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休闲旅游开发视角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以金山打莲湘为例

2015-12-25黄春颖

体育科研 2015年2期
关键词:金山区金山文化遗产

黄春颖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身体活动为载体的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蕴含了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休闲旅游价值。在休闲旅游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内容的大背景下,结合地方特色,顺应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挖掘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休闲特点和旅游功能,是促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打莲湘是一种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民间舞蹈,素有“南柔北刚”之说。本文以上海金山廊下地区的传统体育活动——打莲湘为个案。将其选为个案是由于打莲湘在生存环境、动作特点、活动形式等多个方面都符合“休闲旅游”特点,是金山廊下地区人文旅游的重要资源,通过与当地旅游业结合打莲湘在传承和发展的多个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支持。

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搜集研究资料。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走访了项目管理部门廊下镇文广中心,项目传承基地廊下小学、廊下镇塔港村活动中心、廊下的旅游景区,以及廊下镇图书馆等地。在廊下镇文广中心采访了相关工作人员,参观了莲湘棒和莲湘表演服装,现场观看了打莲湘节目彩排及乐器演奏;在传承基地观察了学校的莲湘课程、与打莲湘有关的活动等,在街道活动室观察了打莲湘的开展情况、在旅游景区的表演情况,在廊下图书馆收集查阅与打莲湘有关的资料。2013年9月到廊下生态园和中华村农家乐进行了补充调研,先后访谈了金山区廊下镇文广中心主任、项目管理者、项目传承人吴迪观老人、项目传承基地之一廊下小学的教务处主任、村居打莲湘练习者、以及多名学生和当地居民。通过访谈从传承人口中求证项目历史;从项目管理者口中了解项目管理方式、复兴之路、政府支持力度和未来计划。通过访谈练习者和居民,以及观察活动开展情况,了解普通百姓对打莲湘的看法,观察项目实际开展情况。

金山区是上海市的西南门户,在交通方面,拥有G15、G60、S4等7条高速公路,是浙江省大部分地市进入上海的必经之地[1],拥有便利的交通资源。金山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的“大金山、小金山、浮山”三岛是沪上仅存的一块净土,岛上保存着上海陆上及其他地区早已绝迹的原始植被和珍稀植物,有猕猴等珍贵动物。金山旅游以“枫泾寻画”为核心,打造绿色生态观光带和蓝色滨海度假带,形成南部滨海新城旅游集聚区、北部特色文化旅游集聚区和中部乡村休闲旅游集聚区,塑造了金山农民画品牌、枫泾古镇品牌、廊下新农村品牌、东林佛教文化品牌和城市沙滩滨海休品牌的5大品牌。拥有5大品牌之一的廊下镇,是打莲湘管理部门所在地。据上海金山区人民政府网统计,多年来廊下镇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数量比例较为平均,未出现城镇化率猛增的趋势,截至2013年底,廊下镇农业人口为16 727人,非农业人口为 14 107人,城镇化率为 45.75%[2],是金山区城镇化率最低的地区。廊下镇政府挖掘整合农村乡土文化资源,将自然生态、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元素有机融入人民生活、乡村教育、乡村旅游中,大力挖掘并宣扬当地传统文化,将“廊下三支花”廊下打莲湘、廊下农民画、廊下剪纸及其他传统文化特色作为当地建设和发展旅游业的亮点[3]。

打莲湘被选为廊下镇发展旅游业的亮点是因为其本身具有的民俗传统性、健身娱乐性、简单易学性、社交互动性和形式多样性等特点,符合人们参与休闲旅游活动的需求,能与休闲旅游较好地融合到一起。

打莲湘的民俗传统性为休闲旅游注入了文化内涵,为休闲旅游带来了丰富的文化节目和欢乐的节庆气氛。在活动寓意方面,打莲湘曾是廊下民间的一种祭祀活动中的表演,“老爷出会”时跟在后面,以哨子为口令边走边打,其目的多为驱邪、撵鬼、祭奠神灵,祈求五谷丰登、岁岁平安等;在服装、动作和音乐方面,传统的打莲湘服装乡土气息甚浓,女的穿着大花对襟衣,胸前围上小围兜,男士则身穿古朴的农耕服装;传统动作套路多半蹲面向地面,每个八拍中必有用莲湘棒敲击地面的动作,以表示对大地的感恩与敬畏;莲湘音乐亦是如此,内容大多是民间追根溯源、歌颂怀念祖先、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等等。

