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业发展探析
2015-12-23段娟玉
◎段娟玉
数字出版业发展探析
◎段娟玉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出版业已无法在成本控制,信息容量及规模化发展方面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一前提下,数字出版业应运而生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也凸显出了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数字出版业所呈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粗浅的针对性策略,力求为数字出版业的良性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数字出版业 发展 探析
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数字出版业于2005年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第一届数字出版博览会登上历史舞台,迄今已有十个年头。目前,有关数字出版的定义众说纷纭,各种相关研究从产业特性,流通手段和流程再造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界定,本文基于《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对数字出版的界定,即认为数字出版是近似于“数字化出版”,“用数字化工具实现立体传播,进而形成完整的数字出版产业链条,不仅包括传统出版业数字化的全过程和结果,同时也涵盖了新兴的数字媒体”,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随着数字水平的提高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版行业细分化程度越来越高,数字出版已成为当前出版业的发展潮流,新闻出版总署的调查显示,传统出版物的读者正以12%的速度逐年下降,而进行新兴电子化阅读的群体则以30%的速度增长,这一趋势在年轻人和知识分子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数字出版的产品形态也日益丰富,包括互联网期刊、电子书、数字报纸、互联网文学、电子地图、互联网游戏、互联网音像、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广告、手机出版物等,受众群体的迅猛增长和丰富的形式使得数字出版产业产生了可观的盈利,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数字出版产业的整体收入达到了1377.88亿元,比2010年整体收入增长了31%,而与数字出版密切相关的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和推广服务业与科技交流已逐步从技术推动向产业融合转型。2010年1月1日国家新闻总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了资源和智力投资向数字出版业倾斜,为数字出版业的发展迎来了更好的契机。
二、我国数字出版业所面临的问题
1.传统出版业与IT行业的局限性。
传统出版业在数字出版的进程中占据着出版内容丰富的优势,无论载体形式如何多样,人们进行的是内容阅读,而非载体,因此,当前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改革主要体现于数字化改造,大致建立在纸质内容的数字化、数字产品开发、数字阅读服务等基础上,例如上海世纪集团开发的 “辞海悦读器”和商务印书馆的“工具书在线”,这一模式较为充分地利用了传统的资源平台,保障了内容的优质化与产品的可信度,然而,受限于科技开发能力不足,阅读器的风靡程度远不及Kindle, iPad这一类高科技产品,竞争力甚至低于电子书这一类产品,同时还面临着目标市场过小,使用受限等先天缺陷,因此,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进程虽然如火如荼,但效果却显得不温不火,部分产品有沦为“鸡肋”之嫌,无法把握数字化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IT企业凭借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对数字时代发展趋势的敏锐嗅觉,较早地介入了数字出版,成为了数字出版的主体企业之一,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催生了方正、清华同方、中国知网等电子期刊数据库,百度文库和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移动阅读服务等数字平台,但是,受限于优质资源匮乏和出版理念滞后,电子期刊数据库出现了明显的同质化现象,百度文库深陷侵权泥沼,而电信运营商的阅读平台则显得信息容量不足。
2.行业标准的差异化。
“标准的制定是一个行业有序、规范、迅速发展的根本保障之一,在数字出版领域,格式的不统一成为行业之痛。”以北京的优秀IT技术企业书生公司、清华同方和超星公司为例,由于同行业间的竞争和利益博弈,书生之家的图书须用书生阅读器阅读,超星的图书仅适用于超星阅读器,而中国知网的文献则适用于CAJ格式阅读,更不用说其它相关的PDF、OEB等格式了,格式的繁多,操作的复杂不仅使普通读者难以适从,企业间的技术资源无法整合,同时也限制了企业间的合作,阻碍了产业的融合与发展。
3.人力资源的匮乏。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所需要复合型的人才既要具备传统编辑的选题策划能力、编辑校对能力和出版物营销能力,还要具备数字出版物的网络编辑能力、信息检索与快速加工能力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力等。现实中这种复合型人才非常匮乏,目前专业院校的培养模式尽管与市场结合较为紧密,但毕业生难免有知识片面、实践能力薄弱之嫌,而对已有从业人员的培训还停留于企业讲座和一些浅层次、非系统性训练,效果实在有限,继而引发了行业“招人难”和人才流动过快的问题。
