的时间跨度长,会受到不同的校园规划思想的影响,加上周边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导致师大老校园很难在某一规划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校园发展,校园内的异质内容多了,相互也就难免会产生一定的矛盾.从全局来看,师大老校园开放空间的整体性不强.例如,敦煌艺术学院坐落在校园的东北角,虽说学院建筑结合环境进行了很好的设计,但被居住空间将其与教学空间所隔离,使校园功能的整体性和文化的延续性被破坏.从局部来看,开放空间缺乏一定的有序性.例如,校园中部分开放空间数量多,尺度小,但缺少共同的主题来串联这些分散的空间,使得空间群体在区域内缺乏有序的关联.

2.4.2 空间设计问题

老校园的开放空间在设计之时结合环境、文化以及人的体验布局在校园之中,以体现空间的场所精神和人性化设计,但随着校园空间的变迁和多种设计思想的引进,导致老校园开放空间的设计难以符合现代校园发展的需求.其一,师大老校园开放空间的可达性不强.例如,专家楼东侧的绿色开放空间,虽然偶尔会有人在其中活动,但用灌木围合成的边界和满铺的草地给人群以“严禁踩踏”的心理导向,导致开放空间的可达性不强.其二,师大老校园开放空间存在空间的“失落”.例如,图书馆后的“学思园”,其空间的主体内容背向人流多的道路开放空间,使得空间逐渐被忽略,形成空间的“失落”.其三,文化缺少延续性.包括外国语学院在内的一些院落空间中缺少学院元素,难以将校园文化和学院文化相结合,弱化了校园文化的延续性.

3 西北师范大学老校区校园开放空间的重塑建议

3.1 重塑原则

3.1.1 可达性原则

可达性是开放空间最重要的品质.校园开放空间的可达性可分为2类,即空间的可达和非空间的可达.其中空间的可达是指基于物理距离和时间的可达,2个相邻的重要开放空间之间的距离不会超过400 m;非空间的可达则蕴含了除空间可达外其他一切影响可达性的要素,空间要易于发现,拥有在视觉或者心理上引导师生在空间内发生交往活动的品质[19].

3.1.2 有机整体性原则

大学校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规划设计中不能将各个校园的空间割裂成片段,看不到其中的联系,要用整体和系统的理念来把握和思考校园开放空间的整体性[20].从整体上讲,开放空间的重塑需要遵循校园有机更新与发展的规律,保证老校园肌理的相对完整性,达到老校园空间的有机统一.从局部讲,开放空间本身就是要素的组合体,各类开放空间相互关联,构成完整的统一体.

3.1.3 文脉延续性原则

“大学就是一个文化现象,强调校园文化非但必要,而且理所当然”[21].彼德·埃森曼曾说过:“文脉被认为是某种持续性,而不是先例....持续性是在基地历史上的反映.”在开放空间的重塑中,文脉是不可缺少的,在空间实体的表达中不仅要体现文脉在时间上的延续性,同时还要展现出在空间上的延续性.

3.1.4 循序渐进性原则

“任何改建都不可能是最后的完成,也不会是最后的完成,而是永远处于持续的更新过程”[22].如同城市的更新、旧城的改造、旧建筑的更新一样,老校园的更新改造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3],而开放空间的重塑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更是如此.开放空间的变动必然会引起其他方面的变化,特别是具有浓厚历史底蕴和众多历史建筑的老校园.因此,对老校园开放空间的重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面完成,应当是在结合校园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分阶段、分步骤地完成,实现重塑过程的有机性.

3.2 重塑思路

3.2.1 空间整体布局

校园空间组织可以借鉴“细胞生长模式”,用于强调一种有机生长[24].建筑单体为分子,建筑群为细胞,建筑群与外部空间组成细胞群,细胞群之间由有机脉络连接融合成为一个有机体.

