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白马湖入湖河道生态修复方案探讨
2015-12-24张智酝常贵陈国威江苏省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淮安3005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水利局淮安300
张智酝常贵陈国威(.江苏省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淮安 3005 .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水利局淮安 300)
淮安市白马湖入湖河道生态修复方案探讨
张智酝1常贵1陈国威2
(1.江苏省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淮安 223005 2.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水利局淮安 223002)
现状白马湖总体水质较好,局部湖区水质较差,达到Ⅳ类水质标准。为保证白马湖水质达到Ⅲ类水域标准,需对白马湖上游十条入湖河道进行整治及生态环境修复。通过植物和工程措施对沿线水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消除农业面源污染对河道水质的影响,通过沿线绿化,涵养水土,改善河道沿线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入湖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域标准。
白马湖 生态修复 河床构建 侧槽分流净
白马湖位于淮安市东南边缘,距淮安市主城区直线距离约30km,是江苏省十大淡水湖之一,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输水通道,又是淮安市城区第二饮用水源地;具有防洪滞涝、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渔业、旅游等多种功能,在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白马湖入湖河道分布于湖西岸的洪泽县和湖北岸的淮安区,主要有草泽河、浔河、北运西河、永济河、温山河、往良河、新河等。本文选择其中的草泽河进行生态修复方案的探讨。
1 河流概况
草泽河位于洪泽县最南端,为洪泽与金湖两县共有排涝河道,处于白马湖地区。草泽河起于洪泽境内洪泽湖大堤贴堤河周桥大塘,汇水入白马湖,总长度27.10 km,流域面积201.51km2,排涝量为164.60m3/s。汇水区域为:南到洪金灌区的洪金北干渠,西达洪泽湖大堤,北为周桥灌区的浔南干渠,东至白马湖。沿线处于白马湖上游地区,为周桥灌区与洪金灌区分界河,地势西高东低,沿线地面高程11~6m,流经洪泽、金湖两县,涉及东双沟、万集、仁和、陈桥、吕良共计5个乡镇,其中,仁和大桥向东南岸归金湖县所辖,北岸为洪泽县境内。
由于草泽河位于洪泽县与金湖县交界处,其流经区域主要为农田和城镇,除了生活污染之外基本无其他点源污染,因此影响草泽河水质的污染源主要为农业面源污染与生活污染,以及少量养殖废水污染。
2 水质现状
根据淮安市环境监测站对主要入湖河道水质的监测数据(见图1),草泽河总氮基本维持在Ⅳ标准,近年来呈逐渐下降趋势;总磷维持在Ⅳ标准,近年来呈下降趋势。
3 工程措施
总氮的控制方面,要加强入河水体的控制;总磷的控制方面,主要通过实施面源控制工程,降低流域总磷浓度。针对影响草泽河水质的污染情况,首先在中下游恢复驳岸植被,在城镇下游区域重点构建生态河床以及人工湿地,在整条河道构建生态河床,恢复挺水植物、微生物群落,净化和恢复水质。由于草泽河自仁和大桥以东只有北岸隶属洪泽县,因此在下游治理的时候还应在北岸加大整治力度、构建人工湿地,增强河道自净能力,保障入湖水质达标。
3.1 生态清淤疏浚工程
由于草泽河汇水面积很大,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水流入河中,河道底泥已经被污染,污染底泥每年释放大量的COD、NH3-N、TP等污染物,加重了河道自净的污染负荷,为改善河流水质,同时保证防洪要求,规划在河道底部进行清淤,清除部分河道污染底泥,并利用清淤土方进行复堤加固。
3.2 生态河床构建工程
河道生态清淤后,为进一步改善水质,同时保持清淤效果,在整条河河底构建生态河床,铺设填料,种植相应的沉水植被,沉水植物和微生物共同作用来净化水质。
图1 草泽河总氮总磷逐年变化情况
3.3生态驳岸修复及消减技术
草泽河南岸的驳岸系统较为完善,因此,驳岸修复工程主要集中在北岸城镇以及农田聚集区,构建尾水渗滤驳岸、生态护岸,并对河道两侧进行植被恢复。
在草泽河东双沟镇以西的南岸分布着养殖区,排污较大,坡降也较大,因此将该处驳岸改造为尾水渗滤驳岸,并构建生态河床,共同作用,消减养殖废水中的营养盐。
在河流两侧选取河流转弯、入湖口、突然变窄等水流速度较大,驳岸冲刷较严重区域,构建抗冲刷能力较强的生态护岸方式。
在河道两侧的其余大部分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工程,驳岸上种植水生植被,以恢复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为主,能有效净化水质。
3.4 侧槽分流净化技术
在仁和镇下游一带,河道两侧分布着大量鱼塘,利用侧槽分流净化技术将鱼塘构造成河道侧槽。
3.5 表流人工湿地工程
在东双沟镇下游、靠近S型河道处存在一座鱼塘,将其改造成表流人工湿地。
在入湖口处的焦庄东侧一带、从五支圩闸至八支圩闸一带、从中下游的北侧灌溉渠连接处至南侧金湖县的支流汇水处,河流两侧分布着大型鱼塘,改造鱼塘,构建成表流人工湿地。
3.6 其他辅助工程
在整体河流清淤后投放适量的生物制剂,在整条河流中构建健康水生态系统。草泽河河道污染物削减量计算成果见表1。
表1 各类污染削减量计算成果表
4 结语
河道整治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河道整治工程中的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它具有强大的净化污水能力,湿地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之一;河道整治具有控制土壤侵蚀的价值,对减少水土流失,减缓土壤的肥力下降,保障两岸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