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话无车日

2015-12-26本刊编辑部

驾驶园 2015年10期
关键词:保有量私家车公共交通

本刊编辑部

由9月22日的“无车日”引出了该话题。

中国的人口众多,因而私家车数量的基数也增长得惊人。鄙人不是做统计的,具体而准确的数量自不清楚。但据2013年9月公安部交管局的信息显示,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近1.2亿辆,位居世界第二位。截至2007年9月底,全国私人机动车保有量为118129662辆,与2006年底相比,增长7.22%。其中,私人汽车占汽车保有量的61.25%,私人摩托车占摩托车保有量的97.08%,私人挂车占挂车保有量的23.48%。如今又过了两年,已是2015年10月,即便有些城市要摇号购车,即便汽车生产的峰值已经下落,但其私人汽车总量增长几个百分点是没有丝毫悬念的。

正如我们多次提到的,车多了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对交通的拥堵,对行人路权的侵害都会有明显的影响。所以自行车出行,无车日都成为“绿色”符号。“无车日”并非无车而是提倡公共出行,“无车日”也非强制而是提倡自觉。 “限行”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临时性措施。我以为,解决“行色匆匆”、解决交通拥堵的较好办法是优先公交。公共交通包括地铁、公共汽车。我们曾经做过计算,一辆公交车会占据两至三辆小车的车位,但一辆公交车所乘载的人数却是几辆乃至近十辆小车满员相加的数量。或许,道路的增长远赶不上车辆的增长。显而易见,发展公交是必然选择。

读者也许已经注意到,本刊对公交汽车发展的报道越来越深入;对公共交通发展的话题越来越广泛;对公交司售人员的关注越来越接地气。

在以自行车为重要出行工具的年代,以北京公交为例,间隔时间长,线路相对少,换乘不便利,冬天车厢灌风冷飕飕,夏季车内拥挤汗馊馊。如今的公交车低地板、大通道、载客多、驾驶稳,夏有空调冬有暖风,乘坐条件越来越好,喜欢乘坐公共交通的人越来越多。

北欧的丹麦,是个最宜居的国家之一,他们提倡自行车出行,发展公共交通均是典范。现在我国已经注意到发展清洁能源与发展公共交通事业的重要性。但愿我们也能自觉地以公共交通出行为主,它既是缓解城市拥堵的良策,也是环境保护的良方。

猜你喜欢

保有量私家车公共交通
城市轨道站点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分析
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44万辆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4亿辆
对我国私家车保有量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对我国私家车保有量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在未来,我们不需要路
二次规划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我们在变,私家车也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