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个春小麦新品系丰产性稳定性分析

2015-12-26苟作旺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春小麦稳产丰产

苟作旺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70)

7个春小麦新品系丰产性稳定性分析

苟作旺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70)

利用2007—2008年甘肃省水地春小麦(西片)区域试验产量汇总资料,通过DPS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和高稳系数法对甘肃省新育成春小麦品种(系)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陇春2609,9075-2、E32-1和7095是丰产性优良、稳定性较好的小麦新品系(种),适宜甘肃省河西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春小麦;新品系;甘肃;丰产性;稳产性

春小麦是甘肃省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32万hm2,在甘肃省农业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断选育和推广新的优良品种,是促进小麦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小麦品种(系)区域试验的目的就是准确的鉴定新品系的丰产性和稳定性,为品种审定推广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笔者利用2007—2008年甘肃省水地春小麦(西片)区域试验资料,分析和评价了新育成的品种(系)对可预测的环境因素和不可预测的环境因素的反应,进一步了解这些新品种(系)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采用资料为2007—2008年甘肃省水地春小麦(西片)区域试验产量汇总资料,参试品种(系)共7个,分别为7095、9075-2、E32-1、E46-222、瑞春1号、陇春2609、宁春4号(CK),均为连续2 a种植的品种(系)。试验分别设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黄羊试验站、民乐县种子公司、民勤县种子公司、白银市种子公司共7个试验点。各试验点执行甘肃省水地春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统一试验方案。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品种(系)为1个小区,4次重复,小区面积10 m2,行距20 cm,小区长宽自定,播量675万~750万粒/hm2,以有效发芽率计算。单收单打,全收计产。试验地较当地栽培水平略高,田间栽培管理的一切尽可能符合当地的生产管理条件。

1.2 方法

1.2.1 利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评价品种(系)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利用多年多点分析程序进行处理,获得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估算出品种效应、方差、变异系数等参数[1],用以评价各品种(系)的丰产性和稳定性。

1.2.2 利用高稳系数法评价品种(系)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利用高稳系数计算公式求得高稳系数(HSCi),再用HSC值的高低评价各品种(系)的丰产性和稳定性。计算公式如下。

(1)式中,Ga为目标品种(系)的稳定产量(即比对照平均产量Xck增产10%,Ga=1.10Xck;Gi为参试品种(系)的稳定产量,其中Gi=Xi-Si,可进一步把(1)式简为

公式(2)中,HSCi为第i个参试品系的高稳系数Xck为对照品种的平均产量,Xi为第i个参试品系的平均产量,Si为第i个参试品系的标准差[2]。HSC值越小,表明该品系(种)丰产稳产性越好。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的方差分析

采用多年多点方差分析方法对2007—2008年甘肃省水地春小麦(西片)区域试验产量汇总资料进行分析[3~4]。从表1可以看出,年份间、地点间、品种间、地点与年份,品种与年份、地点与品种、地点与品种与年份的交互作用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地点与年份、地点与品种、地点与品种与年份的交互作用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这表明在本试验中,年份、地点对小麦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而增产和减产又是随品种而有异的。但相比较而言,地点间的不同气候、土质以及其它生产条件对小麦的产量影响较大。如陇春2609在黄羊点平均产量为9 316.30 kg/hm2,居7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在武威点居7个参试品种(系)的第4位;瑞春1号在白银点平均产量为6 925.03 kg/hm2,居7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而在其它试点,均居7个参试品种(系)的第6位、第7位。造成该结果的原因是甘肃省在地理位置上东、西跨度大,自然气候差异大,对产量影响较大。

表1 多年多点区域试验的方差分析结果①

2.2 丰产性分析

品种主效应值的大小反映了品种在试验中的增减产效应,由表2、表3可知,陇春2609在7个品种(系)中效应值最大(α=0.179),在7个试验点中平均产量为8 289.68 kg/hm2;其次为7095-2,其效应值为(α=0.174),平均产量为8 284.15 kg/hm2。E32-1的效应值和平均产量与7095-2相差无几。7095表现也较好,是一个丰产品种。E46-222和瑞春1号效应值和产量较其它品种(系)差。用SSR测验比较各个品种(系)间和各个试验点间的差异显著性,能为分析新品系的比较提供参考指标。对7个品种(系)在7个试验点的平均产量进行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陇春2609、9075-2、E32-1、7095之间差异不显著,与E46-222差异不显著,与瑞春1号和对照品种宁春4号差异极显著,E46-222与瑞春1号和对照品种宁春4号差异不显著。与对照品种宁春4号相比,陇春2609平均增产4.9%,9075-2和E32-1平均增产4.8%,7095增产率也达到4.3%,说明这4个品系丰产性较其它品系突出。试验点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生态区的差异也能影响小麦的丰产稳产。

2.3 稳定性分析

稳定性变异度、高稳系数是表明品种(系)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各品种(系)的稳定性参数见表3。从表3可知,陇春2609稳定性变异度2.251、高稳系数10.82%,7095稳定性变异度2.946、高稳系数为9.75%,分居7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和第2位,说明这2个品种(系)稳定性最好,9075-2和E32-1的变异度与对照相比较大,但这2个品种(系)丰产性较好,能在适宜的试点获得较高的产量[5~6]。

