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对新农村建设工作指示要求的具体意见

2015-12-24

吉林农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农村公路整治垃圾

7月16日~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工作时强调,新农村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注重乡土味道和民族风情,注重补农村的短板、扬农村的长处,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和农民幸福家园。同时强调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也要不断推进,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乃至到2020年“十三五”期间,吉林省新农村建设总的工作思路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吉林为统领,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基础,以新农村建设为动力,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以生产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点,突出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全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农村居民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出行安全和环境整洁,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和谐的农村美丽家园,努力让广大农村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一、打造样板,高标准推进重点村和整体推进县建设

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在全省已经完成1000个示范村和正在建设421个重点村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每两年推进400个重点村,选择5~8个县(市、区)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到2020年,全省建设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示范村)3000个,整县推进新农村20个县(市、区)。打造新农村建设样板,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全覆盖。突出搞好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农村村庄规划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规划,引导农村合村并屯,整治空心村,治理村庄大、散、乱等问题,注重保护乡村功能、生态屏障和民族特色,着力建设一批中西部社区化型、城镇郊区城镇化型、东部特色化型的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的新农村。

二、整合力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是建设美丽吉林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支撑,更是我省新农村建设的“短板”。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要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农村公路村村通、农村校舍安全改造、村部建设、标准化卫生室、农家书屋、农村社会救助福利中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大病救助、农村“五保户”供养、农作物保险、农村送文化下乡等11个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全覆盖的基础上,“十三五”期间全省力争整合投资500亿元左右,再实现农村公路屯屯通、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农村学校全面改造、农村村部一站式服务群众平台、农村休闲广场、健身器材配套等7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全覆盖,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庭院整治、农村绿化美化、农村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村厕所改造等6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重点突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重点在农村,我省突出表现在农村公路建设上。目前,全省农村已硬化公路8.7万公里,破损公路、砂石路和土路10万公里。按照目前省里每年推进5000公里农村公路硬化的进度,到2020年很难解决全省农村公路全面硬化问题。今后,省、市、县三级财政必须加大农村公路投入力度,整合现有涉农资金,重点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目标顺利实现。

三、提高水平,广泛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和“物的新农村”与“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的总体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要坚持统筹推进美丽乡村、新农村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切实搞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活动,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从2015年开始,全省每年打造100个美丽乡村试点,按照清洁卫生庭院美、窗明几净室内美、植树栽花景色美、身心健康生活美、文明和谐村庄美等“五美”的要求打造10万户美丽庭院,按照庭院净、居家净、厕所净、畜舍净、仪表净的“五净”要求打造30万户干净人家,在农村房前屋后和公路两侧普遍栽花推进12个县(市、区)整县美化工程,组织百名文化专家进百村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到2020年,全省创建美丽乡村要达到300个,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要达到100万户,美化整体推进县要达到30个左右。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村庄更洁净、创业增收、宜居宜业、幸福和谐的美丽乡村。

四、健全制度,切实提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平

整治农村环境,解决垃圾围村问题,是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也是今后的攻坚难点之一。一是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村垃圾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抓好沿公路线、铁路线、旅游线和环城镇周边的“三线一环”地带,小城镇和农贸集市,村部、学校、广场、企业等公共场所,沟渠河道、路边排水沟、水库塘坝、水源地,村屯周边、农户房前屋后、庭院,畜禽养殖小区、棚膜蔬菜园区、工业集中区和乡村旅游观赏区,城郊、镇郊、村屯相邻地带、公铁路区间相邻地段、高速公路出入口卫生管理死角区域等8个重点部位环境整治,整治的内容包括“八清一禁止”,即清垃圾、清粪堆、清柴草、清路障、清乱建的建筑物、清残垣断壁、清野广告、清病死畜禽,禁止随意焚烧秸秆。二是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要求,抓好农村生活垃圾规划、设施建设和分类处理工作。要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对于现有的5类垃圾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即:畜禽粪便、废弃的菜帮菜叶等易腐类垃圾进入沤肥池或沼气池,变成有机肥料或清洁燃料;金属、塑料、橡胶、废纸等可回收利用垃圾,搞好回收再利用;废弃电池、医疗垃圾、农药瓶子、化纤衣物、病死畜禽等有毒有害垃圾,运送指定地点进行焚烧无害化处理;建筑垃圾进行填坑铺路处理;秸秆等植物类垃圾要综合利用处理。三是推进行政村建立设施管护、民主管理各项村务的长效机制。全面落实“五包”、“八不准”环境整治和保洁的长效机制,即:农户包新建院墙大门维护,包门前街道卫生清扫,包清除积雪,包花草树木成活和路灯管护,包路边沟清理;不准乱垛柴草垛,不准乱堆放粪堆,不准乱扔垃圾,不准在墙体乱写和张贴广告,不准畜禽散养乱跑,不准随意焚烧秸秆,不准在庭院内外随意摆放物品,不准在街路随意停放车辆。四是全面落实垃圾处理保洁设施、保洁人员和专项经费,建立财政补贴、村集体筹集、农户适当出资的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制度。

五、加强领导,加大新农村建设推动力度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不懈、毫不动摇、一以贯之、始终不移地加以推进,久久为功。要进一步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市带县、城帮乡,全党全社会合力共建新农村的重大责任,全面落实各级领导干部、有关部门单位、各类企业、社会能人帮扶和捐资捐助新农村建设,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省新农村办供稿)

猜你喜欢

农村公路整治垃圾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垃圾去哪了
专项整治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三问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须多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