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城市群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总量研究
2015-12-26刘骏
文|刘骏
黔中城市群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总量研究
文|刘骏
城市群发展对于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分析了黔中城市群及其能源消费现状,从产业升级方面研究了黔中城市群经济增长下的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总量。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的高级组织形态,它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依托交通网络、社会经济联系以及地域环境等聚集相当数量的城市而形成的城市群落,其具有高度一体化和高度同城化。2015年初国内众多媒体连续报道了国家发改委正在编制的城市群规划,认为该规划将会对“以城为依托”的经济增长产生极大影响。在该规划中黔中城市群(主要包括贵阳、遵义、安顺、都匀、凯里)被列为“国家引导培育的六大地区性城市群”之一,这也是贵州省内的城市群首次进入中央政府的规划层面,意味着我省经济发展又迎来了重大机遇。
F. Sager(2006)采用案例分析法研究了英国大伦敦城市群区域碳排放情况,发现大伦敦城市群的第三产业增长大大地减少了碳排放的可能性。F. Sager指出,大伦敦城市群以伦敦为单核心包括曼彻斯特、纽卡斯尔、伯明翰、利兹等城市,该区域的第三产业产值占全英国的73%以上,能够通过产业结构改善明显减少碳排放量。
由国内外研究综述可看出,城市群经济增长确实会造成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大幅增加,且这一效应主要是通过产业实现的。本文将研究焦点锁定在黔中城市群这一国家引导培育的地区性城市群上面,分析黔中城市群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量,最后针对黔中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未来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黔中城市群及其能源消费现状
黔中城市群发展概况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黔中城市群已成为一个年生产总值五千多亿元、常住人口一千五百多万人的结构有序、区域一体、功能互补的组团式城市群。黔中城市群是一个单核心的金字塔型城市群,其以省会贵阳这一大型城市为核心和塔尖,以遵义为塔身,以安顺、都匀、凯里为塔基,形成了一个大中小城市整体优化、布局合理的立体城市网。黔中城市群是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的重点培育的贵州省域重要增长极,是贵州省最为重要的经济区域,具有明显的区位和地缘优势,环境承载力较强、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
黔中城市群能源消费现状
黔中城市群能源消费现状如表1所示。
表1 2014年黔中城市群区域能源消费状况单位:千吨、%
黔中城市群产业发展带动下的能源与碳排放增长
从贵州省内来说,黔中城市群尤其是核心城市贵阳经济的强劲增长和产业持续升级为商业地产市场扩容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011年以来贵州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黔中城市群的GDP增速更高,而贵阳的经济增速更是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的前三甲,2014年达到了13.9%。2010年黔中城市群的三产比重首次超过了二产比重,此后第三产业比重一直高于一产、二产的比重(见表2),这表明第三产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表2 2010~2014年黔中城市群一、二、三产比重单位:%
从整个西南地区来看,贵州省周边的重庆成都等特大型城市的挤出效应,给黔中城市群这样的新兴区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最近三年成渝城市群的第三产业产值占整个西南地区三产的比重正不断下降,而黔中城市群的占比正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贵阳遵义等地投资,这将造成该地区碳排放总量的压力剧增。
大部分的工业都聚集在城市地区,而工业生产往往伴随着严重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污染物的排放,这样一来就会加大城市的减排压力。因此,未来应利用好全球新兴低碳、环保和绿色产业迅猛发展的机遇,一方面在工业内部加快培育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物联网和高性能集成电路、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高端仓储物流、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等技术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此外,还应当逐步减少三高(即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构建起新的城市低碳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设低碳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毋庸置疑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仅是提升城市发展水平的迫切需要,更是建设低碳城市和对环境保护的最根本举措。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计划项目(黔科合J字[2015]2028号);
贵州省社科规划课题(14GZQN32);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YT140815)
贵州财经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