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校车:如何不再“步步惊心”

2015-12-26张倩

汽车与安全 2015年1期
关键词:校车司机幼儿园

文/张倩

农村校车:如何不再“步步惊心”

文/张倩

编者按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也承载着家庭的寄托,社会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然而,原本需要呵护的孩子却频频成为校车安全事故的受害者,多少血的教训才能换回孩子们上学的坦途?

“满载而归”

2011年11月16日9时许,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一辆大翻斗运煤货车与当地幼儿园校车迎面相撞,造成20人死亡。发生事故的校车荷载9人,实载64人。其中校车司机与4名幼儿当场死亡,另有15人送医不治身亡。

“风驰电掣”

2011年12月12日下午,一辆荷载52人的私营客车,从江苏省徐州市丰县首羡镇中心小学接送49名学生回家,途中有2名学生下车。17时45分,客车由南往北行至首羡镇张后屯村附近一条村道时,侧翻滑入路边水沟,导致车内15人死亡、8人受伤。经调查,事故直接原因是客车超速行驶,在躲避一辆对面驶来的人力三轮车时采取措施不当。此外,客车驾驶人还存在驾驶证与准驾车型不符的违法行为。

“年年有余”

2014年11月19日上午7时许,山东省蓬莱市潮水镇未启用的烟台新机场连接路发生一起特大车祸,一辆自卸大货车与一小型面包车相撞,事故造成包括11名幼儿在内的12人死亡,3名幼儿受伤。该面包车为当地潮水四村幼儿园所雇佣,不具备校车资格,荷载8人,事发时载有15人,非法从事接送幼儿园孩子活动已近3年。

……

前一分钟还是欢声笑语,转瞬间多少稚嫩的生命永远消逝。这些夺命的惨案举国震惊。近年来,频频曝出的校车安全事故引发了社会、媒体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相关部门也连续开展一系列整治活动。然而,各类校车事故不断以相同的模式重复上演,孩子们的安全并没有彻底解决。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近5年共发生74起校车事故,其中死亡人数70%以上都是农村学生,表明校车安全最薄弱地方在农村地区。

校车事故反映出诸多重大隐患

严重超载。甘肃正宁,荷载9人,实载64人。难以想象这64个孩子是怎么被塞进去的。事实上,农村地区的学校因为经费有限,不用拖拉机、农用三轮车来接送学生已经很不错了。为了减少开支,很多孩子们挤在一辆车内的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农村幼儿园多为民办、私立,没有政府专项补贴,更不可能有能力购买专门的校车。

山寨校车。2001年以来,农村地区教育改革实行撤点并校,孩子们的上学路越来越远。与此同时,大量农村人员涌入城市务工,儿童留守现象普遍。虽然家长们明知多数校车并不安全,但力不能及,孩子乘坐校车求学成了唯一的选择。而专用校车不菲的价格,使绝大多数农村学校望而止步,被迫选择普通客运车辆,甚至安全系数较低的小面包车,直接导致很多不具备校车资质的车辆趁机而入,将学生生命放在跷跷板上。

培训缺失。校车安全功夫既在“车上”,也在“车外”。孩子们当然需要安全的校车,但也不能忽视驾驶人员、道路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与隐患。校车乘坐者是不具备完全自我保护能力的儿童,因此校车对驾驶员、日常保养、安全检查、道路通行等方面有更多、更高的要求。而多数农村校车司机都只是普通驾驶人员,并没有接受过有关校车安全的专业培训。即便车辆标准、规格提升了,但驾驶人员安全意识薄弱、能力素质不高,必然会驶向灾难。

相关部门在行动

保障校车安全不能“龙头蛇尾”

几乎每次重大校车事故都会引发一场专项整改行动,并伴随产生一系列严管措施。城市校车安全性能近几年确实有了大幅度提高,然而在农村则是另一番景象。甘肃正宁和江苏丰县校车事故后,两地均在第一时间启动问责机制,同时迅速下达通知,坚决禁止不合格校车上路。如此以来,等于将过去勉强能够维系的校车机制拦腰斩断,同时却没有迅速建立更为安全的替代机制。导致很多地方出现了家家户户骑三轮车、摩托车送子女上学的壮观景象,反而带来了新的隐患。许多地方虽然也要求严查校车安全状况,但受制于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而前几年完成的撤点并校已成事实,所以只能睁只眼闭只眼,默认不合格校车继续上路。

