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学研究现状分析

2015-12-24刘畅尹爱青

人民音乐 2015年12期
关键词:范式教学研究论文

刘畅+++尹爱青

界音乐教育大会是由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组织开展的双年度国际大会,是国际音乐教育研究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中的论文是通过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音乐教育专家认真评审,对全球的音乐教育论文筛选而最终得出的论文。从某种程度上讲,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的论文代表着国际音乐教育研究的较高水平,也具有一定的风向标作用。第30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30th ISME World Conference On Music Education)于2012年7月15日至20日在希腊古城塞萨洛尼基市召开。论文研究内容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和时代性,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音乐教学发展趋势。

本文选取第30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中来自九十多个国家音乐教育研究者的565篇论文作为文本,运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对了解国际音乐教学研究发展脉络与趋势,掌握各个地区各种文化视野中的音乐教学的发展状况具有实际的研究价值。同时,各国音乐教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对我国音乐教育研究有着指导意义,为我国音乐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拓展了视野。

一、国际视野下音乐教学研究的现状

本文根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分类并统计,从而得出第30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论文研究内容的分布情况以及研究的热点问题,最终对热点问题音乐教学研究的现状进行讨论与分析。

第30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论文研究的比例分布及论文出现篇数如图1和表1。

图1

表1

从图1和表1可知,音乐教学相关研究是第30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论文研究数量最多的领域,共有178篇论文,占总量的31.6%,成为世界音乐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60%的文章是对音乐教学的实践研究包括教学方法及运用的探讨,40%的论文是关于音乐教学理论的研究,分别从教学评价、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原则,课程设置、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等角度展开探讨。

二、国际视野下音乐教学研究现状的分析

(一)国际视野下音乐教学研究内容的分析

1.研究视角广阔

通过对第30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论文的分析,能够清晰地发现国际视野下音乐教学研究的研究视角几乎涉及了所有与音乐教学相关的任何一个领域,领域的广泛、内容的全面,体现在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上。本文对与所有音乐教学相关研究的178篇论文进行分类共划分了23个研究视角。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各个年龄段与学段的学生,还包括教师、音乐工作者、音乐家、家长、行政工作者以及特殊人群,例如女子监狱中的人群、老人、特殊障碍人群等。

2.研究方向多元

第30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的论文在研究上遵循了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的宗旨,在研究方向上具有创新性与多元性。关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的多样性,追求在原有基本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尝试创新与革新。

在世界民族文化多样的背景下,音乐教育的全球化与多样化也随之在课程中体现。正如Carla Becker在《Culturally Relevant Curricula for the Worlds Minority Students 》{1}(《世界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相关课程》)一文中提到的为世界少数民族学生开设相关的文化课程。这种课程的开设也正是音乐教育全球化需求的体现。文章针对高中少数民族人群,以多个哲学家如柏拉图(380 BC)、杜威(1897)、迪布瓦 (1949 年)、圣克里索斯托(2004 年)和莱德森比林斯 (2006 年)的理论作为哲学框架,对文化相关的、多学科的音乐课程进行分析与构建。通过建立综合化的如文学、历史、社会正义和流行文化等相关文化课程,从而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对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启示是更多地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关注文化多样性,给予少数民族学生更多的空间,通过多种模式来探索音乐相关的多元文化。课程的设置也将纳入对少数民族的探索,这也有助于音乐、历史、文学等艺术与流行文化等经常备受抑制的领域的发展。

除了在音乐课程设置研究中能够发现研究者们对音乐教学研究方向的多元追求之外,研究者还探索不同角度下对音乐教学研究方向多元的需求。比如Backman Bsister,Anna;Pemsel,Maria和Falthin,Annika的这篇文章《The Pupils Need in the Global Classroom of Music Education》{2}(《学生需要全球视野下的音乐教育》)从被教育者需求的角度指出对教育的研究应向全球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够满足学生对音乐教育的需求。

研究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小学音乐教学进行调查:1.教师的教学策略;2.音乐资源的日常化运用;3.学生音乐学习的自主选择。本研究的结论或内涵包括:1.要形成一个观念,低年级学生演奏音乐应和学校其他科目一样重要的。2.在中、高年级同伴间相互学习,运用不同组合的个体编创歌曲的教学方法。3.学生需要表达他们想怎样组织自己的学习,这样会增加他们的动机4.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在全球课堂的今天,学生需要被视为具有独特性的个体。

