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毕业生的就业新方式

2015-12-23卢晨颖

就业与保障 2015年8期
关键词:小悦支教考研

卢晨颖

毕业生的就业新方式

卢晨颖

笔者是一名刚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就像一群普通毕业生一样,大四上学期就开始紧锣密鼓地为自己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寻找出处。考公、考研、参加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上网投递自己的简历、流连各大招聘网站以及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企业的招聘信息。每一天都在为工作和未来做准备。

然而,时下出现了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并不像笔者这样急着找工作。有的开始计划着毕业后要去哪旅游,看看壮阔山河、走走茶马古道;又或者对某一项产业感兴趣,想要出去走走、看看世界的同时为自己未来创业积累经验;有的选择去当志愿者,到偏远艰苦的山区里支教,为教育资源缺乏的地区带去自己的一份力量;还有部分毕业生选择先在家休整,陪伴父母同时慢慢考虑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这样的现象被称为“慢就业”。

据统计,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毕业生告别传统的“毕业就工作”模式,成为“慢就业族”。笔者的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朋友。

不仅仅是旅行

我的朋友小悦,2015应届毕业生,在大学里学的是英语专业。从小她就喜欢旅行,向往那些未知的神秘的地方。大学四年她利用课余时间和自己平日里积攒的旅游资金独自一个人走过祖国的半数江山。大四毕业当我们都忙着找工作时,她计划着开始她的新一次旅行。这一次是从北京到西藏最后到达尼泊尔。她已经不是第一次进藏了,以前旅行中认识的驴友以及现在很热门的客栈义工这种形式,为她的旅行减轻了许多经济负担、增加了许多经验。在平日里和她聊天时她说道:“工作,以后都会有的,我不想浪费刚毕业时的大好青春和时间被困在那一格格的办公间里。我还是要继续我的旅行,在旅行里看到的、听到的、积累的,是在课本和工作里接触不到的。要是以后上班了就不能这么任性,说走就走了。上班请假出去旅游也是不负责的表现,我还是先看够了世界,再去踏踏实实地工作。”笔者近日又联系上她,她正在苏州的一家客栈做义工,准备沿路玩到北京和驴友们集合后再一起进藏。她说:“我已经爱上现在这样的生活方式,在旅途中我结交了很多新朋友,也学到很多。我的英语也在这派上用场啦,好多外国人和我聊天,邀请我去她们的国家工作。感觉脚步不能停,等尼泊尔回来我会先回家休息一段时间,到时候再看看什么样的工作适合我。”

小悦这样的“慢就业”方式也得到了他父母的支持,父母也赞同她多出去走走看看,父母认为年轻的时候还有动力和体力出去走动,等到真正踏入工作岗位可能又开始着急着结婚等问题,属于自己的时间肯定会减少。趁着现在有时间就好好玩、等工作了就好好工作。一件事一件事慢慢来。

小悦的动力和勇气让笔者十分钦佩,有时坐在办公桌前的笔者也会幻想自己是不是也该任性的“出走”一回。

小悦让笔者想起5月份时在网上看到的一则新闻,一名澳大利亚的女生在毕业以后独自踏上了旅行,在一年里,她的足迹不仅踏遍6大洲将近50个国家,同时她还通过意外的写旅行博客日志为自己吸引了32万名“粉丝”,并且为她带来了不小的收益。据报道称,她在毕业之后没有选择马上投入工作,而是购买了一张飞往伦敦的单程机票开始了她以旅行为生的生活。她在旅途中拍摄了许多自己游玩的照片并分享到网络上,这样无意的举动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与收入。全世界的旅游委员会、酒店及旅行景点都向她“抛出橄榄枝”,不仅为她提供免费的食宿及旅游项目,同时还会支付一定的工资,只要她通过自己的社交媒体进行宣传。在旅行中她每天挤出一些时间整理拍摄的照片与视频,并且搭配上文字。做这项工作是她最开心的时刻。