打莲湘的健身娱乐性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的殷切渴望,还为休闲旅游带来了活力。廊下打莲湘的动作轻快、明朗,节奏感强,主要有交齐、转棒、敲肩、打地、对打转身等基本动作。打莲湘活动是一种典型的“有氧运动”,用竹制的莲湘棒有节奏地击敲击肩、腰、背、臂、肘、两手、两膝、两足等部位和穴道,无形中起到了舒筋活血、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节奏感的作用,还能使人精神饱满,充满激情和活力,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健身活动方式。

自2008年起,金山旅游和廊下旅游在开发中一直不断创新,希望做到天天有活动,日日有精彩,打莲湘的形式多样性恰好满足了休闲旅游开发的要求。在继承传统的十四节廊下打莲湘的基础上,廊下学校、廊下旅游开发公司在吸取其它地方的打莲湘活动之长,结合廊下的民俗风情,健身需求等,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莲湘,创造出台上和台下互动、表演者与游客互动的体操莲湘、游戏莲湘、队列莲湘、诗歌莲湘、小品莲湘、快板莲湘、故事莲湘、互动莲湘、家庭莲湘、礼品莲湘等,为休闲旅游注入了鲜活的生命活力,形成了浓厚的莲湘特色文化氛围。

可见,在这片即保有传统农耕环境又具有现代城镇实力的沃土中,打莲湘既能被较原汁原味地传承发展,又能有效地发挥其在新时代中所具有的价值,是一个较为正面的个案。本文希望进一步探索休闲旅游开发对打莲湘传承发展的有利之处和不足之处,总结出能使打莲湘与休闲旅游开发融合并有利于其传承发展结合之路,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休闲时代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借鉴。

2 金山廊下打莲湘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2.1 打莲湘的历史

打莲湘又称 “打连厢”、“打钿响”、“打花棍”、“霸王鞭”、“铜钱棍”、“浑身响”等。莲湘较早是一种竹筒或鞭状乐器,打莲湘在早期是一种说、唱、打、舞结合的舞蹈。清代毛奇龄的《西河词话》中记载:“金作清乐,仿辽时大乐之制,有名连厢词者,带唱带演,以司唱一人,琵琶、笙、笛各一人,列坐唱词——此人至今谓之连厢,亦曰打连厢。”廊下莲湘是自外流入的,有史可考的已有100多年。据《廊下志》记载,早在民国 24年(1935年),廊下沓里村就已成立由民间艺人王金法组织的10余人的莲湘表演队,表演一种祭祀舞蹈。据传承人之一吴金魁说,在20世纪30年代,苏北灾民到江南逃荒,他们要饭时有表演打莲湘的,自演自唱、没有音乐,只有铜钱发出的声响,因此那时也叫打钿响。1949年解放时,他经常在解放军营地看部队文艺队排练节目学会了打莲湘。1950年,吴金魁回到家乡,成立了学校莲湘队。因为莲湘活泼轻快,节奏感强,击打声响遍四周,能营造喜庆欢乐的气氛,又能催人奋进,逐步成为娱乐大众的集体舞蹈。另一位传承人吴克勤说,廊下莲湘一开始动作有 4节,到1952年发展到9节,到 1960年代发展到 14节,音乐主要以《四季调》、《拥军花鼓》为主。“文化大革命”期间,打莲湘销身匿迹,“文化大革命”后,打莲湘恢复了活动,又被全镇男女老少所喜爱。

廊下打莲湘形式大体有3种:一种是健身活动,人们以竹竿来锻炼身体;一种是民间的祭祀舞蹈,主要出现在解放前王金法组织的莲湘队表演;还有一种是在秧歌中的表演,具有娱乐性、欣赏性特点,主要出现在解放后,中丰村、中联村一带以吴克勤为代表的莲湘爱好者的表演。

