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其模式”创造沙漠奇迹
2015-12-24滕玲
本刊记者 滕玲
二十多年前的库布其沙漠,寸草不生,风卷黄沙漫天狂舞,连年累月沙进人退,连飞鸟都望而止步,更是有“死亡之海”的称号。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这里却碧水蓝天、草木葱郁、鸥鸟翔集,穿沙公路纵横交错,牧民新村俨然是塞北江南。库布其沙漠的治沙方法被世界誉为典范,“库布其模式”的治沙成果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荒漠化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015第5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今年7月底召开,主题为“沙漠生态文明,共建丝绸之路”,旨在推动沙漠治理、生态修复纳入“一带一路”整体发展目标。而随着沙漠论坛的召开,使沙漠变成绿洲的“库布其模式”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焦点。
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库布其沙漠实现如此华丽的转身呢?
库布其沙漠的前世今生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数据显示,全国有996.3万公顷(14945万亩)耕地位于东北、西北地区的林区、草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线范围内和25度以上陡坡,其中,相当部分需要根据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和耕地休养生息的总体安排作逐步调整;有相当数量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大多不宜耕种;还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因开矿塌陷造成地表土层破坏、因地下水超采,已影响正常耕种。这些不宜耕种的土地中沙化土地占了大头,而我国173.1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中,有80%分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是我国生态最为脆弱、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
在2015第5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开幕式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致辞表示,荒漠化是严重的全球性生态问题,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把荒漠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摆在重要位置,加大治理力度、加快治理步伐。
“库布齐”为蒙古语,意思是弓上的弦,因为它处在黄河下像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西、北、东三面均以黄河为界,地势南部高,北部低。南部为构造台地,中部为风成沙丘,北部为河漫滩地,流动沙丘约占61%,长400公里,宽50公里,沙丘高10~60米,像一条黄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横跨内蒙古三旗,形态以沙丘链和格状沙丘为主。距北京正西侧直线距离800公里,也是京津冀地区三大风沙源之一,十几年前,这里的沙尘一夜就可以刮到北京城。
记者了解到,历史上的库布其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黄沙漫漫。两千年前,库布其沙漠曾是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人类栖息地。后因长期的戍边屯田、连年不断的战争,大片良田逐步被荒芜,曾经的繁华胜景和金戈铁马的厮杀都终究湮灭在黄沙之中。库布其曾流传着一首“沙里人苦、沙里人累,满天风沙无植被;库布其穷、库布其苦,库布其的孩子无书读;沙漠里进、沙漠里出,没水、没粮、没出路”的民谣,正是当地极端恶劣生态的真实写照。
探源“库布其模式”
从卫星云图上看,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与包头之间,有一抹狭长的褐黄,这正是库布其沙漠。
作为京津冀三大风沙源之一,二十多年来,库布其沙漠的三分之一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已经披上绿意。在国际上,库布其沙漠的治理战果与治理模式已经赫赫有名,因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国际沙漠论坛落户库布其,每两年举办一次。
据国家林业局数据显示,治理后的库布其沙漠沙尘天气减少95%,生物种类增长近10倍,年降雨量由治理前不足70毫米增长到300多毫米,沙丘高度整体下降了50%。沙漠中药、生物肥料、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等产业不断壮大,10多万沙区群众从中获益,人均年收入由过去不足2000元增长到近1万多元人民币,部分甚至达到30000多元。
本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7月29日闭幕,经10个国家12个代表共同审议,论坛形成了《库布其全球沙漠化行动计划》以及在2015年之后生态合作上面的“计划”,经与会代表讨论,同意成立“全球沙漠生态经济联盟”。本届论坛秘书长王文彪在同时闭幕会议上宣布,这次论坛提出筹建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非盈利非政府组织:全球沙漠生态经济联盟。与会代表经过两次会议的讨论达成共识,同意成立这一国际组织。
王文彪透露,全球沙漠生态经济联盟的主要职责,就是汇聚全球的商业力量、科技力量、文化力量,通过PPP的模式,推动全球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的实现;推动2015年后的行动计划;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论坛期间,多次被提及的中国荒漠化治理实践典范——“库布其模式”,到底是怎样一个模式?这个模式的最重要践行者——亿利资源集团,承担着什么样的责任?
