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的力量
——论戏剧奥林匹克节的社会创新

2015-12-23

艺术评论 2015年2期
关键词:戏剧节运作奥林匹克

向 勇

戏剧的力量
——论戏剧奥林匹克节的社会创新

向 勇

持续两个月的戏剧奥林匹克节,陆续上演四十余出世界级的经典剧目,在2014年北京最寒冷的冬季,我们遇见最温暖的戏剧,这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作为普通的北京市民,我们感受到了戏剧,作为最有温度的文化产品,在北京城营造出的温暖人心的力量。我们可以想象,在寒冬深夜,曲终人散之时,一群年轻的观众蹦跳着踏入公车、挤进地铁,兴奋地谈论着与刚刚散场的剧目有关的种种话题,激烈地争论,热情地分享,这是一种怎样的城市夜生活,这又会感动怎样的路人游客。台北可以因为一个书店,温暖一座城市。人们总是希望过一种有爱的生活,希望欣享一种有文化的生活。人文书店、小剧场戏剧、高雅音乐会、美术馆、独立画廊,都是一座城市非常重要的文化空间。尤其是多样化的夜间生活和艺术展演,更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每天晚间上演的各类戏剧,恰恰就是一颗颗在城市夜空中闪闪发光的文化之星。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节在北京的成功举办,让我们真切地体验到了戏剧第一次成为北京市民的公共生活,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的文化事件。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节让我们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戏剧的力量,这股力量温暖了城市夜空,温柔了钢筋水泥,温润了陌路人心。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节也让我们有机会观察一种节庆运作的创新模式,这种创新改变了节庆会展的运作方式,推动了艺术节组织机制的深远变革。

一般来说,艺术节分为独立艺术节和公共艺术节两类。独立艺术节由艺术家或策展人组织策划,带有特定的艺术诉求,一般向特定群体开放,具有艺术性、专业性、小众化的私有属性。公共艺术节由政府主导、专业公司组织,以最广泛吸引大众参与为目标,具有公众艺术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属性。目前,在北京举办的戏剧节大多都是独立艺术节,比如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孟京辉组织的青年戏剧节。无论是戏剧“奥林匹克”的普世定位,还是政府“委托-代理”的运作模式,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的积极参与,都凸显了此次戏剧奥林匹克节作为公共艺术节的努力方向。事实上,观众的热情参与,媒体的争相报道,戏剧评论的高潮迭起,毫无疑问地表明这种目标的初步达成。作为公共艺术节,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节让戏剧走出专业人士和戏迷小圈子,让戏剧介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以“节庆的狂欢”呈现日常生活审美化,真实地塑造了人们的美学生活和日常艺术。

《克拉普的最后碟带》剧照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剧照

戏剧是一种具有膜拜价值的文化产品。因为表演与人的身体活动的“不可分性”和观众体验的“在场性”,戏剧以特定的互动体验营造了一个本雅明所谓的“光韵”场域。回顾两千五百多年的人类戏剧史,从前现代社会中的古希腊悲剧,经历现代社会中的美国纽约音乐剧,再到后现代社会中的中国北京戏剧,戏剧的审美精神也经历了精神崇高、时尚娱乐和多元包容的价值嬗变。如同古希腊戏剧精神的悲壮、神圣,以及百老汇戏剧精神的时尚、平等,我们要塑造一种怎样的北京戏剧精神,才能与建设世界城市的历史征程相互呼应?新北京戏剧精神将会决定北京城市风貌的文化温度,形塑北京市民接物待人的气质风度,成为京城最为温暖的文化力量。戏剧,使我们的生活时刻充溢在一种价值、意义、情趣的生命场域中。戏剧通过构建一种时空独特的在场性,将演员的语言、身体动作和手势等表演与观众的呼吸、情绪和心跳融为一体,形成价值共享的神圣氛围。戏剧是一种讲故事的传统艺术,具有道德训诫、知识传承、休闲娱乐的文化功能。一座城市历史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以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资源的艺术创造为前提的。如果没有浓浓的文化氛围和共享的价值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高楼大厦,将会因为基础不稳而无法长久。

戏剧保留了人类文明从前现代、现代到后现代的神圣性和原真性。作为一种富有光韵的艺术形态,戏剧包容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的表现方式和技术手法。戏剧是一种生命体验的力量,这是对人的生存本质和人的价值目标的捍卫。戏剧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力量,这种从古至今的传播方式,形象、亲切、真实。戏剧是一种孵化产业的力量,体现了联合国贸发组织对创意产业的分类精神,从遗产、艺术到传媒和功能创意,作为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中的一种艺术形式,戏剧推动了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再传播和再创意,成为文化资源转化的重要纽带。艺术创造的参与才使得文化循环成为一个完整系统的文化生态和创意生态。当然,戏剧生态同样需要进一步营造,这个戏剧生态能够包容政府、院团、观众、媒体以及专业的评论人士,在他们之间建构一个完整的戏剧生产体系、戏剧资助体系和戏剧批评体系。

