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的高校图书馆开放式服务模式

2015-12-23

科技视界 2015年32期
关键词:类图书图书图书馆

彭 嘉

(贵阳学院图书馆,贵州 贵阳550005)

随着开放服务模式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大面积实行,逐步实现了图书馆从“重藏轻用”的文献保管者到“藏用并重”的学习提供者这一服务方式的转变。但随着开放服务模式的广泛使用,在给读者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威胁,高校图书馆应做好开放服务模式的形势分析,从而能更好的利用此模式给图书馆发展所带来的机遇,进一步推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本文所用的SWOT方法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借鉴竞争情报领域的竞争态势分析方法,具体分析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模式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在系统思想指导上进行综合分析,以期能更好的为读者服务、实现自身价值。

1 SWOT方法简介

SWOT分析,即竞争态势分析,作为一种企业竞争战略的分析框架,最早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H.weihrich)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随着国际上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完善起来。所谓SWOT 4个字母分别代表了S(Strengths)优势因素、W(Weaknesses)弱势因素、O(Opportunities)机会因素和T(Threats)威胁因素分析[1],通过分析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组织内部的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以及组织外部的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这四大基本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系统分析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从而得出一系列相应结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制定相应的组织发展战略、计划,做出正确的规划以及对策。通过对开放服务模式进行SWOT分析可以充分把握此模式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取长补短、更好的完善开放服务模式,真正体现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

2 开放服务模式的SWOT分析

2.1 Strength优势因素分析

2.1.1 提高馆藏利用率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服务中心,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首先高校图书馆应成为师生的一个知识共享空间,而传统图书馆的人书分离、借阅分离的格局,没有办法实现这一共享空间的要求。开放服务模式实现以后图书馆把读书、选书的权利交还给读者,可使读者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学习需要和自身兴趣自由的选择相应的文献进行阅读。其次,书库即是阅览室,开放模式弥补了阅览室空间的不足,拓宽了读者借阅的选择空间,也大大扩展了图书馆阅览的藏书数量和空间,再次体现了图书馆从“重藏轻用”到“藏以至用”观念的转变,很好地遵循和诠释了“书是为了用的”[2]这一基本原理。

2.1.2 减少复本,节约经费

虽然高校图书馆的资金来源比较稳定(依据我国1987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文献资料购置费占全校教育事业费5%左右”),但随着高校的扩招,扩招以后由于学生的大量增加,学校专业的增加以及教师的增加,使得读者需求与图书馆文献保障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图书馆的服务条件也日趋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减少图书复本量,增加图书购买的种类就成了当务之急,这样既节省了经费又可丰富馆藏资源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开放服务模式很好地满足了这种要求。一方面,图书馆对借阅率不高的图书可减少复本量;另一方面,当读者只需查阅资料而无需将文献借出时,可以直接在书架旁阅览、抄写,以阅代借,这样既省略了读者的借、还手续,又降低了对文献复本量的需求[5]。

2.1.3 节省读者时间

以前的闭架借书流程过于繁琐:读者应先填写借书单(索书号及书名等内容),然后由图书管理员到书库中进行查找。这样手续繁琐、效率低下、图书借阅花费时间较长,使读者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实行开放服务模式以后,图书馆把原来藏书、借阅之间的间隔消除了,一方面:读者挑到喜欢的图书,可以就近阅读,也可借走;另一方面:读者可根据本身的需求到书库找到这一学科方向的图书,在选择的图书已外借的情况下,可选择其他相近或相似的图书进行借阅,这样既节省了读者的时间和精力又提高了信息的查全率与查准率,拉近了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距离。

2.2 Weakness劣势因素分析

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图书馆建筑,基本以传统封闭式设计为主,开架范围不大,“以藏为本”和“以书为主”占据了主要的设计理念和管理模式,而这种馆舍模式加大了开放服务模式所带来的图书馆管理强度。

2.2.1 馆员的服务意识不足

主要表现在馆员的工作缺乏创新性、专业观念不强、因长期重复劳动造成馆员工作积极性不高、自我认同度不够、馆员队伍不稳定等因素。图书馆流通部是图书馆的主要服务窗口,其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读者对图书馆的印象,所以改善提高流通部的服务质量,提高馆员的服务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2.2.2 馆员工作强度增大

开放式服务模式在给读者提供了极大自由,但同时也大大增加了馆员对读者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开架借阅相对于闭架借阅而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乱架。现阶段大多数读者还没有习惯开架借阅的服务模式,借阅行为不自律、不规范且具有随意性,不能自觉遵守开架图书的借阅制度。如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学生读者的借阅量为5册每本,由于受借阅量的限制,有的读者会将本次无法借出却无法割爱的几本图书藏起来,私自放置到书架顶端等不引人注意地方,一方面防止他人借出,另一方面方便下次能快速找到该书;有的读者从书架上取下图书后,觉得不适合自己阅读而就近上架,不按原位放好。图书馆每本图书都是按照中图分类法进行分类排放,都有属于自己的分类号和位置。整个书库的图书是按照一定规律、有秩序地排列的,即使只有少量读者在图书查阅过程中不按架标和索书号放置图书[4],也会使井然有序的书库乱成一团,这样既影响其他读者对文献的查找与利用,又大大增加了图书馆员理架的劳动强度。

