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实行“三化”教育路径探索及效果评价
2015-12-28陈志成王涛卞永红
陈志成 王涛 卞永红
【摘 要】我国是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泱泱大国,由于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不平衡,当前各民族问题依然严峻,大家应该清醒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深刻理解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国际意义、时代意义,采取符合当代大学生实际的教育途径,真正做到将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民族高校;民族团结;“三化”教育;大学生
0引言
2014年5月28日,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总书记反复强调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式下民族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深入持久民族进步创建活动,从内容、形式到方法、成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强调民族团结教育要注重“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统称为民族团结进步“三化”教育,为创建活动指明了路径和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1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三化”教育的国际意义
从国际上看,和平发展虽然是世界主流,但敌对势力在国际舞台上对我国实行的政治并不容我们乐观,西方敌对势力一直认为中国的发展强大对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长期以来利用“宗教”、“民族”、“人权”问题不停对我国进行破坏、渗透、分裂,境内外“三股势力”勾结,极力在中国制造混乱,挑起争端,煽动民族之间的仇视和对立,妄图恶化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以这种卑劣的手段来达到分裂我们祖国的目的。2008年“3.14”西藏打、砸、抢、烧事件和2009年“7.5”新疆打、砸、抢、烧事件给我们再次敲响警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须常抓不懈,在学生尤其是各高校学生中大力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三化”教育,是对内团结各民族、对外防范敌对势力渗透的长远大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民族问题,就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完成这个这个任务任重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大学生共同去努力。
2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三化”教育的时代意义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通过让大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引导各族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世界观。处在社会转型复杂环境中的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是主流,但也不排除有一部分大学生对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抱着迷茫和不确定的思想,他们的政治信仰渐渐日益淡化甚至没有,他们更趋向于追求物质实用化、功利化的价值观,这些大学生存在着严重的信仰危机,因此,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三化”教育,是我们民族问题现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3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三化”教育的主要途径
为了切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三化”教育,我校结合目前民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际,强调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和探索:①坚持以“人文化”为引领,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和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②坚持以“实体化”为支撑,坚持“四个重在”;不断创新理念、手段和方法,创造性的开展活动;培养树立各类示范典型,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③坚持以“大众化”为动力,扩大参与范围,使创建活动的内容、理念、形式、方法更加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成效,做出新贡献。
4将民族团结“三化”教育做到有据可依
我校对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2014级一班、制药工程2014级二班两个班级的民族团结意识数据对比进行为期半年的量化调查,作为服务对象的两个班级,制药工程2014级1班和制药工程2014级2班,共有学生93人,其中汉族学生38人,少数民族学生55人,来自于维吾尔族、土家族、白族、藏族、蒙古族、壮族、苗族、回族、瑶族、彝族、黎族、侗族、羌族、畲族、傈僳族、布依族、佤族、朝鲜族等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多个地域、多个民族的班级成员构成能保证本研究计划顺利实施,研究结果科学有效。将学生按对半的方式分好,两个班级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学生分配基本一致。
开展课程前,我们对这两个班级学生就民族团结进步意识的认知程度进行答卷式测试,然后和学生进行一对一面谈,一一做好记录,两个班级的统计数据为: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2014级一班民族团结意识爱国意识强烈的同学为55%,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2014级二班民族团结意识爱国意识强烈的同学为56%。其中汉族的学生有70%以上都比较强烈地表达了爱国意识以及民族团结意识,但少数民族的学生只有40%左右的学生对民族团结共同进步这个话题比比较在意,其余的同学都对民族团结意识比较淡漠,两个班级对民族团结进步的认知程度没有大的区别。我们为制药工程专业2014级1班开设了半年民族团结“三化”教育的各类校园活动,其中就包括了:文艺类、交际类、节庆类、体育类、知识类,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寓教于乐,教师常常以民族团结对国家建设的重大影响和积极作用这些话题和他们进行讨论,让他们时刻意识到祖国的建设不是哪一个民族努力就可以完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五十六个民族携手共建、团结互助才能实现。而制药工程专业2014级二班在这半年时间里,我们就按平时的普通大学正常课程进行,并没有对他们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三化”教育课程。
对制药工程专业2014级一班进行半年民族团结进步“三化”教育半年后,我们对一班和二班同时进行了就民族团结意识进行答卷式测试和一对一面谈,和第一次测试一样做好记录,统计后两个班级的数据为: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2014级一班民族团结意识爱国意识强烈的同学为100%,所有的同学经过半年的民族团结进步“三化”教育后,都对民族团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还有很多同学明确表示在以后的生活中,还会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自己周边的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民族团结进步这个大舞台中来,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而相对的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2014级二班的数据却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以前对民族团结意识淡泊的学生依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观。
民族院校既是党和政府培养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基地,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我们做为民族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各族大学生团结进步教育做出努力,相信通过开展具有各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在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外,还可以同时起到让各民族同学之间加深了解、增进情谊的作用,增强民族高校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邢金良;娜么塔;毛敏.民族高校构建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的探索和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09):230-233
[2]由馨媛;盛知恒.新形势下高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9):173-174
[3]陈乐齐.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如何将“三化”落到实处[N].中国民族报,201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