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猪瘟、猪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2015-12-24
(河南省诸美种猪育种集团有限公司,河南 驻马店 463612)
规模化猪场猪瘟、猪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霍金耀,郑逢梅
(河南省诸美种猪育种集团有限公司,河南 驻马店 463612)
为了解猪瘟、猪蓝耳病的免疫状况、评价免疫效果、制定合理免疫程序与防控措施。笔者于2014年分4次对某规模化猪场采血进行猪瘟、猪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该场母猪的猪瘟、猪蓝耳病抗体水平合格;产房仔猪猪瘟抗体水平合格,猪蓝耳病抗体水平较低;保育阶段猪瘟和猪蓝耳病抗体水平均较低;育肥阶段猪瘟抗体水平较低,猪蓝耳病抗体水平偏高,且标准差大。结合该场免疫程序,表明仔猪的猪瘟首免日龄应根据抗体消长情况推迟,同时应考虑对仔猪免疫猪蓝耳病疫苗。
猪瘟抗体;猪蓝耳病抗体;检测分析
疫苗接种是规模化猪场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不同的猪场需要制定一套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以及免疫评价系统。免疫监测是为了监测接种猪群的免疫效果,并根据免疫效果合理地调整免疫接种方案,是指导与制定免疫程序的重要参考依据。猪瘟、猪蓝耳病是当前危害养猪生产的重大传染病,严重影响着规模化猪场的猪群健康与成绩。为了监测某规模化猪场猪瘟、猪蓝耳病的抗体水平,掌握猪场流行病学动态及免疫效果,每季度抽取该猪场血样120份左右,进行猪瘟、猪蓝耳病的抗体水平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及主要试剂和仪器
2014年3、6、9、12月对某规模化猪场进行抽样调查,每头采取血样5 mL,每次采集血样120份左右。
猪瘟、猪蓝耳病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均为美国IDEXX公司产品。酶标仪、移液器、台式离心机(凯达TGL-16)。
1.2 试验方法
1.2.1 组别分群 该场为养猪一条龙模式生产线,按照猪群所在区域人为划分为产房阶段、保育阶段、育肥阶段;母猪群划分为后备母猪、经产母猪。
1.2.2 血样采集 前腔静脉采血,标记后置于30~37 ℃孵育30 min,待血液凝固、血清析出,带回实验室分离血清。
1.2.3 血清制备 将带回的一次性采
血注射器室温静置30 min后,将析出的血清分别放入对应编号的灭菌EP管中,分组编号,冷冻保存备用。
1.2.4 猪瘟、猪蓝耳病抗体检测方法与结果判定 按照猪瘟、猪蓝耳病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抗体检测与结果判定,猪瘟抗体结果为阻断率%>40判为阳性,猪蓝耳病抗体结果为S/P值>0.4判为阳性。每组设2个阴性血清对照和2个阳性血清对照。
1.3 猪瘟、猪蓝耳病免疫程序调查
对该规模化猪场的猪瘟、猪蓝耳病免疫程序进行调查,该场2014年全年免疫程序一致,结果见表1。
表1 猪瘟、猪蓝耳病免疫程序
2 试验结果
2.1 猪瘟抗体检测结果
结果显示,1、2、3季度中,均表现为保育猪抗体水平最低,4季度中育肥猪抗体水平最低。1、2、3季度的产房仔猪抗体水平较好,但是4季度的产房仔猪抗体水平偏低。母猪的抗体水平全年均达到90%以上的水平,但是4季度的抗体水平较前3个季度略低。
根据猪瘟抗体平均值结果,前3季度中平均值最低的为保育猪,分别为66.3、46.5和50.2,4季度中平均值最低的为育肥猪的49.4。标准差结果中,保育、育肥的标准差普遍最高,4个季度中标准差最高的阶段均为育肥猪,分别是30.4、20.9、24.9、24.8。母猪的抗体平均值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4个季度中后备母猪的标准差均明显高于经产母猪的标准差。
表2 4个季度各个阶段猪瘟抗体检测结果
2.2 猪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
