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2015-12-28郭纯平

学理论·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人才

郭纯平

摘 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结合实际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以切实提高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主要问题;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119-02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阶段转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许多高校人才培养类型也随之发生新变化,即由培养学术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转变。其中,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结合实际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以切实提高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一、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者最佳结合,熟练地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这种人才是以知识、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1.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当前,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影响社会发展的两种强大经济力量。知识经济的日益崛起,使得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反过来,又为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普及化转变提供了有力支撑,使得高等教育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需要多样化的人才,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整个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也需要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的发展道路。地方本科院校走培养应用型人才之路,是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2.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据统计,我国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高等院校数量最多。截至2008年3月,全国普通本科院校共755所,其中地方本科院校619所,占全国本科院校的81.97%。大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位于地级市,与处于包括省会在内的大城市中的高校相比,在校舍、师资、设备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这些高校又具有地方性的鲜明特征,在资金、设备、师资等方面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只有培养应用型人才,才能履行好服务地方的职能,发挥地方高校的强大优势,实现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3.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客观要求。每个学生在能力、兴趣、专长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为其今后从事实际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因材施教面临更大的挑战,不仅需要在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上努力体现因材施教原则,而且在教育类型和教育模式上也需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1]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发挥学生内在潜能,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经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对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形成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共识。但是,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内涵、类型、特征等问题比较模糊,往往存在着“重学术型而轻应用型”的现象,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极为不利的。

2.专业设置不合理。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常常强调“大而全”的观念,片面地追求专业的数量,而不注重专业发展的质量,缺少前瞻性,存在盲目性。同时,有些地方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市场调研不够深入,科学论证不够严格,使其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发展需要不相符,违背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

3.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2]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地方本科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课程结构不合理,专业性选修课较少,通识课程不能满足学生多样性的需求,有些教学内容较为陈旧,实践性课程严重不足等等问题。这样,课程体系不完善导致学生个性不能得到充分展现、缺乏应有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弊端,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较差,制约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4.师资队伍较为薄弱。从总体上看,地方本科院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还不够合理,缺少优秀学科、专业带头人,特别是缺少大量既懂理论又熟悉业务的双师型教师。多数教师长期从事课堂理论教学,而缺乏良好的相关实践经验,致使不能顺利完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任务。

三、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

地方本科院校需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实现路径。从总体上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地方本科院校应在坚持正确原则的基础上,要尽力在人才培養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1.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坚持正确原则。这些原则包括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重心和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地方本科院校一是要坚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采取开放式办学模式,及时了解当地的社会需求,才能使培养的人才适应地方岗位的实际情况;二是要坚持以培养能力为重心,因为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其真正做到将所学知识正确应用于实践,实现知识与实践的较好结合;三是要坚持以服务地方为宗旨,“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科学运用市场调节机制,合理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积极设置主要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各类应用型人才”[3],只有不断加强与地方的产业结构和企事业单位紧密结合,以确保培养高素质的适应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及课程设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这就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其最大特点表现在地方性和区域性上,这就要求地方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及课程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把服务地方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否则,地方本科院校就很难培养出符合地方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进而难以获得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最终使其失去可持续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为此,地方本科院校应该从自身实际和当地的实际出发,围绕当地的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专业,发挥当地优势,培养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3.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要着力突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教学体系应由理论主导向理论和能力并重进行转变。完善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一是要根据当地市场需要,及时增添本学科中具有应用性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增加培养实践能力的相关课程;二是更新教学方式,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外,应大力倡导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实现知识和技术、理论和实践、学生努力和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三是通过实习、实验、毕业论文设计等方式,加大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知识运用与转化能力、创新能力;三是要以学生为本,加快建立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新机制,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地方本科院校应采取多种途径,如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取得执业资格证书、通过到实际工作岗位中挂职锻炼获得实践经验和技能、在业绩考核、职称评定方面给予应用型教师一定的政策倾斜等等,培养大批的双师型教师或应用型教师。同时,地方院校也可以聘请科研院所、企业中的资深专家、行业骨干,让他们通过亲自莅临指导、主讲实践性课程等方式全面参与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进而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立人,顧建民.国际视野中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3.

[2]叶树江,张洪田,李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视阈下课程体系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14.

[3]蓝田,韦书觉,欧阳珍.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78.

猜你喜欢

应用型院校人才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