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复合资源建设策略研究*

2015-12-23王福周文学黄敏

图书馆论坛 2015年8期
关键词:输入红楼梦

王福,周文学,黄敏

一体化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复合资源建设策略研究*

王福,周文学,黄敏

为改变不同载体资源孤立建设的现状,促进其有机融合,提高馆藏水平,文章提出了一体化复合资源建设策略。利用因素分析法,在对复合资源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和对复合资源建设重新定位的基础上,创建和规划了一体化策略实施的战略路径。结果证实,此策略的实施不仅避免了不同载体类型资源的重复购置,还调动了图书馆各部门参与资源建设的积极性,既增强了图书馆与商家的博弈能力,又密切了图书馆与读者的互动,四维一体提升整体资源建设水平。

高校图书馆 信息资源建设 一体化战略

0 引言

图书馆馆藏正从纸质资源向复合资源转变,技术方法从图书馆主导向数据商和系统商主导转变,读者从单纯的在馆向在线拓展,图书馆从信息资源的所有者沦为信息资源的使用者[1],于是有人提出“图书馆被边缘化”“图书馆消亡论”。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人们发现:由于读者阅读方式和教师科研行为等的逐渐E化,E-Learning、E-Searching、E-Teaching、E-Publishing等对信息资源建设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新环境下,需要从新的视角探索既满足用户对资源的需求,又符合新环境对资源要求的图书馆资源建设策略。面对不同载体资源独立馆藏的现状,构建一体化馆藏体系是馆藏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中的一体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资源一体化建设策略,即利用资源建设中各有利因素的合力,实现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的关联建设和融合建设;二是一体化资源建设战略,是引自管理学的一种战略思维,包括纵向一体化建设和横向一体化建设。

1 信息资源建设制约因素分析

1.1 经费不足,图书馆博弈能力差

图书馆资源主要包括自建资源、购买资源、试用资源、获增资源和开放获取资源[2]。近几年这些资源不断丰富,各类资源数量激增,特别是购买资源价格的上涨加剧了信息资源建设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了资源建设。为此,图书馆只能量体裁衣,资源建设被经费所左右。资源供应商出于营利考虑,在数据库销售方面向图书馆提出各种各样限制,如:数字化学术期刊打包销售、大幅提升按品种选购的期刊价格、限制数字化图书使用次数、限制按篇购买期刊论文的使用时间。这就需要高校一方面要增加图书馆资源服务的配套经费和资源整合经费的投入,另一方面要提高图书馆与商家的博弈能力,使各类经费的使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最大化。

1.2 资源孤立采访,不同资源重复交叉

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以下简称“高校馆”)馆藏由纸质资源为主逐渐发展为以电子资源为主,馆藏多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高校馆还没有解决各类资源孤立化建设的形势。由于学校缺乏相应制度的保障,高校馆信息资源采访很难得到学校专家、学者的切实参与和支撑,信息资源也没有彻底地实现各类资源的协调、互补,致使复合馆藏资源的可用性较差,利用率欠佳。以电子图书和纸质图书为例,通过研究纸质馆藏与电子馆藏的重复度发现:信息资源孤立采访使得各类资源重复交叉较多,造成馆藏冗余。目前数据库价格的涨幅远远高于国家对教育科研经费投入的增幅[3],如此采访必然降低经费的使用价值,制约了高校馆整体资源的建设。

1.3 部门协作松散,缺乏反馈互动机制

信息资源建设是需要图书馆各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高校馆虽然通过OPAC可以统计各类资源的借阅情况,但是对于“内阅”资源的统计还不能有效地通过系统统计来实现。作为资源建设下游的服务部门,因其人员经常与读者面对面交流,能直接感受到读者对资源的整体偏好。服务人员经常巡视和上架,对读者经常阅读的资源有明确的了解。对于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分开建设的图书馆,因为权限的原因,纸质资源建设很难动态、实时地获取某一种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图书馆各部门需要建立长效反馈机制或联动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利用情况的随时获取,方便了各类资源的采访。虽然高校馆提供了“读者荐购”,但荐购本身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在很多情况下,读者只是想得到需要的文献,并不会限定是纸质还是数字资源[4]。

