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研究性学习在陶艺教学中的实施
2015-12-28宋传玉
宋传玉
进入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未来的中国需要的是有责任心、灵活多变、具有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并能适应瞬息万变社会的高素质人材,而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已很难适应这种要求。陶艺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异曲同工,两者的整合在当今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无疑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一、陶艺教育及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陶艺教学
陶艺是“陶瓷艺术”的简称,它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是我们民族的瑰宝,蕴含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而陶艺教育却是一个崭新的话题,它进入中小学校只有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在美、英、日本等国家,陶艺教育是中小学的必修课;在美国,甚至所有大学都开设有陶艺课程;在我国,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中小学陶艺教育已引起教育界的逐渐重视,教育部在新的中小学课程标准中已将陶艺教育正式列入教育内容。实践证明,陶艺教育的价值很高,在艺术教育中,陶艺教育更能开发人的大脑,动手动脑、寓教于乐,能创造一种轻松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求知欲。它使学生找到了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实现自我的天地,并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学生还能在创造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受学生的喜爱。陶艺教育内涵丰富,涉及到文化、艺术、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等多种学科,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非智力因素、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以及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有特殊作用的课题之一,能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创造性思维,开辟了无限的空间。
2.研究性学习
广义上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从狭义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与以往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陶艺教学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想课程
在当前进行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基础教育理论改革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对广大师生的一种挑战,一方面使师生从课程的执行者与学习的接受者变为开发者;另一方面解除了传统课程对师生的束缚,为师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展示与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后现代主义课程专家指出:“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寻找适合探究型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这也是决定此次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之一。
随着陶艺教育的不断推广和普及,陶艺教育的价值日趋显著,它在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方面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认识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而研究性学习因其相对于接受式学习更具有的主动性、实践性、开放性,在新课改中被列为专门的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也成为教改的核心精神之一。陶艺制作的诸多特点决定了陶艺课是一门研究性极强的课程,其可供研究的课题从浅至深都有,适合从初中到高中各年级学生的研究。进行陶艺教育,实际上学生做的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受到教育,在文化,知识,技能上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才是进行陶艺教育的主要任务。人们都知道,一件陶艺佳作的产生,光有巧妙的构思是不够的,还要有足够的技术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陶艺制作工序性很强,景德镇曾有“一件陶瓷过手七十二次方可成器”的说法,可以说学陶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失败,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恰恰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想途径。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得到锻炼,因此,陶艺教育以其在推行素质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成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想课程。
三、陶艺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陶艺教学作为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课程,强调以泥为载体, 通过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对"陶艺"的情趣,提高学生在创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陶艺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把研究性学习合理有效地渗透到陶艺教学中,利用这一新型学习方式,通过以项目为引导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挖掘出陶艺教学中所蕴含的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从而更好地实现陶艺教育的功能和目的,充分体现出陶艺教育的多元价值,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如何将陶艺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呢?众所周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精神之一,而陶艺课恰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锻炼机会,要制作一件构思独特,充满艺术个性的陶艺佳作,必须是慧心和巧手的完美结合。因此,在陶艺教学中可将研究性学习方式自然地溶入,强调主动探究,要求学生开展陶艺制作创新实践活动,这个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先通过搜集的图片和实物欣赏陶艺作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学习热情;再请陶艺方面的专家开设陶艺知识讲座,使学生了解陶艺作品的制作过程,学习陶艺作品的制作技能;然后才开始实践创作,在构思时要求学生尽可能求新、求异、求变,既不重复自己,也不抄袭他人,努力使自己的作品独一无二。刚开始,可能许多学生会无所适从,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和形象思维非常贫乏,这时教师应鼓励他们放开手脚,随心所欲地去表现,并强调与众不同并非要十全十美。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就能通过形象思维,把头脑中的造型通过手的捏塑变成立体的作品,并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构思,同时在同学之间形成创造力、想象力的良性竞争,在竞争中,学生的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得到了激发和锻炼。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活动,学生们从自己的兴趣爱好中找到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乐趣,觉得探究学习并不难,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游戏中。同时,这样的探究活动也打破了教育只在校内、课堂的局限,使它走向了社会,走向了生活。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必须以探究型课程资源为依托、为基础,否则,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陶艺教学资源的开发恰好极大地丰富了探究型课程的内容,同样,研究性学习的介入则推动了陶艺教育目标的实现。两者的整合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