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进行深度的表达
2015-12-28陈燕舞
陈燕舞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对话。既然是对话,就应该不仅仅是吸收、内化,也包括包括倾吐、表达。这种“表达”缘自学生真切的阅读体验,应该说是一种更深入的阅读。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表达?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一些看法。
一、在文本的空白处表达
文字是一种符号,文字的背后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有时,作者会在文章中留下一些空白,这些空白处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内涵。语文课上,引导学生对作品“空白”进行富有个性色彩的填补,展开拓展表达,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也有助于感情的升华。
如:《小小的船》这一课,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于是,我启发学生想象,“假如,你正坐在弯弯的月亮船上,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有的说:“我仿佛看到身边的小星星在跟我打招呼。”“我仿佛听见月亮妈妈在唱摇篮曲,叫星星宝宝快快睡觉。”“我坐在月亮船上,看到了哈雷慧星拖着长扫把,从我身边飞过。”“我还看到了杨利伟叔叔乘坐着神州五号飞船在太空中翱翔。”学生的想象力在表达中如此充分的展现,这不正是文本所要向我们传达的吗?
这种阅读表达,实际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机延伸,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更加深刻了,文本更加丰厚了。学生的表达是领悟后的豁然开朗,极大地丰富了课文内涵,同时精神的自得自悟也成为了引领学生成长的“财富”。
二、在语言精美处表达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内含很多妙词佳句,精彩语段,应让学生反复诵读,理解其包含的哲理,领会写作方法,通过说、写的拓展训练,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如在教学《四季》(人教版第一册)教师导入:这么多小朋友都喜欢春天,谁来说说理由?学生说:“草芽尖尖的,嫩嫩的。”“草芽绿绿的、细细的、长长的”教师顺势引导:刚长出来的小草是很嫩的,就像我们小孩子一样,说话嫩声嫩气,小朋友把你体会到的感觉送到句子中去读吧!(生练读)最后拓展表象:“同学们,春天除了草芽尖尖外,你们看,(出示课件:美丽春光图)多美啊,谁能像课文中的小朋友一样,也给春天写一句话?”学生畅所欲言:“大雁从南方飞回来了,桃花、杏花都开了,还有香味呢!”“小河的冰都融化了,小鱼在水里跳着圆圈舞,真开心!”“柳树发芽了,他对小河说:“我是春天。”“燕子飞飞,它对草地说:“我是春天。”“喇叭花吹起了小喇叭,他自豪地说:“我是春天。” “青蛙出洞了,它敲着鼓说:“春天来了。”……
学习语言是语文课的根本任务。不知不觉中,学生的理解在进一步品味关键语言时得以提炼、深化。这样的表达为学生提供了深层次品味语言的平台。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美读加深,评价强化,并通过课件表象支撑,进行言语图式拓展的训练。
三、在蕴含人文处表达
语言文字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作为重要信息的载体,它又是文化内容的表现形式,因而,必然会打上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烙印,从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人文特色。由此,语文学习就不纯粹是语文能力的训练过程,学生在学习母语的同时,也习得了其内含的文化系统。教师应有强烈的人文意识,不仅要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更要将人文熏陶延伸至课外。
如《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通过儿子小彼得和妈妈的两份账单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无价和无声。在课文即将结束时。教师出示了古诗《游子吟》,通过对古诗的诵读,让学生感受文章中蕴含着的深沉的母爱,古诗诵读完后,教师并没有让课堂结束,而是又进行了一次拓展,教师深情地说道:“同学们,母爱是天下最无私的爱,每一位母亲都是伟大的,让我们一起打开记忆的闸门,静静地回忆妈妈给我们的爱,让我们也为妈妈写一份账单,在这份账单中写下妈妈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好吗?”学生静静地拿起笔,片刻之后,学生已是洋洋洒洒地写了满满一页稿纸。在交流时,孩子们深情地讲述着妈妈和自己的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老师也和孩子们一起感动着。交流后,老师又问道:“面对着这样一份无私的母爱,作为儿女的我们又该为妈妈做些什么呢?”孩子们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
这样的拓展表达,不仅充分挖掘了文本中的人文内涵,更重要的是将其联系到了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四、在句式迁移中表达
句式仿说是说话训练的一项最基本的训练内容,对低年级的学生更适用。它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表达技巧,熟练表达技能。阅读教材中句式的类型非常丰富。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被字句、把字句、比喻句、排比句、递进句等等。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可达到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目的。如在《蜜蜂引路》课文中有“一边……一边……”的句式。训练时,可先指导认真读原文,“列宁一边走一边看……”。读后让学生体会这种句式的构成特点。接着让学生表演动作,口述自己看到的在同一时间里做的两件不同的事,然后让学生自由地进行仿说。经过三步的进行,由扶到放,层层深入使学生牢牢的掌握该句式的特点。达到了运用自如的目的。
总之,阅读表达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包罗万象的语文,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引领学生在阅读中表达,在表达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才能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