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美术焦点问题
2015-12-23谢依阳
谢依阳
2014年中国美术焦点问题
谢依阳
一
观察2014年中国美术的创作,必然聚焦于第十二届全国美术展览。这是五年一届的大展,也是发现新人新作的大展,是一个竞技台,也是美术思想与创作观念相互碰撞的平台,直接体现中国主流美术的现状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中国美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说的很明确,全国美展就是要“推精品,出人才”;“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用美术形式诠释中国梦”。在中国美术界,近年来美术家的队伍迅速扩大,艺术水平日益提高,创作风格日趋多元,美术门类更加细化,因此,全国美展必然也会呈现许多新面貌,提出许多新问题。
在2013年4月的“艺委会专家调研工作会”上,专家们已明确提出要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写意精神的缺失”,二是“不拘一格”的跨界现象。
写实与写意,本体与跨界,不少专家各持一端,意见并不统一。如中国画艺委会主任龙瑞认为,写意精神的缺失意味着我们整体文化特征的缺失;油画艺委会副主任王胜利则提出“泛写意化倾向”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版画艺委会主任姜陆认为,不同画种之间如何保持各自特点是一个迫切问题;水彩画艺委会主任黄铁山提出,在本门类艺术的大框架下要扩大包容性。另外,实验艺委会主任谭平呼吁增设实验艺术展区,因为跨界作品无法归类。综合材料艺委会秘书长王书杰希望给综合材料一个独立的展区,容纳在综合媒材方面进行尝试的作品。
这些问题都集中反映在入选及获奖作品上,既成为展览的看点,也是社会议论的焦点,因为中间有个评选环节,评委的观点出现了。作者可以有各自的追求,包括他们对主题的不同理解和艺术风格手法的不同选择,但评委们的评价却体现出他们的标准和趣味。
据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官网2014年11月24日公布的终评获奖名单[1],排序第一的是彭伟的木刻版画《而立之年》(图1)。作者采用原型作画,形象刻画得十分精细,技术性很强,十分写实,令人叹为观止。这是一幅地道的木刻版画,无任何越界。排序第二的是刘德才的插图《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5幅),也是版画作品,油印套色木刻,继承了上世纪60年代北大荒版画的传统,刻画亦十分细致。排序第三的是许海刚的水彩画《亮宝节上的人们》,人物充满画面,层层叠起,明暗光影渐次推开,调子丰富,色彩厚实明朗,其描绘同样称得上深入细致。排序第四的是何红舟的油画《桥上的风景》,其笔法干净利落,造型准确有力,色彩沉着却无凝滞之感,冷灰中透出一些暖色,带动整个画面。细看其人物的轮廓,方可感受到画家绘画时的那份从容,作者对形色的控制力很强。排序第五的是陈治、武欣的中国画《儿女情长》,工笔,极为细腻,画面平光处理,一切物体都暴露无遗,如水果、毛衣、报纸,还有一些杂物,一一道来,真实生动。画面很温和也温情,构图饱满却没有堵塞之感。这种细致化的倾向同样出现在漆画金奖作品《织情叙意》(图2)上。作者张玉惠,是得奖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为厦门大学应届毕业的硕士生。网线、头饰和腰饰在暗色调的背景中若隐若现,层次极为丰富。她说:“作品在漆性传承中更加注重绘画性的创新,驾驭复杂的整体画面的同时注重细节的精湛漆工艺,具象写实与意向造型色彩相结合。”[2]