2.2 打莲湘的传承发展现状

廊下打莲湘拥有百年历史,曾经也有过中断时期,近年来的兴起主要源于2006年金山区开展的创建 “一镇一品”工程。金山区下发文件号召各区、镇、街道积极挖掘地方特色。金山廊下镇文广中心通过举贤纳谏的方法搜集各种廊下特色传统文化,最终于2006年正式确定打莲湘、农民画和贴画为廊下镇的“一镇一品”,人称“廊下三支花”。同年,打莲湘还成为金山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开始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地方组建莲湘队,举办各类打莲湘的文艺活动和比赛。

2.2.1 打莲湘的传承现状

关于打莲湘的保护工作是通过调研挖掘、整理保护和传人培育3方面来进行的。

较为全面的调研工作目前开展了两次,第一次是筹备申请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第二次是2008年由廊下镇老书记陈国忠牵头编制《廊下莲湘》一书的时候,此外,在调研工作方面,廊下镇会定期召开莲湘研讨会。

廊下莲湘的整理保护工作,主要体现在建立展示平台以及制作专题资料两方面。建立展示平台方面,2010年在廊下镇首届中国莲湘文化节开幕式上由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许可在廊下镇成立全国第一个被正式命名的“中国莲湘文化之乡”和唯一的 “中国莲湘文化传承基地”[4];制作专题资料方面,目前已完成的专题资料包括:廊下镇原党委书记陈国忠和廊下镇镇长邱运理牵头主编的《廊下莲湘》、聘请体育和舞蹈专家创编的《廊下莲湘操》,以及2006年编写的校本教材《打莲湘——廊下民间艺术》。

在传人培育方面,一方面,打莲湘官方传承人吴迪观老人负责配合廊下镇文广中心参与各类活动的指导工作,目前在各村居中的传承工作已卓有成效,廊下镇每个村居都有至少一支莲湘队,人数均在20人左右,平时会相约聚在村委会排练舞蹈或者健身锻炼;另一方面,在廊下幼儿园、小学、中学的传人培育。从1989年起,每一位在廊下小学读书的学生都被要求学习打莲湘,通过廊下小学领导和老师们的努力,打莲湘成为了每个孩子的必修课,并且根据不同的年级,设计不同的课程难度,可以说每一位廊下的学生都是打莲湘的小小传承人。

2.2.2 打莲湘的发展现状

在保护打莲湘传统文化的同时,廊下镇通过改造创新和推广传播使打莲湘得以在更大范围内扩展其影响力。

在改造创新方面,首先通过对动作与形式上的改造创新,使从开始简单的几个动作演变成14节系列套路,到现在的系列莲湘,形成了独特的廊下风格,有别于其它地方的莲湘。从单人莲湘到多人莲湘,到团体莲湘。随着舞蹈元素的加入,打莲湘的艺术性不断增加,更趋向舞台化,并赋予鲜活的时代感。2008年创编的10节新的莲湘操不仅使民俗传统文化和时代文化相得益彰,也让民俗传统舞蹈与现代健身操舞有机融合;其次,风格上的改造创新,廊下人民紧扣时代脉搏,创造出了系列莲湘:舞莲湘、劲莲湘、耍莲湘、队莲湘、唱莲湘和其他莲湘。其它莲湘包括:如诗歌莲湘、小品莲湘、快板莲湘、故事莲湘、互动莲湘、家庭莲湘、礼品莲湘等,形成了浓厚的莲湘系列文化。

在推广传播方面,打莲湘得到政府的广泛支持。首先,让打莲湘进入学校成为当地的特色课程、创编教案,并通过举办校际比赛和教育新闻报道得到推广传播;其次将打莲湘融入各类文艺演出和文艺作品,通过大舞台传播打莲湘,并打造出一个先进的,富有文化底蕴的新乡村;再次搭,建网络平台,将打莲湘在学校、在传承基地、在廊下镇举办的各类比赛中的表现通过网络传递到人们的面前;最后与旅游结合。2012年5月31日,廊下打莲湘成为“闲是金山”这一金山旅游品牌中,7个“金周末”系列特色旅游产品中的一个。这一系列的旅游项目让更多的外乡人认识了打莲湘,近距离接触到打莲湘。可以说,与旅游结合是传承发展打莲湘的重要手段。