1.4 采购渠道狭窄,缺乏柔性的辅助渠道

虽然通过中标供应商可以解决大部分读者对资源的需求,但是对于部分资源,供应商确实无法提供及时,如年代久远且不再版的图书、时效性很强的图书。有些图书供应商虽能提供但是不及时,如部分考研用书、公务员考试用书、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用书。即使图书能畅通订购,但是经过外包加工、批量发货、验收上架后,时效性已变差。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实现灵活采购,如利用网上采购方法,缩短发货周期,到货后先初加工再简编上架,最后补充完整数据的加工方法值得图书馆思考。在图书利用率不断下降的现在,能提高图书利用率的一切可行的办法都应该进行尝试。据调查,学校对此种采购方法在财务报账方面存在一定限制,有的学校只能报中标供应商的账,从而限制了资源的灵活采购[5]。

2 信息资源建设方向重新定位

2.1 制定长期保存方案,明确建设方向

只有行业明确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方案,高校馆整体信息资源建设方向才会明确,否则只能造成各类资源交叉重复建设。目前,国内高校馆对数字资源仅仅具有当年的使用权,一旦数据资源的生产和使用的各方发生变化,高校馆将如何应对值得思考。时至今日,一些数据商还没有彻底解决数字资源的版权问题[5],这不得不令图书情报机构为未来担忧。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方案自提出到现在已有好多年了,业界仍在对其不断探索和完善。高校馆需在日常工作中探索和积累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经验,使其流程更加规范、成本更加合理,同时,也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更加明确[6]。这不仅需要图书情报机构的努力,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参与,更需要图书情报学界专家、学者长期探索,从而有效地推进信息资源建设。

2.2 增加经费投入,提高图书馆博弈能力

目前高校馆资源建设绝非单纯用来购买资源还需要增加一部分经费来满足资源的配套服务和整合不同载体资源的平台建设。为此,在经费短缺的今天,需要国家大力扶持高校馆文献资源建设,并保持经费投入的稳定性和连续增长性。对于高校馆,一方面要从内部做起,加强资源建设经费的科学运用研究,优化馆藏结构、提高经费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增强与供应商的博弈能力。全国各地图书馆界需要团结一致,共同抵制资源供应商非正常抬高供货价,特别是数字资源的供货价。除此之外,一是需要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管理机构参与到信息资源价格的制定中来,在图书馆与供应商之间做好价格平衡和协调;二是图书馆要切实参与到各类资源的建设之中,把图书馆的资源需求体现在建设的各个环节。

2.3 挖掘读者偏好,实现资源按需建设

新环境下,读者的信息消费习惯虽然有所改变,但纸质资源仍是高校馆必须建设的资源。在美国高校馆,阅览室可看到的纸质资源是少数的,读者阅读大都是通过借阅诸如Kindle电子阅读器终端后,下载读者需要的电子资源。新环境离不开纸质资源,只不过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的比例逐步改变,从各高校近年资源经费投入比例看,纸质资源比例不断减少,数字资源比例逐步增加。在资源建设中,如何把握好两类资源经费比例非常重要,这需要研究读者对各类资源的偏好程度。不同区域、不同性质的高校馆读者群对各类资源的适应程度不同,各类高校馆需根据实际按需建设[7]。高校馆只有通过协调纸本资源和数字资源的采访,实现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节约经费,实现纸质资源、数字资源、网络资源等的有机融合,才能有力地推进高校馆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4 提高建设质量,加强特色资源建设