由表4可以看出,4个季度产房、保育阶段猪蓝耳病抗体的阳性率较低,育肥、后备母猪、经产母猪的抗体阳性率高。育肥猪在四个季度中抗体阳性率几乎全部为100%,3、4季度后备母猪的阳性率由1、2季度的100%下降到60%,经产母猪的在前3季度的阳性率达92%以上,4季度下降为75%。
由表5可以看出,第1季度中,猪蓝耳病抗体平均值最高的为经产母猪(1.9),2、3、4季度中抗体平均值最高的均为育肥猪(分别为2.0、2.0、1.6);1、2季度中经产母猪的标准差为同一时期不同阶段的最高值,3、4季度中保育猪的标准差为最高值。
表3 4个季度各个阶段猪瘟抗体平均值与标准差
表4 4个季度各个阶段猪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
3 结果分析
3.1 猪瘟抗体结果分析
4个季度的猪瘟抗体水平总体规律相似,但是仍有一定差异,前3个季度的猪瘟抗体阳性率最低值均在保育,产房阶段以及母猪阶段的抗体水平均较高,表示该场的仔猪首次免疫时间偏早,该场在20日龄首免猪瘟疫苗,此时产房阶段的抗体平均值和阳性率都处于较高水平,免疫猪瘟疫苗之后,部分疫苗毒与体内的部分猪瘟抗体发生中和反应,从而使体内的猪瘟抗体水平下降。
4季度的猪瘟抗体平均值与前3个季度相比偏低,经询问,该场9月份开始使用与之前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猪瘟疫苗,推测为疫苗批次质量问题(后经送检证实),9月份之后使用的疫苗抗原含量偏低,导致4季度母猪、产房仔猪的抗体水平下降。但是4季度保育猪的抗体阳性率有所升高,同时4季度抗体阳性率最低的则为育肥猪,推测疫苗抗原含量下降导致猪瘟首免时与疫苗毒中和的抗体数量也大幅度下降,从而使保育猪的抗体阳性率升高,而猪瘟二免时由于疫苗抗原含量低,因此免疫效果不理想,育肥猪的抗体阳性率下降。
4个季度中育肥猪的标准差均为同一时期不同阶段猪群的最高值,表示育肥猪阶段为猪瘟抗体最不稳定时期,这与该场的实际情况有着密切关系,该场为种猪场,因挑选后备、测定后备等程序的影响,使得育肥周期偏长,育肥前期猪瘟抗体水平较高,但是育肥后期猪瘟抗体逐渐消减,使得整个育肥阶段的抗体水平变化较大。
3.2 猪蓝耳病抗体结果分析
1季度中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最低值在保育阶段,2、3、4季度的阳性率最低值均在产房阶段,这与仔猪不免疫猪蓝耳病疫苗有密切关系。产房仔猪由于不免疫猪蓝耳病疫苗,因此产房仔猪的抗体水平与经产母猪的抗体水平密切相关,4个季度相互对比,发现经产母猪抗体阳性率升高时产房仔猪的抗体阳性率也升高,反之亦然。
产房、保育、育肥3个阶段的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基本上呈递增趋势(1季度产房阳性率比保育略高,应该与同一时期母猪抗体水平也最高相关),由于没有免疫疫苗,表示保育和育肥猪蓝耳病抗体的升高是野毒感染造成的。保育的抗体阳性率升高,到育肥阶段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均达到或接近100%,且育肥猪的抗体平均值在同一时期的不同阶段中几乎全部为最大值,表示保育阶段猪群几乎全部被猪蓝耳病野毒感染。
表5 4个季度各个阶段猪蓝耳病抗体平均值与标准差
1、2季度母猪的猪蓝耳病抗体平均值和标准差均处于较高程度,表示1、2季度母猪的猪蓝耳病抗体也不太稳定,说明母猪群中也存在猪蓝耳病野毒的感染。3、4季度母猪的抗体平均值有所下降,标准差也有所降低,表示下半年母猪群的猪蓝耳病野毒活跃程度降低,抗体值与理论情况下疫苗免疫的抗体值较为接近。
4 讨论
4.1 猪瘟防控策略
近年来猪瘟的发生和流行特征以慢性、非典性、温和性、隐性等类型为主,公猪、基础母猪多表现为隐性感染,仔猪最容易经过垂直传播感染,这些感染猪都是能够持续排毒的传染源,同时,病猪愈后24~57 d仍有带毒和排毒现象,这点在饲养管理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1,2]。
该场全年猪瘟抗体检测结果相对稳定,表示疫苗免疫接种水平良好,保育猪的猪瘟抗体水平偏低,应检测产房仔猪母源抗体的消减规律,根据母源抗体的消减程度,在猪瘟抗体阻断率40%~45%左右时进行首免,之后,监测首免后抗体消长规律,在抗体值下降过程中,选择抗体阻断率在40%~45%时进行二免。而不能一味的照搬使用传统20+60日龄免疫程序,应根据自身猪场的实际抗体检测情况制定免疫程序。育肥阶段由于生产周期较长,可适当在育肥中后期加强免疫一次,从而使育肥后期抗体维持较高水平。
