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思语法教学中的归纳教学法
2015-12-25殷悦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
殷悦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
论反思语法教学中的归纳教学法
殷悦
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
摘要:本文对我国现行的语法教学进行了反思。首先通过对一堂使用归纳法的语法课堂的观察和记录,进行了案例分析,发现该课堂较为明显地注重语法规则和形式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之后介绍分析了交际教学法的概念和组成,并利用它们对案例分析中的课堂进行了进一步的反思。
关键词:语法语言教学交际教学法
一、引言
语法究竟在语言教学和学习当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一直是备受争论的问题。Richards和Kenandya[1]介绍了20世纪早期许多语言学家的观点,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了解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那么就意味着他可以使用这门语言进行交流。这样的观点似乎把语言当做一套有规则的系统,而语言学习者的主要任务就是掌握这套规则,无论这些规则究竟意味着什么。但是这个观点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受到的严峻的挑战。20世纪70年代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学者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语言本身了。语言应该是一套表达意义的系统,而不是一套由抽象的句法规则组成的系统。因此,一些语言教学者开始反对讲授语法。
近些年来,语法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又重新受到重视,因为语言教师发现如果学生没有熟练掌握语法规则,那么他们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制约。传统上语法教学分为两大类:归纳法和演绎法。本文将要对进行归纳法语法教学的课堂进行观察,并进行案例分析。
二、语法教学案例分析
(一)语法课堂步骤
课堂开始时,李老师欢迎了同学并发放了讲义。她告诉学生们这一堂课他们要学习定语从句。
步骤1: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句子,而后让学生注意句子中画线部分的作用。句子如下:
(1)She is a beautiful lady.
(2)The woman in red is my teacher.
步骤2:让学生们回答“beautiful”和“lady”以及“the woman”和“in red”的关系。之后老师给出了定语的定语。步骤3:再次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句子,并让学生指出画线部分的作用:
(1)The man who is talking with my teacher is Mr. Zhang.
(2)I cannot understand the book that/which you gave me.
(3)The girl whose father works at a hospital is an actress.
步骤4:让学生翻译这三个句子,并且让他们注意句子中修饰名词的修饰语。之后老师给出了定语从句的定义,并进一步给出了定语从句中先行词的定义。她特别区分了以下四个关系代词:who,that,which和whose。
步骤5:老师给出了一些填空题,让学生填写定语从句中的关系代词。练习题如下:
(1)He is the manwants to see you tonight.
步骤6:老师让学生翻译一些中文句子。之后她总结出了一些定语从句的特殊情况。
步骤7:家庭作业:完成讲义上的关于定语从句的练习题。
(二)语法课堂案例分析
Kumaravadivelu[2]指出学会如何监测课堂教学,是学会从实践中总结理论的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他认为监测课堂教学包括细致地观察课堂的各种步骤和活动。因此,可以认为课堂在教育中包含了教学和学习的最核心内容。Kumaravadivelu认为课堂上,“想法和意识形态,政策和计划,方法和材料,学生和教师全部都汇集在了一起”。因此,课堂也是检验教育中创新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的最佳地点。二语习得领域中有大量关于如何观测课堂的模型,这里不一一列举。本文主要采用Kumaravadivelu沿用的产出导向模型(product-oriented model)。为了建立教师的行为档案,课堂中教师行为的描述是必要的。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需要主要集中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上(比如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指示、学生做出的回答以及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这个模型对于从学生和教师的互动的视角理解课堂是有较大帮助的。表一列举除了对课堂行为的观察及这些行为在教学法上的用意。
从表一可看出,步骤1和3采取了相同的教学策略,就是在给出新的语法知识前,运用引导的方法让学生清楚教学的目标内容。而在步骤2中,教师充当了协助者的角色,启发学生总结出定语的定义。步骤4、5、6则是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分别是翻译法、归纳法及练习教学法。步骤7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课后作业,对学生们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语法点有很重要的作用。从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可看出,这位教师也主要讲授了定语从句的定语和结构,就是说她更加注重的是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但是却忽略了语言的功能性。课后的练习主要是一些填空题和翻译练习。
表一
