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直,在路上

2015-12-27王柳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15年3期
关键词:李敏美景创业者

文本刊记者 王柳

一直,在路上

“为不安分的心,为自我的证明……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这首曾被企业家合唱的《在路上》,传递着一个信息:创业者,一直在路上。

“很多人的一生像一条直线,没有波动。看似顺利,其实无趣,都看到头了嘛。我想尝试新的事物,我也愿意给自己和团队尝试的机会和时间,哪怕有波谷,哪怕回到原点,也值得去尝试。毕竟,走别人没走过的轨迹,才有趣。”坐在笔者对面的上海BIGOData创始人兼CEO李敏刚下了从上海到北京的火车不久,他此次专程年前来北京洽谈业务。但奔波了几个小时的脸上露出的不是职业的谈判微笑,而是充满了想与你沟通倾诉的真诚。

创业到第三个年头,东奔西走早已成了李敏的工作常态,所以拥挤的春运人潮和旅途疲惫丝毫没有削减这位1米8的上海“大”男人的谈兴,坐在北京冬日的阳光里,他谈得激情昂扬、畅快淋漓,让笔者也暂时忽略了上海男人的精细,而好像感到更多东北汉子的豪爽。

美景在路上

话题就从载李敏东奔西走的火车说起,车窗外不断变化的景色让李敏回忆起创业前他最喜欢、也是陪伴他多年的两项业余爱好:摄影和户外运动。

“我曾有一段时间专门研究摄影器材,也给自己配备了相当专业的设备。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想,干脆我做职业摄影师得了!”李敏兴奋地给笔者讲道。人文景观和静物是李敏最喜欢拍摄的两类题材,尤其是在光与影的变化中,展现出人们熟知但却视角另类的人文摄影作品,让人看后有一种不一样的触动。

过去在旅途中,李敏总放不下手里的相机,别人镜头里的“到此一游照”在他的相机里,变成了剪影中神秘又安详的佛像、辨不清山顶还是渔村的弥漫云海、西子湖畔禅意十足的竹林雅苑以及设计感和视觉冲击力很强的各地美景。“构图和曝光的不断尝试、变换很有意思,不仅能记录路上看到的景色,还能记录下自己一路走来的心情。”李敏仿佛回到了某个时间点,眼睛里都是对过去路上美景的回忆和欣赏。

而聊起户外运动,他的兴致更浓且掩不住得意:“我曾经徒步神农架,非常有挑战。现在回想起来还能感受到当时在路上的那种惊心动魄。”但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户外经历是由青藏线公路包车进藏。

熟悉户外运动的人都了解,户外运动的乐趣不在于装备、也不在于线路设计,最主要的是要用心体会和同伴在一路上共同经历各种未知恐惧的团结默契、一起见证罕见美景的壮丽豪迈,和不断挑战自己极限、不断克服困难、跨越自己一个个胆怯门槛的成就感。当这种切切实实、连续不断的成长节点一个个在路途美景的交相辉映下扑面而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将那种自我超越的欢畅深深融入宽广、奔放、自由的美景记忆中。

李敏谈到十多年前的那次进藏经历,讲到还不完善的、危险丛生的公路设施及现在很多已经消失的藏区美景,还有当年的踌躇年少激情满怀,再次回味,如滴滴岁月的沉酿,无需轻晃便在风沙抚摸过的酒囊中悠悠散发出醉人的醇香。

因为创业后自己的时间非常少,他已经很久没有出远门了,只是偶尔陪家人在上海附近转转。李敏说,等到创业进入到稳定发展时期了,一定给自己放个假,带上家人,踏上风景如画的旅途,再次用双脚丈量精彩,用镜头捕捉惊叹。

理想在路上

“我是个很早就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的人。”刚刚36岁的李敏,激情中透出一股沉稳。虽然他也笑称:“已经老了,90后都创业成功了呢”,但作为一名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者,他的眼神中明显还是更多执着而少些浮躁。

学计算机专业的李敏,毕业之初就进入了HP、IBM这样国际大型企业中做CRM咨询和研发,后来他又进入到母婴企业,专门做CRM的数字化运营。这些积累让他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兴起的时代,敏锐地看到了消费市场数据挖掘的商机,毅然踏上从零开始的创业之路。

“我原来的工作也不错,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是那句话,如果是一条直线的话,那平平稳稳的就没什么意思了。”基于深谙消费市场的规律和对数据产品的了解,李敏开辟整合了一条深耕行业、快速分析、可视展现的数据发掘之路,用大数据来探索数据与商业、数据与人的关系。