4.版权保护的缺失。
版权保护机制是出版业赖以生存的源泉。数字出版具有内容生产、管理过程、产品形态的数字化以及传播渠道的网络化特征,而我国现行的版权法针对的是传统的出版产业,无法在有据可依情况下及时解决数字出版产业的纠纷,随着博客、Twitter、微信、YouTube等传播载体和社交网络的出现,绝大多数作者不以实名发表作品,产品形态的数字化导致复制、下载和粘贴成为完成作品的便捷途径,抄袭现象严重,当涉及侵权时,作品权利主体的认定问题就极为棘手,由此产生的版权纠纷亦愈演愈烈,危害传播者利益的同时也损害了行业本身规范、良性的发展。
三、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策略
1.注重出版与信息技术的广义融合。
出版与信息的融合并不是单纯意义上技术和业务的交叉,而是产品形式、生产理念、业务模式、业务流程、盈利模式甚至是产业特征的融合与改变,各个环节全面的融合引领了商业模式和市场特性的转变。基于这一理念,出版与信息技术的广义融合可以体现在建立战略联盟,建设产业集群园区和跨行并购等方面。
鉴于微软和《纽约时报》联手打造时报阅读器的尝试,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于2009年12月4日与凤凰卫视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突破了以往同质媒体之间的合作,实现了出版行业的跨媒体运作,这一举措很好地弱化了双方的差异性,模糊了产业边界,昭示了媒体融合发展的势头和方向,几乎相隔一年,新华社与盛大网络也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开展了全媒体领域的深入合作。需要指出的是,出版企业和IT企业在建立战略联盟时必须得处理好互信和利益分配问题,否则将削弱战略同盟的基础,降低资源的利用效率。
建设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园区是指将出版企业和IT企业集中在某一特定区域,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整合优势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协作能力从而促进出版企业与IT企业的技术与业务融合,进而实现数字出版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继2008年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建立“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其它四个出版基地又于2010年落户于重庆、杭州、长沙和武汉,同年,第一家国家出版创意产业园区也在北京宣告成立,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园区不仅需要规模化引入IT企业,同时也应该广泛吸纳出版企业。
并购也是实现出版与技术融合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国内业内并购的例子并不鲜见,如盛大文学先后并购了起点中文网、晋江中文网和红袖添香网等,客观上提高了其市场占有率,但通过跨行业并购发展数字出版业还鲜有案例,在“内容为王”的前提下,还有赖于有实力的出版企业走在跨行业并购的前列。
2.加快数字出版标准化进程。
鉴于数字出版业存在着行业标准的差异,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加快数字出版标准化进程,数字出版的标准应覆盖多重载体和终端出版物,从而有效传递内容产品信息到产业链各环节,满足参与者需求。2011年《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研究》报告的发布,为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化奠定了基本框架,但相关的细节标准,如电子书内容标准、数字出版格式标准、《手机出版内容数据格式》还处于起草或征求意见阶段,因此数字出版标准化进程要求相关部门提高效率,广泛征求企业对标准草案的意见,完善数字行业标准。另外,建立数字出版行业协会也是促进标准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之一,非营利性的行业协会不仅能够直接进行企业的协调管理,同时也能成为联系政府组织和会员企业的纽带,行业协会一旦高速运转,不仅能确保行业在统一标准下有序发展,同时也能在文化推广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3.培养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
高速发展的数字出版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文化素养、职业道德以及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承担人才培养职责的高校应该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和市场需求,大胆调整课程设置、建立校企联合实习渠道,形成培养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的优良土壤,另外,社会与相关企业也应迅速建立系统的培训机制,成立针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的机构,从而使传统的从业人员迅速成长为新媒体人才。
4.完善数字出版产业产权保护。
数字出版时代的版权可以用海量来形容,网络的介入使得内容脱离了介质而独立存在,且易于复制和传播。我国目前的相关立法,如《著作权法》、《互联网出版暂行管理规定》和《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等,均不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制定专门的数字出版产业法是确保产业良性发展的基础。
(武汉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