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理财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以福建省公私立高校的调查为例

2015-12-23林如男洪雅彬刘婉玲乐华娟兰伟玲

北方经贸 2015年8期
关键词:消费观规划消费

林如男,洪雅彬,刘婉玲,乐华娟,兰伟玲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州长乐350202)

大学生理财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以福建省公私立高校的调查为例

林如男,洪雅彬,刘婉玲,乐华娟,兰伟玲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州长乐350202)

当今大学生的理财情况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与讨论的。通过对大学生月消费情况、消费时考虑的因素、做投资理财的考虑因素、所选择的证券投资类型等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公立校与私立校学生在投资与理财方面确实有所不同,且对大学生在理财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改变理财=炒股的固定思维,学习多方面理财;学校应重视理财教育;大学生还应该接受各方面的教育,不断充实自己等对策。

投资能力;理财规划;公私立校对比

一、大学生理财状况分析

我们先对大学公立校与私立校的学生的月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对比。我们分别对两所院校发放4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00份,有效率88.9%,调查的范围: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回收后经统计,公立校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额在800元以下的有74人,占18.5%,而私立校在800元以下的有50人,占12.5%;公立校月平均消费额在800-1 000元之间的有187人,占46.75%,而私立校为126人,占37.5%;公立校月平均消费额在1 000-1200元之间的有99人,占24. 75%,私立校有160人,占40%;公立校在1 200元以上的有40人,而私立校有64人,分别占10%与16%。

(一)大学生理财规划意识分析

我们都知道人生需要规划,钱财需要打理。理财能力是一个人在人生的各个时期生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我们大学生来讲理财知识并不是纸上空谈,而是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各个地方。因此,在大学时代我们就应该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为自己的现在和将来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对于今后走向社会才会更加自信。

根据问卷调查情况,如下图。

图1 在学公立校与私立校学生对理财对自己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理财能力对自己十分重要的占50%左右,而觉得无所谓的占不到12.5%,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是公立校还是私立校的大学生,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理财能力对自己十分重要。大学生存在无法理性消费,理财意识薄弱等问题。

(二)大学生消费考虑商品的主要因素分析

大学生是个消费大群体,商品价格、质量、品牌、潮流都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在购买商品时,我们还是应该先考虑价格和质量的因素。但大学公立校与私立校学生对消费考虑最多的因素可以从图2看出。

图2 大学公立校与私立校学生对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对比

1.对商品的实用性考虑,两类学校的学生考虑的人数所占比率都接近50%且占比例最大,说明当下大学生的消费大部分处于理性消费。

2.对商品的价格考虑,公立校与私立校有明显的差距。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我们统计的各400名学生中,公立校对商品价格的考虑占学生35.5%,而私立校对商品价格的考虑占学生28.25%。

3.对商品的品牌与档次考虑,私立校人数明显增多,是公立校的2倍多。公立校仅占总人数7.5%,而私立校占总人数18.25%。

(三)大学生投资理财考虑主要因素分析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与理财有着密切的联系。投资理财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生活当中我们时常与投资理财打交道。然而,就当代公立校大学生和私立校大学生对投资理财的思考是否会一样呢?

图3是对被调查的公立校与私立校大学生,在做理财规划时重点考虑方面的分析图。

由图3可知,被调查的公立校大学生中,重点考虑项目中收益率占23%,风险占42%,市场购买力占8%,自己的经济能力占27%。被调查的私立校大学生中,重点考虑项目中收益率占26%,风险占39%,市场购买力占6%,自己的经济能力占29%。考虑收益率的公立校大学生人数小于私立校大学生人数的3%;考虑风险的公立校大学生人数大于私立校大学生人数的3%;考虑市场购买力的公立校大学生人数大于私立校大学生人数的2%;考虑自己的经济能力的公立校大学生人数小于私立校大学生人数的2%。该统计图显示大学生对于理财规划重点考虑项目中,更多的大学生选择了风险。

图3 公立校大学生理财规划

私立校大学生理财规划

(四)大学生所选投资类型的现状分析

图4 大学公立校与私立校学生所选择的证券投资类型

经统计,我们从图4中得知,大学生进行投资理财所选择的证券投资主要是三个方向:股票、债券、基金。公立校和私立校所选择的证券投资类型也大致相同:公立校学生对金融衍生工具等证券投资相对于私立校的学生来说兴趣较大,公立校与私立校中选择股票的大约占25%以上,选择基金的约占30%以上,选择这两项的人相对较多。

有一部分人选择股票是因为当前正在学习股票的相关内容而对证券投资有所兴趣的,而且股票具有高风险、高收益、流动性很强的特点;而部分人选择债券是因为收益性高于银行储蓄,可以通过市场进行转让,流动性较好,安全性比较高,收益比较稳定,风险相对于股票较低,收入相对于基金较高;不少同学认为稳健型投资比较合理,因此,在现金能力范围内会选择风险较低的基金。对于我们还没有能力赚钱的人来说我们是属于“不喜欢承担过大投资风险的稳健人群”,选择基金定投能摊平成本,降低价格波动风险,提高获利机会。[1]基金的优点是积少成多,投资效率高,省时省力,投资多元化以及专业化管理。投资于基金,实际上就可以获得专家们在市场信息、投资经验、金融知识和操作技术等方面所拥有的优势,从而尽可能地避免盲目投资带来的损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曾说“基金作为专家理财的机构投资者,行为比较理性,防范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强,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基金可以吸引更多的人进入资本市场。散户通过购买基金,把钱交给基金管理人去替他运作,基金发挥出专家理财的优势,既可以减少散户的成本,又可以避免较大的风险。”[2]因此,由基金公司的专家代为理财,在股市下跌时可以赔得少些,而在股市上涨时可以赚得多些。