(1)功能定位.首先,在师大北正、东门、西门三处分别布局入口开放空间,作为校园开放空间与城市开放空间相互联系的节点空间.正如丹下健三所说:“大学不应该是仅仅局限在大学之内的封闭性的东西,而应该是与市民保持接触的开放性大学”.其次,考虑到师大老校园近似一个长约1.3 km的长方形,为了利于活动、交通等的合理安排,结合原有开放空间的特点,对于校园西面的中心广场、中部的云亭园以及东面的艺苑分别定位为活动中心、文化中心以及休闲中心,这不仅有效的保证了校园空间的秩序,有利于空间活动的组织,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师生对于多样性大学生活的需求.院落空间则结合学院建筑以及周边环境进行布局,分布在道路两侧.

(2)轴线发展.当广场与线性的交通空间相联系,并通过交通空间相互联系,形成顺应人流动线的空间序列时,广场的意义也就凸现出来[25].考虑到师大老校园南侧以教学区为主,东侧以教师生活区为主以及中苑路相连的行政1号楼、理科楼是师大的历史载体等因素,旨在通过“两横两纵”的空间布局为校园空间注入新的元素,使老校园重新泛发活力.因此,东侧以东苑路为依托,结合休闲中心和部分小尺度休闲空间,构建生活轴线;南侧以南苑路为依托,结合西门、东门入口空间、活动中心以及文化中心,构建师大交通轴线;西侧以中苑路为依托,结合行政1号楼前的入口空间和理科楼前的活动中心,构建文化轴线.北侧以北苑路为依托,结合正门广场、校园中央的文化中心以及西北角的休闲中心,构建休闲轴线;然后,通过师大休闲、交通、文化以及生活轴线的塑造,将各个“细胞群”有机联系在一起.

以点状开放空间中的入口空间和主要广场空间为主体内容,结合建筑体组成“细胞群”,且各“细胞群”各司其职,形成机体的各个组织;以线状开放空间中的北苑路、东苑路、南苑路以及中苑路为依托,构成校园空间的有机脉络;再以路径过程中的院落开放空间为节点,从而形成“点、线、面”相互结合的有机体(图2).

3.2.2 空间的内部组织

(1)入口空间.入口空间作为校园与城市相互交流的节点空间,是学校面向社会的窗口,但考虑到师大3个入口空间的使用人群以及面向对象的差异性,其空间内部的组织也各有着重点.师大正门在兰州市第四版总规中被列为兰州市安宁区唯一近代特色建筑,与正门仅有30米之隔的行政一号楼是苏联风格的近代建筑,但因地基松垮,已停用.考虑到文物的保护以及文脉的持续性,并不对行政一号楼进行拆迁,而是对建筑进行区域性的保护.将正门作为步行入口,在正门两侧开设车行入口,实现对文物的有机保护.将新的行政一号楼结合原本的研究生院分别布置在正门两侧,用3个建筑体实现对入口空间的围合,在保护文物的同时也提升了入口空间的文化气息.

(2)主题广场.3个主题广场分别位于校园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在为校园活动服务的同时,还扮演着某一片区中心空间的职能.因此,在主题空间的重塑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出它的功能定位,还要考虑到空间本身的品质,如空间边界、设施以及尺度等方面.云亭园(文化中心的主要部分)处于校园的中心位置,坐落于师大校史馆前.在重塑过程中,将由物电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工学院、图书馆、校史馆以及博物馆共同围合的开放空间与云亭园组合在一起,用少量植被作为空间边界,塑造有利于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的人文尺度,用植物划分空间则有益于软化传统硬质边界对于空间使用者的心理暗示.然后将“失落空间”——学思园搬至云亭园旁,与之组成文化中心,并用暖色调装点以提升场所的温馨感.