2.2.3 图书污损率、丢失率显著提高

由于读者进馆后,可自由使用馆内所有资源和服务,很多读者每次取书不下5册,一些读者还在自己需要的书上勾勾画画,除了一些热门类考试用书如:公务员类图书、英语类图书、司法考试类等一系列热门考试类图书;还有一些美术类、音乐类和建筑装饰类图书,这类图书属于大开本型,如果读者在使用时不多加小心会容易造成图书脱页的现象,或处于自身原因将书内的某页或某几页撕下留存等现象也较多发生在这类图书当中,加大管理员的管理难度。

2.3 Opportunity机会因素分析

2.3.1 国家的政策支持

建设学习型社会这一政策也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就西部高校而言,国家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对其更有针对性。一方面,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另一方面,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制度的制定,促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图书馆发展,加大对图书馆人、财、物的投入。

2.3.2 不断增长的知识需求

首先,随着高校的扩招,学校学生人数、教师人数及专业数的增加,对高校图书馆的资源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专业书籍大多价格昂贵,特别是城建类、音乐类、美术类图书,对于这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买书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昂贵的支出,而学生本身并无收入来源,所以对学生来说可以在图书馆免费借阅到自己需要的图书是他们的首要选择。其次,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信息集散地,必将成为知识资源中心。目前我校图书馆实现了馆内无线上网,为我馆开展信息咨询和信息导航等读者服务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可以更好地利用共享资源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2.3.3 方便的国内、国际交流

高校图书馆可以选择性的加入一些国际、国内的图书馆联盟,可充分了解国内外图书馆界的先进技术和服务理念,更易于接受这些新生事物。还可以通过馆际互借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2.4 Threat威胁因素分析

2.4.1 网络资源的威胁

图书馆的重要竞争对手之一就是网络资源,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成为社会的一个大趋势,网络资源的丰富,信息检索和传递技术的普遍使得广大网民足不出户便可以得到想要的信息。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较2011年底提升3.8%。信息时代造成了信息以指数的形式迅猛增长,图书馆新书和期刊、报纸的购进速度和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速度。海量的图书造成了读者索书的困难,错架、乱架现象又使一部分重要图书资源变成“死书”。而读者利用网络检索却可以快速,方便地找到所需的相关信息。

2.4.2 其他信息服务机构的威胁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信息获取途径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图书馆已不再是唯一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如:博物馆、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都成为信息获取的渠道。特别是由于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许多资本雄厚的ICP、网络站点、团体甚至个人都认识到这个信息服务业的广阔发展前景,开始介入信息服务行业,吸引了大量的用户,逐渐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信息服务的核心是资源、服务和用户,作为高校图书馆来说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转换观念,以读者为中心,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优质的信息服务工作,以期吸引更多的读者。

3 SWOT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开放服务模式在高校图书馆有其优势和机会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劣势和威胁。详情如下表1所示。

其中SO策略(最大与最大策略)属于增长性战略,将使优势因素和机遇因素充分发挥作用;ST策略(最大与最小策略)为多种经营型战略,目的是通过决策的运用使高校图书馆发挥优势作用,迎接挑战;WO策略(最小与最大策略)为扭转型战略,目的在于通过决策的运用使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机会因素克服劣势;WT策略(最小与最小策略)为防御型战略,着重考虑劣势因素和挑战因素,使高校图书馆充分认识到两者的组合带来的影响,通过决策的运用弥补内部劣势,避免外部威胁。

4 结语

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发展就应该认真制定战略规划,确立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战略目标,抓住高校图书馆自动化评估及高校教学水平评估的机会,利用自己的内部优势和外部机遇,合理利用资源,积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改革管理机制,深化服务,让读者了解图书馆文献信息产品的优势和特色,扩展服务范围与对象,树立起自身的品牌形象,以便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表1

[1]赵虹.高校图书馆的SWOT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2(3)119-121.

[2]陶治.图书馆学五定律与图书开架制[J].图书情报知识,2000(4):15-17.

[3]叶艳鸣等.论高校图书馆“藏、借、阅、咨”一体化开放服务服务模式[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3):81-84.

[4]孙长虹.藏借阅一体化服务模式下治理乱架的对策[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1):85-87.

[5]耿玉玲.高校图书馆藏借阅一体化管理模式探析[J].图书馆论坛,2011(1):98-100.

[6]林锐君.对高校图书馆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模式的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4):186-187.

猜你喜欢

类图书图书图书馆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新形势下教育类图书编辑如何全面提升编辑素质
图书馆
航天类图书的出版现状与选题策划研究
从一本书的出版到一门课程的建设:浅谈教育类图书编辑的作用
新媒体环境下小说类图书的创意营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