二、大学生理财规划中存在问题

(一)普遍认为应该工作拿薪后再考虑

从大学生的月消费情况我们可以知道大学生所能剩下用来理财的钱并不多,而且从现状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普遍认为理财就是投资股票、债券、基金,而对于金融衍生工具了解并不多。但目前市场的实际情况对于这三类投资的起步基本都是万元以上。就算是股票,也至少要接近上千元,远超出了大学生的承受范围。所以大学生普遍认为只有拥有一定的存款才可以理财,也就是说必须工作拿薪后再考虑。

(二)大多数大学生对理财的理解比较单一

从大学生理财规划意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普遍认为理财对自己的作用非常大,这是好的表现。但我们从大学生投资理财考虑因素中风险这一因素私立校和公立校都占据将近40%,说明大学生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有限。而从我们的调查中,大多数学生认为理财=炒股,而众所周知,炒股是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所以大学生在理财方面存在误区。

(三)过于追求时尚,消费观淡薄

从大学生消费时考虑商品的主要因素知道私立校的学生在消费观方面对品牌与档次考虑人数明显居多,多半是虚荣心,攀比意识强,亟需引导和教育。在就业时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所以,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消费观,无论是公立校还是私立校,都应该重视。私立校要尤其重视。

三、大学生投资理财的对策建议

(一)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我们应该知道不是只有投资产品才叫理财。理财指的是对财(财产和债务)进行管理,以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为目的。首先,我们需要有一张用来只存不取的储蓄卡;其次,准备一个私人小账簿(可以是记事本,也可以是手机记账),把每天的花销全部记录;然后,你得有个每月消费计划,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记住,如果每月有余额自动流入下个月生活费,相应的你就可以多存钱转入下下个月,长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毕业后会发现自己多了一笔小小的创业资金。

(二)改变理财=炒股的固定思维,学习多方面理财

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逐步培养自己的理财意识。而不是一味地认为理财=炒股,炒股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作为大学生,我们没有什么本钱,所以不能涉及高风险理财产品。理财包括多方面,如:储蓄、保险、债券、基金、股票等。如果我们承担不起高风险,也可以适当选择低风险的基金。就目前市场由支付宝兴起的余额宝就是门槛低、流动性强、且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的不错的投资。当然,类似的投资渠道还有许多。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学习理财知识,根据自身的条件与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

(三)学校应重视理财教育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升大学生理财规划的能力与素质。大学生是一个大的社会群体,对于社会而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理财观念,促进社会长远进步。投资固然有风险,我们应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减少投资的风险性,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不要盲目投资。通过参加学校一些关于投资与理财的专业课、公选课和主题讲座,让我们了解消费、金融及投资方面的相关知识,学会合理的安排个人的财务开支。也可以在网上模拟炒股,模拟银行炒股大赛,通过实际的操作,将我们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深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具体实际操作的体验,增加一些学习经验。

从学校角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1.各高校可以利用各种途径传播理财知识

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电视台、校报、宣传栏等传播媒介的传播功能,形成科学、合理、健康理财的舆论氛围,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理财教育。[3]

2.通过实践形成正确的理财观

要注重实践教育,通过利用到贫困地区开展社会调查以及各种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实际体验到财富的来之不易,对自己不良的理财行为和理财习惯深刻反省,从而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

3.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与展示空间

学校可以多增加一些实训课程,提高学生实战模拟的经验,也可以多开展一些模拟炒股比赛,erp沙盘大赛,理财辩论赛等等,能很大程度加强大学生对理财的认识与提升理财能力。

(四)大学生还应该接受各方面的教育,不断充实自己

1.社会教育方面。应积极发挥大众传媒宣传作用。大学生是现代技术最积极的响应者,受现代传媒的影响最明显,大众媒体应该加强对健康消费信息的宣传,对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参考意见,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的引导。

2.学校教育方面。应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消费观引导的主要方式。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必须整顿校园环境,从客观上创设培育正确消费观的环境。那么大学生从思想上进行改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显得更加重要。

3.家庭教育方面。对于学生而言,现在的消费观很大一部分是在模仿父母。父母也是孩子生活中教他们要如何消费的人,所以要培育孩子良好的消费观还是要从父母入手。父母用正确的消费观念来引导孩子,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建立一种健康的消费理念。

4.自我教育方面。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关键在于自身。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积累消费经验,学习消费知识,遵循正确的消费原则。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理财能力的作用、做投资理财的考虑、所选择的证券投资类型这四大项进行对比与分析,发现大学公立校与私立校学生在投资与理财方面确实有所不同,而理财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大学生理性消费是主流,但由于当代大学生个性发展不够成熟,投资理财意识较薄弱,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投资理财经验的积累,让大家充分认识到投资与理财的重要性,并积极的加入进来。对于私立校大学生来说更应该有良好的消费记账习惯,不要攀比,不要盲目追求时尚,非特殊原因不要透支下个月的生活费,做到合理消费。

[1]徐田强.大学生理财生涯规划的调查及分析——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唯实:现代管理,2015(3).

[2] 陈娜菲.大学生理财习惯的培养及规划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3]涂智苹,崔天龙.高校大学生投资理财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基于韶关学院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J].经济视角,2014(3).

[责任编辑:王 旸]

F830.593

A

1005-913X(2015)08-0199-03

2015-06-10

大学生理财规划研究(J2013045)

林如男(1993-),女,福州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理财规划。

猜你喜欢

消费观规划消费
正确认识消费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消费观
40年消费流变
规划·样本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