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节不仅有外显的精彩绝伦的舞台呈现,还有内隐的专业精道的运营平台,以促使戏剧奥林匹克节实现艺术创意的交流、文化价值的交换和戏剧产品的交易。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节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节庆运作的创新尝试,是一种社会创新的最新实践。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作为专业化的表演艺术运营机构,拥有丰富的艺术节庆和文化会展的运作经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家国有大型文化集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的领导者富有深厚的文化责任意识和前瞻的运作理念,追求戏剧节的多元价值目标和复合运作模式。文化产品一般分三大类,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由于独特的文化主题性和在场表演性,戏剧是一种典型的准公共产品,不同于专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博物馆、图书馆,也不同于面向文化市场的商业电影和娱乐演出,同时呈现较强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戏剧节的运作模式,就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扶持或纯粹依靠市场消费,而是在政府的公共扶持和市场的私人消费之间形成一种平衡。

在此次戏剧奥林匹克节的运营模式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北京市文化局采取了非常前瞻的理念和前卫的举动,采用“一臂间隔”的文化治理机制,以国际流行的节庆会展的制作人体制,将这种高端的节庆以“委托-代理制”的模式进行授权运作,完全跳脱保障小众利益的独立艺术节和政府运作的官办节庆,保证公共文化资源、社会文化资源、私人文化消费的资源转换和价值转换。作为一种准公共文化产品,先天具有“鲍莫尔成本病”,无法依靠单一收入来源维持可持续发展。因此,戏剧节的运作收入不能只靠财政资助,或市场收入,而要采取一种多边经济的平台模式。戏剧奥林匹克节的收益模式分为市场收入和非市场收入两部分。其中,市场收入包括票房(散票和包场,单场和多场)、商业赞助(冠名、广告植入)和艺术衍生品(品牌、道具、主演形象等);非市场收入包括政府扶持、社会捐赠和观众开发。虽然可能资金来源于同一个机构,社会捐赠不同于商业赞助。商业赞助是一种商业行为,赞助机构需要评估对某项戏剧演出的宣传效果,是对项目的赞助;而捐赠机构关注艺术机构的文化责任和艺术使命,是对机构的捐赠。当然,为了能吸引社会捐赠,需要国家设立相关的免税政策。观众开放是活化准公共文化产品非常重要的管理手段。观众可能偶然购买了某个剧目,观看了某场演出,然后喜欢上某个剧团的所有演出,渐渐成为某个剧团的铁杆粉丝。这样,通过文化价值的隐性聚合,剧团可以凝聚那些认同感很强的终身顾客,成为持续发发展的重要基石。剧团可以发展这些顾客为剧团的会员,培养认同感强的观众为文化义工,定期或不定期参与剧团演出期间的基础工作和劳务服务。与此同时,在这些观众中,还可以培育可持续的微捐赠目标对象。所以,针对准公共文化产品建立观众管理信息数据库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以看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正是藉由此次戏剧奥林匹克节,培基固本,潜心打造,将其运作为一个宏大的艺术事件和稳定的文化平台,立足长远,创造综效,追求戏剧奥林匹克节多元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根据学界的研究,以戏剧节为代表的节庆会展的社会创新历程包括灵光乍现的概念构想、精心勤勉的原型制作、逐渐扩散的规模影响、永续开发的综合价值和产业运营的系统变革等五个生命历程。如果要让戏剧成为一种孵化产业的力量,实现从节庆活动向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就要活化“戏剧奥林匹克节”的品牌资源,延长节庆活动的产业价值链。目前,戏剧奥林匹克节的生命历程刚刚进入规模化与扩散化的发展阶段,要在稳固社会影响和专业水准的基础上,拓深永续价值和产业价值,这是未来的营运重点。当然,一个成熟的节庆品牌,至少需要三年以上的观众氛围的培育和社会影响的拓展。因此,戏剧奥林匹克节的艺术遗产需要被一个固定举办、特属北京、面向世界的戏剧节的文化平台继承下来。我们期待,在北京市主管单位的前瞻引领下,在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的精心组织中,因戏剧奥林匹克节而生的北京国际戏剧艺术节,将会成为一个展示准公共文化的社会平台和国际盛世。在这里,主办单位、戏剧院团、专业观众、普通市民、大众传媒等戏剧利益相关者在此聚合,交流情感、交换资源、交易资本,将其营造成为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相互转化的准公共文化场域,让戏剧生活成为北京市民名副其实的公共生活。

向 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雍文昴

猜你喜欢

戏剧节运作奥林匹克
浅议耶律德光于大梁城的政务运作
企业创新机制的设立和运作研究
第8届中国儿童戏剧节7月开幕
歌剧艺术市场化运作的可行性研究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传统媒体微信运作六要诀
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演出日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