3.研究问题具体

国际视野下音乐教学研究问题的选择更加明确具体,针对某个研究领域能够以小见大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说明问题。通过分析第30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的565篇论文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论文在选择研究问题上都以具体明确的问题作为研究出发点。同时在微观的问题上以宏观的理论、具体的实践做研究的基础,最终将微观问题彻底分析清楚并给予解决。

以Anthony Branker在《Unleashing the Imagination: Creating Collectively Conceived Music Through Improvisation》{3}(《释放想象:通过即兴演奏创作共同构思的音乐》)一文为例,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即兴音乐活动中合作的有效性,以即兴演奏中的合作活动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来促进小组间的互动和即兴的音乐创作。

研究选取的十四名学生分为了两个小组,将在10周内一起工作。除了准备一些公开表演外,他们还从事各种合作性的音乐制作活动,包括创建集体构思即兴的、组合性的音乐。数据收集于观测和记录小组的排练会议和讨论,学生在之后的每周会议中回答问题,用字段说明或非正式的随笔的方式观察记录学生的排练和演出情况以及学生课后学习的问题。当描述他们对自由的音乐制作方法的认识时,学生认识到:音乐制作时,熟练掌握各种即兴创作的类型能使创作达到“最终的自由”;利用这种方法能够展现音乐的色彩同时也能够引入新的乐思;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增加一个人的创作灵感和即兴合奏时发生的会话间的相互影响;同时,这一经验使他们能够成长为听众。相反,一些学生指出:结构化的音乐在演奏自由的即兴创作音乐时会感到约束;同时,这种方法使他们“失去完整的自我”。当学生使用的基于合作的即兴活动来进行音乐的集体即兴创作时,这种方法可以促进组员在创作过程中合作、协作和分享创作思路;通过小组对话来促进交流互动;促进想象力的发展,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鼓励冒险和建立组间成员的相互信任。本研究结果表明以小组间基于合作的自由即兴创作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还能够扩展创作的类型,而且为学生们提供重新想象、创作音乐的机会。

(二)国际视野下音乐教学研究方法的分析

此大会的论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基于量化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结合质化的分析进行研究。涉及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中的个案研究、行动研究、内容分析、民族志和叙事研究。而定量研究中主要是调查研究,也包括少量的实验研究。通过分析总结国际视野下音乐教学研究方法的三个特点:

1.基于调查的问题提出

为了确保研究问题的提出具有可行性、明确性以及必要性和创造性。在研究问题提出前我们应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调查。第一,提出的研究问题是否为真命题?第二,提出的研究问题是否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第三,提出的问题是否已经有人进行了同样的研究,其研究结果是怎样的,应如何进行创造性的进一步研究?第四,有哪些理论、观点和方法能够为本研究问题提供参考?

以Gisle Johnsen的《Music Delta Pedagogy:A New Way of Teaching Music Based on the Relational Aesthetics Using Mobile Technology and Cloud Computing》{4}(《音乐三角洲教学法:以关系美学为基础应用移动科技及云端运算教授音乐的新方法》)这一研究为例。这个研究的问题提出,就是根据以(Bourriaud)在他的关系美学书中提出“艺术存在于人际相互交流的社会背景下,而不是自由和象征性的领域中”的理论观点为依据。依据其理论观点,研究者的研究问题焦点从艺术作品转向音乐教育,探索调查艺术的“集体发展”能否在现代的音乐教育中运用,这种基于关系美学的教学方法能否促进学生学习音乐。最终将研究问题确定为探索以关系美学为基础应用移动科技及云计算教授音乐的新方法。

问题的提出是研究问题的起始,是研究过程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确定问题的真实性及重要性,才能明确研究的方向与目标。因此,问题的提出越明确、越清楚其研究则越可行、越有意义。

2.基于数据的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是指对调查、访谈、实验或观察等方法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这些研究资料包括质化和量化两种,质化资料是以文字、图形、录影、录音等非数字形式呈现出来的资料。量化资料是指封闭式问卷、测验、量表或结构式观察方法所得的资料。

