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玩儿的就是头脑风暴

2015-12-26

科学家 2015年10期
关键词:网络化融合发展

“互联网+回收”、“互联网+传统行业”、“互联网+土豆”……一时间,“互联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上到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下到平民百姓街头巷尾的谈资,如果你不知道“互联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可能你就真的落伍了。

但互联网+是什么?恐怕很多人有不同的理解。它就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融合吗,还是拥有更深远的意义?它是未来发展的态势,还是只是一阵令人晕眩的风潮?

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或许是从今年才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但是“互联网+”的模式却在国内早已扎根。比如,传统的集市与互联网的融合,便有了让无数人想“剁手”的淘宝;传统的银行与互联网融合,便形成了如今的支付宝。

其实“互联网+”早已经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只不过,那时它还没有“互联网+”这个高大上的称谓罢了。

“互联网+”理念的提出,可追溯至2012年11月易观国际CEO于扬在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的发言。之后,2014年11月,李克强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肯定了互联网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地位。

今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腾讯公司CEO马化腾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

自此,“互联网+”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

对于“互联网+”是什么,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马化腾解释称,“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互联网+”什么?

当下,只要你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在线下单,无论是上门取衣服干洗、上门洗车、还是上门做美甲……一切的一切只要通过一部手机,便可以和它背后千千万万个服务商建立联系,让你的种种诉求分分钟得到满足。

有人说,这就是互联网+的魅力,它让人们生活更便利,更高效。所以,世界马铃薯大会运用互联网+思维来完成销售,旅游行业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让商战硝烟再起,外卖保洁等服务也借助互联网+思维做得风生水起……

所以“互联网+”并不是那些令人头晕转向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而已,它正切实转变成影响你我生活点滴的一股势不可挡的浪潮。

此时,如果你问,互联网+到底加的是什么?

那么目前看来,答案似乎是“一切”。

工业、金融业、服务业、教育业……一切都可以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颠覆传统行业的运作模式、思维方式,让传统行业释放新的活力和生命力。换句话说,可以说“互联网+是个筐,什么都能装”。

但这个“筐”仅仅是把东西装进来那么简单吗?而“互联网+”思维,仅仅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简单叠加吗?

“互联网+”怎么+?

“互联网+”听起来很简单,就是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相结合。但是,这种结合并不是简单叠加,而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让互联网思维渗透进传统行业,改变传统行业的发展态势,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7月4日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未来三年以及十年的发展目标。《指导意见》制定了7项保障措施为推进“互联网+”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夯实发展基础;二是强化创新驱动;三是营造宽松环境;四是拓展海外合作;五是加强智力建设;六是加强引导支持;七是做好组织实施。

在《指导意见》对“互联网+”发展提供强力保障的同时,也对其发展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互联网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互联网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新闻链接: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7月4日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未来三年以及十年的发展目标。《指导意见》中对11个领域制定了具体行动计划,并制定了7项保障措施为推进“互联网+”提供有力支撑。

1、“互联网+”创业创新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以促进创业创新为重点,推动各类要素资源聚集、开放和共享,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开放式创新等,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2、“互联网+”协同制造

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产业链协作,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新模式。在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打造一批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形成制造业网络化产业生态体系。

3、“互联网+”现代农业

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新模式,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加快完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培育多样化农业互联网管理服务模式,逐步建立农副产品、农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4、“互联网+”智慧能源

通过互联网促进能源系统扁平化,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节能减排。加强分布式能源网络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促进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加快发电设施、用电设施和电网智能化改造,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5、“互联网+”普惠金融

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全面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能力和普惠水平,鼓励互联网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的融合创新,为大众提供丰富、安全、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不同层次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型企业。

6、“互联网+”益民服务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高效、便捷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服务消费成本。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养老、教育、旅游、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创新政府服务模式,提升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

7、“互联网+”高效物流

加快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提高物流供需信息对接和使用效率。鼓励大数据、云计算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建设智能仓储体系,优化物流运作流程,提升物流仓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运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8、“互联网+”电子商务

巩固和增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领先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行业电商和跨境电商,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发展空间。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不断深化,网络化生产、流通、消费更加普及,标准规范、公共服务等支撑环境基本完善。

9、“互联网+”便捷交通

加快互联网与交通运输领域的深度融合,通过基础设施、运输工具、运行信息等互联网化,推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便捷化交通运输服务发展,显著提高交通运输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精细化水平,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服务品质和科学治理能力。

10、“互联网+”绿色生态

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完善污染物监测及信息发布系统,形成覆盖主要生态要素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监测网络,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逆向物流回收体系中的平台作用,促进再生资源交易利用便捷化、互动化、透明化,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

11、“互联网+”人工智能

依托互联网平台提供人工智能公共创新服务,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促进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机器人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培育若干引领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骨干企业和创新团队,形成创新活跃、开放合作、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猜你喜欢

网络化融合发展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