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年太久,只争朝夕—治霾釜底抽薪治“本”为主

2015-12-24牟雪江

中国石油企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环境容量雾霾能源

30年太久,只争朝夕—治霾釜底抽薪治“本”为主

梦元/图

在前文中我们讨论了那么多,最终我们的问题还是归结到:中国要想彻底治理雾霾,到底需要多久?有西方国家的空气污染的前车之鉴,有他们积累几十年的治理环境的经验,我国是否有可能把这60年减少为30年、20年,甚至10年?

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司长马燕合引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洛杉矶、伦敦、巴黎等城市治理雾霾与大气污染的措施与启示》专题报告研究成果认为,洛杉矶、伦敦、巴黎等城市雾霾治理经验表明,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我国当前类似的污染阶段,目前他们已经基本完成了相关治理工作。“国外经验表明,雾霾可治,但是治理需要30年左右的时间。”

马燕合认为,在更加严格有效的环境管理要求及现代科技支撑下,我国治理雾霾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不断加强污染源头的控制、强化监测预警、严格管理和执法,同时要持续不断地推送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

那么在雾霾产生和治理的过程中,中国的情况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有什么不同?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的专家表明,2013年以来席卷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强霾污染物,是英国伦敦1952年烟雾事件和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污染物的混合体,并叠加了中国特色的沙尘气溶胶。中国雾霾的产生是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双重作用,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同时存在的一种较为严重的空气污染现象。导致雾霾产生的直接因素主要包括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大量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以及建筑扬尘等。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贺泓说:在我国的燃煤量非常大的时候,我国的机动车在快速增加,这个主要体现在城市大气污染上,另外工业排放也非常严重,如钢铁、建材、水泥、陶瓷玻璃等,都是高排放的一些行业,因此我国遭遇的高度复合大气污染跟伦敦、洛杉矶都不一样,我们是一股脑的压缩在这个阶段,因此治理起来难度也就不在一个水平上,这种复合污染造成的环境容量下降是非常难以治理的。

事实上,今天的中国与60年前的英国、美国虽然遇到的是同样的雾霾事件,但由于发生在两个不同时期,由此决定了英国、美国可以走的治理道路,在今天的中国则无法“用拿来主义”走下去。因为,当今中国雾霾污染是在全球环境危机一触即发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是在世界环境容量已经饱和,没有承载空间的情况下出现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12》指出,“当前,我们的生活方式过度消耗了自然资源,我们使用的资源量超过了地球供给的50%。”

环境容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指出:“当前我国雾霾大面积蔓延的本质就是排放超过了环境容量。自然环境原本对污染有着自修复、自净化的能力,但现在的污染程度已突破其底线。”

西方式工业文明模式是一种成本外化、污染转移、利己不利他的文明模式。在世界环境和能源的支撑力已经出现负数的世界背景下,中国无法重复西方式污染转移的外生治理之路。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中国雾霾天所暴露的问题,就不仅仅是一个环境污染的问题。而是如果中国按照西方工业化标准,继续追赶西方式的高能耗、高消费的工业化之路,已经行不通。

要从根源上治理雾霾问题,国家需要重新定位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目标。具体到能源治霾的逻辑上,就必须重构能源体系,而能源体系的重构必须重视能源进化规律,不能脱离中国发展阶段,其中最现实的选择是发挥资源互补优势,构建气体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的现代能源体系。

那么如何构建现代能源体系?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能源革命”的理念,并提出了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四方面的革命,为能源战略发展指明了方向。

治理雾霾釜底抽薪的办法,就是进一步加快“能源革命”的步伐。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关乎发展与民生。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积极发展水电,安全发展核电,开发利用页岩气、煤层气。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我国节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

缩短治理雾霾的过程,我们一定要看到中国政府的有力作用。在治理大气污染上,欧盟学者经过大约30个国家的60项政策进行评估后认为:管理和控制等行政措施是温室气体减排最有效的办法,并且能够取得很高的减排效益。而中国恰恰拥有行政能力的优势,在雾霾治理上可以起到西方国家政府无法比拟的作用。

事实上,中国具有技术和制度的后发优势。比如,上世纪60年代末催化式排气净化器的发明,从技术上解决了汽油燃烧不完全的问题。但当美国政府要求应用这项技术时,就遭到汽车制造商的激烈抗议,一直到1975年所有汽车才实现全部安装净化器。而中国可以克服市场的阻力和障碍,少走很多弯路。同时中国也具有制度上的后发优势。1956年英国出台专门针对空气污染的《清洁空气法》,而这份世界上的首部清洁空气法案是在伦敦发生烟雾事件四年后才出台的。虽然中国的环境保护机构在作用发挥上还有待改进,但中国可借鉴西方国家制度方面的经验,快速对社会和市场形成约束作用。

2013年9月12日,治霾“发令枪”响起,国家公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这一“史上最严厉的行动计划”让整个中国行动起来。

2014年的“APEC蓝”为我们治理雾霾天气积累了经验,也坚定了治理雾霾的决心。

因此当治理雾霾成为中国的全民行动,我们坚信,中国空气污染的治理要比西方快,不用30年!

猜你喜欢

环境容量雾霾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不同时空计算尺度对水环境容量评估差异的影响分析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松花江支流梧桐河COD和氨氮动态水环境容量研究
河流动态水环境容量核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从雾霾中突围
儿童雾霾的长期受害者
雾霾的中医认识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