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划着木筏横渡大西洋

2015-12-27刘少才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7期
关键词:木筏大西洋探险

文/刘少才

划着木筏横渡大西洋

文/刘少才

大航海时代的航海探险虽然已经过去几个世纪了,但人们仍然对大海充满神秘感。科技发展到今天,茫茫大海全在人造卫星的监视之下,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尽管如此,人们总想用最原始的工具去体验一下古人航海经历,特别是在几大洋中海况排名最后的大西洋。细想想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就如同人们登山、徒步沙漠是一个道理,是一次挑战大自然,挑战自我的壮举。如果说,开着现代化大吨位的商船横渡大西洋,那是正常的航行。开着机械化游艇横渡大西洋那是寻找乐趣。扬帆横渡大西洋那叫尝试。用木筏横渡大西洋,那叫冒险。可是,现在就有那么一些衣食无忧的人们就单单选择了用无动力的木筏横渡大西洋,你说他们是想出名,还是吃饱了没事干,还是想找死?看了他们的经历,答案自然就有了。

“埃格尼”号木筏横渡大西洋前的准备

公认的航海家哥伦布1492第横渡西洋到美洲探险,沿途用了37天,可那是一个船队,是地地道道的木船。古人用木筏渡没渡过大西洋,没有记载。最早有记载的一次木筏横渡大西洋是1956年。

1956年,加拿大有四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加拿大航海博物馆中收藏了他们的木筏并记录他们的名字,安里·博杜、马歇尔、沃纳克、霍斯四人,他们都是航海探险的爱好者,多年前就萌生了用最原始的工具征服大西洋的梦想。他们认为,借助现代机械船来征服大西洋的探险,远没有用原始的木筏有韵味,只有用木筏横渡才更富有探险的刺激和激情。

主意打定后,他们开始自己动手制作木筏子,木筏子很简单,也很原始,是用8根10米长的圆木组成,两根桅杆上挂着10平方米的风帆,风帆下是自行设计的小草屋,是宿舍、仓库、厨房、驾驶室(或根本称不上是驾驶室,或叫领航室、风帆操控室)。小屋顶上绑着充气救生筏,还有最普通的小药箱、最简单的发报机、在木筏尾部安装简易的舵等。可见它整个设备简陋至极,他们给自己的木筏子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埃格尼”号。

现在商船远航的安全条件,除了船体设计外,还有高科技助航仪器,有力的物资支援。装备越是现代化,安全系数就越大。笔者是海员出身,当我看到加拿大航海博物馆中收藏着他们那简易的木筏子时,实难想像他们是怎么完成横渡无风三尺浪的大西洋的。

1956年5月25日,四人登上“埃格尔”号木筏,准备出发了。现在商船在出发前要上足够的伙食及淡水。而这四人带上木筏的是50千克的土豆和仅有的五种食品,它们是:6个大面包切成的面包干、14盒小牛肉罐头、3盒小灌肠罐头(每盒7份),以及数量很少的调味品,这些食物仅仅够满足4个健康人和2只猫食用一个月的。岸上没有鲜花没有红地毯,没有媒体记者,只有几位知情的家人送行。没有欢歌笑语,只有凄凉的挥手,仿佛是向死神告别。

暴雨的考验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占地球表面积的近20%,面积为7676.2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处波多黎各海沟深达9219米。从赤道南北分为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北面连接北冰洋,南面则以南纬66度与南冰洋接连,东面为欧洲和非洲,而西面为美洲。既然叫横渡,航线定为加拿大到荷兰。

当木筏漂向大洋深处,远离陆地,那就是前不见古人,后来见来者,没有保驾护航的,四周是烟波浩渺,海天相连。当木筏驶向大海的第一天,陆上就有人放了马后炮,预言这四人不会有一个活着回来的,包括那两只可怜的猫。因为大家都知道,大西洋表面平均温度为16.9度,比太平洋、印度洋都低。航海人都知道,大西洋几股强劲的洋流,对流经地区的气候有重大影响。如著名的墨西哥暖流,是海洋中最大的暖流之一,它的宽度为43-108海里,浓度200-700米,每小时流速达3-4海里,对西欧及北欧气候有极大的影响。天气诡秘,狂风突起,巨浪滔天,那是大西洋的家常便饭。一只小小的木筏,依靠人工的划桨和单帆的力量横渡大西洋如果成功的话,那只能说“万里有一”,是“上帝创造的奇迹”的事。

