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直报怨”与“以德报怨”之辩证谈
2015-12-23
人生于世间,由于彼此际遇、阅历、修养、认知水平的不同,面对利害关系时,难免会产生矛盾,在心田生出罅隙。心有怨念,实属常情,我们应如何“报怨”?
如何“报怨”?市井江湖流行的是快意恩仇,所谓“有仇报仇,以怨报怨”。但如著名学者茅于轼所言,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就像以错误对待错误,则永远纠缠于错误中,不得宁日。翻开传统文化典籍,儒、道两家为我们“报怨”提供了两种可供借鉴、学习的方法。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老子》
“直”之公正
儒家的“以直报怨”是指用正直来回报怨恨,就是用公正平和的态度来对待伤害自己的人,恩德就用恩德去回馈,怨恨则用公正合理的方式回击,不姑息纵容,也不挟私加重报复,使“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让人们既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又表明对他人的态度,体现了权责一致的原则。“以直报怨”体现的是公正,是一种品质。若为明是非、扬正义,以直报怨是首选。
通读《论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所有的主张都是在适度的原则下展开的,“中庸之道”是其内核。比如孔子的仁爱观不是无条件的,在亲亲尊尊之上有等级之分;孔子的交友观则是有限度的,“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孔子的教育观是找准时机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自己的性情也是中和的,“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所以在对待怨恨的态度上,孔子不可能一味地用仁德、感激去回报,也不会偏激到以仇恨去敌对,两者执其中,于矛盾双方中找寻完美的平衡点,既符合人情事理又不违仁爱,既强调理性又兼顾和谐,于是“直”就成为孔子眼中的最佳选择。
正义与公平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以直报怨”对施怨者给出了警示,也对施恩者给予了肯定,更为社会树立了风向标,让社会在一个明确的价值导向下,有序和谐地发展。
“德”之宽容
道家的“以德报怨”是指用恩德来回报怨恨,即不记仇,反而给予恩惠,以仁德对待。道家以天地之大德给予包容,秉持“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的原则,以德行促感化,达到彼此心灵的契合无缝。“以德报怨”体现的是宽容,是一种情怀。若为消怨气、净心灵,以德报怨更持久。
“以德报怨”既包含了一种温情的态度,也体现了一种博大的胸怀。如“梁楚之欢”的故事,面对跨过边境来偷瓜的楚国士兵,梁国大夫宋就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派人去楚国帮士兵灌溉瓜田,最终让对方感到惭愧,从而感化对方,彼此交好。可见,面对施怨者,“德”可以让人在心灵平等的基础上善意地倾听、婉转地指明、合理地疏导,从而让施怨者在宣泄之余,获得心灵的宁静,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
“直”的表面性与“德”的理想化
朱熹说:“直道,无私曲也。”我们以“直”来实现对正义公平的守护,可是仅此一举能真正解决矛盾吗?最公正的莫过于法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孔子的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法治的局限性:它可以限制人们的行为,却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人的怨气。“貌恭而心不服”,“敢怒而不敢言”,潜伏在心底的情绪如果没有合适的疏导,日积月累,只会造成严重的负面效果。
例如孔子对上门拜访的儒悲“辞以疾”,以生病为借口不见客人,并且“取瑟而歌,使之闻之”,来表明自己对他的态度。这样的做法固然让儒悲知道自己“好好先生”般的为人方式招人生怨,但对方是否能接受?是否有益于对方改进?我们无法断言,却也心存疑虑。在情理、理法之间,“直”很难做到最好的调和。
而润物细无声的“德”呢?若能以心对心,将心比心,引一泓“德之清泉”,浸润每一颗萌生怨念的心灵,则自有融融暖意洒满人间四月天。但在现实中,面对他人对自己造成的伤害,“以德报怨”首先要克服自己心中的怨念,这需要极强的克制力,此为一难;面对固执己见的他人,和风细雨的态度是否具有影响力?此为二难;而在劝导疏通的过程中,能否因人而异找到合适的方法,并一以贯之?此为三难。即使如上都能做到,见效所需的时间同样堪忧。
何况,任何个体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德行不能代替法律,更不能因为德行在情感上的偏私而影响法律的公正。只有“善其善”“恶其恶”才能做到赏罚分明,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德”“直”各有所在
尽管孔子赞成“以直报怨”,但翻阅《论语》可以发现,孔子对“德”的推行还是不遗余力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说的是统治者用道德来治理国家,百姓就会如众星拱绕其周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也就是说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教来整顿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心而内心归顺;还有“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认为统治阶级的道德就好比是风,百姓的道德好比是草,风的方向决定了草的倒向,突出强调了统治阶级应以自身德行为范本,做到以德服人……
这些章句大多站在统治阶级为政的角度,与“仁政”相照应,体现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性。而“以直报怨”则多站在人与人相处的角度,体现的是个体之间的原则性,与孔子的“交友之道”相承。
以德报怨,以己观人,在美好的理想中勾勒出人心向善、社会和谐的图景;以直报怨,权责相依,在公正的标尺下擎起伸张正义、崇尚理性的大旗,使每个人在自省与他律中变得更加成熟理智。回望历史,我们看到两家观点熠熠生辉,也同样看见其历史局限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辩证理性地看待先贤文化,不盲从,不武断,才能真正感受到经典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