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杨晓波: 智慧校园真正向“互联网+”演进
2015-12-23
电子科技大学杨晓波: 智慧校园真正向“互联网+”演进
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目前,学校设有清水河、沙河、九里堤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000余亩。多个校区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题,为了提高业务效率、增强学校的竞争力,学校管理层必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重新规划校园的建设。
信息技术组织架构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电子科技大学设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管理部门为信息中心,管理机制为“信息中心+职能部门”。电子科技大学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于2004年,由校长担任组长,副组长由负责信息技术和财务的领导担任;成员包括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该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和决策校园信息化等重大问题。
信息中心完全负责组织,管理与协调校园信息化的工作。信息中心包括网络中心 、数据中心 、教育技术中心(现代教育中心)、 综合办公室等部门。
在信息化协调方面,电子科技大学也做了许多工作。如承担CERNET西南地区网络中心、四川省网络中心的技术支撑与服务工作,并牵头负责成都市教育城域网的运行管理工作。
学校以数据中心为核心平台,为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数据服务,通过数据共享和数据集成,实现数据定制;在数据集成与挖掘方面,综合数据涵盖了主要的应用,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学生事务、研究生、人力资源、资产管理、金融、研究等。
校园建设从数字化向智慧延伸
杨晓波 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
一直以来,电子科技大学都不断加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工作。目前,学校拥有千兆主干校园网,拥有近60000个信息点;实现了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的集中管理,数据中心拥有400多台UNIX和PC服务器和容量接近1PB的存储空间。同时还建设数字校园应用支持平台,超过150000名用户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上进行身份认证;构建了11个系统数据库,包括数据共享、数据库、教务管理等数据库的数据共享。建设了25个基于IPv4的应用系统,包括OA,教育管理、毕业学生管理、人力资源、学生事务、新生定位、信息查询等,另外还建设了12个基于IPv6的应用系统。此外,学校还建设了数字在线教育平台和课程中心,有超过40000多名的用户在使用。
然而,对于学校来讲,仅仅看硬件的这些数据还远远不够,如何向更深层次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方向发展,是未来的挑战。“智慧校园”建设只是一个愿景,学校应更好地使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终端的服务等新技术和新应用,这其中有两点核心内容:一个是真正走到“互联网+”阶段,另一个就是“以人为本”,提供各项服务。
“智慧电子科技大学”基于数字化校园,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体验在线学习,让教师体验网络协作与集成创新,让管理者体验对大数据的准确分析,让每个人都在校园里体验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便利的生活。
例如,电子科大正在做一个基于通讯的定位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身处的位置,来判断该学生在什么区域进行什么活动。学校设立在线服务大厅,提供以人为本服务,方便师生在线处理校园事务,方便处理个人信息。同时,还提供了一系列的云服务,向公众开放云存储。
未来“十三五”期间,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化工作思路将以“一个核心任务、两个工作水平、三个发展愿景、四个深度整合”为目标。“一个核心任务”是建设智慧校园;“两个工作水平”包括大学整体层面和部门层面;“三个发展愿景”为无处不在的网络环境、智能、高效的应用系统和随时随地在线学习;“四个深度整合”包括教育、科研、管理和服务四个层面。
(本文根据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杨晓波在2015年中美高级网络技术研讨会“中美CIO论坛”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