然而,四人探险,如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们是满怀憧憬和信心向前航行的。第3天,下起暴雨。是好事,也是坏事,他们借机接了雨水,以备用。坏事是小草屋漏雨,四人又合力抢修了小草屋。第13天,他们遇上罕见的浓雾。遇浓雾也有两层性,好是有雾没有风,不好是视线被挡看不远,如果是大船航行,雾航也是很紧张的,虽然有雷达等仪器,但雾中两船碰撞时有发生,特别是在狭窄的水道航行。而且由于大雾,他们没捕到一条鱼,两只猫像人一样饥饿难忍,发出刺耳的叫声,他们有些后悔,不应该带这两只猫。

饥饿的考验

随着日复一日,粮食吃尽了,他们就吃海藻、马铃薯。由于是逆风航行,很难捕到鱼或海鸟。到27天,他遇到了大西洋强烈的西风掀起的巨浪,从筏尾涌起,把木筏推向浪峰。万吨轮遇暴风都如同一枚树叶,小小的木筏就没法形容了。小木筏根本没法控制方向,上帝保佑只要不翻就烧高香了,只好任其漂流。后来,被饥饿折磨得气息奄奄的霍斯在遇一艘渔船后,选择离开木筏,中断了探险。余下的三个人发誓:生死与共,勇往直前,向欧洲进发。他们的决心感到了那艘渔船,船老大拨给他们一些食物和淡水,两船挥手告别。

风浪的考验

1956年6月22日黄昏时分,突然狂风怒号,恶浪冲天,把木筏一次次抛向可怕的浪尖,排山倒海的巨浪随时都有把木筏吞没的危险。他们无力与风浪抗争,只有双手合十祈祷的份了。晕船、饥饿、干渴使他们昏天黑地,不知道还能强挺几天。7月5日黎明,美国“科兰将军”号驱逐舰在航行中与小木筏相遇,竟把他们当成遇难者。好在舰长被他们的探险精神所感动,见他们执意不愿被救,便送来了夹着香肠的新鲜面包。此时,他们完全有理由结束探险,乘上驱逐舰远离这片将要走进坟墓的海。可是他们却选择继续挑战。

7月11日,小木筏再次遇到可怕的风暴,这次他们没有像上次那被动的等死,可是做最坏的打算,最好的希望,他们把发报机包好,防止被海水打湿,与猫笼子捆在甲板上,每个人都用绳子把自己捆在圆木上,任凭翻腾海水从身上滚过,他们坚信,只要木筏不翻,他们就有生的希望。

完成横渡

1956年8月21日,历时近三个月,经历数不尽的惊涛骇浪的“埃格尔”号木筏,载着三名勇敢的探险者终于成功横渡大西洋,驶进荷兰的普利茅斯港。当地人得知消息,港口水面上已驶来无数欢迎的快艇、摩托艇、游艇、拖轮、渔船,无数的轮船汽笛和岸上汽车喇叭齐鸣,整个码头沸腾了。各种媒体争相报道人类探险史上这一奇迹。那是因为这三个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历经千难万险,忍受饥寒交迫,忍受死亡的威胁,完成了横渡大西洋的探险壮举,创造了人类探险史上又一个了不起的业绩。这是有记载以来,人类最早使用木筏作为交通工具横渡大西洋成功例子。

英国四位老人靠木筏横渡大西洋

如果说,1956年乘木筏横渡大西洋已成为历史的话,那么,据英国2011年消息,英国有四位平均年龄在65岁的老人,靠木筏横渡大西洋成功,筏子由大约12米长的四根供水管和14根连接管捆绑组成,不可思议的是,其中安东尼·史密斯在渡洋途中过了85岁生日。他们一行四个人乘坐的“An-Tiki”号双舵木筏从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出发,出发前准备了充足的食物,带上了大量橙子、鳄梨、土豆、白菜和南瓜。航行近3000英里,历时约两个月,抵达加勒比海荷属圣马丁岛的菲利普斯堡,完成了他们的大西洋之旅。

在当今社会,商船横渡大西洋如家常便饭,来去自由。要想探险式的横渡,也有很多不同的航行工具可以选择,惟独选择用木筏横渡,相比较之下,实在有些太寒碜、太原始,可是探险家们要的就是这种原汁原味。就如同登山运动员征服喜马拉雅山最高峰,人们徒步大沙漠一样,他们不可能有能力带有更多科考目的横渡,只能是挑战人的体力、智慧、毅力、生存极限等。尽管这样,探险家每到一处,都会受到隆重的欢迎!

猜你喜欢

木筏大西洋探险
一场关于书的探险
顺流而下的木筏为啥比流水快
通天木筏
小木筏挑战太平洋(下)
小木筏挑战太平洋(上)
探险之旅
大西洋海雀,你真倔
飞越大西洋
畅游于大西洋彼岸
探险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