3 金山廊下打莲湘休闲旅游开发现状

休闲旅游开发是为发展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业,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手段。目前,旅游开发的对象已从单纯的自然风景资源,转向更富深意的历史文化资源。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方国土的历史演变、一方人民的生活习俗,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已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对象。

3.1 廊下镇打莲湘休闲旅游的开发

3.1.1 开发伴随着打莲湘的传承而兴起

近年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主要旅游吸引力的文化遗产旅游逐渐流行起来,廊下旅游正是采用此类开发方式的典型案例。2006年新廊下旅游管理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负责金山区廊下镇的旅游管理工作。2006年打莲湘成为金山区“一镇一品”项目,2007年成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公司顺势将中国首个莲湘文化传承基地建立在了廊下著名旅游景点“廊下生态园”中,并协同廊下文广中心举办了中国唯一的大型莲湘主题文化节,廊下的莲湘品牌开始名声鹊起,知名度越来越高。

2008年廊下镇举办了首届长三角地区莲湘邀请赛,为申请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准备。旅游公司经过一年的准备,在2008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出台了原生态情景剧《姚府娶亲》将莲湘的元素融入其中,巧妙地向游客展示出廊下莲湘文化的魅力和风采,为廊下旅游业的发展开拓了文化资源,改变了以往“农家乐”的郊游模式,使上海的乡村旅游平添一份“文化味”[5]。

2009年打莲湘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莲湘主题文化节”升级为“中国莲湘文化节”。旅游公司通过大力宣传,将这一莲湘文化节宣传成文化旅游的一大盛会,同年廊下生态园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6],至此,这种以传统民俗文化推动当地农村文化发展,带动农业旅游业发展的“廊下模式”,受到了全国 32个省市区民间艺术家协会高层人士、民间文化研究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7]。

3.1.2 汲取各方对打莲湘研究和开发的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因此,在开发打莲湘休闲旅游产品时必须尊崇先保护后开发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有机更新原则。要坚持以上原则,就需要得到廊下镇各方的帮助。

打莲湘的开发汲取了廊下文广中心对打莲湘历史研究的成果。为尽可能还原打莲湘的原有风貌,廊下文广中心多次开展了翻阅历史资料、探访老艺人、召开莲湘研讨会等调研挖掘工作,制作出了《廊下莲湘》一书,并制作专题纪录片。旅游公司在与廊下文广中心多次沟通后,将打莲湘书中的内容作为旅游介绍资料、将《廊下莲湘》作为静态读物成列在莲湘馆、将纪录片在莲湘馆中滚动播放,并将经典莲湘动作塑造成莲湘雕塑[8]。廊下休闲旅游对打莲湘的开发较为完整地保留其较为传统的部分,对打莲湘起到了传承保护的作用。

对打莲湘的开发获得政府规划的支持和监督。打莲湘的传承地金山区廊下镇在2006年6月发布的 《上海金山现代农业园区(廊下镇)总体规划》[9](下称《规划》)中表明,廊下镇始终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首要目标,在规划理念的第一条就提出“人文理念”,即尊重土地和自然过程,将中国五千年土地上的智慧,与现代科技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构建和谐新农村。这一规划肯定了打莲湘等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俗传统的文化价值,使它们能在这片土地上持续保留其原有的风貌。与廊下镇政府合作的每年一度的莲湘文化节和莲湘邀请赛为廊下旅游公司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和媒体关注。

对打莲湘的开发也从学校中的打莲湘活动中得到灵感。廊下的各个学校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开展莲湘活动,衍生出了诸如莲湘舞蹈、莲湘操、莲湘游戏、莲湘朗诵、莲湘剪纸等活动,特别是莲湘舞蹈和莲湘舞蹈和莲湘操更是获得上海市教委专业老师的指导,动作简单美观且具有较高的健身功效。这些莲湘活动得到了专业的指导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将其融入到廊下休闲旅游中,能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近距离接触打莲湘。

