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金融引领作用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现代农业水平
2015-12-27朱锦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
◇文/朱锦(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
发挥金融引领作用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现代农业水平
◇文/朱锦(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农业现代化,明确提出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江西在当前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强对现代农业的金融支持,激活农村金融市场,改善服务格局,将对全省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近年来我省金融支持“三农”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江西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促进下,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丰”,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十一连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全省各金融机构高度重视支持“三农”发展,加大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连续多年实现涉农贷款增量高于上年,增速高于贷款平均增速的目标任务,有力推动了全省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
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开发银行发挥贷款期限长、数额大的优势,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农业发展银行在继续做好粮棉油收购贷款的同时,积极发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
农村金融创新力度持续加大。近年来,全省涉农金融机构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经营方式出现的新变化,不断改进农户抵押担保贷款模式。联合有关部门创设“财政惠农信贷通”产品,由省、市、县三级财政筹资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信贷支持。
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效推进。人民银行全面推行农村信用体系管理信息系统,全省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工作,截至2014年底,共为5.4万户中小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其中1.2万户中小企业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
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全省所有乡镇金融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截至2014年末,全省共有农村商业银行21家,中小银行批量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等新型金融服务网点167家,村镇银行县域覆盖面达到55%。
涉农金融扶持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人民银行各级行深入开展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强化差别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的调控引导作用。2014年,全省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65.8亿元,同比增32.9亿元。财政、税务等部门各项涉农金融扶持资金和费用优惠政策也逐步到位。
银保合作取得初步成效。金融机构积极探索银保合作支农方式,拓展“贷款+保险”模式,对投保增信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放宽抵押担保条件、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授信额度。
现代农业的发展对金融产生新的巨大需求
现代农业是以综合生产率高、商业化程度高、生产物质条件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管理方式现代化、生产经营规模化、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完善、可持续发展为突出特征的农业发展阶段。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大农业迈进的过程中,对金融的需求表现更加强烈。
现代农业对“大资金”的需求。传统农业的信贷需求表现为单户、小额、分散的特点,仅用于支持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和农户生产经营周转的需要,而现代农业的信贷需求呈现出联合、大额、集中的特征,既包括农作物品种的改良、生物技术的推广、农用机械的应用,也包括生产市场化和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新的产业领域的投资、产业化经营的扶持,还包括城镇化的建设、生态化的开发等多个方面,对金融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突出表现为:一是对大农机的金融需求,包括农机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维修企业在生产、销售和维修领域的资金需求,以及农机专业合作社、垦区农场在购置使用领域的资金需求;二是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等的金融需求,包括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受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及从事农田整理、农田水利、大棚等多种需求;三是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包括产前农业生产资料和产后转化增值、储运保鲜、营销流通及进出口贸易等产业链环节的需求;四是城镇化建设的金融需求,包括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就业、教育、医疗、住房、消费等多种需求。近几年,我省的涉农贷款增速一直保持约20%的高于全部贷款的增长速度,未来几年,现代农业的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仍会保持旺盛的发展态势。
现代农业对“新产品”的需求。传统的农村信贷产品仍是只适合小农生产的春放秋收模式,抵押、担保的范围狭窄,贷款手续繁杂,审批时间较长,机制不灵活。现代农业的特点突出,对融资产品和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现代农业改变了原有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一方面增强了贷款主体的风险防御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原来分散在个体的风险集中成为一个整体风险。这些特点要求金融机构必须主动围绕现代化大农业的不同特征,提供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在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进行突破和完善。
现代农业对“广覆盖”的需求。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来自银行机构的资金支持,也需要发挥保险机构在转移和分散农业风险的保障功能,以及融资租赁公司在租赁农业机械上的独特作用。而现阶段,银行机构的信贷业务从农村转向城市,镇及镇以下分支机构相继撤并,农业保险机构业务萎缩、险种局限,租赁机构主体缺失、市场空白,形成了金融机构的低覆盖现象,使现代农业的金融供给相对不足,金融支持形式相对单一,金融竞争机制无法形成,获取金融支持的途径少、效率低、难度大,抑制了对现代农业的多种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大力建设综合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农村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更多更适合现代农业经营特点的产品和服务。我省各级金融机构要深刻认识现代农业发展对金融业的巨大需求,增强机遇意识,坚持用创新的思维破解支农难题,全面提高对现代农业的金融服务水平。
完善服务于现代农业的金融组织体系。要加速涉农金融机构的改革,同时要放宽对农村金融市场的限制,放松准入标准,扶持多种形式的金融组织发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最终达到一种充分竞争的格局。
创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机构应认真研究现代农业的金融需求,创新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特点的新型金融产品。
不断拓展现代农业融资渠道。各金融机构要加强银行间市场融资宣传,推动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健全由政府主导的农业保险体系。目前江西乃至全国的农业保险发展缓慢,尚无一套完整的法律予以扶持,保险公司因农业的弱质性大多不愿接受农业保险,农民由于缺少保险意识或是考虑成本因素放弃参保,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因此独立承担了较高的风险,致使农贷利率较高,惜贷慎贷普遍。
建立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农业生产吸引资金的能力较弱,按照利润最大化的经营原则,商业性金融机构缺少支持农业发展并提供低成本贷款的动力。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坚持行政指导和市场运作双管齐下,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一方面以提高行政公信力为核心,充分发挥政府在信用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广泛开展诚信企业和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社区、信用户创建活动,引导企业和个人诚信守法,营造讲诚信、重信用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加快建设全省联网的农村征信系统,并积极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纳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现社会信息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