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实施总绩效研究——以扬州市为例

2015-12-27胡其琛徐金海

新疆农垦经济 2015年2期
关键词:农民培训农业

胡其琛 徐金海

(扬州大学商学院农经系,江苏 扬州 225127)

一、引言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13.6亿人口中农民占了9亿。因此,要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发展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自身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就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历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把农业放在了重中之重,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自2006年以来已在各地开展,其中江苏省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好基础和相当优势,因此对其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实施绩效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对培训需求的研究。如:徐金海、蒋乃华(2009)提出农民农业科技服务需求是决定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决定因素,并基于江苏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农民科技服务培训需求意愿[1]。虽然也有学者对培训的实施绩效进行了深入分析,但大多是较为宏观的评价或是定性分析较多,少数学者构建了实证模型,如:徐金海等(2011)基于江苏省部分地区的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培训绩效进行了实证考察,最后得出培训绩效反映在农民对新技术的掌握、经营能力提升、农业产量及收入的提高等,而这又受到培训机构的供给因素影响的结论[2]。笔者已在前期研究中构建了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绩效评估的理论分析框架,也设计了评估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绩效的指标体系[3]。

本文主要选择江苏省的政府主导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进行实证研究,在综合项目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江苏省扬州市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为实例,利用调查的样本数据,通过量化分析,进一步调查农民培训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其绩效高低及影响因素,运用排序选择模型,逐一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提出保障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健康、持续和有效开展的路径。

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实施总绩效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特征

本数据样本来自江苏省扬州市的部分县级市,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农民培训绩效,因此笔者在发放调查问卷时,针对的是已参加过系统培训的农民,不包括未参加或正在参加农民培训的农民。此次调研共发放了180 份调查问卷,经过对问卷的整理和筛选后,有效问卷为167 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2.78%。

样本的基本特征包括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个人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在年龄方面,被调查者大多集中在41-50 岁之间,属于青壮年阶段,而这一阶段的被调查者多是一家户主,承担着主要的家庭经济责任。在性别方面,被调查者以男性居多,占79.04%,而女性只占20.96%,刚达到样本总数的1/4。在受教育程度方面,被调查者中高中学历的人最多,为49.70%,接近样本数量的一半。在家庭特征方面,主要包含了两个问题,一是家庭人口数,另一是家庭年收入。在调查后发现,被调查者填写的最多的是5人,达到65 人,占总样本数量的38.92%。在家庭年收入中,最少的为1 万元,最多的为50 万元,贫富差距较大,但集中在5 万元左右的较多,占19.16%。

(二)变量说明

本文研究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的绩效,笔者将绩效通过4 个指标来反映,分别定义为:Y1(经营能力提升)、Y2(新技术采用项数)、Y3(农业收入提高)、Y4(组织化程度提高),Y(农民培训的总绩效)。而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笔者认为主要有3类,分别是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培训供给因素,分别定义为:X1(年龄)、X2(性别)、X3(受教育程度)、X4(家庭人口数)、X5(家庭年收入)、X6(培训时间)、X7(培训单位服务水平)、X8(培训方式)、X9(培训教师满意度)、X10(培训内容)。

(三)总绩效的实证分析

1.问卷反映

表1 就是反映问卷的实际调查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明问题。而对每一指标的具体实证分析,即分别对Y1、Y2、Y3、Y4这四个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并逐一分析影响每个指标的因素及程度,笔者已在另一篇文章中做了分析,因此在这里不再细说[4]。

2.总绩效的定量化

笔者主要是对江苏省扬州市的农民培训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研究,而实施情况实际上就是实施总绩效的反映。而绩效是比较主观的内容,因此笔者认为要对实施总绩效进行研究,就必须对总绩效进行定量化。而目前大多学者对绩效的研究都集中于理论上,或是只单纯地通过某一指标反映绩效,如收入等,因此笔者采取了简单的算术平均法来将总绩效定量化,而评价分值主要是通过每一份调查问卷来计算的。通过第一手的资料反映出的结果更为直观。

表1 对培训总绩效的评价 单位:人;%

为更好说明问题,笔者通过专家评分法以及问卷得分计算出总绩效的对应分值,将其对应划分为5 个等级,分别是绩效很好、绩效较好、绩效一般、绩效较差、绩效很差,对应赋值5 分、4 分、3分、2 分和1 分。

首先,邀请专家对4 个指标在总绩效中的重要程度打分,采用加权平均计算方法,计算出4个指标的权重,令:

QZ1=经营能力提升Y1的权重=9.11%;

QZ2=新技术采用项数Y2的权重=17.19%;

QZ3=农业收入提高Y3的权重=65.12%;

QZ4=组织化程度提高Y4的权重=8.58%。

设一份问卷中:

对经营能力提升Y1的分数为FS1;

对新技术采用项数Y2的分数为FS2;

对农业收入提高Y3的分数为FS3;

对组织化程度提高Y4的分数为FS4。

则总绩效的分数ZFS 为:

其中,经营能力提升Y1的最高分值为4 分,新技术采用项数Y2的最高分值为4 分,农业收入提高Y3的最高分值为4 分,组织化程度提高Y4的最高分值为2 分。

如假设第一份问卷中,对相应题目的得分是:经营能力提升Y1的分数为2 分,新技术采用项数Y2的分数为2 分,农业收入提高Y3的分数为2 分,组织化程度提高Y4 的分数为2 分,则总绩效的分数为:

在参考大量文献以及课题组的讨论后,确定0.8-1.0 分为绩效很好,0.7-0.8 分为绩效较好,0.5-0.7 分为绩效一般,0.4-0.5 分为绩效较差,0.3-0.4 分为绩效很差,并分别赋值为5、4、3、2、1,为更清楚反映绩效,见表2。

表2 总绩效的对应分数及赋值

(四)实证分析

笔者在对农民培训绩效进行评估研究时,参考了部分学者的研究内容,如:张景林、刘永功(2005)对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农民培训效果及其影响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5],认为农民的个人因素,培训的内容、方法、讲授方式和外部因素均是影响因素。李玉高(2006)指出,要想提高培训效果,应在农业生产技术中开展培训效果评估,认为培训效果评估应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接受培训农民情况、环境及其他因素四个方面,运用量化评估法(即百分率评估法、分值评估法、生产数据评估法)对培训效果评估进行系统的分析[6]。颜丙昕(2010)通过对江苏省邢州市的农民培训工程的深入研究,分析了农民培训工程的绩效评价,包括了农户采用新技术能力的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对生态效益的影响和农民组织化程度这几类指标[7]。在农村入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张银、李燕萍(2010)构建了农民人力资本、农民学习与农民绩效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结果显示了提高农民知识资本和健康资本、农民学习水平可以提高农民的绩效[8]。这些学者有些是从定性分析的角度出发,而有些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为本文研究带来启发。笔者选择排序选择模型,主要还受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启发影响,在绩效考核中,通常企业会将员工的工作状况排列顺序,绩效好的也即工作较好的排名在前,工作较差的排名在后。而排序选择模型是多元选择模型的一种,它是用可观测的有序反应数据建立模型来研究不可观测的潜变量变化规律的方法。

本文的农民培训工程实施的总绩效Y 是不可观测的,可观测的是Yi,设Yi有0,1,2……,M等M+1 个取值。

其中,Xi是影响潜变量的一组解释变量,在文中即代表各个影响因素,β 为未知系数,μi*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而Yi,i=1,2,3,4,即为之前笔者定义的Y1为经营能力提升、Y2为新技术采用项数、Y3为农业收入提高、Y4为组织化程度提高,即代表Y 农民培训的总绩效的4 个指标。而笔者在处理数据时,已经将总绩效Y 进行了简单的算术平均法处理,将其定量化,计算出不同的Y 值与10 个解释变量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用eviews6.0 构建了排序选择模型(见表3)。

表3 总绩效的排序选择模型

从表中可以得出只有培训内容X10的Prob.=0.000,小于0.01,因此总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培训内容,且是正影响,系数为1.360210,这个结论与笔者的假设一致,即被调查者对培训内容的适用度越高,最后得到的总绩效也就越高,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原因是农民认为自己接受到的培训内容如果适用性较强的话,他会选择用在农业生产方面,而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他会选择采用各种新技术,最后带动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农业收入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会选择参与各种专业协会,也就是培训内容影响着4 个指标,进而也影响着总绩效的高低。

三、结论与政策含义

(一)研究结论

1.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取得了良好绩效,实现了预期目标,总体效果较高。具体表现在:经营能力提升、新技术采用的项数、农业收入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这四个方面,但在培训过程中,还有些问题急需解决。

2.影响培训绩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民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也有培训供给因素,但最显著的是培训内容,与培训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培训机构在培训内容上还需进一步改进。

(二)政策含义

1.加强市场研究,实现培训供需对接。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的实施绩效,要的是切合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发展趋势,适应当地农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符合农民需要。因此,要加大对农民培训市场需求的研究,以此确定施训的内容、方式、师资。其中,具体应使培训内容贴近农民实际需求,选择有效的培训方式等。

2.引入竞争机制,优化培训资源配置。政府农业部门培训机构虽然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培训资源的垄断必然导致效率的缺损。可考虑由各市农民培训主管部门根据农业和农村发展形势和农民的需求意愿确定培训项目,引入竞争机制,让政府培训结构、高等涉农院校、农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民间教育培训机构、农民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以及农业龙头企业共同参与投标,以确保政府有限培训资源的有效利用。

3.制定配套措施,发挥培训综合效益。农民在接受培训的前、中、后阶段都需要政府提供一定的帮助,政府应制定的配套措施包括:加强农业职业教育法制保障;建立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大力促进农业行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包括加强农业职业教育法制保障;建立农村远程教育网络;促进农业行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等。

[1]徐金海,蒋乃华.“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实施绩效分析——基于扬州市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09,(2):54-58.

[2]徐金海,蒋乃华,秦伟伟.农民农业科技培训服务需求意愿及绩效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1,(12):66-72.

[3]胡其琛.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绩效评估的理论框架[J].经营管理者,2014,(3):153.

[4]徐金海,胡其琛.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实施绩效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236-11238.

[5]张景林,刘永功.农民培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与三农,2005,(4):1-4.

[6]李玉高.关于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效果评估的探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4):56-57.

[7]颜丙昕.邱州市农民培训工程绩效评价及政策建议[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1):66-69.

[8]张银,李燕萍.农民人力资本、农民学习及其绩效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2):1-9.

猜你喜欢

农民培训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