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库县:打造村民温暖的“家”

2015-12-29李新

共产党员(辽宁) 2015年6期
关键词:法库法库县村部

文/李新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这首歌的主题很明显——家,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坚强的依靠。如今,法库县着力打造的“民心工程”、高标准建设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已经成为村民心中温暖的家。

精心设计:弘扬文化底蕴

法库,历史遗存丰厚、源远流长,辽文化是法库的本土文化。在建设伊始,法库县委就提出将辽代建筑元素融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中,并多次与沈阳建筑大学建筑设计院沟通,最终确定为外墙立面以灰白为主色调,屋顶的左、前、右三面为防腐木围栏,中间为歇山顶,主材为陶制灰瓦,正脊叠瓦成脊,两端为鸱吻,起翘为筒瓦的辽代特色建筑外型。这一建筑风格的确立,更加体现了法库的人文特色、历史传承,体现了法库“文化兴城”的战略目标。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过程中,县委高度重视,县级领导事必躬亲,按照区域分别包片,深入工地检查施工,实行面对面的指导,帮助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县委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对资金的使用、管理、建筑材料的购买以及工程的施工、安全等问题提出严格要求,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确保了资金用到实处。

巩固阵地:干群凝心聚力

在县委的正确指导、各相关单位的通力协作下,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建设开始前,不少村干部觉得“村部”就是一个小小的办公场所,只要有两间房、两张桌能办公就行了,村部还能建成啥样?可当300平方米的主体工程拔地而起,室内格局初步成形时,这些村干部心里不禁恍然大悟:“原来新建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不仅能满足日常办公需要,还可以满足会议、培训、活动等各种需求。”“有了这样气派的村部,要是干不好工作,对不起百姓,对不起党啊!”孟家镇东大房申村支部书记白宝奇在施工场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如火如荼的施工场面也引来当地群众驻足围观,“原来辽代建筑是这个样子啊!”“没想到我们的村部也建得这么漂亮!”不少百姓发出了这样的赞叹。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百姓的热情日益高涨,大家都对这个“家”有了更高的期待。百姓的期待就是最好的动力,从2014年9月5日至11月5日,仅仅两个月时间,法库县新建的26个辽代风格村部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彻底消除了域内没有村部、村部破旧狭小不能满足办公需要等不达标现象,使党在农村的阵地堡垒得到根本性巩固。

法库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彰显辽代建筑风格

发挥作用:百姓喜上眉梢

新“家”是凝聚人心的“桥头堡”。过去那种办公地点“天热大树下、天冷支书家”的尴尬情形彻底成为历史,新村部办公室、会议室、党员活动室等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各项规章制度齐全,党旗悬挂位置明显,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政治凝聚力明显增强。

新“家”是村民自治的“议事厅”。新建村部的各村都建立了党务、村务公开栏,凡涉及党组织建设和村内重大事项等问题,都及时按程序在党务、村务公开栏公开;各村都进一步明确了村“两委”职责和工作程序,建立了“四议一审两公开”工作机制,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成为村民民主议事和民主自治的中心。

新“家”是为民服务的“便民店”。各村把新建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作为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阵地,依托“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室,使群众办事由过去的约时约点转变为现在的定时定点,更加高效地为村民提供各种便民服务。

新“家”是农民培训的“主阵地”。各村以新建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阵地,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现场咨询指导等课程,对农村党员干部、科技致富能手和群众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生产知识培训,进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法库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顺利建设,再一次彰显了“争第一,创唯一”的法库精神,进一步弘扬了法库的文化底蕴,更使得村干部有了归属感,群众办事有了方向感,真正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群众之家”。

猜你喜欢

法库法库县村部
缩写《草船借箭》
辽宁法库叶茂台七号辽墓的年代及墓主身份
延边州以“三举措”增强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辽宁法库5月产销率仅5成,陶企资金压力巨大
合理处置利用好闲置村部
续写《坐井观天》
第六届沈阳法库国际飞行大会即将召开
高三的笑脸
基于SWAT模拟的法库县灌区试验研究及其应用
快门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