图2 西北师范大学老校园开放空间重塑Fig.2 The remodeling of old campus open space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3)院落空间.校园内的院落开放空间是与学院建筑关系最为紧密的场所,它的四面几乎都被建筑物或学院元素所围合,此类空间的重塑不仅要能丰富师生们的校园文化生活,也要能实现学院文化的外在展现.外国语学院,在这样一个多国语言交汇的空间里,初来者却难以从建筑外表和空间布局上辨识出学院的性质.为了体现出外国语学院现代、进步的形象,以及文化相互碰撞的气息,在空间最为显眼的地方设置可以定期更新的文化墙,作为外国语学院与全校师生的一个交流平台.然后依托外国语学院的文化氛围,布局具有半开放性的绿色空间或茶厅,师生在空间内的交往可以是谈笑风生或是下午茶时间里的品茶闲谈,通过增添趣味性、参与性的休闲空间不仅拓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也是凸显外国学院文化特色.

(4)道路空间.诺伯格·舒尔茨说过:“路径首先是为了到达某个目标所寻找的方向,不过,若途中发生事件,那么此时路线就做为它本身具有的某种性格来体验了”[26].师大的老校园拥有悠久的历史故事与浓厚的文化底蕴,在路径过程中设计一些能够体现校园文化的标示,可以是人物雕像或者是学校历史上某一时期的碑文等,让道路不仅成为师生驻留、交流的空间,更是历史、文化感知的过程,将道路开放空间当做师大的一种性格来体验.特别是中苑路,作为文化轴线的依托,考虑到中心广场活动的安全性,将其改为人行道,并在其两侧设计师大的历史墙,不仅能够展现出师大的文化底蕴,也能更好地将行政1号楼和理科楼这两座历史建筑连接起来,提升作为中轴线的内涵和地位.

4 结论

(1)西北师范大学老校园的历史悠久,不同时期规划思想的叠加,导致部分空间设施不能满足现代教育以及师生的需求,师大老校园开放空间的布局和设计在整体上较为适宜,但是局部的空间布局以及部分空间的设计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行空间重塑;(2)对于高校老校园开放空间的重塑需要在尊重原有空间肌理的基础上进行,从实现老校园的有机生长出发,提出可达性、有机整体性、文脉延续性以及循序渐近性的重塑原则;(3)分别从空间的整体布局和内部组织入手,给出西北师范大学老校园开放空间的有机重塑策略.老校园开放空间的布局与内部空间的组织需要结合环境,融入于校园室外的各个大小空间,在符合布局原则的基础上,体现出老校园的文化特色与内涵,使老校园的建设跟上现代高校功能更新、升级的脚步,使老校区在新时代同样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1] 马明.普通高等学校交往空间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MA M.Research of the common university communication space design[D].Xi'an: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2005.

[2] 沈国尧.大学校园环境规划理论探讨[J].建筑学报,1991(3):7-12.SHEN G Y.The environment planning theory of University campus[J].J Archit,1991(3):7-12.

[3] 高亦兰,王海.人性化建筑外部空间的创造[J].华中建筑,1999(1):101-104.GAO Y L,WANG H.The creation of humanized architectural open spaces[J].Huazhong Archit,1999(1):101-104.

[4] 张静,魏利军.高校交往空间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09(20):32-34.ZHANG J,WEI L H.Research on design of the campus communicational space[J].Shanxi Archit,2009(20):32-34.

[5] 蒋天洁,马震.关于校园公共开放空间的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4(3):48-54.JIANG T H,MA Z.Thinking on open space in campus[J].Modern Lscape Archit,2014(3):48-54.

[6] 王平乣,姜劲松,胡启民.高校新校区规划设计构想[J].城市规划汇刊,1998(5):36-41.WANG P J,JIANG J S,HU Q M.The conception of the new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J].Urban Plan Forum,1998(5):36-41.

[7] 周逸湖,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ZHOU Y H,SONG Z F.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of University[M].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Building Press,1944.

[8] 宋桂杰.扬州大学校园整体设计[J].规划师,2006(3):52-54.SONG G J.The holistic design of Yangzhou University campus[J].Planners,2006(3):52-54.