从这六件绘画类的金奖作品看,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各个画种自身的形式语言特征都十分突出,写实性强,重刻画,且深入细腻,关注图像本身的意义呈现,现实主义美术创作依然占主导地位。作品有感人之处,但也会让人注意到技术性问题,细节铺天盖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当技术和制作越来越为年青人所热衷时,当某种更适合于表达个体情感和性灵的语言方式隐退时,我们是否会有一种焦虑,产生“写意精神的缺失”这类感叹?在中国画方面,金奖之外,银奖获得者有三位,只有赵奇的《在土地上》,以朴实的笔墨和坚实的造型表现农民,突显人性,其余两位的画都是工笔,而且极其细致。无论是黄洪涛《光阴的故事》那辆锈迹斑斑顶着积雪的电车,还是张策的《大山正月》(图3)那残壁断崖巍巍巨石所叠起的密密纹理,突显的都是物性。当然,物的背后有人,人被隐藏了。获奖作品大多是日常性题材,可谓“小题材大制作”,而那些小画种,如插图、水彩画、漆画等,在大制作风气的带动下,亦异彩纷呈。这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中雕塑缺席,就是获银奖的两件雕塑,如洪涛《长征——向北?向北!》与王树山《延安鲁艺的一天》,可谓重大历史题材,表现多人物的场景,但体量不大,气魄不大,选取的瞬间也是日常化的。
新增设的综合材料和实验艺术展区最为活跃,没有学科边界。那么,其评选标准是什么?这对评委是极大的挑战。
图1 彭伟 《而立之年》 木刻版画
图2 张玉惠 《织情叙意》 漆画
图3 张策 《大山正月》 国画
2014年9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综合材料绘画展”在石家庄河北省美术馆开幕,共展出305件作品,包括34件进京作品。与实验艺术展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是架上的绘画,但不属于某一传统媒材的既定绘画类型。展区复评委员会副主任胡伟说,综合材料绘画是为了扩展以往一些绘画形式,体现当代意识,不是材料用的越多越好,材料用少了就不是综合材料绘画。恰恰相反,“综合材料版块的介定首先是单画种材料技法的演进,这个单画种指的是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其次是多画种、多种材料技法的互渗融通。”[3]材质语言应该是综合材料绘画的形式本体。评委张元说,综合材料创作最难的在于如何实现艺术转换。即那些物质材料经过艺术创作,转换为具有精神价值的艺术品,建立一种新的语言秩序,让人们重新阅读。
不少展览入选作品的作者未能深入理解这个问题,不知道什么是材质语言,更不知道如何实现材质性与精神性的互动。有些作者能在材质语言上做文章,激发材料自身存在的意义,在结构秩序等方面下功夫,使作品富有形式美感,同时也表述某种文化观念,但超出了绘画范畴。如复评排序前五件作品,依次为白露洋的《印记》、白明的《化山水为园林》、毕璐的《印象 南疆》、曹斌华的《芭蕉的诗学》、曹力的《童年记忆》,均能从材质语言出发,立足绘画,较为集中地体现了评委的要求,但终评结果却不尽然。不仅金奖空缺,就是一个银奖、四个铜奖也与这五件作品无缘。如银奖《春将至》(图4),复评时排序为234位,终评时跃居综合材料绘画的榜首。此画水平不低,并可称得上综合材料绘画。其余得铜奖的四件作品,有的只能称之为综合材料作品,与绘画无关;有的只能称之为制作,与创作无关。如丁志伟的《寻找焦裕禄》,创意很好,但其创作过程,无非是用现成的照片拼图,图像是现成的,只是其质感被置换了。又如王雷的《文化中国明代》,引人注目之处也在创意,制作中有几处材料意义的互换与拼合,如用《辞海》的书页揉成纸条,再编织成衣,衣是明代的服装样式。可见,在“综合材料绘画”和“综合材料”这两个基本概念上,评委们的意见也不统一。
二
美术创作领域中单一门类的展览,更为关注本学科的学术发展,注意学科范式及边缘问题。一些传统小画种在目前繁荣的创作局面中,也在学科边缘寻求突破,融汇创新。青年创作群体成为发展中最为人们关切的热点。
2014年5月6日开幕的“第二届全国青年水彩画展览”,由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主办。其应征作品2621件,入选作品168件,并评出10件为中国美术奖提名作品,10件优秀奖作品。水彩画家群体庞大,不少油画家、版画家、中国画家都擅长水彩画,各个画种的表现手法也会被带入水彩画创作。在媒材上,我们可以界定什么是水彩画,但在绘画范式上却难以规定。诸迪说:“东方情趣与西方技法的融合形成了中国水彩画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整体风格面貌。”[4]周刚认为,水彩画就是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描绘涂画。[5]蒋跃则对当前中国水彩画的发展提出两点希望:一是既吸收一切有益的观念、材料和手段,又保持水彩画的本体特质不被消解;二是与生活挂上钩,克服玩耍心理,增加情感负荷,与时代同步。[6]某种艺术之所以发展,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赋予情感以新的形式。
