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策略
2015-12-28唐龙华
唐龙华
【摘 要】问题缘起数学练习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和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设计
课堂练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的独立的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中的延伸和补充,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线。作为小学数学练习,在新课程理念下该作出怎样的创新变革,才能发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又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课堂练习中亦是如此。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练习设计也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注意启发诱导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自主、独立地练习。然而,很多教师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经常使用过度学习的理念,设计大量机械、重复的计算、测量或应用的练习以巩固学生对相关算法、测量法、应用问题的巩固,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容易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丧失兴趣,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长期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少练精练,在应用到重复练习的时候也通过创设一定的虚拟情境,赋予习题一定的童话色彩,例如在100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寻宝的虚拟情境,设计具有不同难度的计算练习,解开一道题就能够前进一步,解开更多的题就能够离“宝藏”更近,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为了达到目标克服困难的恒心和毅力。
二、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
课堂练习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在选择书上的习题或者自主设计练习时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班级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设计具有很强针对性的练习,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的练习:
1.专项练习
对于教学中的重点或者在整个数学学习中非常关键的问题,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安排专项练习,以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例如在高年级的方程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把握等式的含义,理解等式变换的规律,可以在等式的两边进行加、减同一个数的专项练习,让学生在内容相同而形式变化的练习中把握等式的含义,为方程部分的教学奠定基础。
2.验证练习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相关的算法、原理进行一定的猜测或者对书上的结论进行反证,在验证性的练习中生成新的知识,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教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同分母加减法的知识提出大胆猜想,再通过画一画、比一比、算一算的方法进行验证,通过对不同猜测进行验证,找出正确的算法,避免常见的错误。
3.纠错练习
教学中,对于学生经常犯的错误或者理解的误区可以进行专门的纠错练习,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练习方法和其中的原理。例如在分数的大小教学中,学生经常在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中认为分母大的分数大,教师可以列出数组异分母分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进行大小比较,从而掌握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三、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具有一定趣味性
课堂练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大、时间多,为了避免练习的简单重复,教师在设计练习的时候要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灵活多样的课堂练习,采用不同的形式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赋予练习一定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表内乘法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达到看到算式就能直接说出答案的效果,需要进行大量的反复练习,但是如果只是机械地背诵乘法口诀,一方面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另一方面也可能出现会背口诀但是不会灵活应用的现象,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以“7的乘法口诀”为例,可以用对口诀比赛的形式,一个同学说“三七”,另一个同学马上对出“二十一”;也可以用“找朋友”的形式,让学生将印着乘法口诀、得数的卡片进行分组;还可以列出一系列算式,让学生进行计算并说出所用的口诀。
此外,教师还要从不同角度设计练习,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后,教师设计不同角度的问题:①一个三角形的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②三角形的任意一条边长乘以高再除以2,是不是都能得到三角形的面积?③三角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样针对不同角度设计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并对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一一进行了突破。
四、练习的内容要有一定开放性,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育教学应与社会、与时代相接、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动态性。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习题设计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在没有整齐划一的解题思路、没有绝对答案的练习中熟练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答一定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求异思维。这里所说的开放性练习是与当前教学中给出既定答案、具有确定结论的封闭性习题而言的。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为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练习设计中也要适当增加一些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提出一定假设、猜想并进行验证,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更加灵活。例如一年级数学“元、角、分”的教学中,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元、角、分以及之间的换算关系,教师可以突破过去练习设计中对几件东西的价格相加或者几元几角的直接换算,设计一个富有生活化且具有一定开放性的练习:为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超市购物场景,每4个学生一组共有20元的活动经费,为即将进行的郊游购置物品。学生通过商量决定购买商品的种类和数量,照顾到商品的总价和同学的喜好。在这样的练习中,学生参与性特别强,纷纷出谋划策,同时在虚拟的购物活动中让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元、角、分”教学内容。
五、练习设计要有实践性,让学生解决现实的数学问题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答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精神。例如在你学习完厘米、分米、米的认识后,让学生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在学习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让学生计算操场的面积,确定草皮的购买数量;在学习完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后,让学生统计班上同学每个月的零花钱数目和用途,学会理性消费;在学习完三角形的稳定性之后,让学生将摇动的椅子进行固定……这样具有较强实践性的问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掌握数学知识之外,学习观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会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结语
总之,在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高度认识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学生现状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促使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龙新.有效设计小学数学练习题[J].广西教育·A版.2013(6).
[2]刘红.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J].科教导刊.2013(18).
[3]张春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