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训练农村低年级孩子的说话能力
2015-12-28白秀萍
白秀萍
【摘 要】农村低年级孩子的说话能力较差,教师要根据农村孩子的特点,运用现有的条件加以训练。首先教师要以身示范创设良好说话氛围随时随地和孩子进行沟通,其次要运用语文教材上的看图说话课强化训练,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训练,农村孩子的说话能力才能提高。
【关键词】创造氛围;看图说话;组织活动;说话能力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推广和使用好普通话,是发挥语言交际功能的保证。《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然而在农村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农村孩子由于受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他们大都见识少,胆小害羞,不善言辞,日常生活中又习惯使用方言,说话能力令人担忧。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一是农村孩子没有说普通话的氛围,农村孩子一出生,他们接受的语言是本地的方言,在家里没有讲普通话的环境,到了学校孩子之间的交流也用家乡的方言。上课时,老师讲普通话,学生回答问题虽也用普通话,但由于平时不讲,所以他们就不敢积极的发言。这样农村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差了。二是教师不重视培养:农村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差,更重要的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重文轻语”,还有些老教师用当地方言来上课。我们老师都不重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怎么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那么,如何训练农村低年级孩子的说话能力呢?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
农村孩子胆子较小,胆怯的心理使他们不想说,甚至害怕说,久而久之,缺乏语言训练,形成恶性循环。在教学中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不再认为眼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严师,而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这样师生情感得到沟通,使学生能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学生的身心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对学习充满信心时,胆怯早抛于脑后,学生说话的欲望也就很容易被激发了。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语言表达欲望随之也高涨起来。教师的语言,应当成为学生的楷模。小学生崇敬信任老师,老师的一言一行,老师的言传身教时时刻刻都在影响感染学生。作为一名老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农村的孩子习惯讲自己的方言。针对这一个毛病,我们老师要做到带头说普通话,不要上课讲普通话,下课就用方言来交流。同事之间交流也该说普通话,用教师的模范性影响学生。教师说话语言标准,发音清晰,语调自然适度,为学生讲普通话创造良好的氛围,才能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二、利用教材,上好看图说话课
看图说话是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一种主要形式,它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图画、思考图意的基础上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它指导学生有顺序来看图说话。如何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图意呢?
(1)丰富学生词汇量,训练说话。农村孩子入学后,词汇量虽然在不断地增加,但远远不能满足表达的需要。你要他们在看懂图意后说一段话时,由于词汇贫乏,往往无法表达,甚至闹笑话。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春天来了》这单元时,引导学生去收集积累描写春天的词汇,描述春天的景色。学生各抒己见:百花盛开、风和日丽、万紫千红、春满人间、春雨如丝、嫩绿的小草……他们自觉地将词语含义和感情色彩与眼前的具体事物紧密结合起来,丰富了学生的词汇,调动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与此同时,让学生用这些进行造句练习,用句子去描绘具体的事物;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也要加强说句子的练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指导学生有顺序地看图说话。看图说话从类型上看,有单幅图、多幅图;从内容上看,有绘画、绘人、绘景、绘物之分。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白单幅图的人与物、人与景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然后再到部分具体观察画面上的人物或身份,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和表情。观察简单的一幅图,先观察画面的背景,再观察人物的活动。观察背景的顺序,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远到近或近到远,可以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等。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在学生明白图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将几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说得好的学生,教师给予表扬,从而激发其口语交际的兴趣。多幅图的,可先一幅一幅地观察,再观察背景,然后再进一步观察人物活动。 要求学生按照叙事的一般程序理清图的层次,抓住主要内容,构建看图说话的顺序。同时让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向前向后推移,结合图推想结果,然后一部分一部分说清。
实践证明,重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的培养,对以后中高年级的写作产生了水到渠成的积极作用,因为生活中的每一现象都是一幅图,只要仔细观察,就能看懂一幅图,会说一段话,写成一段文。
三、组织丰富的活动,创设说话机会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口语交际空间。学生说话训练只有在实践中加强锻炼才能不断提高。
(1)在课堂上创设学生说话的机会。我们可以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刺激学生的说话欲望。进行阅读课教学时,我们在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之后,便可以相机提问“你从课题中可以提出什么疑问”,“你想在这节课上学到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课前预习时可以提问“你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等等。讲课的时候,在教学中逐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去用生动的语言引导,用创设的画面引导,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2)采用口头作文方式来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作为农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用心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把农村的实际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积极开展适合本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与题材,可以开展“果园采摘”、“游山乡”、“家乡巨变”等活动,带领学生走向田间地头,领略大自然风光,感悟淳朴的民风民俗,抒发对家乡的赞美和讴歌。学生对耳闻目睹耳详能熟的事物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与此同时,教师应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为我所用,从而在社会实践这一无边的课堂上让学生见多识广,能说会道,体验乡土风情,自然景象、社会规则,懂得热爱家乡,尊重农民劳动成果,学会与他人文明交往。语言训练素材的选择对于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至关重要,好的素材能激发兴趣,事半功倍;坏的素材则不但不能激发兴趣,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反而适得其反。农村丰富的生活环境是取之不尽的素材资源。我们要善于利用。
(3)进行互动说话训练。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更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口语交际”中教师必须从“说话能力”上对学生的言语进行指导、修正,并做好典范。学生互动,重在实践,发展口头语言。面向全体,人人练说,生生互动是最好的形式。教师可以组织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说互议,全班再说再议,让学生在问、说、评、议、辩中互动交流,各自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交际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发展交际语言。生活才是交际的大舞台。因此,还应让学生与家长、朋友、社会上的人进行互动,进行交际,在生活中与人交往。这样长期训练,扩大互动范围,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还发展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总之,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状况,运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从而促进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