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创作中写生的重要性

2015-12-23张岩松

艺术评论 2015年6期
关键词:草虫体验生活境界

张岩松

中国画创作中写生的重要性

张岩松

在传统中国画的学习过程中,临摹和写生是两种最基本的学习途径。中国人对于写生的理解最早来自于唐代张躁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理论。在绘画写生方面,无论是西方绘画还是中国绘画,对写生都非常重视,西方写生注重事物本身的形态、结构、质感、色彩以及周围的环境光影等内容,大多现场描绘。而中国绘画写生除注重这一些因素外,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对于生命本体的认识,通过写生体会领悟自然界运行法则,这其中包含对中国儒、释、道各家哲学思想的参悟。中国的哲学观念决定了中国画意象造型观也决定了中国画的写生观念和创造观念。通过写生多角度观察自然、体悟自然之妙,并且将自身情感置于画作中,充分展现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理想。宫建华教授一系列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雨霁图》《阵雨》等作品中具有诸多现代的形式美元素,都是通过大量的写生、体验生活而总结出来的。因而写生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手写、观察和记忆,更多的是要将自身的所见所感和情感融入创作中。写生在中国画的艺术创作过程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对中国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写生能够直接影响中国画的创作风格

通常来说,影响画的风格形成主要取决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客观因素主要体现在:个人的内在修养、学识、审美取向以及外在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等。例如在我国中国山水画作品中,北方的画家作品大多气势雄浑,内容大多为崇山峻岭的山峰;南方画家作品大多清秀、俊逸,内容大多是远山近水;这一方面是由画家环境不同而决定,一方面是因为画家通过写生根据物态不同构建不同的“笔墨结构”、“笔墨形态”而形成的多样风格。例如,五代花鸟画家黄荃,因长期生活在宫廷之中,所见尽是珍禽及名贵花草,故而作品尽显富贵之气;而同时代的徐熙,因生活在乡野间,所见多为野花、野草、家禽、蝴蝶等,故而作品透露着野逸气象。这两种不同画风的出现,被后人称之为“黄荃富贵、徐熙野逸”。从上述画风的形成中我们可以看出,画家们不同的生活体验形成了不同风格的作品。写生,作为一种最简单、最直接体验生活的方式,可以让画家们不知不觉将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所以,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写生能够直接影响画家的艺术风格。

二、写生有利于达到更高的创作境界

意境,是中国画创作过程中画家们极力追求的一种完美境界。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要求画家们保持自由、不受约束的状态尽可能的与所画对象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人的精神、情感融于物,物的状态也吸收于人,人与物往返交流、不分彼此,最终达到“物我两化”的创作境界。宋代罗大经在其著作《鹤林玉露》一书中说到:“曾云巢无疑工画草虫,年迈愈精。余尝问其有所传乎?无疑答曰:

是岂有法可传哉!某自少时,去草虫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又恐其神之不完也,复就草地之间观之,于是使得其天。方其落笔之际,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耶?此与造化生物之机缄盖无以异,岂有可传之法。”上述文中不仅说到曾云巢为了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而昼夜观草虫,同时也谈到唯有写生方能师造化。古人很早就发现可以通过长期的写生、观察、体验生活来达到创作的至高境界。张立辰、于光华教授都认为“笔墨结构”可以成为中国画的艺术语言与“外是造化,中得心源”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要想达到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长期的写生是十分必要的。

三、写生能够丰富创作的阅历

中国画创作的特点往往是直接创作,不需要看见实物,直接在白纸上一气呵成进行创作。山水画,可以写胸中丘壑,画山外山、水外水;花鸟画,四季花草、飞鸟可以汇聚到一幅作品中。这些创作过程要求画家们平时多通过写生训练,大量的观察生活且储存在脑海里,通过写生过程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事物的规律,总结出独特的笔墨语言,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创作时游刃有余。郑板桥精于画竹,其每日早起观竹,光影、晨露、雾气皆浮动于竹叶之间,长此以往,因而胸中无竹似有竹。郑板桥通过长期观察不同现象、环境下的竹子,掌握了竹子的本质特征和规律,达到了眼前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境界。中国画创作,画家们构思在胸中而造化在手中,胸有成竹方能任意挥洒、信笔涂抹、一气呵成。然而要做到下笔前胸有成竹,离不开日常的写生、目识心记对事物想象的积累、储存。只有不断的写生,才能观察到生活中更多的事物,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才能更加丰富画家们的阅历,提升中国画艺术创作的境界。

综上所述,写生是中国画艺术创作的源泉,能够激发创作者的创作激情,引导创作者观察生活、奔向生活、体验生活,丰富创作者的生活感受,为创作者积累更多创作经验,影响到中国画创作、发展的各个方面,是中国画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中国画的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岩松: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

猜你喜欢

草虫体验生活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成长
草虫小品
立正!新兵们
品“境界”
生活中的“万”
慎独的境界
齐白石草虫跃京城
“人师”的境界
从生活中选材,讲述真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