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2015-12-28何中亮
何中亮
【摘 要】如今伴随着初中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怎样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成为了改革的重点之一。本文结合了一些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从而更好地顺应课堂教学改革的潮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当今时代在飞速发展,日益激烈的竞争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方案,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成为了广大初中数学老师的主要目标。
一、圈出重点,剖析难点,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优化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而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因素就是剖析难点,圈出重点。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每一节数学课都应分清主次,围绕着重点知识进行教学。可以说课堂学习的高潮部分就是重点内容的教学。而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难点,教师同样要分清主次,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对重难点进行详略得当的剖析,优化课堂结构。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提振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应该灵活应用手势、板书、语气等变化或授课方式。例如在初中平面几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PPT,FLASH等软件对几何图形的性质进行进一步的剖析,这样灵活多样的方式能刺激学生的大脑,帮助他们对新知识的吸收。
二、注重具体情景模型的创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注重创设具体的情景模型,营造自由探讨、自主学习的氛围,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合作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首先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质疑问题的意识,注重学生观察事物,思考以及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然后精心设计相应问题让学生探讨。接下来,老师应鼓励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作讨论、思考和分析,最后得出许多相关的结论。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可以准备一些长短不一的木棍或者纸片,首先教师用长度分别为3厘米、7厘米和5厘米的木棍拼成一个三角形,接下来让一个学生选长度分别为6厘米、1厘米和4厘米的木棍,请他实验证明能不能做出一个三角形,发现不能以后让学生自由选择棍子进行拼接,鼓励他们动手做实验,并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最后合作讨论得出一些关于长度如何的棍子才能拼成三角形的结论。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与学生一起讨论,推导,最后揭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样的一个情景模型的创设,能让复杂而难懂的问题得到简化,而且在对情景模型的探讨中,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发现能力以及分析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有针对性的探究性学习
顾名思义,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把平时学到的知识运用到问题的解决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一块直角三角形的菜地边,小明对小红说:“我知道这块菜地的两条边长度,我现在能算出第三条边的长度,你相信我嘛?”小红则表示不相信。这时老师可以让同学们想一想小明的话的可信度。学生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并不能像小明一样自信能算出第三条边的长度,自然而然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将要学习的勾股定理上。接着,教师的导学教案需要鼓励学生假设数据,分别赋予菜地的两条边一个数据,并且要让学生们严格按照数据将菜地示意图画出来。如此,学生们就可以首先通过勾股定理算出第三条边的长度,然后再通过测量对比发现算出的第三条边长度与测量出的第三条边长度是一样的。这样的探究导学过程让学生们明白的勾股定理的用处,对于勾股定理的理解和记忆子让也就更深刻。
四、打破传统数学思维的局限
日常教学中,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对新知识的学习吸收做的很好,但是一旦要实际应用时,他们就会觉得无从着手,不知道如何把新知识运用到问题的解决上。其原因显而易见,学生受到传统数学思维的局限,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定式和限制,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的效率。所以,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帮助学生突破传统数学思维的限制和局限。比如,讲解“函数的奇偶性”时,即使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关于函数奇偶性的知识,但在实际的问题解决中学生还是容易出现忽略函数定义域的失误,因此,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判断函数f(x)=x3+5为奇函数还是偶函数。很多同学由f(x)=3x2得出f(x)为奇函数的结论。接着我提出问题:如果要判断一个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定义域首先要满足什么条件?然后再给学生一段时间思考这个问题。于是学生经过思考后,发现这个函数不关于原点对称,得出了这个函数非奇非偶的正确结论。
五、高效利用现代技术协助数学教学
高效利用现代技术协助数学教学,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成为一种越来越成熟的授课模式。教师通过PPT、WPS等软件进行教学,能很容易地把一些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抽象的公式形象化。在这种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授课方式下,学生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感官刺激,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注意力,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了课堂效率;不仅如此,有趣而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数学课堂不再乏味。初中数学涉及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这些公式定理往往是抽象和复杂的,但是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能把这些复杂的数学概念化为直观而生动的图片或动画。所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突出教学重点,对教学难点进行更彻底的剖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接受能力。同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学生的感性和理性得到有机结合,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许成芝.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05,(23).
[2]刘萍.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初探[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3).
[3]钱伟.趣味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高中数理2014(4)13一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