基于数据的内容分析其目的是将所要分析的研究资料化繁为简,使所要分析的内容系统化、数量化和科学化。

从Kiik-Salupere,Vaike & Ross Jaan《Singing Students Confidence and Voice TeachersStrategies to Overcome Performance Anxiety》{5}(《声乐学生的自信和以自信克服表演的焦虑》)这项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对12名专业古典歌手和来自爱沙尼亚国家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师进行半结构化的面试。将面试记录进行转录并运用定性数据处理软件NVio7 进行分析。再进一步,对学生唱歌问题进行的调查,设计25个原始问题,侧重于声乐课和公共表演期间经常存在的问题。从三个爱沙尼亚教育机构中总共选取了69名高校和大学学生进行了访谈。用5 点平衡的李克类型等级表来评定其陈述。运用单向的方差分析数据以检测的受访者各群体之间的差异。

从这个研究中我们能够看到所有的研究内容与结果都是基于对数据的获取与分析,数据分别来自对12名教师与歌手的演唱录像,对学生唱歌调查以及69名大学生访谈。研究者对以上数据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内容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因此,音乐教育研究的重点是将通过调查、访谈、实验或观察等方法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同时质化的文字、图形、影像与录音等非数字形式所呈现的研究资料也是研究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系统化、数量化的分析进而解释说明数据后隐藏的意义。

3.基于范式的研究过程

音乐教育研究过程包括了一连串连续性、有系统、严谨的活动。音乐教育研究的研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5个步骤:1.选择与界定研究问题;2.阅读文献寻找理论基础;3.设计研究过程选择研究工具与方法;4.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5.诠释发现与阐述结论。

以Bowes,Patricia Louise《Comparing Children's Music Audition and Musical Environment Across Ethnic Groups in Malaysia》{6}(《跨马来西亚族群的儿童音乐听想和环境的的比较研究》)一文的摘要为例。

研究目的:是确定戈登初级音乐听想测量(PMMA)有效性,比较马来西亚各族裔群体中年幼孩子课堂和家庭音乐环境间的分数。虽然对儿童早期的马来西亚音乐课程没有清楚的定义或实施,但建立固有的音乐能力基线、作用于各个元素,这可能会成为年轻者设计和创建一个适当的音乐节目的重要一步。

理论背景:是基于戈登的音乐学习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学习理论。

研究对象:参加者是马来人、华人和印度族裔群体中年龄在4—6岁之间的马来西亚儿童(N=500),完整地划分为私营和马来西亚中部政府幼儿园。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戈登初级音乐听想测量(PMMA) 用于测试和再测这些群体的可靠性。教师完成了研究员设计的关于孩子们的音乐背景、人口统计、音乐活动和学校环境的调查问卷。对父母进行信息和音乐环境方面的类似调查。

数据分析:多元的方差分析(多变量方差分析) 用于比较的儿童和他们的音乐环境的调查结果。孩子的得分与他们的父母和教师的年龄、种族、教育、音乐背景、培训和每周、每日所接触的音乐经验和活动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在学校和家庭曝光和参与具体的音乐经验可以增强儿童的听觉。通常来说,用初级音乐听想测量测试5岁以下儿童,这是不合适的,虽然一部分儿童的两个子测试得分很高。在各族裔群体中分数是公平一致的,不考虑教师或家长的影响。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价值受族裔群体影响且差别很大,同时影响儿童的音乐发展。

该摘要呈现了基于实证主义范式的研究过程。通过对马来人、华人和印度族裔群体中年龄在4—6岁之间的马来西亚儿童进行戈登初级音乐听想测量(PMMA)运用多元的方差分析,比较马来西亚各族裔群体中年幼孩子课堂和家庭音乐环境间的分数进而得出在学校和家庭参与具体的音乐经验可以增强儿童的听觉。

基于实证主义范式的研究过程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运用数学工具,确立因果关系,对研究对象加以说明和解释。基于自然主义范式的研究过程强调研究者的观察和参与,通过跨文化的思考进行质性分析。因此,掌握研究的基本范式是确定研究过程的前提。基于范式的设计研究过程是科学研究的关键。