目前高校馆信息资源建设方向大同小异,特色化程度不高。高校馆须进行资源建设转型,从传统资源建设为重点转向以特色和灰色资源建设为重点。高校馆在特色资源建设前,要对学校各学科专业进行调查,充分掌握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在建学科、潜在学科的特色资源的出版发行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源、加工资源、组织资源、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系统完善的特色资源体系[8]。1927年中山大学校长给顾颉刚十万两银票,命其外出到江浙等地购书。“所有的经书、史书都不重要,野史、稗史才是最重要的”是顾颉刚选书的标准。除民间的稗官野史,他甚至还买了4万册碑文,连卖书的小贩都感到不可思议。但事实证明,这批“不正经”的稗官野史对中国历史研究极其重要,成为中山大学图书馆最重要的“底子”[9]。当今高校馆大部分资源都可在数据库中检索到,而特色资源和灰色资源建设以及机构存储资源建设进程缓慢,需要引起重视。

2.5 排除财务障碍,拓宽资源建设渠道

近年来,网上书店的数量迅速增长,每家书店的图书品种不断丰富。知名网上书店有:亚马逊网上书店、当当网上书店、京东商城、文轩网、99网上书城、中国图书网、孔夫子旧书网。这些书店可以解决图书馆中标供应商不能及时提供或无法提供资源的问题。对于年代久远且不再版和时效性很强的图书可以通过网上购买方式来解决,以期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需求。对于学校财务报账,应在征得学校同意后可由学校财务建立零购图书经费账户,实现经费的专款专用。以图书馆名义办理零购专用银行账户,从学校财务预借一部分款项存于卡上。高校馆应指定专人负责网上购书、管理银行卡账户、验收和报账,并由主管馆长监管网上采购流程各环节,对账目明细和所到书刊资料要不定期地检查和核对,以防止专用银行账户卡上的经费挪作他用。

3 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战略构建

鉴于高校馆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建设的孤立情况,必须理性、客观地分析新环境给高校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重新审视高校馆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的优势和缺陷,整合和优化现有信息资源建设流程并延伸资源建设路径,促进信息资源建设高效发展。为此提出一体化信息资源建设战略,包括纵向一体化信息资源建设策略和横向一体化资源建设策略。纵向一体化信息资源建设就是改变以往传统的信息资源建设归文献资源建设部一个部门完成的狭义资源建设思路为后向一体化到信息资源提供商和出版社,前向一体化到信息资源服务部和读者的广义资源建设思路。横向一体化信息资源建设策略则是图书馆引导所有部门参与到信息资源建设中来的思路。一体化信息资源建设策略不仅实现了两类不同载体资源的统一采访,也实现了不同载体信息资源整合后的统一检索服务,既提高了图书馆与供应商的博弈能力,又促进了图书馆各部门和读者在资源建设方面的互动,真正实现了高校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四维一体,其战略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馆信息资源建设战略架构

3.1 纵向一体化资源建设策略

纵向一体化又叫垂直一体化,是指图书馆将资源生产、资源供应、资源建设、资源服务和资源利用等要素联合在一起的资源建设战略形式,是图书馆在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扩展现有信息资源建设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是将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向后扩展到供应商和信息生产者或向前扩展到信息资源服务和读者实际需求挖掘的一种战略体系。包括后向一体化战略和前向一体化战略,也是高校馆将信息资源建设向深度发展的战略。对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而言,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优势在于:可以在最大程度确保所需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有助于了解出版价格行情,削弱供应商的价格谈判能力,为图书馆带来综合服务的经济利益。通过与出版社和供应商紧密联系有助于学习技术,提升资源建设水平,提高要求异化服务能力;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局限性在于需要复杂的技能和综合管理能力。

3.1.1 后向一体化资源建设策略

后向一体化战略,高校馆信息资源建设向信息资源的提供领域、生产领域等源头延伸,有助于自行生产部分信息资源。高校馆应多与信息资源建设上游的资源提供商和出版社交流,了解供应商能达到的真实的供货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下一轮招标参数的设置和供应商遴选奠定基础。高校馆要与供应商和出版社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与出版社密切联系,将图书馆的实际需求予以反馈,使出版社在各类资源选题方向更切合读者的需求。高校馆与供应商之间要充分合作,要善于培养资源供应商,帮助其进步和创新,从而推进整体资源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减少和消除相互摩擦和敌对,实现信息资源建设的双赢或多赢。