针对疫苗批次差异产生的影响,在购进疫苗前一定要对疫苗的抗原含量进行检测,推荐使用TCID50检测病毒效价或者使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疫苗中核酸含量,选择效价高或抗原含量高的疫苗批次。
4.2 猪蓝耳病防治对策
对河南大中型、规模化猪场猪蓝耳病感染情况调查,绝大多数猪场属于猪蓝耳病阳性稳定场,生产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猪蓝耳病的防控效果[3]。猪场中存在猪蓝耳病野毒时,猪群容易造成隐性感染且不表现临床症状,当感染的猪蓝耳病病毒毒力较强或病毒活跃期以及一旦饲养管理失当、饲养条件变化等不稳定因素存在,极易引起猪蓝耳病的暴发,因此,疫苗免疫以及配套的抗体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抗体检测结果,发现该场的保育阶段为猪蓝耳病最为活跃阶段,因此加强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与群防群控为该场防控猪蓝耳病的关键点。育肥阶段猪蓝耳病均已感染,因此要格外注意育肥阶段是否有类似于猪蓝耳病临床症状出现,如高热稽留、呼吸道疾病等,若有疑似猪蓝耳病例应立刻采样进行猪蓝耳病病原检测,同时大群投药治疗,确诊为猪蓝耳病后应加强病猪隔离,防止传染给健康猪只,感染猪蓝耳病的猪群不再留作种用。
该场仔猪未免疫猪蓝耳病疫苗,建议检测产房、保育仔猪的母源抗体消减规律,制定合理的猪蓝耳病免疫程序,主动免疫能够降低感染性野毒在接种动物体内的复制效率,减少发病病例,保护猪群健康[4,5]。
4.3 猪场综合防控措施与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规模化猪场稳定生产与持续发展是以种猪的健康稳定为前提,猪场猪瘟和猪蓝耳病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种猪群的健康状况。种猪群携带猪瘟、猪蓝耳病病毒或机体免疫受到抑制,仔猪先天性感染猪瘟或者猪蓝耳病,或者仔猪得不到母源抗体的充分保护,很容易感染各种病原,成为猪场的隐患。
规模化猪场应建立完善的卫生防疫与生物安全体系,避免病原自外界传入与病原在猪场内部传播是疫病防控的出发点与着力点。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免疫程序,对可疑猪隔离治疗,对确诊为重大传染病猪只立刻上报疫情或无害化处理。
有条件的种猪场,在做好抗体检测的同时应做好病原检测,尤其是种用后备公母猪引种之前以及引种后的隔离期应该分2次逐头检测重大动物疫病病原,如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猪伪狂犬病毒、口蹄疫病毒,对病原阳性的后备种猪应坚决淘汰处理,以免病毒传染给猪场其他猪群,对于经产母猪也应定期采样,检测重大动物疫病病原,建立健全疫病监测监督机制,对病原阳性的经产母猪也应做淘汰或不做种用处理。商品猪场也应该定期进行病原检测,了解本场疫病感染情况,有助于制定合理的防疫程序与防范措施,若发生疫情时也有助于采取对应措施。
[1] 李娇,沈志强,祖立闯,等.间接ELISA在猪瘟抗体检测上的应用[J].动物医学进展,2012,33(6):126-129.
[2] 刘建,汤德元,李春燕,等.我国猪瘟流行新趋势与防控措施[J].中国猪业,2013(2):37-39.
[3] 谢伟涛,梁跃,乔松林,等.猪场蓝耳病检测结果与案例分析[J].今日养猪业,2015(3):72-73.
[4] 吴亿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研究新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1,38(11):191-194.
[5] 于桂芳,王国良,温富勇.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监测分析报告[J].当代畜牧,2011(4):14-15.
201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