中国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沙漠生态企业之一,在库布其那片几百年来无人问津、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沙漠中,在国家、内蒙古、鄂尔多斯各级党委、政府富有远见的政策支持下,携手当地百姓,27年始终坚持致力于沙漠治理。绿化沙漠5000多平方公里,控制沙化面积10000平方公里,为中国北方构筑了一条全长240多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书写了中国治沙史的奇迹,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治沙模式——“库布其模式”。
库布其只是中国推动荒漠化治理、建设生态文明的典型案例之一。据出席会议的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介绍,近年来,中国持续加大对荒漠化防治与环境保护的科技投入,推动了生态修复的产业化发展。形成了沙生植物筛选培育、沙区植被修复、经济型防沙体系构建等一批防沙治沙技术新模式,累计示范转化面积已达2000余万亩。此外,建设了库布其沙漠化防治、毕节石漠化防治、三江源生态治理等国家级生态综合治理科技示范基地,带动了生态医药、生态光伏、生态牧业、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将生态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由“两难”变为“双赢”。
“库布其模式”就是亿利资源集团创造的一种以沙漠资源为依托、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科技带动企业发展、产业带动规模治沙、生态带动民生改善的创新实践和成功范例。“库布其模式”体现了生态优先、发展优先、民生优先的三个优先,形成了“治理—发展—再治理—再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的新模式,实现了“防沙治沙、产业发展、生态改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农民富裕”互动多赢的格局。
亿利董事长王文彪说:“亿利资源用了26年时间,在中国库布其把60万公顷沙漠变成了绿洲;我们计划再用10年时间,通过‘生态、民生、经济’平衡驱动发展措施,凝聚全球更多商业和公益伙伴力量,利用库布其成熟的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沿丝绸之路再造两个库布其沙漠绿洲。”
2014年,亿利确立了生态修复在集团的战略主体地位,全面实施以生态修复为主题的可复制、可持续的生态产业战略。
“库布其模式”向人们展示了什么叫“靠沙吃沙”,他们用事实证明了荒漠也并非一无是处,风沙也并非绝症,只要对症下药,万里沙地也可能变成盈盈绿洲,今天的难题也许就是未来的饭碗。
沙漠变了
库布其沙漠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巨变?对于这个问题,生活在那片土地,为那片土地奋斗的人们是最有资格说话的。
在7月13日国际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研讨会上的演讲中,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尹成国介绍了库布其沙漠在三个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
一是沙漠土地变了。27年的防沙绿化,让库布其沙漠由原来的“不毛之地”变成如今6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绿洲,控制沙漠1.1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天津市的总面积。特别是长期种植甘草等豆科类植物,通过生物固氮菌改良土壤,让100多万亩的沙漠出现了生物结皮和黑色土壤,具备了农业耕作的条件,被专家称为“沙漠奇迹”。同时,通过创新“迎风坡造林”植树方法,消峰填谷,树长沙降,整个库布其沙漠的沙丘高度较20多年前整体下降了50%。
二是沙漠气候变了。库布其沙漠已经形成了一个小气候,这里的沙尘天气已经由过去每年的七八十次减少到三五次,把沙尘挡在了塞外,把清风送给了北京;沙漠里降水量逐年增多,目前已增长到年均310多毫米;生物多样性持续增多,出现了天鹅、野兔、胡杨等100多种绝迹多年野生动植物,2013年沙漠来了70~80只灰鹤,2014年又出现了成群的红顶鹤。
三是沙漠里的人变了。首先是思想观念变了,经过20多年的治理,沙漠里的人重新认识了沙漠,他们不再害怕沙漠,沙漠不仅可以治理而且可以致富。其次是生产生活方式变了,他们由过去的散居游牧、靠天吃饭转变为现在拥有五重新身份——他们有的把自己闲置的“荒沙废地”转租给企业或以沙漠入股企业成为股东;有的跟上企业种树、种草、种药材;有的发展沙漠蒙古族特色的“农家乐”、“牧家乐”旅游餐饮服务;有的种瓜种菜、养牛养羊;有的进入企业当上了产业工人,通过多种渠道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目前,库布其沙漠生态已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库布其沙漠的这些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二十多年来一步步慢慢改变。尹成国介绍说,库布其的治沙之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被动治沙造林阶段(1988~1995)。主要特点:企业被沙漠阻隔,生态建设短资金、缺技术、没人才,参与人员少,建设周期长,管理经验相对不足,人工造林面积小,年均2000亩左右。
第二阶段:主动治沙造林阶段(1995~2001)。主要特点:“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和吉日嘎朗图镇三级政府积极支持企业进行沙漠治理与生态建设。企业主动进行沙漠治理,通过补种的方式巩固人工造林成果,同时在有限的范围内扩大人工造林面积,年均造林10000亩左右,并且开始引进美国三角叶杨等树种,建立生态育苗基地。
第三阶段:理想化治沙造林阶段(2001~2003)。主要特点:企业进军沙漠后,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收入,迫切希望扩大人工造林面积,反而急于求成。典型案例为推沙造林,且林分以杨树纯林为主,树种单一,生长灌丛化,不利于病虫害的防治,也不利于防火,违背造林原则,盲目作业。推沙造林工程量大,耗财耗力;人工造林面积相对较小,年均6000亩左右。
第四阶段:理性化、合理化治沙造林阶段(2003~2006)。主要特点:探索与总结科学的造林技术,积累经验,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提出“锁住四周、渗透腹部、以路划区、分块治理、科技支撑、产业拉动”的治沙方略和“路、电、水、讯、网、绿”六位一体的治沙方针,治沙治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水、电、讯就通到哪里;建立了“乔、灌、草(甘草)”相结合的立体生态治理模式;人工造林打破传统的锹种植苗造林方式,机械造林方式广泛应用。年均造林5万亩,涌现出郭三梁、七星湖等效果明显的治沙基地。
第五阶段:科学化、规模化治沙造林阶段(2006~2015)。主要特点:完成实践到理论的升华,成立了专门的沙产业研究院,“库布其模式”完整理论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体系成型。此阶段的治沙由沙漠北缘向沙漠腹部延伸,每年造林面积近80万亩,相当于前26年造林的总和。
库布其沙漠的华丽转身让我们看到了防沙治沙的希望。就算全球仍有65%的土地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沙化,就算沙化每年还在以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就算沙化造成的荒漠化地区仍有数亿人口处于贫困和饥饿之中,就算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但,人类既然能走过猿人期,能依靠智慧迈入科技时代,只要还有那么点希望,只要全世界打破种种阻碍一起共同努力,何愁严峻的荒漠化形势得不到改善。人类应该期待并且努力,未来的某天,像曾经的“死亡之海”库布其一样的地区能背过身去,把“死亡”留给历史,把生机留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