水媒介是水彩画最突出的材料特性,但在这届展览中并不突出,多数画家还是关注画面的图像和意境,注意表现空间关系及光线和体积,热衷细节描绘,贴近并感受生活。可无论如何贴近,还是一种有距离的观看,总有一道屏立在面前。如获提名奖第一名的陈流《老马 · 老厂》(图5),用超级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放大了马头,实际上是应用透视,将马头贴近镜头,似乎镜头就在那里。作品极度写实,观者与马的眼睛对视,与马的鼻孔同呼吸,静穆的厂房,不冒烟的烟囱,脚下的沙地,绿草带着生机也携着一片荒凉侵入。获提名奖第二名的褚云龙《那时阳光灿烂》,画一张青春少女大头像的半边脸,也是特写镜头,与观众面对面。作者画得轻松又深入,光感很强,暗部透明,眼睛晶莹透亮,视觉效果好。李佳的《涌》名列第四,也是正对镜头,只不过这镜头在水下隔着一层玻璃,一位女泳者舒展双臂划开水波向我们游来。这三位画家的技术高超,水分控制十分恰当,用笔不涩,用色不腻。之后的提名作品,多是风景,风格手法各不相同,除了刘慨的《镆铘岛的收获》为多人物组合,其余作品还是偏重于正面观看,表现日常生活。如任祥芝的《家 · 二联》、王辉宇的《白玉兰》、王巍的《暮光之城》等。
三
油画界有两项展览值得关注,一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主办的“中国写实画派十年展”(2014年11月7日),一是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我们在绘画中——中国油画国美之路”(2014年9月20日)。二者属于回顾展,各自梳理学术发展脉络,并在技术与审美、写实与写意的问题上提出不同的意见。
图4 杨洋 《春将至》 综合材料绘画
图5 陈流 《老马·老厂》 水彩画
图6 杨劲松 《两层空间》 布面混合材料
“中国写实画派”于2004年5月由艾轩、杨飞云、王沂东发起,那时,称“北京写实画派”,有13位画家,后发展为30人。诸迪曾说:“需要以写实作为一个画派的名称,恰恰说明‘写实’本身成为了一个‘问题’。”[7]问题何在?一则新时期以来受现代主义者的发难,以为写实者保守、落伍;二则在上世纪90年代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写实性的商业行画流行,图像泛滥,写实油画也出现媚俗现象。时至2014年,这批油画家已从困局中走出,他们在不断地“寻源问道”,其固守的核心理念就是油画的“本源”与“本质”,强调技术含量,希望用高品质的写实油画引领一种精神与品位。十年展的参展画家31人,共展出450余幅作品。其中既有每位画家的新作,也有其成名作及近十年来的代表性作品。“写实”这一概念,往往被误指为某种技法或创作方法,其实不然。这群画家认定的是精神,即“以写实的手法承载当代人多样的思想和情感,承载东方艺术的精神与审美。”除了王宏剑《天下黄河》、忻东旺的《消夏》外,十年展有不少肖像画或单体人物画,两人以上组合的画面并不太多。如靳尚谊《一个朋友的肖像》、杨飞云《新绿》、王沂东《盛装的维吾尔族姑娘》、朝戈《包与陈》、王玉琪《自画像》、徐唯辛《矿工张永庆》等。即便创作,如郑艺的《旷野》、郭润文《长夜》、陈衍宁《回眸》等,也都是描绘单一人物,且以叙事或象征性的语言为主,语义较为含混,手法极其写实。或许这反映出写实油画存在的真实状态,即面对生活常态,以写生为基本路径。“写实画派”的宗旨在于解决油画这一外来画种自身的本体语言问题,尊崇理性和传统,精于制作,追求完美的品格与诗人一样的情怀。这在首展的宣言中已明确提出。十年来,这一群体不断走出去,到欧美各大博物馆临摹文艺复兴以来的油画名作,研究其表现技法,进而融会贯通,拓宽中国油画的路向。在写实领域,他们还是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感性力量同时存在于画作之中,并不局限于某种风格。
