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5-12-28周英洁
周英洁
【摘 要】“纲要”课承担政治理论和历史教学双重任务,亟待开展课程建设。我们提倡采取专题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吸引力和实效性,解决教材、学时与内容之间的矛盾;同时必须注意历史视频的选择、史论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中国史与世界史结合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历史视频;史论结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面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必修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首先是一门政治课,政治课导向性很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必须完成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怎样选择了改革开放这一政治任务。它面临政治课的所有困境,如理论的枯燥,大学生信仰的多元化等挑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其次是一门历史课。历史课虽然中学时代有开设,但存在文理科学生基础不齐,讲课内容的深浅难以把握问题。同时学生受到以媒体为运作平台的良莠不齐的大众史学的误导,在历史问题上存在偏颇立场,只有剔除学生们的“孤证”“观念先行”“非黑即白”“成王败寇论”“权谋论”等偏见,尊重历史进而超越历史的理性精神才有可能牢固树立起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面临严峻挑战:一百七十余年的通史时限,纷繁复杂的历史情势,“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人物、事件,历史运动的更迭递嬗……短短32学时内要达到科学阐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这一段峰岭险峻、水流湍急的历史三峡显然是困难的,亟待通过开展课程建设加以回应。
一、“纲要”课专题式教学的建议
目前国内各高校在“纲要”课教学上主要采取传递接受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等模式。虽然不存在对任何教学过程都适用的普适性模式,也谈不上哪一种教学模式是最好的。但实践中发现专题教学比较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纲要”课专题式教学的优势
纲要课涉及长达一百七十余年的通史时限,纷繁复杂的历史情势,教材20余万字的篇幅略显单薄。有许多用来论证和说明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均因篇幅限制而未能展开论述,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选择专题式教学具有如下优点:一是可通过系统的大专题设计,首先使学生在纵向上全面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发展脉络,树立科学的大历史观,对事件缘起、历程、发展有一个整体把握;二设计具体子专题,通过深入学习,帮助大学生对特定事件进行客观分析和全面评判,从而确立辩证的历史观;三是可通过不同专题之间的比较研究,从正反两个方面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必然选择,使学生从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上升为对政治理论的认同;四是专题教学可以打破教材各编、章、节、目的限制,通过每一专题的“深讲”、将教材“讲厚”,通过每个专题的“精讲”,将学时“讲多”,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充足的历史事例来真正提高“纲要”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专题式教学的内容设置
专题教学是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的超越,更是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从而赋予课程新的生命力。可以使教学既生动活泼又有深度和力度,能够缓解教学内容多跨度大与课时少的矛盾,也能使教师发挥学术特长和研究优势。教师在设计专题式教学专题时必须注重整体性与独立性相结合。比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式教学中我们把课程分成五个大的专题,每个大专题下面设子专题。大专题首先要有立论,确定要让教学达到何种目的,子专题服务于这个立论。如大专题近代世界与中国的大变局,下设三个子专题古代中国的辉煌与衰落、近代西方的崛起与征服、近代中国社会的大变局,通过历史的纵向对比和东西方横向对比讲述中国近代衰败的历史宿命。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授课过程中历史视频的选择问题
“历史视频”指与中国近现代史有关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可用多媒体放映的影视作品。历史视频是历史的艺术再现,集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是辅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得力助手。历史视频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展现重大历史事件的电影,如《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建党伟业》、《西安事变》、《南京南京》、《重庆谈判》、《建国大业》等;二是再现重要历史人物生平的纪录片,如《毛泽东传》、《邓小平》、《孙中山》、《周恩来外交风云》等;三是反映中国近现代历史全貌的政论片,如《百年中国》、《复兴之路》、《伟大的历程》等;四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如《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恰同学少年》、《人间正道是沧桑》等。适当放映一些视频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增长学生的历史知识,提高课程思想理论的说服力。
