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P模式下勘察设计行业的新机遇

2015-12-25肖光睿

建筑设计管理 2015年6期
关键词:投资人资本政府

文/肖光睿

PPP模式下勘察设计行业的新机遇

文/肖光睿

适应甲方的变化

随着PPP模式的广泛采用,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进入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过去以政府资金和国企投资为主导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投资主体将趋于多样化。对于长期从事政府主导投资项目和习惯于与政府或者大型国企打交道的勘察设计企业而言,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将尤为明显。

首先,投资主体的变化使得长期维护的客户关系的价值大打折扣,甚至不得不完全从零开始;其次,不同的投资主体在对不同性质的勘察设计企业的认同度上也不尽相同。例如,国有性质或者前身是国有性质的勘察设计企业通常受政府投资人青睐,但这一优势在社会资本面前未必能够保持,如外资投资人往往倾向于国际咨询企业,而民营资本也许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民营勘察设计企业。整体而言,社会资本容易淡化企业资质要求,更看重个人和团队的经验和资历;再次,社会资本投资人和政府投资人的关注焦点也会不同。PPP模式本质上是对绩效的追求,使得社会资本投资人往往对工期和成本等绩效较政府投资人更加敏感,同时,也会要求勘察设计环节除了满足相关技术规范外,与融资、施工以及维护等环节有更紧密的互动,从而给出相对最优的综合方案,这些都会相应转化为对勘察设计更高的要求。

除了甲方的变化,PPP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勘察设计企业有机会成为甲方的一部分。

加大对伙伴的重视

在市场化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勘察设计行业长期存在的地域保护和行业分割现象有所好转,PPP模式对全过程效率的追求,将进一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逐步打破区域垄断和行业垄断,导致从区域竞争到全国竞争,从业内竞争到跨界竞争的变化。对于已有长期战略积累的大型勘察设计企业或者本身属于多业经营的集团下属勘察设计企业来说,更加容易整合上下游资源进行产业化经营。而对于大多数不具备这些先天优势的勘察设计企业来说,找到产业链条上的合适的伙伴,加强联合和融合,是在新模式下快速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的一条有效途径。

PPP模式要求有效的竞争,在竞争中胜出的往往是整合了产业链上各个供给环节后,以最优效率满足PPP项目需求的企业联合体而非单一的企业。以英国迄今最大的一个PPP项目伦敦M25环城高速拓宽改造项目为例,最终赢得合同的是一个以开发商、承包商、咨询公司和资产运营公司分别以40%、40%、10%和10%出资比例成立的联合体,而其竞争对手也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类似的联合体模式竞标。由此可见,在PPP应用相对成熟的国家,资源通过市场机制得到了有效的配置。近年来,国内已经出现许多承包商加金融机构组成的联合体参与PPP项目以及设计施工总承包的项目。可以预见,针对PPP项目的不同要求,勘察设计企业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发挥各自所长,联合参与PPP项目的情况将会越来越多。除了与社会资本投资人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成为甲方的一部分外,与其他专业机构联合,协助社会资本完成PPP项目的尽职调查,成为勘察设计企业在PPP模式下的另一个机会。社会资本在PPP项目的决策和谈判过程中,往往需要法律、财务和技术等专业机构的支持。因此,勘察设计企业可以独立给社会资本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也可以联合其他专业机构提供全套交易咨询服务。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技术咨询通常更加关注市场风险,与勘察设计企业熟悉的先有结论再有过程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并不一样。

重视对风险的关注

PPP的核心之一是风险的合理分配,让风险由最适宜管理的一方来承担,是PPP模式带来更优绩效的根本途径。按照风险分配优化、风险收益对等和风险规模可控等原则,综合考虑政府风险偏好、项目回报机制和市场风险管理能力等要素,PPP项目在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合理分配项目风险。与政府承担全部风险的政府提供方式相比,可以降低项目总体风险管控成本,实现项目价值提升。