同样坚守架上绘画,“我们在绘画中——中国油画国美之路”追寻的却是绘画性与现代感。他们认为绘画的价值就在于充分张扬人的主体性,油画也必然要回到本土关怀。对于源自欧洲的油画艺术,他们提出东方之路,无非表明一种文化立场和态度,特别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个体意志和民族精神,都会在一个区域性的问题上得以阐发。他们甚至还认为,油画进入中国的使命“不只是艺术之变革,即以西洋画科学之基础改造中国画旧有之积弊;更重要的,是通过油画这一西方艺术形式,创建东方现代艺术之新面貌,借以改造民族心性,塑造现代社会的新国民。”[8]这是蔡元培的思想,鼓舞了林风眠、林文铮、吴大羽等一代艺术家和学人,成为一种学院传统延续至今。他们总结出这一学院油画家四种共同的精神品质——难以磨灭的理想主义、浓厚的拯救意识、诗性浪漫的气质、与历史同行的激情。在当代中国油画界,他们的口号是“具象表现”。在技术图像日益增殖,新兴媒体不断翻新的社会,他们有一份坚守,即人的感受性,以此为绘画的根本。
这一展览与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油画展区在杭州同时开幕,似乎为中国油画现代发展提供一份历史图谱。展览会展出了一百四十多位画家的三百多件作品,分“担当”“先锋”“创格”“体象”“传习”五个部分,反映自1928年国立艺术院建立以来学院油画的整体面貌。第一部分为主题创作,表现学院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家的世界观与精神情怀;第二部分讲述“崇学养、重笔意、尊形式”的学院传统;第三部分总结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群体特有的忧患意识和独特品格;第四部分以学院“具象表现绘画”为案例,展示其重建当代绘画方法论系统的具体实践;第五部分是文献展的特设板块。其中心议题是“如何从现象学的境域直观中提炼出画者的观象之法,从中国传统文论中发展出绘画的诗性感受,在眼手心的交相运作中启动感同身受的视觉体知,从而求达绘画‘表现的强度、语言的纯度、思考的深度’,并最终直面图像时代‘绘画感受力重建’的时代命题。”与展览同时召开学术论坛,共分四场。一为“国美之路:本体语言与本土重建”;二为“媒介与场域”,以技术与媒介现实的消长反观艺术创作状态,反问绘画行为的能量;三为“观看与技艺”,关注图像时代绘画、绘画观和制象术之间的视觉现实;四为“历史与诗性”,将绘画和看待绘画的媒介和眼光,视作主体行为和历史行动的痕迹中介,由此觉察当代艺术所牵连的知识感觉。虽然展览话题十分集中,展出作品却面目多样。近期作品有杨参军《鱼之乐》系列(2013年)、崔小东《画室中的关怀——不期而至》(2014年)、杨劲松《两层空间》(2014年,图6)等,其语言特征,如许江在画展前言中说:“因思痕斑驳而缱绻,因山水诗性而意化,因注重品格而专重油画的触味,因本土转换而强化东方品性的归宗。”[9]
四
雕塑界也有两项展览值得关注,一是“2014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全国美院优秀雕塑作品展”(9月28日),一是“中国姿态 第三届中国雕塑大展”(10月18日)。两者有着明显的学院色彩。“学院”,在此意味着一种学术品格,不论经典的意义,反而更具有现代意识,鼓励实验与创新。
当代中国雕塑的实验性,首先在于媒材,其次,注重与媒材密切相关的技术。于是,问题很明显,一是因材料语言与创作观念的变化,跨界现象突出,直接叩问雕塑本体;二是以诙谐、夸张、生动又略带粉饰的造型艺术语言,表现日常生活,有漫画倾向,不避讳“俗”。二者的解构性很强,既解构传统的雕塑观,也解构严肃的现实主题和“崇高”意识。雕塑不再具有“纪念碑性”,但也不完全去除神性。当代的中国雕塑家在神性与俗物之间徘徊,在观念与表象之间反复。