近现代中国各种思潮风起云涌,英雄辈出,视频资源也是浩如烟海。如何恰当选择视频资源达到“画龙点睛”的目的,我认为应该做到三个结合,即“将视频放映与传统的讲授方法相结合,将视频的放映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将视频放映与现实问题相结合”。
比如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不可回避要对李鸿章、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陈独秀、毛泽东、邓小平等近现代政治人物进行评价。这些人物的心路历程明显的打上时代烙印和阶级属性,选择典型历史人物的视频播放随后进行重点剖析,可以达到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的效果。我们在讲授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时,播放《风雨独秀》,全景勾勒了陈独秀从晚清秀才到五四旗手、从中共缔造者到大革命失败的替罪羔羊、从“托派”领袖到晚年孤独的反思者的人生历程,视频播放后进而围绕中共党史上的陈独秀历史评价问题进行了课堂讨论,以引导学生体察时代的环境,掌握人物思想发展的阶段性,同情和理解的评价立场来评价历史人物。
三、“纲要”课授课过程中史论结合的问题
“纲要”课必须注重“史论结合,于序事中寓论断”。一方面,“纲要”课与专业历史课有所不同。专业历史课主要是从历史学学科本身进行专业教学和学术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而“纲要”课“论”占有的特殊分量。重在其所强调历史的思想性和规律性。不仅停留在对历史现象的客观叙述,而是要透过历史现象,揭示本质,启发思考。另一方面,“纲要”课也不同于其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不必要对教材中的相关理论展开专门论述,而重在用历史事实来说明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及相关理论。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如何把握“史与论”的关系。如果过多叙述史实,势必影响对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的剖析,乃至变政治理论课为历史专业课;如果过多阐述重大理论问题,势必发生脱离历史情境的宏观泛论,变成泛泛的思想政治理论讲述。 “纲要”课教师既要注重在历史叙事中加强理论分析与总结概括,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中抓住本质、剔除枝蔓、探明规律、把握走向,又要吸收历史教学中解读史料、铺陈史实、情境再现、洞察精髓的史家技巧,注重理性思考的空间与检验理论的依据,以求在“历史理论化”与“理论历史化”的交互循环中历史理论的臻于统一。要求教师兼具理论与历史的双重思维,锤炼出通过史实解释理论,再据理论来检验史实的学术功底,展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达到政治理论教学的理想效果。教学内容的设置同样要注重史论结合。每个专题的设置都要有个立论,每个立论都要服务和服从于“纲要”课的总论,使每一专题都成为一个史论结合、以述史来立论的专题,使整个“纲要”课成为一个以史论理的课程。
四、“纲要”课授课过程中的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中国史与世界史结合的问题
近代史纲课要讲好、讲活,必须超越中国认识中国,超越历史解读历史。也就是注意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中国史与世界史结合的问题。
(一)中国史与世界史结合的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涉及的许多问题需要我们从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和解释。把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置于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和说明,进行横向比较与联系,有利于使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认识中国近现代史,进而对中国历史兴衰成败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
比如中国现代化是是接触和碰撞西方文明、回应西方现代化冲击的产物。中国现代化的每一步几乎都与世界现代化的进程相关联。因此讲到中国的戊戌变法,不可回避要谈到日本的明治维新。在近代日本和中国一样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并同样的进行了改革。但结果却是相差甚远。我们从变法的领导者,变法的执行和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世界历史眼光的审视更多需要教师对世界史知识的积累,需要教师养成放眼国际社会和世界历史进程的思维习惯,需要教师善于把中国现代化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历程进行对比,需要教师能自然而然地结合国际热点问题进行相关内容的讲授或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二)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问题
历史往往对现实有借鉴意义,我们纲要课必须注重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问题。当讲到鸦片战争前的中英贸易逆差问题时,可以很自然地联系一下今天中美间的贸易逆差问题,并从背景、缘起、实质等方面进行一些比较和分析,讲到抗日战争可以联系当今的日本历史观谈日本文化及对待扩张的态度,同学们会很自然地明白,随即作必要的分析,教学效果就显得不一样了。
参考文献:
[1]陈宏明.历史视频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J]. 教育探索2012 (10)上:37-38.
[2]姜德琪.世界历史视域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 [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5)67-68.
[3]刘峰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专题教学模式探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eedfa1010182j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