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2015-12-24邬木
邬木
他被誉为“中国文化非官方的大使”,43岁开始写小说,以一部《京华烟云》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是他的文化理想。西方人因他的文字,认识了一个丰富而生动的中国。他就是林语堂!2015年10月10日是林语堂诞辰120周年的日子,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在中国享有盛誉的大师。
生平故事
“林氏可能是近百年来受西方文化熏染极深且对国际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最大的一位作家与学者。若干浅识的西方人知有林语堂而后知有中国,知有中国而后知有中国的灿烂文化。”
——《中国时报》
跨文化使者
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林语堂说:“我的长处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
1935年7月,在庐山避暑的林语堂应他的美国朋友赛珍珠之约,也出于对中国传统“情感上的义务”,开始用漂亮的英文撰写他的小说《吾国吾民》。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林语堂出人意料但却坚定不移地扮演了一个中国文化的超级粉丝的角色。他不仅用包括《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苏东坡传》《京华烟云》在内的三十多部英文作品,向西方世界普及中国文化,还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以及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到海外,甚至著文煞有介事地论证“长衫优于西装”。
考场速用:当别人致力于将西方文学翻译成中文而让国人接受外国文化的时候,林语堂却致力于将中国的东西翻译出来介绍到西方。他这么做,是基于他对自己民族的文化非常自信。反观现在,很多人越来越钟情于外国的东西,但对中国经典文化却不甚了解,令人感到悲哀。作为当代的中学生,在积极学习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坚信中国文化的优势,不忘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一点痴性,人人都有,或痴于一个女人,或痴于太空学,或痴于钓鱼。痴表示对一件事的专一,痴使人废寝忘食。人必有痴,而后有成。” ——林语堂
痴迷:林语堂与他的中文打字机
林语堂的痴,在于他的发明创造。林语堂早年立志发明中文打字机。他在数十年间自斥资金购置设备,坚持不懈地一再尝试,甚至一度倾尽家财、负债累累,最终成功发明了“明快中文打字机”,并于1952年取得该项发明的专利权。打字机以“明快”命名,乃取其“明易快捷”之意,寄托了他希望人人都能顺利操作使用该机器的心愿。除了“明快中文打字机”,林语堂还有很多小发明。“自来牙刷”“自动打桥牌机”“自动门锁本”等,无不体现了他对发明创造的痴迷。
考场速用:古人云:性痴则其志凝。这里的“痴”是指用心专一。唯有用心专一,才有可能潜心钻研;钻到极处,才有可能获得成果。林语堂为发明中文打字机数十年锲而不舍,正是他的可贵之处。许多功不成、名不就者,恰恰缺少这种坚持不懈的痴迷精神,他们的失败也往往是因为心性浮躁,用心不专。
“幽默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一种应付人生的方法。幽默没有旁的,只是智慧之刀的一晃。”——林语堂
林语堂的幽默
林语堂不仅是一位学贯中西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博学多识的演讲家。他的睿智机变往往都是用通俗幽默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其有“幽默大师”之称。一次,他到一所学校参加毕业典礼,前面几位发言人都发表了长长的演讲,轮到他说话时已经12点半了,与会者饥肠辘辘,再讲只能更加使人生厌。于是,林语堂上台后说:“绅士的讲演,应当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迷人!”一句话就结束了发言。
考场速用:林语堂不是为了让人们发笑而去制造幽默,他的幽默更像是生活的一种调味品,不刻意,不做作,信手拈来,水到渠成。
“我躺在床上怒不可遏,不能入睡,想着如何打破华盛顿封锁供应中国物资的坚壁。我也设法了解罗斯福总统给我们的迷惑,却想不出道理来……1941年夏天,罗斯福总统得意地宣称这项运送钢铁和汽油去日本的政策成功,那是我受到的第一记耳光……”——林语堂
林语堂的锋芒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虽然得到美国的同情以及援助,但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态度一直比较冷淡。美国还想发战争财,把汽油、武器等与战争有关的物资大量地卖给日本。林语堂在《纽约时报》上连续发表文章,毫不隐讳地指责美国的两面派做法。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对日宣战,终于承认对华援助太少、太晚。然而,美国对中国的抗战仍然继续使用两面派的手段。林语堂忍无可忍,1943年,他出版了《啼笑皆非》一书,一一列举美国对中国的恶劣做法,把矛头直指美国政府。
考场速用:一个人,不管多么温文尔雅,甚至敏感脆弱,当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受到损害甚至践踏的时候,就必须挺身而起,奋起反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是林语堂先生的处世原则。(周志龙)
素材拓展
今天,我们再读林语堂,幽默大师、文学大家的标签纷至沓来。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他的著作和思想,更重要的是他为我们留下了一种不卑不亢、忠心爱国的时代精神。缅怀大师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细细品读其作品,感悟其作品背后的时代精神。
■《京华烟云》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用英文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书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时代》周刊誉为“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该书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1937年抗日战争这三十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全景式地展现了现代中国的社会风貌。
姚木兰,出生于民国时期的一个书香世家,既是美丽的“道家女儿”,又是贤惠的“儒家媳妇”。为了顾全大局,她顶替妹妹嫁给了桀骜不驯的曾荪亚;同样为了顾全大局,她容忍了曾荪亚那段执迷不悟的婚外情。在面对曾荪亚故意冷落和无端指责时,她却以德报怨。姚木兰似乎一直在委曲求全,其实不然。姚木兰的宽容是有尊严的,是大气的,而不是一味地纵容,抑或故作姿态。姚木兰没有降服于命运失去自我,她用智慧经营着自己的婚姻和人生,而最终她收获的经历了大风大雨和万般磨砺的爱情也恰恰是最实在的,最令人羡慕的。
微评:“顾全大局”这短短的四个字,看似浅显,又何等深邃。姚木兰的宽容与大气令人刮目相看。
■《吾国与吾民》
《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成名的代表作。他在此书中以冷静犀利的视角剖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特质,向西方展示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民族形象。作为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声筒,此书拥有包括文学家、政客在内的众多海外读者。林语堂也通过此书担起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大使的重任。对中国读者而言,这也是一部帮助我们更好地审视和思考本民族文化和性格的著作。
我可以坦诚相见,因为我心目中的祖国,内省而不疚,无愧于人。我可以把它的麻烦公之于众,因为我并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得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涂脂抹粉。
微评:毫不隐讳地呈现祖国的麻烦,林语堂不是不爱祖国,而是清楚地知道中华民族虽然千疮百孔,却仍有极强的生命力,绝不会为外族所轻易毁灭。这样热忱又冷静的情怀,不知道现在中国还有几个人可以望其项背。
■《苏东坡传》
《苏东坡传》是中国现代长篇传记的开标立范之作,20世纪中国四大传记之一。林语堂用他的生花妙笔,将苏东坡穷达多变的一生娓娓道来,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文采斐然、超然独绝的苏东坡。苏东坡凭着他的才情、气度、思想成为历代文人推崇的典范,也是林语堂最喜爱的文人——这种喜爱或许源于一种心性相通的感觉。对于同样喜爱或者希望了解苏东坡的读者,这本传记是绝佳的阅读选择。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微评:苏东坡曾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相对于永恒,苏东坡不过是微乎其微的尘埃罢了。然而,他却用自己有限的生命,缔造了永恒的奇迹,记录下了如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