但想到和做到是两回事,现实总是比梦想“骨感”得多。李敏回顾说,“我们研发产品其实过程蛮波折的,和最开始想的有很多不同,有太多的困难是刚开始规划时根本想不到的,只有走到了那一步才能知道。但是如果你不去试试看,光想怎么知道行不行呢?尝试了大不了就是回到原点呗,但这个过程还是会有很多收获的。”

艰难的创业道路,让这个从小痴迷手工模型的创业者,有时竟然需要靠组装模型来增加一点点成就感。“我有时候会买一个大的模型,非常非常复杂,然后像小时候那样每天专注十来分钟进行组装。慢慢几个月过去了,模型组装好了,这个时候你会觉得有一种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就感。创业真的是个艰辛的过程,有时候付出很多都没有任何成就感可言,但是得有一种信念,还有就是这种自己创造出来的成就感来鼓励一下自己。”

谈到创业,李敏说要特别感谢家人的全力支持,尤其是太太的理解。“我太太非常理解并支持我创业,创业以来基本都是她照顾老人孩子,付出的非常非常多。其实我周围创业的,我知道很多并不是商业模式不好,或者想法不好,很多时候他们的创业失败只是因为家人生病或家庭照顾不过来,所以说家庭的因素对创业者来说非常非常的重要。没有一个全力支持的家庭环境,那给创业本就艰难的道路会带来更多不确定性甚至阻力。”

情怀在路上

“我是一个典型的处女座,细节抠得很细,非常追求完美。但是对创业来说,很多时候不能这么抠细节,要更宏观。不仅是细节,在完美的追求程度上也得找到平衡点。我逐渐在改变,学会容忍细节的不完美,学会找到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平衡点,虽然这特别特别的痛苦。”李敏说到星座时像个顽皮的大男孩儿。

他讲到自己的例子:有一次他和一位男同事坐飞机出差,恰巧二人都是处女座,他觉得那趟差出得特别舒服,因为二人的行为高度默契和一致—坐好后二人不约而同用湿纸巾擦飞机小桌板,后来二人又不约而同地撕开呢子大衣的尼龙粘扣,一点点对着阳光择上面挂着的毛。“哈哈,你很难想象,两个高大的男人,一起在阳光下动作一致地择衣服上的毛,那是个什么情景。”

虽然这些生活的细节被李敏当段子夸张地讲出来逗乐,但在工作中他却对影响工作效率的“细节完美情结”动了真格的。在公司他对做PPT汇报的员工进行了专门的培训,要求一些太在意细节的人先在纸上写出来,再敲进去,不能被每一页“完美情结”里的字号、字体、对齐和颜色等细节降低效率。“可是有时候真被我撞到了他们在那纠结细枝末节,我也大部分都忍了,因为处女座的我实在太懂他们了。”李敏的调侃不是炫耀自己的包容,而是表达他对自己这个创业公司员工成长的关注和深深感恩。

他说:“创业时期的艰难真的是挺不容易扛过来的,但是我这个团队的很多员工都是比原来工作降了薪加入进来的。我没有特别要求加班,但是有次我休息日去公司发现,很多人都在默默自愿加班。由此可见,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大家都认为这个事情能做成,也愿意为它付出。我很感谢我团队的成员,我也会尽力帮助他们更快成长起来。”确实,做事,可能是这个公司核心团队共同的价值观。

当然李敏愿意尝试的事情、愿意在路上奔波的事情,都是他认为值得一试的事,不仅看好市场价值,有时也是对未来的一些长远思考。他提到,自己这辈人,到了现在这个年龄,逐渐感受到父母养老问题的严峻。独生子女的养老压力逐渐变大,尤其在大城市生活,成本居高不下。

“等到我这个项目创业成功以后,有一定能力了,我想看看养老和新技术的结合还能有什么发展机会,怎样让技术为社会服务并解决问题。坦白来说,我关注养老市场也有一段时间了。”李敏说这句话的时候,不像是一个30多岁公司初创的CEO,而更像是一个游走在资本市场的投资人,目光深远。

也许,李敏就是这样一个一直在路上的人,他不像很多创业者那么急着冲刺撞线,而是从容而坚定地专注于方向,也细细品味着路上的风景、伙伴、鸟语、花香……泥泞的脚印也好、歪斜的轨迹也罢,对他来说,都是人生的收获。这些经历也好似一个个路标在其不同的人生旅程上不断地提示他:继续走,这件事,值得奔波下去……

猜你喜欢

李敏美景创业者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桑梓情深的创业者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筼筜美景
独特美景
海洋美景
互联网创业者
田园美景
张碧晨 演绎新一代GIRL POWER
陈乔恩她不是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