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雕塑家今日的建材师
2015-12-25
昔日的雕塑家今日的建材师
凤(因凤结缘,传承中华的民族文化)
张宝贵:我跟您认识有二十年了,二十年都不止。我当时在清华办展览。记得在资料室,那时候有个工作人员叫春梅,很早了,1990年了吧。
我现在转做墙板,二十五年来和很多建筑师合作,大家希望出一本书,叫《宝贵的二十五年》,讲改革、讲环保、讲创新的故事。我说封面找人题字,崔愷说“这你得找吴先生”。
这张图是在四川成都,双流机场路上,用废料做的浮雕,两千平米,起伏很大。这是何镜堂设计的长春雕塑博物馆和长春烈士纪念馆,主要是用废石粉为原料做外墙。这是张锦秋设计的西安大明宫丹凤门,用废料做的外墙,她要夯土墙的效果。
吴良镛:现在什么效果都能做。
张宝贵:建筑师要求我们尽量去研究,这张图是崔愷的拉萨火车站。
吴良镛:这是在室内。室外会不会变色?
张宝贵:不会,都是无机材料,是各种颜色的石粉。这是世博会北京国奥馆,从墙面到地面都是废料做的,体现低碳,这个祥云的墙面,有四十米长,弯弯曲曲的没有接缝,现场支模,一个整板。这是张锦秋的大明宫丹凤门,复制后也放在上海世博会了。
吴良镛:我看到了,我在世博会快结束的时候去了。
张宝贵:张锦秋那天接受采访,她给我打电话,说张先生你给我讲讲大明宫的外墙板和环保的关系,我告诉张大师就是用丢弃的尾矿石粉做墙板,通过暴露黄石粉,做出夯土墙效果。
吴良镛:很多事情现在想来像是有缘一样,你还记得你在清华做过一个展览会吗?最早期的。
张宝贵:您还给我一本资料,不知道您还记得吗?是澳大利亚人拿泡沫做模具。
吴良镛:那时候我还没想到现在会发展成这样子,那个澳大利亚人是位雕刻家,后来跟你的发展轨迹很类似。开国际建协大会,他就在会外的门厅搞他的展览,我比较喜欢看别人搞些新鲜的东西,一直就很注意这些。其实那个时候他是用泡沫塑料,我觉得这个很方便。当年你若不在清华搞个小展览会,我或许也不会介绍给你。我介绍给你之后,你又得到启发,在这上面又加以发展,是不是?真不容易。
张宝贵:那套资料我还留着,崔愷还有很多建筑师去我那里,我向他们提起过,说这是当时吴先生给我的,复印的,这么厚一本资料。我们从中受到启发,虽然不是一个产品,但是开了眼。我曾经建议崔愷的拉萨火车站外墙也这么做,因为各种原因没做成。
吴良镛:哎,没想到。你当时还做了一些小雕塑给我,一个狮子头,外观像赑屃,我现在还留着呢,虽然搬了好几次家。
张宝贵:当时徐卫国老师介绍我认识了您,在资料室,我办了个小展览,您很认真的看,您很喜欢。想起来我也非常感谢徐老师,让我认识了很多清华的老先生。
吴良镛:所以后来你的好几次展览我都去了。
张宝贵:是,中国艺术博览会的展览您也去了,您让吴晨给我们合影,说我们都是大师,您说我是艺术大师,您是建筑大师。我想不到您会这么说,我肯定不是大师。有个雕塑企业工作委员会让我做会长,让我请您到会,成立大会那天您也去了,您那么忙,当初很多领导问我,说吴先生能来吗?我说我请了,我估计吴先生来不了,他忙。等到晚上您还是来了,大家很兴奋。
吴良镛:的确忙,不过后来想怎么也得给你来捧场。没想到,那时候还是雕塑家张宝贵,现在是建材师张宝贵。现在你墙板做多了,雕塑做的反而少了。
张宝贵:雕塑做的少了,不过一直没有停,最近程泰宁院士让我为他设计的宁夏大剧院搞个浮雕,七八百平米。我不会电脑,用笔直接在纸上画,他挺喜欢。那天祁斌说张先生你怎么从雕塑又转到建材了。我说我一开始从建材转到雕塑,现在又做墙板,又从艺术回到建材,这都不是自己的选择,还是和建筑师的需要有关吧。
吴良镛:要从经济的角度看,建材还有更大的发展。
张宝贵:市场很大,我不会赚钱,大家老说我,替我着急。这个是崔愷设计的邯郸赵王城,板子也就一公分半厚,要镀铜,还得像铁,它跟邯郸的文化有关系,建筑师的想法越来越多。
吴良镛:对。
张宝贵:这个是您让我给孔子研究院做的凤,现在被认可了,宋健把这个微缩的复制品当国礼送给日本国政府了。有一个被前门建筑展览馆收藏了,这是在英国皇家设计协会,他的主席laura收藏了一件,凤的故事越来越多,吉祥吧,实际这个凤是您提出来的,大家都喜欢。这个凤比较大,后来贴了金了,放在我们院子里,当初做了五个,大大的,四个在孔子研究院。
吴良镛:也不枉我为这个多次去你那。
张宝贵:您每次去,都会给我们一些指导,最早的凤,您让倪锋他们给我找了很多资料,倪锋也出了小稿,您还请钱绍武给我讲雕塑,后来,这个凤终于被认可了,您一开始让做7.73 m,是有想法的,后来又担心做大了,放在孔子研究院正殿屋脊两端,凤的底座正好让正脊吃掉了一部分,就不显大了。最早我请过美院的雕塑研究生做,您还记得吗,他们做完了,您给他们指导,他们告诉您雕塑怎么回事,他们以为您精通建筑不精通艺术吧,您当时拽着我袖子给我拽出去了,说张先生还是你亲自弄吧,看来,这福气老天爷还是给我了。这个凤做到最后,您说还要把爪子做出来,您告诉我古代人做造像的时候脚印底下也有纹样,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很多人,大家很受启发。
吴良镛:你知道,我学过雕塑。我是艺术学院毕业的,在研究院学过艺术,还自己做过。
张宝贵:这方面您懂,看得出来。您那时候就跟我说过,您还让我从昌平红泥沟弄雕塑的泥给您送来。
吴良镛:你还做雕塑吗?
张宝贵:还在做,做的少了,参加活动多了,动脑子动嘴多了,动手少了。
吴良镛:还是尽可能和建筑结合起来,要不断发展。
张宝贵:我们会老老实实发展,继续为建筑师服务,不胡来,唯利是图会出问题。
吴良镛:你的想法非常宝贵。
张宝贵:谢谢吴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