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乔木怎么写文章
2015-12-24邵恒春
文/邵恒春
胡乔木怎么写文章
文/邵恒春
作为党内著名的笔杆子,胡乔木一生起草、整理了一系列载入史册的重要文件和历史文献。毛泽东曾夸奖他说:“靠乔木,有饭吃。”邓小平称他是“党内第一支笔”。那么,胡乔木是怎么写文章的呢?
胡乔木
“如何使文章按中央的要求能够让人看下去”
胡乔木一生撰写、整理、修改的文件、讲话、社论不计其数。他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使文章按中央的要求能够让人看下去”。关于文件、报告要起到怎样的效果、满足怎样的要求,他说:“一要引人看,要有好的介绍方法,要有吸引人的力量。毛主席常讲,文章的题目和头几句话很重要,首先头几句就给人家的印象不好,人家就不愿意看。不仅开头引人看,还要人家能够一口气看到底。二要使人看得懂,人家看不懂或不完全懂,就看不下去,看下去了也难得动员他。似懂非懂,目的就达不到。三要能说服人、打动人。如果看完了、看懂了,说服不了人,还是达不到目的。”
“写得愈长看的人就愈少”
上世纪40年代初,胡乔木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题为“短些,再短些!”的文章,倡导写短新闻、短通讯。1942年2月8日延安反对党八股的大会原先就叫压缩大会,四年半了,压缩尚未成功。那次引用鲁迅的话,“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依然是我们的警钟。接下来他向《解放日报》提议,文章要缩短篇幅,还解释说,这对读者作者都有大好处,多数作者也是爱写短的,写得愈长看的人就愈少。
胡乔木分管《人民日报》期间,在一次报纸评读会上,分析为什么有些报纸版面不生动时,他说:“主要是新闻条数太少,长新闻长文章像是几个大胖子挤在一张床上,他们的姿势摆得再美也不会好看。报纸版面要想编排得生动,首先不要让大胖子上版。”
“文字要有波澜起伏,不要像一潭死水”
胡乔木很注重文章的生动性。他在指导写中国共产党历史时曾说:文字要有波澜起伏,不要像一潭死水。如果老是从头到尾平铺直叙地写下去,就很难吸引人读。一段或几段开头,要有很精彩的话把事情提纲挈领地提出来。
要生动,就得有变化。怎样变化呢?无非是说了正面,又去说反面;说了这一面,又去说那一面;用了肯定的语气,又用怀疑的语气。一篇文章,如果从头到尾都是句号,连一个问号和感叹号都没有,大概不会很好,说书的人喜欢卖关子,弄个悬念: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就是为了让听的人产生兴趣。
胡乔木一贯重视标题的制作,并常常为此花费大量时间反复推敲。他曾打过一个形象的比方:文章标题是很有讲究的……如果用“画龙”比做写文章,用“点睛”比做制标题,是非常恰当的。龙身画得好,龙眼点得好,这条龙就活了起来。有时候想一个好的标题,等于写一篇文章所用精力的三分之一……
“我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胡乔木常说:“我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他的文章不管转载多少次,每次都有新改动。由他主持起草的中央重要文稿反复几十遍甚至上百遍,一点不奇怪。为了改动其中一个词,在散步途中折回,对他来说是常有的事。有时在不到一个小时里,他会连续返回几次。他常常为某一个词或某一句话究竟怎样写才合适弄得夜不能眠,而且往往在排印过程中还打电话修改某些句子和提法,一而再再而三地让印刷厂改动,直到付印为止。
胡乔木改文章,堪称一绝。从选题到立论,从标题到全篇,从理论到政策,从观点到材料,从布局谋篇到层次结构,从引语数字到标点符号,经过他的细心掂量和推敲,举凡有什么毛病、偏差和欠缺,都难逃他的眼睛。因此,一篇文章经胡乔木一改,哪怕是改几句话,加几句话,甚至只是改几个字,也大为改观。《人民日报》编辑送他审阅的稿子,一般都用八开新闻纸,在当中排印三栏长的文字,周围留有很大的空白。经他改后的稿子,往往布满密密麻麻的清秀的钢笔小楷,而原稿的文字有时候几乎“全军覆没”。
□本栏编辑/张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