如“2014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全国美院优秀雕塑作品展”,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雕塑学会、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大同市政府共同主办,9月28日在大同中国雕塑博物馆开幕。评委会主席是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教授,副主席为策展人孙振华博士,其余17位评委中有不少中青年理论家,如殷双喜、盛葳、刘礼宾、何桂彦。最后5件作品获“曾竹韶奖”,20件作品获提名奖。黎明在开幕式上说,在国内美术院校,这项展览已成为衡量雕塑专业毕业创作、教学成果、教学质量和学术主张的一个标杆。展览共收到全国17个艺术院校毕业作品318件/组,媒材多样,形式多样,造型语言极其丰富,极具探索精神。不少作品已走出架上雕塑的范畴,利用各种材料,使用现成品,依靠装置、影像等手段,结合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强调展出的整体语境。其获奖的五件作品,分别是葛平伟的《结》(木)、李赢的《架 · 空》(金属丝)、孙醉的《无形之象》(铁丝)、唐超的《蚩》(钢筋、铁板)、王闽南的《水咒》(树脂、现成品)。20件提名奖的作品亦大多如此,如耿浩的《你好》,用实验室的玻璃瓶装上雾霾所含有的各种颗粒,装在一个展柜里,贴上一个标签“雾霾的颜色”。夏飞飞的《自由引导人民2014》,极具反讽和调侃意味,属于“艳俗”艺术一类。
由中国雕塑学会主办的“中国姿态 ·第三届中国雕塑大展”,10月21日在山东美术馆开幕,展出2011-2014年间的作品150件,同时评出“艺术大奖”5件,“佳作奖”10件,“青年新锐奖”15件。其中获大奖的作品,柳青《成果》(树脂、不锈钢)、吴彤《砥力铸魂》(4件、合金)和陈妍音《大合唱》(又名“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树脂),可归为一类;林岗《淡和》(汉白玉、铜)与汤杰的《本末》(3件,综合材料),可归为另一类。前者写实的略带诙谐,在展览中为数不多;后者为抽象的观念表达,为数不少。还有一些作品,如《矿》《竹日》《高山流水》《茫》《奇迹》《命系列》《空相》《无形之形》等,偏于观念表达。特别是《听妈妈的话》一作,用衣架挂起一件学生校服,上面缝着彩线。现成品,加上手工制作,作者的意图也许在于一个简单的陈述,但观众总会继续追问。这届展览的艺术委员会,在雕塑家组之外,另设理论家组,参与评议。
五
展览与创作的关系极为密切,但与理论评价系统的关系却容易被忽略。在评选这一环节上,理论家们介入的程度正逐渐加大加深。如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各个展区的评委至少有两名理论家。在中国美协组织的一些大型展览中也推行策展人制度,而由中国美协各艺委会、专业学会、美术院校或研究机构策划或主办的美术展览,总能提出相应的学术主题。不少重要展览,都举办学术研讨会。
如“沃土中原——吾土吾民油画邀请展”(7月25日),是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组织策划的一项学术系列展最后一站。该展由已故的油画艺委会主任朱乃正倡导,曹星源为特邀学术顾问、总策展人,艺委会全体成员参与其中。他们将文化的本源定义为“吾土”,而“吾民”则是当代人的经验描述。吾土吾民,强调油画的本土性与当下意义,突出地域性的文化差异,在此基础上建立当代中国油画的多元格局。按计划,该展自2010年10月启动,分6个区域展出,即西北、东北、华东、华南、西南、中原。与其他五个区域相比,中原地区显得较为混杂,因为这里是文化中心区,信息交流频繁。尽管如此,展览组织者还是力图寻找中原地区文化的自发性和自主性,溯本求源,企望看到质朴与厚重的文化品格。参评作品785件,经初评、终评两环节,入选作品为197件,还有评委作品13件及从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大都美术馆等借展的作品38件。借展作品成为展览的一个重要看点,那都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国立北平艺专乃至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家们的经典之作。开幕式后有简短的座谈会,题为“地域特色与油画语言的情感表达”。