[9] 涂慧君.大学校园整体设计[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4.TU H J.The holistic design of campus[D].Guangzhou: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4.

[10]高波.大学老校区景观空间更新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5.GAO B.Research on the renovation of landscape spaces in traditional university campuses[J].Changsha:Hunan University,2005.

[11]陈静.基于城市意象与空间句法的昆明新建高校校园开放空间认知[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3.CHEN J.Cognition about Kunming university campus space based on the image of city and space syntax[D].Kunming: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

[12]张晓婧.有机更新理论及其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11):29-32.ZHANG X J.Study and meditate on the method of organic renewal[J].Modern Lscap Archit,2007(11):29-32.

[13]王佐.有机生长理论及思考——从有机生长理论到可持续发展理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77-82.WANG Z.Organic growth theory and thinking:From theory of organic growth to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J Tsinghua Univ,1997(2):77-82.

[14]胡莹.高等院校传统校园区有机更新的思考与创作初探[D].北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08.HU Y,Thinking and creation of organic renewal of traditional campus area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D].Chinese Archilectural Design Institute,2008.

[15]刘基,王嘉毅,丁虎生.西北师范大学校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LIU J,WANG J Y,DING H S.The history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M].Beijing:Education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2012.

[16]尚季芳.抗战时期内迁高校与西北地区现代化——以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为中心的考察[J].西北师大学报,2012,49(5):15-23.SHANG J F.Immigration of universities to Inner-land and modernization of Northwest Region in Anti-Japanese War[J].J Northwest Norm Univ,2012,49(5):15-23.

[17]荣丽华.关于高校校园户外公共开放空间的思考[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1(3):207-210.RONG L H.The thinking about outdoors public open space of university campus[J].J Inner Mongolia Polytech Univ,2002,21(3):207-210.

[18]雷鸣.浅谈大学校园户外空间构建[J].甘肃科技,2003(12):93-94.LEI M.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outdoor space[J].Gansu Sci Tech,2003(12):93-94.

[19]杨晓春,周晓露,万超.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C]∥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2013:913-924.YANG X C,ZHOU X X,WANG C.The research framework of city public open space accessibili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C]∥Urban Age,collaborative planning-China Urban Planning Symposium 2013.2013:913-924.

[20]迟敬鸣.论大学校园开放性空间[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9.CHI J M.On campus open space[D].Guangzhou: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9.

[21]崔玲,阴帅可.大学校园精神环境的营造[J].山西建筑,2004(21):15-16.CUI L,YIN S K.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spirit environment[J].Shanxi Archit,2004(21):15-16.

[22]曾昭奋.有机更新:旧城发展的正确思想——吴良镛先生《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读后[J].新建筑,1996(2):33-34.ZENG S F.Organic renewal:Correct think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old city:The reflection after reading Wu Liangyong's“Beijing old city and Juer hutong”[J].New Archit,1996(2):33-34.

[23]徐倩.“有机更新”理论指导下的山地城市公园改造设计[D].重庆:西南大学,2010.XU J.Reconstruction of City Parks in Mountainous areas with the“The Organic Renewal”Theory[D].Chongqing:Southwest University,2010.

[24]王扬,窦建奇,陆超.当代大学校园有机生长模式探索[J].城市建筑,2007(3):22-23.WANG Y,DOU J Q,LU C.The pattern of organic growth on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campus[J].Urban Archit,2007(3):22-23.

[25]潘兆强.我国高校校前空间及其设计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PAN Z Q.Research of campus-front space and its design in China[D].Nanchang:Nanchang University,2012.

[26]毛丹.基于空间类型学的大学校园公共开放空间设计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MAO D.Research on the design of open space in campus based on spatial typology[D].Hefei: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0.

猜你喜欢

重塑有机校园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重塑未来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李沧:再造与重塑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
如何养一条有机鱼
重塑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