如今在各方的协助下,已建成的打莲湘特色的休闲旅游产品主要包括:以打莲湘为主题的休闲旅游项目、以打莲湘为特色的休闲旅游场所、有打莲湘参与的休闲旅游宣传活动及比赛、以莲湘命名的物品等。廊下乡村旅游的主力军是廊下农家乐,将打莲湘等传统文化融入农家乐中,开发出莲湘糕、莲湘服装等莲湘系列产品,并向游客零距离表演打莲湘,打莲湘俨然成为金山廊下休闲旅游的著名品牌。

3.2 休闲旅游融合打莲湘产生的积极影响

为进一步配合旅游业的发展,金山区启动了“村庄改造”工程,让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廊下镇的中华村在村庄改造中把几十户农家小楼打造成乡村酒店,并发展出一批“农家乐”饭店,同时挖掘出打莲湘、土布服装、农民画等文化项目,让游人吃在农家、住在农家、乐在农家[10],让非本地人能在良好的环境下欣赏打莲湘,感受惬意的乡村休闲生活。

休闲旅游业的发展让打莲湘传承地的百姓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与此同时,据不完全统计,自《规划》颁布以来,2007年全年廊下共接待游客1 296批、12.67万人次,2008年将打莲湘融入休闲旅游后,当年1至9月平均每月接待旅客2万多人次,游客数量显著增长[11]。

时至2012年廊下休闲旅游通过农旅、文旅结合的发展措施,参观人数持续增长,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截止2012年6月18日,旅游公司接团538批次,同比增长31%;接团游客超过 3万人次,同比增长 25%,其中外宾1 150人次。带动廊下各旅游景点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同比增长30%;带动旅游消费超过1 800万元,同比增长28%[12]。

经济价值是维系休闲旅游持续开发的重要方面,通过对打莲湘的旅游开发,为当地人增加了多个工作岗位,让他们通过发挥所长获得兼职或全职的工作岗位。

3.3 廊下休闲旅游开发对打莲湘传承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丰富打莲湘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以及原生态情景剧《姚府娶亲》等与莲湘有关的剧目,生动地表现了乡村文化,丰富了莲湘的表现内容,让人记忆犹新。

提高打莲湘知晓度。根据上文的数据可知,将打莲湘融入到休闲旅游开发中去,利用本土风光吸引游客,在观光的同时让人们知道并了解打莲湘,提高了打莲湘的知晓度。

提供打莲湘展示平台。休闲旅游需要传统文化增加其卖点和亮点,旅游公司安排打莲湘在传承基地、廊下生态园、上海农家、博海农艺苑、廊下果蔬园、盛姆桃园等多个景点进行表演,使打莲湘拥有更多的展现舞台。

增加打莲湘传播渠道。金山休闲旅游的成功获得了多媒体、多渠道的密切关注和更多的展示机会,打莲湘也随之获得更多的机会。例如:江苏电视台先后在《跟着大脚走》栏目、《中国旅游》栏目来到金山拍摄旅游专题和春节专题片,上海FM89.9东方都市广播合作举办 “金周末——金山年货采购活动”,春节前夕每天8次向广大听众播出活动信息,并活动通过 《就是爱旅游》、《今天吃什么》和《都市新空气》3大节目强强联手进行活动介绍[13],此外苏州、舟山等多地区媒体与金山旅游有着不同形式的合作,可见金山旅游在长三角旅游市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闲是金山”效应不断扩大,打莲湘的传播渠道和范围也逐步扩大。

4 金山廊下打莲湘休闲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4.1 景点标识、简介不完善,不利于游客了解打莲湘

在很多景区,打莲湘并非固定表演内容,没有固定的场地,没有固定的表演时间,这让很多游客只能“赶巧”看到打莲湘。此外,除了莲湘馆里面,很多景区,即便是在以莲湘为特色的景区都少有打莲湘的解释牌、系列丛书、相关杂志和报纸。人们看到表演也只能看个热闹,无法详细了解打莲湘的文化内涵。

