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公文化问题不容忽视

2015-12-23◎余

新闻前哨 2015年5期
关键词:语言文化

◎余 涛

新闻公文化问题不容忽视

◎余 涛

随着“走转改”活动的深入,媒体上鲜活生动的新闻越来越多。不过,在这充满竞争和信息爆棚的时代,某些采编人员思想观念、职业态度出现了有悖职业操守的问题:忽视学习,思想浮躁;放松要求,作风漂浮;满足于跑机关、泡会议,或仅仅打电话、网上淘新闻,于是,公文化新闻充斥报纸。

一、新闻公文化表象

1.堆砌材料,开“中药铺”。

所谓开“中药铺”,是指在消息中运用“一是二是三是”或“第一第二第三”的语句模式。如消息《XX县打造禅廉文化特色品牌》,全文三个自然段,共564字,导语和背景各一个自然段,主体部分的第三自然段372字,用开“中药铺”的方法,从“一是”到“五是”,罗列材料和数据。又如《XX县吹响秋冬农业农村工作冲锋号》的消息,全文连标题在内412字,仅导语和主体两个自然段。导语倒是很短,才51字;而主体部分从“一是”、“二是”一直到“七是”,简直令人“目不忍睹”。

2.行文格式化。

这类消息采用“观点+措施”、“观点+数据”的表述方式,按照顺序“论资排辈”地叙述。如介绍某地某单位某种经验,总是先介绍基本情况,再说明具体措施;还有的把一个大观点分成几个小观点,在小观点下面又分成几个小层次。

3.语言抽象,枯燥乏味。

如有则消息的导语:“近年来,XX局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深科技人才对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创新科技人才工作机制、管理机制,建设一支适应科技创新要求、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的一流科技人才队伍,有力地推进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整段导语,不见新闻事实,只有已知概念的抽象堆砌。

二、新闻公文化成因

1.不辨文体。

公文化新闻大多是通讯员来稿,而通讯员有的是办公室文员,有的是公务员,常写公文,对公文熟悉,对新闻生疏,或者说分不清公文与新闻的区别,写稿容易把公文当新闻。公文写作与新闻写作有哪些不同呢?一是性质不同:公文写作要务虚,讲求概括性和条理性;新闻写作则务实,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要求具体性。二是结构不同:公文展示事物或事件的横向关系,重在表现结果,需要高度的概括性;新闻则表现事物或事件的纵向过程,需要展示事物或事件的过程和细节,而且过程的重要性大于结果的重要性。三是素材的选择和使用不同:公文往往不需要展示具体的事实和使用具体的素材;新闻则要有具体的新闻事实。四是用语不同:公文写作往往使用概念性的定性语言来表达主题;新闻写作则要以新闻事实来表达观点,用语要求客观。

2.贪图省事。

公文不是新闻,公文只是新闻的原料,需要新闻采写者去理解、筛选、提炼和加工,才可能转化为新闻。就像一个产品,只有对原材料进行加工,才能成型,进而变成商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样的劳动才是有价值的。同样,信息传播的过程首先是信息搜集,然后进行信息加工,而且从有效传播的要求来看,信息加工比信息搜集更艰苦、更重要。可是,有些采写人员图省力,对公文不进行认真加工,实行囫囵吞枣的拿来主义,仅仅满足于开“中药铺”,这样不仅写不出生动活泼的新闻,而且很难产生新闻效应。开“中药铺”实质上是一种相对简单、省力的方法,它只是按照事物的外在标志来分类,不易揭示出事物的内在联系。这种写作方法的最大危害是容易使新闻采编工作成为一种单纯资料的堆积和文字概念的游戏,使人懒于做深入的调查研究,不动脑筋去思考问题,不去深入事物的本质。