表2 2007—2008年甘肃省水地春小麦(西片)区域试验7个品种(系)产量kg/hm2

表3 2007—2008年甘肃省水地春小麦(西片)区域试验7个品种(系)丰产性和稳定性参数

2.4 品种(系)综合评价

2.4.1 陇春2609该品系2 a平均产量为8 289.68 kg/hm2,比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4.9%,居7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丰产性参数效应值在7个参试品种(系)中最大,丰产性最好。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系稳定性好[变异度2.521,居7份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高稳系数10.82%,居7份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7~8],能较好地适应各个试验点。田间农艺性状优良,千粒重高、抗倒伏,成熟落黄佳,是一个丰产、稳产、优质的新品系。

2.4.2 9075-2该品系2 a平均产量为8 284.15 kg/hm2,居7个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4.8%,产量在7个参试品种(系)中表现突出,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系丰产性好,稳定性好[7],穗大、穗层整齐,能较好地适应各个试验点。

2.4.3 E32-1该品系2 a平均产量为8 281.29 kg/hm2,居7份参试品种(系)的第3位,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4.8%,产量在7个参试品种(系)中表现突出,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系丰产性好,稳定性好[7],穗层整齐,成熟早、落黄佳,能较好的适应各个试点。

2.4.4 7095该品系2 a平均产量为8 244.33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4.3%,居7个参试品种(系)的第4位,产量在参试品种(系)中表现突出,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系丰产性好,稳定性好[7],该品系粗秆、大穗,穗粒数多,能较好地适应各个试点。

3 小结与讨论

1)对2007—2008年甘肃省水地春小麦(西片)区域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陇春2609、7095、9075-2、E32-1的丰产性突出,稳产性较好,是这2 a区域试验中的优良品种(系),适宜在甘肃省河西地区大部分地方推广种植。同时由丰产性及其稳定性分析结果可知,7个参试品种(系)中,E46-222、瑞春1号在个别试点获得高产稳产,亦可在适宜的地区推广种植。

2)从试验结果可知,品种(系)的丰产性参数和适应性参数与高稳系数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但稍有差异。如7095产量居7个参试品种(系)的第4位,但稳定性参数排第2位,高稳系数却是第1位,说明该品系是一个稳产高产品系。我们认为在小麦区域试验中,将高稳系数法和DPS数据处理结合评价参试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更为准确和全面。

3)通过DPS数据处理软件和高稳系数法相结合统一分析不同参试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及同一品种(系)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产量及适应性表现,为新品种(系)在最适生态区域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对小麦生产和区域试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9~12]。

[1]TANG Q Y,FENG M G.DPS Data Processing System for Pratical Statistics[M].Beijing:Agricultural Press,2002.

[2]温振民,张永科.用高稳系数法估算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的探讨[J].作物学报,1994(4):508-512.

[3]ALLEN F L,COMSTOCK R E.RASMUSSON D C.Optional environments for yield testing[J].Crop Sci.,1978,18(5):747-751.

[4]南京农业大学.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5]闵东红,王辉,李学军,等.小麦育种中多年多点试验分析方法探讨[J].西北农业学报,2001,10(3):80-83.

[6]张坤普,刘志生.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小麦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J].麦类作物,1998,18(2):38-40.

[7]苏瑶.用高稳系数法分析水稻新品种的高产稳定性[J].安徽农业科学,1996,24(2):199-206.

[8]何桂花.甘肃省水地春小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05,25(2):128-131.

[9]李长辉.黑龙江省小麦区试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综合评价[J].麦类麦类作物学报,1999,19(4):37-39.

[10]郭瑞林,杨春玲,关立,等.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同异分析方法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1,21 (3):60-63.

[11]何慎,常磊,王凤山,等.通渭旱地冬小麦新品种(系)丰产稳产性分析[J].甘肃农业科技,2006 (6):28-30.

[12]张耀辉,吕莉莉,王娜,等.甘肃省陇南片山地组冬小麦区试资料的非参数分析[J].甘肃农业科技,2010(2):15-17.

(本文责编:郑立龙)

Analysis of Produ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Seven New Wheat Lines

GOU Zuo-wang

(Institut of Crops,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Lanzhou Gansu 730070,China)

This paper ana1yzed data of region trail by DPS,high stable coefficient(HSC)method,mainly discussed the produ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new ly-stram in wheat in Gansu.The analysis result shows that Longchun 2609、9075-2、E32-1 and 7095 are the new varieties with great yield potential.It is suitable to be grown in the most area of Gansu province.

Wheat;New lines;Gansu;Productivity;Stability

S512.1

A

1001-1463(2015)05-0026-04

10.3969/j.issn.1001-1463.2015.05.008

2014-12-29;

2015-02-08

苟作旺(1969—),男,甘肃临洮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小麦遗传育种及种质创新工作。E-mail:gouzuowang1970@163.com

猜你喜欢

春小麦稳产丰产
建湖县供电公司护航“菜篮子”稳产保供
巴陵石化硫酸铵稳产稳销 确保春耕化肥供应
排涝抢收多措并举 确保秋粮稳产增产
早春小麦田间管理抓哪些
吃好采后“月子餐”葡萄来年得丰产
抢收抢种藜麦 确保丰收也丰产
苹果园能否丰产 秋季管理很重要
玉米早熟品种赛德9号丰产稳产
西藏春小麦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