4.2 观赏式传播,不利于打莲湘传统技术的传承

在休闲旅游中只有游戏莲湘、列队莲湘等改良的莲湘活动可以让游客互动参与,而传统打莲湘主要以表演的形式出现在游客面前,在所有景区都没有体验区和教学区,游客们无法亲身锻炼,难以真切感受到传统打莲湘在练习时的快乐,也无法学会打莲湘的动作,打莲湘无法通过休闲旅游进行技术传承。

4.3 缺乏相关产品,不利于游客体验打莲湘

技术传承需要体验和练习,获得快乐同样需要体验。在多个旅游景点中,偶有几个出售莲湘棒和莲湘相关装饰品的小摊位,但很少有莲湘课程指导,莲湘教材等产品出售。这样不利于游客们深入感受莲湘文化,莲湘的乐趣。

4.4 休闲旅游开发对打莲湘传承发展的负面影响

为发展金山区廊下镇的休闲旅游业,廊下镇的部分村落改造成了农家乐,对村落进行整修,虽然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是部分原住民因不愿意住在“热闹”的旅游景点而迁出。新迁入的有些是廊下其他村居的居民,但他们目的明确,以开展农家乐为主业。有些并非廊下人,同样以“生意”为主,但他们对廊下的文化,对打莲湘知之甚少,更别提会打莲湘和传承打莲湘了。

新建的景点和农家乐,都已经没有了过去的农田。在这样的环境中,打莲湘不再是人们务农时的休闲娱乐活动,莲湘歌曲所唱的与现实环境不同,莲湘更多的是一种吸引眼球的工具。舞台上的表演者打出来的莲湘好看但却不再是传统套路,店家打出来的莲湘有些只是摆几个动作,并不成套。

当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环境和目的改变时,它将难以展现最传统的风貌。在休闲旅游开发中环境的变化和商业的目的似乎是必然的,这将难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打莲湘的传统性,这对打莲湘传承和发展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

5 结论

传承和发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类的传统文化是社会的重大课题,而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休闲旅游开发是其中一种有效的传承发展模式。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涉及调研挖掘、整理保护、传人培育、改革创新和推广传播5大方面,廊下镇文化体育中心作为打莲湘的主要管理部门,它对推进和监管打莲湘的五大传承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是打莲湘传承发展的主要推手。廊下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在镇文化中心的鼓动下也在整理保护、传人培育、改革创新和推广传播4个方面对打莲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图1)。

图1 休闲旅游开发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打莲湘传承发展的5大方面的关系Figure 1 5 aspect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nd tourism and Dlianxiang’s pre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目前,廊下旅游公司将镇文体中心和镇学校对打莲湘的研究成果运用于休闲旅游开发中,在汲取其他机构成果的同时,旅游公司也通过自身的力量对打莲湘的传承发展也做出贡献。在整理保护方面,旅游公司为打莲湘提供了展示平台;在推广传播方面,通过旅游让许多老百姓接触到了打莲湘、增加了媒体对打莲湘的报道、拓展了打莲湘的传承渠道。休闲旅游开发对打莲湘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休闲旅游开发对打莲湘的传承发展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传人培育功能的缺失和推广传播方式不完善两方面。休闲旅游开发中将打莲湘作为“摆设”,不利于游客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也不利于发展潜在的文化传承者,阻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的传承和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休闲旅游公司在开发利用传统文化的时候应增加主人翁意识,深入思考一系列做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长久影响。而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中心在与旅游公司合作的同时,也应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及时指出其在开发过程中的问题。

6 对策与建议

6.1 增加体验式传统莲湘项目

体验式即需要游客去亲身参与,参与方式一般有品尝、抚摸、尝试等,人们通过体验可以对物品有更直观的了解。让游客亲身体验打莲湘,不仅能增强旅游的互动性,趣味性,也能让人们对打莲湘产生更深的印象。

6.2 开发或引入打莲湘教学教材

在观赏过打莲湘后,许多游客表示对其很感兴趣,可是缺乏学习的渠道。因此,建议旅游公司在设置体验式项目的同时,还应在纪念商品点摆放出各类的打莲湘教学书册,光碟,供有兴趣的游客欣赏学习。

