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花椰菜新品种在兰州的适应性评价
2015-12-25胡立敏陶兴林朱惠霞刘明霞
胡立敏, 陶兴林, 朱惠霞, 刘明霞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
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L.)营养丰富,除含蛋白质、纤维素和各种矿物质外,还含有多种吲哚衍生物,具有抗癌作用,已被列为抗癌蔬菜。花椰菜属冷凉蔬菜[1-3],甘肃省气候干燥,夏季凉爽,被划分为高原夏菜出口基地,是花椰菜最适合的生产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年种植面积900万hm2左右,是主要高原夏菜外调品种中的龙头品种,为菜农致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5]。为了筛选出适应兰州地区气候条件栽培的花椰菜优良品种,我们于2014年对引进的6个花椰菜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花椰菜品种圣雪3号、圣雪4号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提供;利卡、雪妃由先正达种子公司生产;兴利85天、兴利80天由蔡兴利国际有限公司生产。对照品种为雪妃。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试验地进行。兰州地处内陆,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特点是降水少,日照多,光能潜力大,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2 600 h,无霜期180 d,年平均降水量250~350 mm,主要分布在6—9月。年平均气温9.1℃,1月均温-6.9℃,极端最低温度-21.7℃;7月均温22.2℃,极端最高温度39.1℃。试验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42 m2。播种前结合整地施入优质农家肥75 000 kg/hm2,磷酸二铵和尿素各375 kg/hm2。试验于2014年3月27日播种,生育期内施肥、灌水等管理同当地大田。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图1可以看出,5个品种的生育期均比对照品种雪妃长。其中,圣雪3号生育期最长,为113 d,比对照延长24 d;兴利85天和利卡次之,均为105 d,比对照延长16 d;兴利80天为101 d,比对照延长12 d;圣雪4号生育期最短,为95 d,比对照延长6 d。
图1 6个参试花椰菜品种的生育期
2.2 株高
从图2可以看出,5个品种的株高存在差异。圣雪3号最高,为80.3 cm,比对照高13.0 cm;其次是圣雪4号,为67.3 cm,与对照相当;利卡、兴利85天、兴利80天都比对照低,分别为61.4、58.0、53.0 cm。
图2 6个参试花椰菜品种的株高
2.3 株幅
从图3可以看出,5个品种的株幅均小于对照品种雪妃。其中以兴利85天最大,为81.0 cm,比对照小0.7 cm;利卡次之,为80.9 cm;圣雪3号为79.0 cm;圣雪4号为78.3 cm;兴利80天最小,为76.0 cm。
图3 6个参试花椰菜品种的株幅
2.4 单球重
从图4可以看出,5个品种的单球重均比对照品种重。其中以圣雪3号最重,为1.20 kg,比对照重0.13 kg;利卡次之,为1.19 kg,比对照重0.12 kg;圣雪4号和兴利85天单球重均为1.17 kg,比对照重0.10 kg;兴利80天单球重最轻,为1.14 kg,比对照重0.07 kg。
图4 6个参试花椰菜品种的单球重
2.5 产量
从图5、表1可以看出,5个品种的折合产量以圣雪3号最高,为52 200 kg/hm2,比对照增产5 655 kg/hm2,增产率12.15%;其次是利卡,为51 764 kg/hm2,比对照增产5 219 kg/hm2,增产率11.21%;圣雪4号和兴利85天产量相当,均为50 895 kg/hm2,比对照增产4 350 kg/hm2,增产率9.35%;兴利80天产量最低,比对照增产3 045 kg/hm2,增产率6.54%。对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5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品种差异显著。
图5 6个参试花椰菜品种的产量
表1 6个花椰菜品种的产量
3 小结
在兰州气候条件下,对6个花椰菜新品种的生育期、株高、株幅、单球重及产量等方面的表现综合分析,花椰菜圣雪3号综合性状优良,花球商品性好,生育期为113 d,株高80.3 cm,株幅 79.0 cm,单球重 1.2 kg,折合产量 52 200 kg/hm2,比对照品种雪妃增产12.15%,可作为主栽品种在兰州地区及相同气候区推广种植。
[1] 朱伯华,朱德雄,汪坤乾,等.优质早熟耐热花椰菜新品种大暑的选育[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2):2 832-2 834.
[2] 吕晓菡,王世恒,柴伟国.国外花椰菜材料的引进及评价[J]. 杭州农业与科技,2013(6):35-37.
[3] 魏小林.临洮县无公害花椰菜高产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3(3):56-57.
[4] 朱惠霞,胡立敏,陶兴林.花椰菜再生体系的优化[J]. 甘肃农业科技,2011(6):16-18.
[5] 李志峰.兰州花椰菜无公害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4(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