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阅读读懂文章 (下)
2015-12-23郭吉成
郭吉成
画出抒情议论句
叙事性文本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但有时为了表达情感或看法,在叙述过程中,会用到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阅读时,画出这些句子,品味这些句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本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
2013年浙江卷的现代文阅读考查了李清明的《牛铃叮当》。文章表现了不同时期牛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文中有多处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的议论句和抒情句,正是这些句子,让我们读出了作者对淳朴、诗意乡村的眷恋,以及对田园牧歌图景消逝的怅惘之情。
比如文章第10段的开头“如今,利益的驱动让这样的老规矩开始面临挑战”,这一句议论看似平淡,却是作者情感的转折,推动了文章主旨的深化。因为之后作者重点写了水牛不再作为重要工具后,跟人们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密切,养水牛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邻里乡亲的关系也开始利益化,失去了原有的淳朴。由此可知,这一句是这篇文章情感与主旨向前推进的关键句。
又比如结尾处作者写道,“牛铃依旧叮当,但总觉得少了往昔的悦耳与悠扬”,抒发这样的情感的前提是前文叙写的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牛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与人的关系渐行渐远,原来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已不复存在。很显然,这个抒情句饱含作者复杂的情感,是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的聚焦点。
文后第15题要求“简要概括本文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如果你能画出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特别是关注到上面提到的那些句子,就能快速而正确地理解文本的主旨了:文章表达了对淳朴、诗意乡村的眷恋,以及对田园牧歌图景消逝的怅惘。而你个人的感悟,也都能从这些议论、抒情的句子中得到启发。
今年浙江卷考查的《捡烂纸的老头》,文章主要是讲故事,用的几乎都是叙述或描写,但文章最后一句“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呢”是叙述,更是感叹抒情。结合全文分析,这个句子在文尾,是作者见证了老头的言行、听说他死了以后的感叹,包含着诸多不理解,更包含着无限同情。理解这句话,对理解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情感以及人物形象十分重要。
揣摩细节描写
作者的情感态度除了用抒情、议论的句子明确表达外,更多的是渗透在对某件事、某个人的叙述或描写中,甚至有时会落实在某句话、某个细节的表现上。因此,阅读一篇文章,还必须前后联系,揣摩细节描写,这样才能更全面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探究文章的主旨。
比如《捡烂纸的老头》一文,主人公平日“穿得很破烂”“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菜色的”“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啮”“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八千多块钱……捆得很整齐”,这是直接细写人物。这样细致的描写充满了作者对像老头那样的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再如“这个糟老头想打架,是真的吗”“没人把他当回事”“没人理他”“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这是从侧面描写人物,从中不难读出老头地位卑下、人们对他不屑一顾,也表现了作者的同情。
如此一来,文本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也就清楚了,解答文后第15题——“理解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的用意”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这道题的命题意图就在于考查同学们从具体的描写中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上面所列举的语句,虽是平实的描写或叙述,但透过其中的用词、语气,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