打莲湘在金山区廊下镇十分普及,其原因在于打莲湘是多所学校的必修科目,是镇文化比赛的必比项目,是企业文艺活动的必演节目。借鉴学校教材编写旅游读本是开发打莲湘教材的一条捷径。

6.3 分层分级包装打莲湘产品

城镇化面积的增加,乡村面积的减少,人们对于乡村的好奇心则逐渐增加,对于乡村休闲的生活日渐渴望,乡村休闲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但人们对于体育的爱好却并不偏向“乡”化,越来越多的人崇尚时尚体育,外来体育。

在保有打莲湘传统风格和传统风格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年龄层和不同职业人群的审美、健身和休闲需求,设计时尚、个性的打莲湘产品。如:改变莲湘棒的材质、颜色;改良莲湘服装;改编莲湘音乐等。实体产品是具象的,是可存放的,是能唤起人们记忆的。游客在购买了相关产品后能更长久地保存对打莲湘和对金山休闲旅游的记忆,通过购买莲湘产品,练习打莲湘还能起到扩大莲湘传承度的效果。

[1] 上海市金山区旅游局.上海市金山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金山旅游[EB/OL].道客巴巴,2011-4-26[2015-01-01].http://www.doc88.com/p-999970609342.html.

[2] 统计之窗.2013年户籍人口情况(二)[EB/OL].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网[2015-01-01].http://jsq.sh.gov.cn/gb/shjs/jsgl/tjzc/tjyb/2010tjyb/n3723/u1ai82361.html,2014-1.

[3] 廊下莲湘:上海打造文化生产力的标本[EB/OL].人民网,2010-9-30[2015-01-01].http://news.163.com/10/0930/11/6HQV91FC00014JB6.html,2010-9-30.

[4] 上海金山区人民政府.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在金山廊下启动廊下莲湘文化节开幕[EB/OL].上海·金山,2012-06-08[2015-01-01].http://jsq.sh.gov.cn/gb/shjs/node1739/jjlx/zxbd/userobject1ai71263.html.

[5] 农业资讯.上海金山廊下:打文化牌,算经济账 从传统农业中增长致富[EB/OL].东方网,2013-04-01[2015-01-01].http://nc.mofcom.gov.cn/articlexw/xw/dsxw/201304/1.

[6] 金山区廊下镇人民政府.廊下生态园[EB/OL].上海廊下2013-11-08[2015-02-01].http://langxia.jinshan.gov.cn/html/ztlm/xdnyyq/798637777471.html,2013-11-08.

[7] 薄小波.创建乡土文化带动农村文化和农业旅游发展金山廊下成“中国莲湘文化之乡”[N].文汇报,2010-10-6(002).

[8]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在金山廊下启动廊下莲湘文化节开幕[EB/OL].上海金山2012-6-8[2015-02-01].http://jsq.sh.gov.cn/gb/shjs/node1739/jjlx/zxbd/userobject1ai71263.html,2012-6-8.

[9]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金山现代化农业园区(廊下镇)总体规划[R].2006.

[10] 黄勇娣.村庄改造“改”出 50家乡村游[N].解放日报,2011-8-21(001).

[11] 金山廊下镇全力打造旅游品牌[EB/OL].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08-09-23[2015-02-01].http://www.sheitc.gov.cn/qxjjdt/644775.htm,2008-9-23.

[12] “闲是金山”引领区域品牌,“金周末”运动落地开花[EB/OL].上海景域旅游营销服务有限公司,2013-03-04[2015-02-01].http://www.kchance.com/Text_details.asp?id=3835,2013-3-4.

[13] 金山区委宣传部.江浙沪媒体青睐金山旅游 “闲是金山”效应扩大[EB/OL].上海政务,2013-02-06[2015-02-01].http://shzw.eastday.com/shzw/G/20130206/u1ai98827.html,2013-2-6.

猜你喜欢

金山区金山文化遗产
上海市金山区龙泉学校 从传统走向未来,成为祖国新一代接班人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我与风的故事
与文化遗产相遇
播撒雷锋精神的金种子——上海市金山区朱泾小学打造雷锋文化新空间
金山农民画
佐渡金山祭三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