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节苷脂GM1治疗症状波动的效果观察

2015-12-22臧召霞朴钟源魏亚芬刘永丹刘志强

中外医疗 2015年2期
关键词:左旋多巴多巴神经节

臧召霞 朴钟源 魏亚芬 殷 萍 刘永丹 卢 冲 刘志强

1.黑龙江省医院总院神经内一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神经节苷脂GM1治疗症状波动的效果观察

臧召霞1朴钟源1魏亚芬1殷 萍1刘永丹1卢 冲1刘志强2

1.黑龙江省医院总院神经内一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目的研究探讨神经节苷脂GM1治疗症状波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46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长期服左旋多巴等治疗药物后有症状波动的情况发生。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神经节苷脂GM1静脉滴注治疗。对患者治疗期间的运动情况、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治疗结束后病症的临床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进行评价。结果该组46例帕金森氏病患者治疗前的UPDRS运动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平均得分分别为(35.8±10.7)分、(30.2±11.9)分。治疗期间的第2周、第3周、第4周患者的平均运动评分分别为(23.3±8.3)分、(22.7±7.9)分、(22.3±8.4)分;日常生活能力的平均评分分别是(21.1±9.8)分、(20.6±9.4)分、(20.5±9.1)分。患者治疗期间的两组UPDRS评分与治疗前得分之间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各周相同比较项目之间的评分并无显著差异。治疗4周后,患者显著改善13例,改善20例,稍有改善9例,无效4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1.3%。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但程度轻微,不加干预可自行消失。结论神经节苷脂GM1具有辅助帕金森氏病治疗的作用,尤其在患者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出现症状波动的情况下,加用神经节苷脂GM1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迟缓、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等情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神经节苷脂GM1;帕金森氏病;症状波动;临床疗效

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发病原因是患者的黑质致密层、迷走神经背核、蓝斑等部位发生色素细胞的变性与坏死,多巴胺能神经元异常,无法正常生成多巴胺递质,进而导致多巴胺能与胆碱能间的系统平衡被打破,患者出现一系列椎体外系疾病[2],如运动迟缓、肌僵直、静止性震颤、姿势步态异常等,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临床上多使用多巴胺替代疗法来对帕金森病进行治疗,但是治疗中也存在比较严重副作用、并发症及剂量限制等,且多数患者长期用药还会表现出症状波动的情况,该研究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就神经节苷脂GM1在治疗帕金森病症状波动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符合《使用神经病学》中关于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标准[3],患者均属于原发性帕金森病,且因长期使用左旋多巴等治疗药物出现症状波动,不自主运动等症状。

46例患者中,男28例,女18例,患者的年龄在47~77岁,平均年龄为(58.2±3.1)岁;病程在1~8年,平均病程为(3.1±2.0)年。按改良后的的Hoehn-Yahr分级法[4]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级,属于Ⅰ级病情的患者14例,属于Ⅱ级病情的患者18例,属于Ⅲ级病情的患者14例。

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之前,均根据病情进展进行了抗帕金森病类药物给药量的调整,且稳定给药剂量在4周以上,但是患者仍存在两种及以上的帕金森病典型症状。

1.2 方法

患者入院前使用的药物包括左旋多巴、多巴脱羧酶抑制剂、金刚烷胺、抗胆碱能药物等,其中使用复方多巴(左旋多巴联合多巴脱羧酶抑制剂)的患者28例,使用复方多巴加金刚烷胺的患者7例,使用复方多巴加抗胆碱能药物的患者11例。左旋多巴的平均给药量为(486±239)mg。

入院后保持患者原治疗方案不变,在其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GM1静脉滴注治疗,将100 mg神经节苷脂GM1加入到250 mL生理盐水中滴注,1次/d,持续治疗4周。

1.3 疗效评价方法

分别在治疗前以及治疗期间的第2周、第3周和第4周按照统一评分量表对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每周评分两次,以两次得分的平均值作为最终得分。再按照UPDRS量表的评分,计算患者的临床治疗改善率(计算方法:治疗前后的UPDRS评分差/治疗前的UPDRS评分×100%),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5]:将评分的降低率超过50%的情况视为显著改善,将评分的降低率在50%以下、30%以上的情况视为改善;将评分的降低率在30%以下、5%以上的情况视为稍有改善,将评分降低率不超过5%甚至恶化的情况视为无效。

同时,治疗期间,每周都要对患者进行血尿常规、血液生化检查,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该组46例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前的UPDRS运动评分在16~43分,平均得分(35.8±10.7)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在20~40分,平均得分为(30.2±11.9)分。治疗期间的第2周、第3周、第4周患者的平均运动评分分别为(23.3±8.3)分、(22.7±7.9)分、(22.3± 8.4)分;日常生活能力的平均评分分别是(21.1±9.8)分、(20.6± 9.4)分、(20.5±9.1)分。患者治疗期间的两组UPDRS评分与治疗前得分之间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运动评分t分别为14.31,15.64,15.16,日常生活能力t分别为12.52,13.49,13.16),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期间各周相同比较项目之间的评分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比较()