3.1.2 前向一体化资源建设策略

高校馆把资源建设前向延伸至信息资源服务部门和读者,也就是说资源建设流程要囊括资源服务和服务对象。通过用户在阅览室日常阅读行为分析、对读者日常咨询进行总结和对访问日志的数据挖掘,动态感知信息资源忠实用户群体的阅读偏好和不同用户对不同信息资源需求,有针对性地推送。这需要了解读者的个性化需求,高校馆推送信息不仅是新到图书、学术论文,还可以嵌入密切相关的参考咨询和学科服务信息。利用数据挖掘、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等技术为读者推送精准信息和读者未来所需的潜在资源,主动为读者提供所需服务,而不是泛在式的读者不需要的服务[10]。

3.2 横向一体化资源建设战略

横向一体化战略也叫水平一体化战略,是指图书馆在各类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实现规模化信息加工组织、降低成本、满足读者需求、提高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战略。具体而言,横向一体化信息资源建设策略,就是在高校馆资源建设部门对传统信息资源建设流程不断整合和优化,使其更适合大数据环境对信息资源建设的需求。

3.2.1 各类资源整合采访,实现资源融合

实现图书馆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建设不再由不同的部门分别进行,这有利于高校馆对各类资源采访的总体把控,避免了异质载体资源的重复采购,大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已经实现了资源一体化建设,资源检索平台采用Summon2.0[11]系统,该系统整合的文献类型包括“Book/eBook”“Jounral/ eJournal”“Computer Files”等27类不同载体不同类型的文献。在Summon2.0中,字段选择Title,关键词输入“红楼梦”,文献限定类型为“Book/eBook”结果检出68种图书,如图2所示。

图2 美国杜克大学summon2.0

3.2.2 加强特色资源建设,形成独特优势

特色信息资源是高校馆提高社会影响力和服务竞争力的核心资源,也是提高馆藏质量的标志。特色信息资源是高校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中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其特色包括文献资源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专业特色、学科特色及文种特色。高校馆尤其要加强特色信息资源建设,形成独特的资源优势,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在特色资源建设中能够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的首选开放获取,如果OA不能获取就考虑数字资源,数字资源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再考虑纸质资源。

3.2.3 组织整合资源,增强易用实用功能

高校馆可用资源呈现多类型,包括单一纸质资源、数据商提供的数字资源、网络开放获取数字资源、自行建设的特色资源和机构存储资源。由于这些资源数据结构不同,有结构化的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数据格式不一致对大量的数据使用统一的数据接口带来困难,高校馆急需研发能兼容多类型数据结构的系统共享数据资源。高校馆可以利用XML和Web Service建立由应用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存储层的三层统一“检索/采访”平台,实现资源存储、资源文本抽取、编目、搜索引擎、异构元数据转换、输入/输出接口、用户管理和应用等。此平台不仅能使采访人员在整合的资源中查重,合理进行采购,也为读者一站式检索提供了途经,充分考虑读者需求,以读者的易用、方便和满意为宗旨[12]。

3.2.4 信息资源深层次服务

根据对不同层次读者对资源的偏好进行数据挖掘,按照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时序模式等读者阅读兴趣阅读偏好进行挖掘,可建立读者兴趣模型,适时增加不同层次读者需求的最新资源,并对新资源按照阅读模型进行精准地推送。根据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综合各类信息资源进行分层聚类的深层次加工或阅读营销等活动。在服务形式方面,对常规且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可以利用虚拟机器人解答;对于复杂问题的解决可以采取服务人员与读者面对面的交流回答;对于常规问题但没有固定答案的可采取阅览室内移动服务方式解答。在解答中要充分了解读者需求,更好地为信息资源建设服务[13]。

4 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战略实施

高校馆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战略的构建为其实施奠定基础。完整的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战略由资源生产层、资源供应层、用户服务层、终端读者层和战略层五个层次组成,不同层次中都有对信息资源一体化战略影响的具体因素,五个层次相互作用构成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战略路径[14],见图3。