又如“在场 · 第二届中国油画双年展”(8月16日),由中国油画学会主办,许江、范迪安、尚扬任策展顾问,策展人为张晴、王焕青。展览主题“在场”,是对首届中国油画双年展主题“在当代”的回访与推进,而其“在场”的意义在于“解蔽”,即揭开近百年来艺术历史中被遮蔽的艺术人生,揭开艺术生命中被遮蔽的命运与梦想,揭开画室中被遮蔽的作品。许江说:“策展团队注重挖掘史料,以艺术史研究的方法和田野考察的方式,使展览揭示了艺术作品创作‘之前’和‘之时’发生了什么,展现了从生活向创作转换的内在力量,富有浓郁的生命的底色。”[10]展览有34位画家的六百余件作品,分“在历史之场”“在生活之场”和“在突围之场”三部分。展场中有大量的速写、素描、色彩小稿、笔记手稿、油画箱等,与作品对应,产生互读关系。受邀画家近作有刘小东的《打卵儿》(2010年)、祁海平《天地氤氲·夜No.1》(2010年)、洪凌的《银山》(2010年)、韦尔申《林中纪事》(2012年)、陈曦《半只烟的私语》(2013年)、何汶玦《日常影像-南京路 No.2》(2013年)、毛旭辉《圭山写生·庄稼地旁的果树》(2013年)、赵博的《你是否合适》(2014年)、钟涵《经石峪》(2014年)等,面貌各异。展览开幕式后举办了研讨会。
不少学术回顾展,旨在推进中国现代美术史的书写。如“艺为人生——冯法祀百年诞辰艺术回顾展”(6月27日),其关注点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落在两个专题:一是在抗敌演剧队时期的写生与创作;一是在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时期的写生与创作。前者受徐悲鸿艺术的影响,后者受苏联油画的影响,说明中国现代油画发展中两个重要环节。又如“百年开渠:纪念刘开渠诞辰110周年展”(9月30日),其关注点在1933年刘开渠留法国归国后的肖像创作及五十年代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再如“油画中国风:董希文百年诞辰纪念展”(12月19日),集中呈现了20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董希文的艺术探索,既涉及创作方法,也触及表现意识与艺术观念的问题。如《苗女赶场》(1942年)、《哈萨克牧羊女》(1948年)、《开国大典》(1952年)及《千年土地翻了身》(1963年)。开幕式那天,召开了三场研讨会。
此外,一些大型的系列展览也有相应的学术思路。如4月25日在中国美术馆同时开幕的“多彩贵州:中国美术作品展”与“七彩云南:中国美术作品展”,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策划的一系列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展之一,之前有“灵感高原:西藏主题展”(2009年)、“天山南北:新疆主题展”(2011年)、“浩瀚草原:内蒙古主题展”(2013年)。但这次展览的思路有所改变,不仅在于展示区域的人文景观,更在于体现创作主体的审美感受与艺术表达的历史性变化,进入美术史叙事的历史现场。中国美协还专门组织百余位美术家分四批到云贵地区采风写生、创作,由此提出自然环境与文化生态对美术创作的作用问题。展览集中展示1949年后中国美术家表现云贵地区风土人情的重要作品,也包含云贵地区美术家的优秀作品,共近400件,有11位美术家和一个创作群体的个案研究,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和雕塑几大类型。开幕式后有一研讨会,殷双喜和尚辉任学术主持。又如10月12日开幕的“第三届造型艺术新人展”,由中国文联等单位主办,其学术的着眼点在于“呈现新思维、新视角、新创意”,为青年美术家搭建平台。其报名参展的作品有5000余件,经初评、复评,选出224件参展作品,35件获奖作品,其中获新人优秀奖5件,新人佳作奖10件,新人佳作提名奖20件。开幕式后举办了研讨会。再如7月12日开幕的“澄怀味象: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第三届院展”,其学术主题回应着第一届院展“正大气象”(2004年)与第二届院展“时代心象”(2007年),创作宗旨是表现“天地之大美”。参展的有在职画家、外聘画家及特聘画家作品共230余幅,会后有一研讨会。“写意中国 2014年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作品展”是一年度展,自2010年以来一直使用“写意中国”这一主题概念。今年年展分两个展区,一是书法、版画两个板块,10月25日在上海艺术宫开幕;一是中国画、雕塑、公共艺术三个板块,12月27日在北京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开幕。其学术宗旨依然是秉持并发扬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之后,召开两场研讨会,一场以艺术家为主,一场以理论家为主,因主体不一,讨论的议题也有所变化。