表1 治疗前后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比较()

组别 治疗前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35.8±10.7 30.2±11.9 23.3±8.3 21.1±9.8 22.7±7.9 20.6±9.4 22.3±8.4 20.5±9.1

患者使用神经节苷脂GM1治疗4周后,显著改善13例,改善20例,稍有改善9例,无效4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1.3%。

治疗期间,患者的血、尿常规、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均与加用神经节苷脂GM1治疗前相近。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但程度轻微,不加干预可自行消失。

3 讨论

帕金森病的早期主要以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降低为主要的临床症状,如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发展到晚期,患者会表现出全身肌肉僵直,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的情况,长期卧床,最终因肺炎等原因死亡。因而在早期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研究认为其发病是多种病因和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外界环境、遗传、氧化应激、神经系统的老化、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凋亡、免疫系统异常等都是诱发的原因[6]。其中,遗传易感性、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凋亡等学说中,患者的发病均与MPTP的代谢有直接关系[7]。MPTP代谢产生的MPP+离子能够对人类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选择性的破坏,引起多巴胺能神经元异常,多巴胺递质生成障碍,进而导致多巴胺能与胆碱能间的系统平衡被打破。基于这一病理原因,临床上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从恢复患者的纹状体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递质系统平衡入手,给予患者左旋多巴的复方制剂进行治疗,以达到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效果,通常可以视患者的病情给予抗胆碱类药物或者抗病毒药物合用。

该研究中的18例患者的治疗方案中就用到了抗胆碱药和金刚烷胺等。但是,左旋多巴的复方制剂在长期使用后,不可避免的会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产生副作用,最重要的是长期用药后出现的症状波动,疗效减退或者消失对患者造成的影响[8-9]。周夏等[3]的研究中比较了单纯给予多巴丝肼治疗和加用神经节苷脂之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了比较,结果可见加用神经节苷脂组患者的UPDRS得分显著高于单纯多巴丝肼治疗组,且多巴丝肼治疗组治疗前后,UPDRS得分下降程度较低,也提示长期用药后的疗效并不十分理想。

该研究采用了在原有左旋多巴类药物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GM1治疗的方法。神经节苷脂GM1作为脊椎动物组织细胞膜上广泛存在的物质,属于含唾液酸的糖鞘脂的范畴,在神经细胞的分化、神经树突的伸长以及突触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外源性的神经节苷脂GM1能够不受血脑屏障的屏蔽进入到脑组织中,促使膜蛋白质的磷酸化与钙离子结合,进而抑制钙离子内流,保证细胞膜的稳定性,同时促进自由基的减少和神经细胞的分生分化及突触的生长,降低神经细胞的死亡数目,起到修复受损神经、改善神经传导的作用。同时,神经节苷脂GM1还可以直接嵌入到受损神经的细胞膜对细胞膜缺损进行填补,使其细胞膜上各种酶类的活性恢复,利用脑源性与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选择性作用的提高来实现保护患者的脑细胞膜的目的。该研究患者治疗后的运动迟缓、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的情况都得到显著的改善,总治疗有效率达到91.3%,且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弱。与魏新侠等[2]的研究结果一致,且魏新侠等除了对运动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了研究外,还对患者治疗后的情绪、精神、行为以及并发症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也显示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这是该研究中尚需完善的。

总的来说,神经节苷脂GM1治疗症状波动的效果显著,值得在早期的帕金森病治疗中推广应用。

[1]刘莉.神经节苷脂GM1对6-OHDA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J].现代医学,2014,42(4):359-360.

[2]魏新侠,魏丹丹,刘士清,等.神经节苷脂治疗68例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24):58-59.

[3]周夏.神经节苷脂辅治早期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现代临床合理用药,2014,7(3):93-94.

[4]黄芳.神经节苷脂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血管性帕金森临床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6):538-539.

[5]张冠群,崔晓,刘君,等.伴抑郁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8(20):92.

[6]张京兰.神经节普脂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0):67-68.

[7]王玲玲,卞刚,代国政.神经节苷脂联合美多巴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59-60.

[8]王廷彬.神经节苷脂相关物质的检测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 (29):18.

[9]邓兵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2.

R363

A

1674-0742(2015)01(b)-0126-02

2014-10-28)

臧召霞(1974-),女,黑龙江宁安人,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的研究。

刘志强(1977-),男,黑龙江桦南人,博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脑血管病的研究,邮箱:liuzhq2009@163.com。

猜你喜欢

左旋多巴多巴神经节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蝶腭神经节针刺术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案1则
观察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帕金森病异动症与发病年龄、左旋多巴安全剂量分析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杨仲鸿《摩些文多巴字及哥巴字汉译字典》审查经过补说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精氨酸、可乐定、精氨酸联合左旋多巴不同激发试验对GH分泌的影响
左旋多巴联合遮盖方法治疗儿童弱视102眼
颤止方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40例