3.功利心态。

新闻公文化现象,根源于社会的“新闻浮躁”和“新闻功利”心态的双重影响。“新闻浮躁”是新闻工作者浮躁心态和浮躁行为在新闻中的反映,它隐藏于具体的报道之中,是转型期社会浮躁在新闻工作中的集中体现。从报道者的心态上看,“新闻浮躁”表现为轻浮,急躁,不沉稳,不冷静,不踏实,急功近利,责任淡漠。从报道者的行为上看,“新闻浮躁”表现为匆忙应付,不调查研究,不深入采访,人云亦云。从新闻报道的实际效果上看,“新闻浮躁”影响下的报道浮在表面,空泛乏味,没有新意。“新闻浮躁”让新闻的价值取向和新闻工作者的行为规范发生偏移,使人不能静下心来采访,把别人的讲话稿、工作总结、经验材料拿来稍作处理,不必劳神费力地去深层次地挖掘、思考,一篇公文式新闻就出来了。“新闻功利”是个人功利主义的一种表现形态,并渗透到新闻活动当中。很多单位制定了宣传报道责任制,出台了奖励政策,有人见在媒体上发表稿子有稿酬、有奖励,因而急功近利,甚至见利忘义,利用现成的材料敷衍成篇,既有名又有利,使得公文化新闻大行其道。

三、克服公文化途径

就编辑而言,要有“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编辑工作的任务,是将记者和通讯员的稿件,用最合理最优良的编辑手法,体现在版面上。一份报纸的优劣,很大程度上与编辑水平和态度有关。同样的稿件,编辑水平不同,新闻稿件的传播效果也迥然有异。要把握好选稿用稿导向,必须增强新闻编辑的把关意识。对公文化新闻稿件,要么不选不编不用;如若刊发,就要进行一番改造,做去公文化的手术。这道关口把好了,公文化新闻就难有立足之地,登不了大雅之堂。这其实是一种隐性导向:不编发公文化新闻,公文化新闻失去了市场,那么,热衷于或习惯于公文化新闻的写作者,感觉到公文化新闻过不了编辑的这道 “门坎”,写得再多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就会在新闻写作上另辟蹊径。

就作者而言,要转变采访作风,改变写作文风。

转作风,就要深入采访写故事化新闻。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新闻的命根子。记者采访的过程,就是采集材料、还原事实、完善故事的过程。美国新闻学者富兰克林提出全新的新闻理念,认为一个记者如果在采访中找不出故事,就写不出好新闻来。新闻面对的是人类活动,而人类活动必然有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倘以纪实笔墨加以展现,是完全可以的。所以富兰克林对他的理念作了如此阐释:“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手法,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从而突出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目前,这种始于西方的新闻故事化潮流正风靡我国传媒界,成为众多媒体记者在新闻写作中频繁使用的表达方式,也得到了我国新闻学界的广泛认可。穆青就认为,“新闻是一种叙事文”。早在1963年,他在一次讲话中就提出:“现在,有的同志在尝试着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我个人赞成这种尝试。我觉得,从广义上说,新闻即散文的一种。因为新闻无非是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散文中的叙事文不也是如此吗?既然叙事文可以这样写,也可以那样写,为什么新闻就只能按照死板的公式去套呢?我看只要事实能交代清楚明白,在写作上可以突破老一套的公式,不一定非得第一段写导语、第二段写背景、第三段写主体……可以百花齐放,大胆创造。”

改文风,就要准确把握新闻语言的特征。新闻语言与公文语言在某些方面确有近似之处,如都要求简洁准确,但两者在传播的对话语境中有根本的不同。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者与受者处于平等的地位,除了信息本身的价值和语言本身的影响力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对受众作出限制和约束。而在公文传递或官式语境中,传者与受者是有等级差别的,语言富有指令性。新闻语言如果带上了公文语言的权力色彩或者官式语境中的宣传腔调,被受众破译出“我指示你照办”,甚至“我打你通”以至“灌输说教”的意味,都有可能被拒绝接受。

新闻语言要做到在解码时不致使受众产生被人强迫的感觉而加以拒斥。因此,新闻语言必须坚持“准确、简洁、鲜明、生动”,不应有“新闻腔”。美联社有个编辑在他写的一本书中分析“新闻腔”时说:“我们被累赘不堪的语言包围着,政府把空空洞洞的官腔灌输到社会上来。各种公共机构、公司总部、专门职业和社会科学部门,全都为行话的泛滥而大卖力气。新闻记者由于职业关系,不得不同这种使人闷得透不过气来的用语打交道。他们的本职原该把这一切改变为平易的用语,可惜他们自己也染上了爱说唠叨话的坏毛病,因而丢掉了语言的精确性、清晰性和优美性。”所以,为新闻语言正名,呼唤纯正的新闻语言,丢掉“新闻腔”,杜绝公文化现象,应成为我们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黄冈日报社)

猜你喜欢

语言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论语言的“得体”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