这是一堂公开课,也就是让其他教师进行参照和模仿的课堂形式。从这位老师的教学步骤来看,她所使用的教学法有些单调。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的英语课堂中也是非常普遍的。这种课堂法并没有利用交际教学法是它的主要问题。
三、交际教学法中重要概念的解读
(一)交际教学法的背景
交际教学法的源头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晚期英国语言教学领域发生的一些变化。交际教学法是对乔姆斯基句法理论的回应。英国应用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教学应该把重点放在语言交际的熟悉度上面,而不是仅仅对句法的掌握。对于这些英国的应用语言学家来说,语言不仅仅是一套有一定规则的系统,而是一种用于创造意义的动态的资源。语言学习者需要区分学到的知识和学到的方法。[3]换句话说,语言学习者需要明白学到的各种语法规则和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下合适地有效地使用这些规则所存在的差距。
(二)交际能力的组成
交际能力最早是由Hymes提出的,随后该理论被其他学者不断地探讨和完善。[4]Hymes开始的论点是,如果语言的使用者们想要能够实现交际的目标,那么他们不仅仅需要掌握语法规则,而且要更加清楚语言在真实环境中是如何使用的。此外语言的交际能力可分为四个方面: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策略能力。[1]语法能力也被称为“语言学能力”,而其他的三个方面可以被称为“非语言学能力”。这里主要沿用了卢植[4]介绍的定义和分类方法。
1.语言学能力
语言学能力包括关于语音、词汇和句法的知识。卢植认为交际能力中的语言学能力和实现语言的结构相关,这是一种内化的功能性的能力。[4]语音能力的定义是“能够辨认和发出一种语言的有意义的声音的能力”。词汇能力可以理解为“能够辨认出本族语使用者所用词汇的意义,并且能够理解词性和一些常用的搭配方法”。句法能力可以理解为“辨认并且能够使用特定的语法结构,并且能够有效地在交流中使用他们的能力”。
2.非语言学能力
非语言学能力包括三种: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策略能力。能够实现交际的目的并非易事。这些能力的分类也并非完美,但是它们代表了实际交际中的重要方面。社会语言学能力可以理解为“能够解读语言的社会意义,并且使用包含合适的社会意义的语言”。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双方打招呼的方式和双方的熟悉程度有关。话语能力是指“能够理解不同类型的书面语,包括叙事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等”。不同类型的书面语需要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语言使用者必须能够使用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同时也要能够使整个话语自然连贯,符合逻辑。策略能力是指可以在新的社区和文化语境下,使用非书面语在多种场合下交流的能力。例如一个人进入新的文化背景时,他很难完全了解所有的表达方式,当他表达遇到困难时,他可以使用肢体语言和眼神进行大致的交流。
(三)从交际教学法视角对案例的反思
在上文中提到的案例中,教师似乎只强调了语法形式的教学,而忽略了真实使用的语言。石洛祥、齐迎军[5]认为教学课程安排必须全面考虑到方法和目的、过程和内容。而教学材料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有很大的影响。案例中的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显然过于依靠语法形式的教学和练习题。她较少地让学生理解实际文本中的语言,进而无法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解策略。如果学生的英语课基本上都是这种以语法为核心的形式,那么当学生和英语国家人士进行真实的交流时,可能会遇到不少问题。刘小芹[6]提出了在我国应当推行交际教学法的建议。她认为在21世纪高中英语教师不能把自己局限为一名“教书匠”,而是应当运用更新更好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培养为出发点,进行课堂教学法的改革。交际教学法一项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求教师能够掌握真实发生的交际活动,而不是仅凭自己的经验进行语法规则教学。[7][8]
四、结语
本文首先针对一堂归纳法语法教学课堂进行了案例分析。在这个课堂中,教师综合使用了归纳法、翻译法和练习导向的教学方法。可以明显观察到的是,教师更注重进行语法形式和规则的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后本文回顾了交际教学法的历史,介绍了它的特点和组成。而后利用交际教学法的理念反思了前文的案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 Richards, J. C&Renandya,W. A.Methodology in Language Teaching-An Anthology of Current Practice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2] Kumaravadivelu,B. Beyond Methods-Macro-strategies for Language Teaching[M].NY:Yale University Press,2003.
[3] Nunan,D.Designing Task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4]卢植.应用语言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5]石洛祥,齐迎军.交际教学法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3(1):74-77.
[6]刘小芹.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功能交际英语教学法[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2):68-69.
[7]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刍议[J].外语界,2006,114(4):21-29.
[8]王永亮.Obstacles to Adopting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 and Recommended Strategies[J].时代报告,2012(9):316-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