三、国际音乐教学研究对我国

音乐教学研究的启示

启示一:把握国际研究趋势,立足我国教学实际,关注音乐教学本质,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世界音乐教育大会(ISME World Conference)由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Music Education,以下简称ISME)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是全球音乐教育界规模最大、专业水平最高的学术会议。历次大会上发表的会议论文,都是经过以ISME委员会为主要成员的大会组委会进行严格评审和筛选而采用的,在学术水平上具有一定的高度和代表性。同时,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涵盖了ISME下属的八十多个会员国家与地区的音乐教育成果,是全世界音乐教育界交流与探讨的地域范围最广、教育层次最高的学术会议。

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的会议主题是根据每次会议所处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时代背景以及当时国际教育界的发展动向,特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各项计划和目标,从全球视野和世界性的思考出发设定的。因此大会的会议主题体现着当代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进程,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论文展示着当今国际音乐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研究的趋势需要国际平台的支撑,同时国际音乐教育研究的前沿趋势也将引领我国音乐教育研究的发展。因此,我国音乐教育研究的发展应站在国际音乐教育研究平台上,实时关注国内外音乐教育研究的趋势,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与研究的国际化发展。

世界音乐教育大会音乐教学研究论文的多元视角大到国家政治研究、民族种族研究、性别研究、教师生活研究、美学和神学研究,小到知识技能研究、案例研究、反思研究、教学设计研究,已经从单一的哲学认识论走向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多元的后现代理论。为我国音乐教学研究提供了多元的国际视野。同时,我国音乐教学研究也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层出不穷,我国音乐教学研究者应站在国际音乐教学研究的视野下,立足本土音乐教学实际,深入探讨音乐与教学本质问题,为切实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展开切实可行的研究。

启示二: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规范教学研究范式,更新研究思维观念,提升学术研究质量。

国际音乐教学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改变了单一的哲学式的思辨,走向了多元化研究道路。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田野方法、访谈等质性研究居多。音乐教学研究从哲学到科学量化再转向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国际视野下的音乐教学研究范式为我国音乐教学研究提供了三点借鉴:1.关注实践的逻辑演绎研究范式。逻辑演绎研究范式作为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教学研究范式,其对音乐教学基本问题的理性理解,深刻的揭示、探讨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与此同时音乐教学是基于实践的教学活动。我国音乐教学研究者,在进行理性思辨的同时,应把眼光投向真实的课堂生活。2.加强实证分析的教学研究范式。音乐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相互融合的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实证分析教学研究范式其注重实证、致力于教学科学化的特点使教学研究具有了更强的科学性。3.重本质的自然主义教学研究范式。从重方法到重本质教学活动是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极强的人文性特点。因而使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自然主义教学研究范式与实证分析教学研究范式和逻辑演绎教学研究范式不仅在于研究方法的不同,而是一种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因此,在我国音乐教学研究中研究者不仅应选择科学的方法,更应更新研究的思维与观念,从而提升音乐教学研究质量,提高我国音乐教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结 语

基于对第30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论文的分析,可以把握当前国际视野下音乐教学研究具有研究视角广阔、研究内容多元、研究问题具体、研究方法严谨的特点,也促进我国音乐教育研究者应从广阔视角、多元文化中思考音乐教学现象,在文献搜索、调查分析中提炼研究问题,用科学方法、严谨态度进行音乐教学研究。同时,促进我国音乐教育研究的国际对话,进而推动我国音乐教育及音乐教育研究的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30th ISME World Conference On Music Education Abstracts ,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ic Education , 2012.7.

[2]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管建华《国际音乐教育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崔学荣《从历届国际音乐教育(ISME)会议看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人民音乐》2008年第12期。

[5]ISME, http://www.isme.org.2013

{1}30th ISME World Conference On Music Education Abstracts ,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ic Education , 2012.7,p30.

{2}同{1},第24页。

{3}同{1},第41页。

{4}同{1},第130页。

{5}同{1},第141页。

{6}同{1},第38页。

(本研究由2013年教育部人文粹科学项目《音乐学习对于人全面发展影响的研究》资助,项目编号:13YJA760060)

刘 畅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博士生

尹爱青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刘晓倩)

猜你喜欢

范式教学研究论文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