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文言虚词的着手点
2015-12-23江东
江东
一、辨明词性
如果词性不明,便难以理解它的意义和作用。如“其”,通常情况下作代词,代替上文中已经出现的人、物或事。如:见其发矢十中八九(欧阳修《卖油翁》),是人称代词,代“卖油翁”;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是指示代词,意思是“其中的”;其真无马邪(韩愈《马说》),则是助词,意思是“大概”,表示推测语气。
二、确定成分
即掌握每个虚词在句中所起的语法作用,看它在句子中作什么成分,以便确定如何翻译。如“之”作助词时,处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中的“之”就是这种用法;而在“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中,则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
三、掌握规律
如“也”表示语气,主要用在句末,也用于句中。用在句末多表示判断、解释和说明,用在句中一般表示语气的舒缓或停顿。又如“以”,什么时候作连词,什么时候作介词,也是有规律的:以+动词,“以”是连词,在“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中的“以”就是连词;以+名词/代词,“以”是介词,在“策之不以其道”(韩愈《马说》)中,就是介词,意思是“按照”。
四、语境推断
结合上下文语境,判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的意义与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结合运用文义理解和句法分析两种方法。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则”是连词还是副词?从分析语法入手,可知后文“国恒亡”是假设的结果,那么“则”就是一个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相当于“如果”。
五、熟悉典型实例
把典型实例,作为对照比较的参照物,推论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如:已知“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中,“以”处在后一分句句首,是表目的的连词,意思是“用来”,可推知“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诸葛亮《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和“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这些句中的“以”也是表目的的连词。
六、注意特殊现象
文言文中虚词还有一些特殊现象,这里略讲两种:
1.兼词。兼词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不同的词类。这类词要掌握两个:一是“诸”,二是“焉”。
先介绍“诸”。它是代词“之”和介词的“于”的兼词,兼有“之于”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之”可代人、事、物和处所,“于”介绍出与动词有关的对象、处所等。如“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诸”相当于“之于”,“之”是代词,代“土石”,“于”是介词,介出处所“渤海之尾”。
再说一下“焉”。它是介词“于”和代词“之”或“此”的兼词。如“复到舅家问焉”(王安石《伤仲永》),“焉”相当于“于之”,“于”表示问的对象,“之”代“仲永的情况”。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又到了舅舅家,问到仲永的情况。
2.虚词连用。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有时两个虚词连用,有时是三个虚词连用。如“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司马迁《陈涉世家》),“藉”、“第”、“令”是三个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连用,都是“即使”的意思。
七、关注古今变化
大致有四种情况:①少数沿用下来。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中的“然后”,今仍作“然后”,意思没有变化。②古义完全消失。如作发语词的“夫”、“盖”,起停顿作用的“者”,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的“之”,等等。③用法发生了变化。如“所以”,在古文里表示原因或凭借,现在则表示结果。又如“也”,在古文里作助词用,表示陈述、判断、停顿等语气,现在则作副词用,表示同样、并行等意义。④改用别的词。如“于”字,在古文里能起多种介绍作用,现在则分别用“在”、“向”、“到”、“对”、“从”、“同”、“给”、“比”、“被”等介词代替;语气助词“矣”字,现在一般改用“了”,“乎”一般改用“吗”、“呢”;结构助词“之”,现在一般改用“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