“慢就业”给她带来的不仅仅是人生的履历、旅途的乐趣,还让她发现了新的机遇与商机。

在国内,这般“任性”的年轻人就比较少了。其中“慢就业”中部分青年选择再次考研深造。

备考一年,继续深造

小逸是笔者大学时的学姐,大三时她就决定要考研,考回自己的老家。可是遗憾的是分数差了一些。小逸在思考很久以后决定,大四毕业以后暂时先不工作,回家继续备考一年。在备考的一年里,小逸感觉到压力比之前更大,担心自己再次名落孙山,浪费一年的光阴,又害怕自己中途放弃,坚持不到最后,辜负父母。在这样的压力下,她咬着牙在家又读了一年。在她的手机朋友圈里都是同学们晒自己的旅游照片、工作感悟等等,看了也觉得很心酸。一年里,她推掉了许多社交活动,安心地在家备考,父母十分支持并且也表示理解,安慰她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父母的陪伴,自己的刻苦努力,今年的考研成绩出来后,她收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回头看这一年的“慢就业”时光,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熬。考上了,便是最大的回馈。小逸说:“我的好多同学都觉得我很幸福,不用上班在家读书就好。其实我的压力是很大的,有时候挺羡慕上班的同学,但是想想自己的付出与回报,这慢下来的一年也是值得的。”

人民日报中关于“慢就业”现象有报道过这位同学。林翔为了未来有更高的起点,选择了拼搏考研。父母的理解支持是他的巨大动力。他觉得“如果随便找个工作,肯定会影响复习效果”。在忙忙碌碌的工作后,回到家还要静心读书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何不二者择一,好好的备考,考上的概率更大。他说:“我不觉得那一年的时间和精力浪费了,我为梦想拼尽全力,虽然没成功,但也无怨无悔。”

毕业后的路还长着呢,“慢就业”也是理性的选择。通过努力继续备考的许多人都成功的考入了自己理想的研究生学校,继续深造是为自己的未来有更高的起点,而且现在毕业后马上就业的许多大学生并不一定是择业对口,考研以后再就业找到适合自己工作的概率更高。

支教不是逃避,是奉献

大学期间用暑假的时间去支教的小馨,在毕业后继续加入了支教队伍。她拒绝了父母给她安排好的工作,选择到贵州的一所希望小学支教。父母最初表示不理解,认为之前利用暑假的时间去支教那是很正常的也很赞同,但是毕业了不去找工作却去支教,不是明智的选择。小馨说:“每次利用暑假去支教时间太短了。课程结束以后,孩子们都很舍不得我,每当想起他们坐在整修好的教室里,努力学习的模样,就想一直陪着他们,尽己所能教导他们。支教的人去了一批又一批,适应新的老师也需要时间,这对他们的学习来说是不利的,所以这次想要任性一回,去支教,想要好好的带出一批孩子们,给他们更好的学习体验。”说起支教,小馨很兴奋,她告诉我在这个队伍里有好多都是辞掉工作,全身心地投入这个队伍。离开喧闹的大城市和淳朴的孩子们一起生活学习,支教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父母在小馨诚恳的解释下,同意了她的做法。小馨说:“可能很多人觉得我是在逃避责任和压力,其实不是这样的。我只是想尽我所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一种爱和责任。”

支教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志愿教师们带去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教会他们懂得爱、学会分享和奉献。

新的“慢就业”形式,慢的只是脚步,也许慢下来才能让你看得更清楚自己未来的路,慢下来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去慎重的思考未来的方向。笔者采访了许多为大学刚毕业就就业的同学,他们谈了对“慢就业的看法”。

小黄说:“我现在都有点后悔入职太早了,其实毕业以后应该要出去走走看看的,现在在这家公司里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好像没有了当初的热情与动力。而且有点迷茫了,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小彬说:“好羡慕他们在毕业的时候没有像我这样着急地找工作,我才上班一个月就觉得这份工作不适合我了,好想辞职重新找一份工作。但是上了这一个月的班,老板和同事都对我很好,不好意思辞职。那时候就应该静下心来,慢慢找。先择业再就业。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猜你喜欢

小悦支教考研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这样吵架,有趣又有爱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这样吵架,有趣又有爱
考研不易,更要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