财政部发布的PPP模式操作指南明确提出:“原则上,项目设计、建造、财务、运营维护等商业风险由社会资本承担,法律、政策和最低需求等风险由政府承担,不可抗力等风险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理共担。”如果PPP项目从一开始就明确设计和其他建造、运营等工作内容由社会资本完成,那设计风险毫无疑问应由社会资本承担,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设计风险转移的过程。许多PPP项目,社会资本并非从一开始就进入,而政府在形成PPP项目需求时,通常也需要完成项目立项等前期工作。因此,当社会资本进入时,政府往往已经委托勘察设计企业完成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或者已经签署委托合同。根据社会资本进入的时间节点,设计风险的转移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对于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已经完成的情况,政府首先应在选择社会资本投资人时,通过设立资料档案室等方式,将已完成的设计文件向所有潜在投资人公开,以便于潜在投资人进行投资决策。同时,应建立相应的机制,允许潜在投资人就已有的设计提出优化方案。在此基础上选出的投资人,视为对原有设计或其优化方案认可,设计风险相应从政府方转移给社会资本方。受政府委托的勘察设计企业此时应作为政府方顾问,对社会资本提出的优化方案评估,并配合社会资本完善设计方案;对于政府已经与勘察设计企业签署委托合同,但设计尚未完成的情况,委托合同的甲方变更给社会资本或者按照约定成立的项目公司,设计风险相应从政府方转移到社会资本方;对于只需要社会资本参与非设计部分的PPP项目,或者政府在设计方案中有特殊要求的,设计风险仍然可以留存在政府方,受委托的勘察设计企业只对政府方负责。

不懈的创新追求

毫无疑问,创新是所有勘察设计企业的目标,也应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PPP模式实现公共产品或者服务交付通常会比政府主导的供给方式对创新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

PPP模式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则——Valuefor-Money(VFM),即物有所值,意思是PPP模式比政府自行投资建设交付同样服务使用更低的成本或获得更大的价值。这一原则已经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发布的官方文件中提出,财政部的PPP模式操作指南更要求所有的PPP项目进行VFM评价,相应的量化评估工具正在由相关部委组织专家开发当中。PPP项目实现VFM有很多种途径,融资成本、税收、交易成本、现金流时机、设计方案、执行效率、风险管理、成本管理和乐观偏见等,都可能导致PPP模式和政府主导模式在全生命周期成本与可满足使用者需求的服务质量之间产生不同的组合。尽管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PPP方式下产生的情况千差万别,但设计方案的优劣不管在哪种情况下都扮演着实现VFM的重要角色,因此设计中的创新必不可少。尽管政府在很多时候成为创新的倡导者,但就公共部门运行的本质和其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而言,创新的根本驱动必然来自于最具冒险精神的企业,而非政府公共部门。因此,对比政府投资主导的公共项目,社会资本主导的PPP模式更加需要勘察设计企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放眼全球化

PPP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给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社会资本进入传统由政府资金和国企投资为主导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铺平了道路,对于勘察设计企业而言,无论是对竞争对手的关注,还是对合作伙伴的选择,都需要跳出原有的地域甚至国家的界限,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考虑。同时,除了国内如火如荼的PPP热潮,具有战略眼光的勘察设计企业更应放眼全球。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丝路基金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即将成立,PPP模式同样将成为中国资本和基础设施产能走向全球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也给勘察设计行业带来新的历史性机遇。

作为公共产品和服务交付方式的PPP,带给整个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产业链的变化是巨大的,几乎影响到包括勘察设计行业在内的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如何在发展战略、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适应PPP模式带来的变化,是勘察设计企业需要思考并迅速付诸行动的问题。只有看清发展方向,积极拥抱变革的企业,才能从容应对挑战,抓住历史机遇。

(来源:《建筑时报》2015-05-11作者系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官员)

猜你喜欢

投资人资本政府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2016年10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
2016年9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
VR 资本之路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投资人最爱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2015年6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