六
2014年中国美术正处于学科自觉时期,以两个“反思”为特征:一是现代性反思,二是方法论反思。反思具有文化的批判性,也具有文化的自觉性,体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21世纪的中国美术,与20世纪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从吸收到反思,并有着自觉的高度与思考的深度,2014年度又集中展示了近五年中国美术创作界的思考与努力的结果。
从展览看创作,进而观察中国美术的焦点问题,触及学科发展脉络。在主流展览之外,一些区域性的美术展览很重要,一些重要的个人展览很重要,一些前卫性的实验项目很重要,一些视觉艺术方面的公共教育很重要,美术市场及美术交流活动也很重要,美术史论及相关的课题研究也不可回避,但在学术上的问题并不分散,其所有的意图无非是如何整理与进一步打开。比如“另一种乌托邦——上海抽象系列展:游牧”(4月12日上海)、“《背后的故事:富春山居图》研究展”(5月24日北京)“第三种批判:艺术语言的批判性”(10月18日北京)、“第十届上海双年展”(11月23日上海)、“无常之常:东方经验与当代艺术项目”(5 月3日北京、10月12日济南、12月20日三亚)等,都以不同的视角打开问题域,现代性反思贯穿其中,而方法论反思尤为突出。这里有材料与技术等的语言问题,有创作观念与空间意识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语境中,由中国经验的表述转换为中国立场、中国态度以及中国智慧的表达。
“自觉”需要一个过程,许多问题需要整理,不少现象需要引导,学术建设也需要公共平台,整合优质资源。特别是目前每年都有大量的美术院校毕业生进入社会,青年美术创作空前活跃。12月18日,“第三届大学生(广州)艺术博览会”开幕,展出近500名青年艺术家的1300件原创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摄影、雕塑、装置、综合材料等14个门类,被称为艺术青年与市场携手的年度盛会。
注释
[1]本文有关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复评与终评结果的排序,均见“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官方网站”公告。根据评审规则,其排序以评委票数高低在现场由计算机直接生成。http://12qgmz.artron.net/index/ notice.html
[2]张玉惠《关于〈织情叙意〉创作感想》(2013年12月17日)。
[3]赵昆《“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综合材料绘画展”复评综述》。http://www.caa1949.com/news-4049.html
[4]诸迪.大有作为的中国水彩画——写在首届中国水粉画大展开幕之际[A].首届全国水粉画大展作品集.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5:2.
[5]周刚.中国水彩画之我见[N].美术报.2015.1.17.
[6]蒋跃.建构中国水彩画艺术的学术高度[N].美术报.2015.1.17.
[7]诸迪.写实与画派[J].中国美术馆.2012(1):44.
[8]邬大勇、林印吉、翁桢琪.担当篇——油画作为艺术观和精神使命的核心思考[N].美术报.2014.9.20.
[9]许江.绘心——“我们在绘画中:中国油画国美之路”前言[N].美术报.2014.9.20.
[10]《历史与当代:“在场·第二届中国油画双年展”开幕》。http://www.cafa.com.cn/c/?t=216443
谢依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生
责任编辑:李松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