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浮雕艺术的表现手法和社会性

2015-12-23

艺术评论 2015年6期
关键词:浮雕表现手法社会性

洛 鹏

当代浮雕艺术的表现手法和社会性

洛 鹏

随着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浮雕艺术创作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综合发展态势。优秀的浮雕艺术作品不仅是艺术家个人的思想和心血的结晶,更是时代的侧影,通过浮雕不同的表现手法,展现出内在的社会性。本文以自己创作的浮雕作品《九月》为例,对浮雕艺术的表现手法和社会性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当代浮雕艺术的表现手法

当代浮雕艺术的表现手法非常丰富,其在进行艺术表达时,不仅充分地考虑场所功能、地域文化和环境特点及审美特点等,而且还与浮雕内容和材质及形式等进行完美结合,使浮雕艺术更具表现力,成功地展现了浮雕的艺术美感和装饰美感,同时,建立了受众和艺术家之间的情感交流,使人们了解到了艺术家真实的情感世界。当代浮雕艺术的表现手法大概可以分为三类:现实性、观念性、象征性。

(一)现实性

现实性表现手法所要表现的浮雕作品中心主题比较纯粹,内容直白,一般是叙事性浮雕,特别是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过去的真实事迹的纪念。此类浮雕时间流程非常清晰,且主次秩序也比较详细,对于空间性表达非常形象,以现实的人物或者是真实的形态为基底,通过顺序、倒叙、插叙的描述手法来完成艺术创作,线索清晰,逻辑性强。

(二)观念性

观念性表现手法,体现出了当代叛逆思想,致力于挑战传统,颠覆现有浮雕艺术创作手法,为人们创造出具有全新的“艺术”观念的一种表现手法。追求前沿但却不是具象的再现与写实,它所要力图展现的是空间性范畴,力图表达是观念、创意理念、超常亦或是怪异的观念,可见,这种表现手法体现出了艺术家极强的个人主义色彩,或者是纯粹的观念艺术。此类表现手法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通过高度凝练和概括,采用非具象的视觉形式和形体交迭、线条疏密以及色彩组合等手法,运用抽象符号来表现作品的内涵、寓意和本质。另一类则是通过几何形体的形式,将构思和创作有机组合,由于这类作品比较偏重于形体和构图的异性组合的表现,因而动感极强,非常富有张力,更加利于开拓受众的想象力。

(三)象征性

象征性表现手法介于现实性和观念性两种手法之间,主张在创作时要超越一般的主观遐想。这种表现手法往往采用图形或形态进行某种意义的暗喻,作品既具有形体和图形表现的直观性和张力,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价值指向性,观赏者在欣赏作品时产生某种联想,进而领悟到作品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二、当代浮雕艺术的社会性

随着浮雕艺术的发展,社会评价逐渐成为了当前浮雕艺术作品是否成功的评判因素。一些浮雕艺术在创作之初并没有代入时代环境,造成了作品和公众审美不相吻合,脱离社会主流等问题。事实上,浮雕艺术的创作是艺术家参考社会心理和作品场域及作品功能等众多社会因素的产物,而不仅仅是艺术家单方面思考后进行的。所以,创作浮雕作品时,要对浮雕艺术作出社会分析,创造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但是,不同性格、年龄和身份及审美旨趣,会对艺术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这就需要艺术家创作时把握好欣赏者的心理特点。受众的审美水平和知识储备及人身阅历等都会影响其对浮雕作品的评判,随着知识水平和审美水平的提升,社会阅历的丰富,他们对浮雕的社会心理也转向抽象的层面,因此,艺术家也需有所倾斜,设计出一些反应社会心态和文化心态的作品。

以我创作的作品《九月》为例,从浮雕形式上看,《九月》不是由一个整体组成,而是由不同的分离个体组成,如浮雕作品《九月》之一、《九月》之二、《九月》之三,每一个浮雕作品的内容都是独立的。《九月》的组合摆放和受众欣赏角度是自由的,中间留白的部分给了人们想象的空间。这种较为新颖的摆放和组合使作品中马的形象获得了新生,也让受众能够更主动地去欣赏作品。

洛 鹏: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

猜你喜欢

浮雕表现手法社会性
“社会性死亡”:青年网络暴力新趋势及治理路径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理查德·罗杰斯:建筑是最具社会性的艺术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the Walking Dead
浮雕圆圈
厚重感
出错的浮雕
略论消费文化视域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去云冈石窟看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