守护校车安全不能“九龙治水”

校车安全管理至今仍存在监管不力、无责可问的尴尬局面。每一次校车事故发生后,大家都在呼吁严厉问责,但是往往只能问到学校、幼儿园,责任人和相关部门只是简单善后了事。这是因为校车安全管理依然是“九龙治水”的传统格局,管理职责分别归口到多个部门,但却没有一个部门的权限能负起全责。相同的事故,相同的原因,历史不断重演。需要政府部门明确主责部门,从根本上入手采取行动,而不能总是用孩子的生命来验证危险的存在。

校车安全监管不能“群龙无首”

甘肃校车事故发生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监管校车的集中行动,但几个月之后恢复平静,校车违章照旧,隐患仍然随处可见。究竟谁该为校车安全负责?教育、公安、交通、学校还是家长?诸多部门与校车安全沾边,而实际中“都能管”往往成了“都不管”,“吃人”的校车屡禁不止,校车安全事故层出不穷。

不办校车,还源于不愿担责,这是很多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难言之隐。一些老师透露,现在一些学校有专门的车接送学生,却不会去相关部门登记,他们就怕“出事担责任”。一些利用自有车辆接送学生的学校、幼儿园,由于大多未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政府监管也难以到位。

有专家认为,校车管理之所以各部门监管职责划分不清,主要是因为难以区分校车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一种交通运输服务,还是属于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或者是一种经营性质的行为。这个问题目前尚无定论。

没人愿担的责任谁来担?校车问题也并非某一个部门能够独立解决,但政府不能缺位。经营校车经济利润较低,且责任重大。如果完全交给自由竞争的市场,恐怕不会有企业愿意办校车。而且推广校车需要多方面资源,单纯的社会力量没有能力完成。比如立法保证校车的路权,完善校车的标准;交通部门、教育部门等多方协调配合等。所以,政府必须承担起主导责任,推动校车安全工程。

农村校车安全缺的不仅是车辆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再加上多年“城市发展优先”的计划经济,导致农村教育投入远远落后于城市。由于农村教育投入长期欠账,农村教育基础设施与城市无法相提并论,已形成巨大落差,主要反映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校舍、校车等各个方面。至于城乡幼儿园差距更是无法比拟。虽然目前城乡幼儿园均未纳入教育资金保障体系,但在城乡居民收入巨大差距的严峻现实面前,农村家庭承担能力极其有限,所以农村幼儿园绝大多数只是负责留守儿童的托管。限于农村家庭条件,农村幼儿园的资金来源单凭学费,别说是购买合格校车,就是合格的车辆也鲜有配备。

严管校车虽然很有必要,但在农村教育投入欠账太多的总体现实面前,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举,又能收获什么效果呢? “逼出”家家户户用更危险的三轮车送子女上学的现象,“逼出”超载驾驶、超速行驶、被遗忘的孩子在车上窒息……缺少驾驶证、行驶证、未经有关部门备案的山寨校车在乡镇、山区“大行其道”,犹如一个个移动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吞噬孩子的生命。

农村校车安全缺的不仅仅是合格的校车,根子是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深层次问题。好好想想,几小时前,孩子们还是生龙活虎,转眼已是阴阳两隔!多少家庭支离破碎,为什么农村的孩子就要为了不公平的城乡差距去承受生命的风险?

“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样动听的口号谁都会喊。确保校车安全,从来不缺残酷警示,缺就缺足够重视和必要投入。当10余人伤亡的事故再次传来,相信很多人都会问:我们的孩子何时才能坐上安全的校车?几年来,上百名幼小生命的代价只是换来了校车国家标准和管理条例的出台,那么,就请在这次蓬莱车祸后,在乡镇、在山区能够全面落地和实施校车标准和管理条例吧!!!

校车五宗“最”

美国:最牛

美国校车卡车头巴士身,颜色醒目,全国统一。根据美国校车协会官网上的数据,全美有过半的6至18岁的学生乘校车上下学。在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都有专为校车制定的法律,多达500多项。这其中包括对校车坚固性和安全性的规定,校车翻滚时的保护、车身连接部分的强度等。2006年11月,在美国印第安纳首府,一辆悍马撞上了停在路边的无人校车。结果,悍马半个车体粉碎,校车却安然无恙。自此,美国校车声名鹊起。