图3 高校馆一体化信息资源建设路径规划

由图3可知:(1)资源选题的针对性和前沿性、发行渠道的畅通性和资源收藏的适合性是高校馆在资源生产层比较关注的,因为其决定馆藏质量;(2)实践经验表明供应商是否有完备的采购系统、专业的MARC/MODS数据、高效通畅的物流、较高的到货率以及货源渠道是否畅通等综合能力是高校馆在资源供应层较为关注的,因为其决定了MARC/MODS数据的质量、信息资源初加工质量和信息资源建设的流畅性;(3)图书馆要加强用户培训,提高用户信息获取能力和反馈需求能力,因为信息资源最终服务于用户,用户的高度参与能丰富馆藏和提高资源利用率;(4)加强图书馆与终端读者互动的深度和频度,只有全方位地了解读者需求,才能更好地挖掘用户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

5 结语

高校馆复合资源一体化建设促进不同载体形式资源建设的有机融合,实现各类资源建设经费的优化配置。横向一体化资源建设策略的实施提高图书馆各部门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图书馆整体馆藏水平。纵向一体化资源建设策略的实施既提高图书馆与供应商的博弈能力,又提高与读者的互动。在实际应用中,不同高校馆在资源建设方面积累的优势不同,图书馆需要发挥自身资源建设优势,勇于发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采用一体化复合资源建设的策略,推动复合资源建设。

[1]程焕文.高校馆服务创新案例大赛[EB/OL].[2014-10-05].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8019f0102 e7bj.html.

[2][14]李明理.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转型策略探讨[J].图书馆论坛,2012(4):84-88,119.

[3]程焕文.数据资源:高校馆的痛[EB/OL].[2014-07-02].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819f0102e731. html.

[4]李玉芬,吴华蕾.手机采访与荐购系统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4(2):74-77,68.

[5]程焕文.谁拥有博硕士学位论文的著作权[EB/OL]. [2014-07-02].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80 19f0102e7dv.html.

[6]刘超,郑建程.论微博信息的长期保存价值[J].图书馆论坛,2014(6):101-105.

[7]钟笑雅.高校文献资源建设新模式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5(4):113-115.

[8]索传军.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研究的新视角[J].图书情报工作,2013(7):5-12.

[9]程焕文.中大高校馆是这样堆积而成的[EB/OL].[2014-07-02].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8019f01 02e2hl.html.

[10]王福.基于用户兴趣感知挖掘的个性化服推送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4):14-17.

[11]Duke University.SUMMON2.0[EB/OL].[2014-10-05]. http://duke.summon.serialssolutions.com/advanced?summonVersion=2.0#!/advanced.

[12]宋敏.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现状调查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4(8):91-95.

[13]魏来,张晓林.综合数字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9(6):161-165,138.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Strategy for Composite Collection Development in University Library

WANG Fu,ZHOU Wen-xue,HUANG Min

In order to change the status of different formats of resources constructed independently,promot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library collection,this paper builds an integration strategy in the collection development in university library.By using factor analysis method,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repositioning of different type resources construction,it creates and plans an integration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path.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this method not only avoids repeating purchase different formats of resources,but also stimulates the enthusiasm of various departm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llection development.It can enhance the game ability of the library with vendor,and clos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ibrary and readers,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library collection development..

university library;collection development;integration strategy

格式 王福,周文学,黄敏.一体化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复合资源建设策略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5(8):108-114.

王福(1975-),男,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吉林大学情报学在读博士;周文学(1976-),男,副研究馆员,硕士生导师,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黄敏(1985-),女,内蒙古农业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

2015-01-13

*本文系内蒙古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一般项目“政府决策视角下的蒙古文复合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5B23)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输入红楼梦
《红楼梦》处处都是慈悲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四环节”下的牛津英语课堂模式
微篇商务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索
浅议习得理论下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调整
专利申请中的新兴输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