除了结实外,美国校车还很有地位,整个交通要为校车让路。每到一个既定的站点,司机都会先亮起警示灯,然后将标有“STOP”字样的红色指示牌往外一扳。此时,路上往来的其他车辆,犹如见到红灯,立即自觉靠边停车。等孩子们都上下车完毕,校车开走,这些车辆才能恢复通行,总统的座驾也不例外。

加拿大:最安全

加拿大校车被誉为“世界第一安全校车”,除法规严格外,全国统一的标准从硬件上保障了孩子的安全,每个座位都必须配备安全带。校车的深黄色非常醒目,看上去像装甲车。据统计,相对普通车辆,校车的交通事故率非常低,迄今为止还没有因为校车车祸导致重大伤亡的记录。

校车能够成为加拿大最安全的儿童运输工具,与司机的专业素质密不可分。在加拿大,成为校车司机可不容易。首先必须符合司机的常规要求,如有3年以上的驾驶经验,通过司法机关的无犯罪记录检查,通过政府药检部门的酒精和药品的严格测试。还有一些更细致的规定,如必须有和孩子相关的社区服务的经验,愿意为孩子服务,喜欢并能很好地与孩子沟通。此外,还必须完成专业的校车司机培训且考试合格。

加拿大的交通法明确规定,当校车停下来,红灯闪烁,车内伸出“STOP”字样时,校车后面以及前方来车都必须停下,且不能从旁边的车道绕行或超车。如果有人敢以身试法,不但会被罚款,还会被计入不良驾驶记录。

日本:最萌

HELLOKITTY、机器猫、托马斯等卡通校车已成为日本校车的典型。日本每家幼儿园都有卡通造型的校车。可爱的卡通形象足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使他们不再抗拒上学。

日本人的时间观念很强,幼儿园通常会为每条校车线路安排一位组长,同一条校车线上的每位家长也会拿到一个编号和通讯录。遇到突发状况,比如晚点,哪怕是1分钟,组长都要负责告知1号家长“校车晚点,可迟些出门等车”,然后由1号家长通知2号,2号再通知3号…… 除了司机,日本的校车上多半还会有一位全程陪同的老师。

公立中小学都不再开通校车,而是提倡学生自己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学,条件允许的,更鼓励步行。上小学后,老师会根据家庭住址的不同区域,告诉班上学生,哪些人住在同一区域,步行途中可以结伴同行。

泰国:最贴心

为缓解交通拥堵,市政府倡议尽可能让孩子乘校车上下学,并郑重承诺保证孩子的安全。由于学校条件不同,校车质量也不同,一般是可供十几个孩子坐的空调面包车。由于路途遥远,很多孩子一上车就睡觉,工作人员必须时刻盯着每个孩子,以免刹车或有意外发生时磕碰。

由于有家长反映,女司机比男司机更细心,因此泰国规定,尽可能让女司机驾车。此外,泰国的校车都有安全灯,在交通拥挤的区域会一直闪黄灯,此时其他车会自觉“避让三分”。

泰国校车是根据乘车线路分配的,一辆车上既有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有高中生。老师通常要求年龄大的孩子照顾年龄小的,为彼此提供一个学习相处的机会。校车就像个“小联合国”,混杂着各种各样的语言。

西澳:最严

西澳大利亚州(以下简称西澳)有关校车的规定可谓事无巨细。乘坐校车必须符合五大条件:年龄介于3岁半至19岁;就近入学;一周5天上学的日子里有3天要上学;家与学校至少距离4.5公里;远离公共交通设施。自驾车接送孩子的家长,可获得一学期结算一次的交通补助,想申请这项补助,也必须符合上述条件。一旦发现父母只是上班途中顺路将孩子送到学校,补贴将立即取消。

西澳的校车司机上岗前都要接受诸如怎样与孩子打交道、医疗急救等专业培训。同时,他们还必须遵守37条“必须”与“严禁”,包括确保车辆行驶途中每个孩子都有座位;开车前8小时内严禁饮酒;如需服用药物,必须出示“服用此药物不影响司机行为能力”的权威证明。

西澳校车的承包商必须对司机从严管理。比如,确保司机都有从事与孩子相关工作的有效资格证;及时掌握司机是否有不良行为或犯罪记录等。一旦被发现有违规行为,承包商将面临两种凄惨结局:要么被处以6万美元罚款,要么被判5年有期徒刑。

猜你喜欢

校车司机幼儿园
校车
画与理
老司机
坐校车
老司机
乘坐校车十注意
爱“上”幼儿园
凭什么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